中班幼儿绘画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阶段中班绘画教学的现状分析
  绘画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现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在幼儿园中,经常发现大中小班开展的绘画活动几乎大同小异,并没有注重幼儿的年龄差异。
  (一)预设绘画内容,过度使用范画,否定幼儿的自主性。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造型语言,在纸、木板、布等平面上创造出来的直接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面积、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它可以表现直观的外在物象和抽象的精神生活。儿童天生喜欢艺术,而绘画是艺术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幼儿园中我们处处可见儿童画的踪影,教师不厌其烦地把每个幼儿的作品粘贴在墙上,以此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大同小异,很少有眼前一亮的作品。针对以上现状,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对中班幼儿进行个性化绘画教学,发展所有幼儿思维能力。
  (二)过于强调绘画技能,忽视了儿童画中的无意识心理状态。儿童的无意识心理状态具有隐藏的神秘性,我们可以在幼儿的涂鸦中看到类似曼荼罗造型的“圈圈线”和“封闭的类圆形”等。这种意象潜藏在儿童心理结构最深层,具有很强的神秘性,以致于我们对其认识和研究相对缺乏。波克特洛夫说无意识代表真正的心灵。由于一直以来无意识被忽视,导致美术教育变成工匠式的技能技巧式的训练,无法触及儿童心灵,无法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在日常绘画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幼儿绘画的过程中,都会强调色彩的协调性,对待绘画的物体强调精描细画,过于强调绘画技能,但是这样同样也会限制幼儿的绘画想象,画出来的画虽然很美,但却很空洞。
  (三)绘画过程单一,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是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最初步,外在的交流。在艺术的创造中,艺术家有着向至亲的人诉说自己的深切感受或强烈想法愿望。教师、幼儿、作品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决定着绘画创作的好坏。但是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往往是出示范画,交代注意的细节后便开始让幼儿自由作画,过程单一,缺乏与儿童的交流。教师并没有考虑到绘画内容的寓意,也并没有把这种寓意传达给儿童,而儿童在作画时,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幼儿也仅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创作,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绘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次任务,幼儿只有对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能打开思维,更生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所以,要加强教师与儿童的合作意识,注重教师、作品以及儿童三者的交流。
  (四)评价标准单向度,忽视幼儿的内在体验。中班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在绘画中就是儿童会把自己的感觉和情感加以强调和夸张,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和非常关心的部分画得非常仔细、认真,而对事物的整体却注意不够。因此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你今天画的小狗狗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画得不一样呢”、“哪里有紫色的太阳,你看过吗?”、“你画得乱七八糟的这是什么呀?”。这些评价标准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忽视了儿童画自身的特点,过分强调了技巧的运用,忽视了孩子的自身需要和兴趣的培养,使孩子觉得家长不了解自己,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也违背了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利于儿童绘画教育的发展。因此,成人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幼儿绘画作品的正确评价。不仅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而且要根据幼儿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具体的评价。
  二、现阶段中班绘画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幼儿园中班幼儿绘画教学与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都存在内容单一,片面的现状。要使幼儿学会表达或创造性地表现,首先要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及绘画教学规律为幼儿园中班幼儿绘画教学“量体裁衣”呢?
  (一)开放教学内容,尊重幼儿绘画兴趣。《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所以,幼儿园绘画教学,要启迪幼儿画出心中的画,幼儿的绘画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教师要启发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二)正确使用范画,丰富幼儿绘画想象。在具体的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范画的讲解和悬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解需使幼儿明白活动的任务和规则便可,并在幼儿作画前将范画取掉,避免造成幼儿的思维定势和模仿行为,给幼儿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大胆想象、大胆作画,教师在某些重要环节上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幼儿有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表达自我、表达世界、表达理想、表达未来。
  (三)绘画过程灵活多变,培养合作精神。中班的幼儿绘画兴趣开始明显增强,他们开始努力将头脑中的表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及情感的发展等也促使儿童绘画内容开始丰富,幼儿能够通过画面上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想像。这时,教师要在绘画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获得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同时帮助孩子理解形象的平面图形符号组合规律及变化特征,多让孩子画一些意愿画和记忆画,也可以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边讲边画。
  (四)采用多元评价,开启幼儿绘画智慧。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多元评价,促进整体提高。四、结语
  幼儿园绘画教学是目前学前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中班绘画教学。幼儿园中班是一个过渡阶段,抓好中班绘画教学,有利于进入大班更好地进行学习,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关注幼儿绘画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幼儿园绘画教学单一传统的现状。
其他文献
期刊
提起数学,一些学生就视数学如畏途,兴趣淡漠,他们往往把数学与逻辑,数学与严格,数学与枯燥等同起来,把光彩照人的数学女王,用X光透视而看成了一副骷髅的骨架。实际上,数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这其中的美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其展现出来,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数学。为此,我在设计教案和课堂教学时,尽量做到使数学美和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下面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欣赏数学美谈几点看法。  一、将概念与数学实验相结
期刊
摘要:美术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形成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构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探索构建了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抛锚自主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开放式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现代教学工具的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时效性高、表现性强的优势,使美术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更灵活高效。  关键词:美术课堂 支架启发式 抛锚自主式 网络开放式  一、支架启发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期刊
电子政务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行使职能的主要手段之一,以让行政权力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为代表的政府信息化建设逐步成为我国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重
期刊
摘要:汉魏六朝以来乐府歌中产生了一种综合性大规模音乐演奏的音乐艺术样式,即“大曲”: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这种大曲艺术在汉魏六朝、甚至隋唐以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古籍文献中看,汉魏六朝清商大曲是曹魏清商曲与汉代相和歌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汲取了南朝民歌发展成一种集歌、曲、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关键词:清商大曲 乐府歌辞  “大曲”二字在沈约《宋书·乐志》中位于“清商三调歌诗”之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