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四忌”“四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blu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科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会使学生感到非常陌生,产生大面积成绩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勤奋而积极地学习化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忌片面认识,要整体感知
  
  有的学生认为学化学只有九年级一本书,知识量没有语、数、外多,学科知识也没有那些学科深奥玄妙,随便背背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则认为要求记忆的东西太多,知识呆板,只要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就可以了,學习上缺少变化,没有创新;更有甚者认为:学化学,搞实验多数与有毒物质打交道,无法保障人身安全等。凡此种种,都是对化学学科本身片面了解,属于管中窥。其实,人类生活、科学常识、工农业生产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学好化学,才能知道哪些是有害物质,如何规避和化解,才能知道哪些物质是有益的,怎样去合成和利用它。因此,学好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造福人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对将来的科技进步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
  
  二、忌被动接受,要设疑置问
  
  由于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了向学生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学生也因此养成吃自来食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也懒得去主动思考和探究,致使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事实上,化学跟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发现、探索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破译化学现象。如钢铁为什么会生锈?酸、碱中和为什么会生成盐和水?燃烧时为什么鼓入空气后火焰会更旺?石灰墙壁为什么会流“汗”?“臭豆腐”吃起来反而香,自然界里的“自燃”是怎么回事?有形有体的蜡烛燃烧后为什么无影无踪?潮湿的煤为什么比干燥的煤燃烧得更旺?在面粉中加入小苏打,馒头里出现许多小孔,是什么原因?因此,常设疑,多置问,会给学生学习化学产生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诱因,是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正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忌强灌硬塞,要科学记忆
  
  化学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新科目,学生的头脑中化学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毫无疑问,学习该科,一定要记住许多概念、性质、实验步骤等。部分教师认为化学教学只要让学生把以上这些记住就成功了一大半,于是让学生像记英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看似热闹,效果却不好,时间稍久,学生又忘记了。因为对这些知识学生根本没有作深入的探究。因此,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对于文字少、零乱而又难以记忆的知识,要抓住关键词语。例如,氢氧化钠主要用于造纸、印染、制肥皂、石油等。可记为“纸上染了肥油”这样的顺口溜。再如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也可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茶)”是指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庄)”是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定”是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铁夹上;“点”是指点燃酒精灯准备加热;“收”是指收集气体;“离(利)”是指将导管离开水槽;“熄(息)”是指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又如在记忆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现象时,有许多学生都记不住,不能理解,可记为:碱式碳酸铜的绿色外衣,一经加热就变得黑不溜秋(生成了黑色物质),它就流下了眼泪(有水生成),把澄清的石灰水都气浑了(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样形象化地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特别是复习课,教师要教会学生归纳和整理,建立认知结构。可通过编提纲、列图表把知识加以系统化。学习时,切不要死记硬背,对中间部分的内容应多复习几次或者采取分散记忆的方法来强化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当然,有效记忆的方法很多,但共同点是学会记忆,要了解记忆过程中的动机作用、组块作用、复习应用作用。
  
  四、忌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
  
  切忌纸上谈兵,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就化学理论知识泛泛而谈,应立足课本,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列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有趣的例子,挖掘教材中与环境的污染、保护有关的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有哪些用处,并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的知识点上,而是认真研究教材,设置一些问题:“现代工业发达,烟囱林立,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了?”“这些成分的增加,引起什么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CO2增加了,引起温室效应,整个地球变暖,给人类造成了危害。
  化学是一门实验比较多的学科,教师应该积极大胆地开展实验。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也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有目的地实验,其中要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现象,对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这完全有利于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获取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建立正确的化学思维模式。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化学思维模式,那么,对任何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都能做到思路清晰,对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传授课本知识外,还应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做到这些,学习化学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综上所述,学习化学,并非难事。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激励学生创新。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塔潘通识教育思想的产生与他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特别是留学德国的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塔潘认识到当时大学教育存在的不足,主张进行通识教育,造就“完人”而
分别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方法对某大学2007级的1001名新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大学新生是
教学设计是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
一、教材分析关于甲烷,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的化学性质等。对于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没有任何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始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要一味追求难度,当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时,再增加知识难度还不迟。按照大纲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式。但考虑到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践,就如何提高毕
为防止航运企业业务管理中产生不规范操作现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从航运企业经营特点出发分析传统航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将标准操作流程(简称SOP)应用于航运企
大学生是社会的焦点,是国家民族强盛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利益,本文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入手,探讨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对策。
高三是中学阶段学习任务最重的一年,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构建好生物学科知识网络,逐步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同时在各学科都有均衡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思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怎样才能达到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课件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新课改特别强调了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新课改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如何很好地运用课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一、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1.课件有助于创设物理情境,实施探究教学一节新课可以利用课件,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物理环境,营造一种研究的氛围,衍生出一个所需要研究的物理规律的基础平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即使抽象、逻辑思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