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哈尔滨对外形象宣传的提升,更多的游客把哈尔滨作为旅游目的地,哈爾滨历史文化发展独特,它即融合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又融合了亚欧文化,具有冰雪名城和东方小巴黎的美誉。由于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在历史新时期,哈尔滨旅游纪念品设计应进行全新整合,呈现精品定位发展战略。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 精品开发 地域特色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文化旅游名城,其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提上日程。目前旅游纪念品还缺少本土特色、缺乏文化内涵、缺少精品化开发等问题,应着手开发符合新时代要求,独特的、有针对性和精品类旅游纪念品,使其成为推动旅游地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的有力方式之一。
一、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
1.开发滞后、短期跟进。随着哈尔滨国际声誉的提高,城市建设、音乐之城、冰雪之城文化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代表其旅游形象的纪念品设计也应随之更新和提升,不应仅仅停留在以食品类,红肠、大列巴、山珍、绿色食品为主要代表的商品上,或简单的亚麻产品、桦树皮画、鱼皮制品等为代表的工艺品上,市场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被俄罗斯商品所充斥。近些年哈尔滨政府部门对旅游资源的重视和开发,使得我们高校设计教育者不得不针对现有状况进行审视,应大力倡导以高校艺术生和社会艺术工作者为主力进行跟踪开发设计,不要兴什么,就搞什么,短期跟进解决不了旅游纪念品市场的长远发展,只有把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当做长期的课题来设计,才能形成新时期哈尔滨旅游商品市场的新繁茂。
2.缺少精品、同质现象。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还缺少与文化的深层次对接,缺少文化性精品旅游纪念品设计。旅游商品品牌意识薄弱,很多纪念品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不重视系列化设计。市场上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将哈尔滨众多文化特色与艺术设计真正结合,缺少一定的艺术性、审美性和精致性的设计与制作。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生意萧条,不能真正对外宣传哈尔滨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特征。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针对消费者层次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尤其应注重精品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进行高端定位,打破低廉、守旧的同质化旅游纪念品时代。
二、新时期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开发定位
1.地域文化特色整合定位。哈尔滨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包括俄、日、朝为主的近30个国家的国际移民,融合东北民俗文化独有的特征,形成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呈现了缤纷多彩的风俗样式。不同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等差异,多元的兼容性,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吸收、互补与发展,为哈尔滨地域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在新时期,我们应将这种全新的哈尔滨地域文化进行整合,凝聚提炼,既体现本土特色又体现兼容风貌,充分发掘东方小巴黎的地域性整合文化,开发提炼系列精品旅游纪念品设计,才能充分展现哈尔滨兼收并蓄的地域文化风情。
2.文化衍生品定位。哈尔滨作为中国的冰雪文化名城和音乐之城,应着力从冰雪文化和音乐文化入手进行新时期的旅游纪念品衍生品设计。哈尔滨有2017年新开业的万达文化旅游城室内滑雪场、亚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二龙山滑雪场等数十个设备齐全、规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场所。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更是冰雪资源的一次大聚会,做为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重要取景场地,提升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知名度。哈尔滨每年夏季的音乐节及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的建立更彰显了其音乐之城的艺术气息。可以说,旅游纪念品承载了一定的民族文化精神及本土的文化特征,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地域文化,以直接的艺术化形象打动旅游者的视觉。文化衍生品是文化之上的一种艺术拓展,是与当下市场和流行审美不谋而合的。北京故宫“金榜题名笔”和“顶戴花翎官帽伞”文化衍生品系列设计和安徽徽州古城的“新时代的衙府范儿”背包及水杯等旅游文化衍生品系列设计做的都非常成功,这完全得益于自身优势和理念转型,结合景点文化特色,找准设计定位点,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审美。文化衍生品设计需要一个设计团队的长期策划,定期的与时下流行趋势、艺术关注进行关联,衍生品要体现人们的日常实用和装饰性,提升品质,针对特定消费人群,这样的设计才有更长远的消费市场。
三、总结
旅游纪念品设计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和延续,哈尔滨旅游纪念品设计需要在文化的碰撞中寻找精品化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需要专业设计团队不断地探索和发掘,针对哈尔滨特定地域的独特文化内涵进行思考,保持一种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哈尔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只有着眼于本土兼收并蓄的深厚文化积淀,结合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精品化设计,才会散发出持久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整合资源加快建设 以文为魂丰富内涵[N].民主协商报,2012
[2]贾晓丽.哈尔滨市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
[3]李 爽.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4]范爱萍.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纪念品品位[N].中国绿色时报,2010
[5]孙晓燕.文化性与旅游纪念品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旅游纪念品开发对弘扬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与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立项编号:2016 D021)
作者简介:吴爱群,女,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副教授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 精品开发 地域特色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文化旅游名城,其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提上日程。目前旅游纪念品还缺少本土特色、缺乏文化内涵、缺少精品化开发等问题,应着手开发符合新时代要求,独特的、有针对性和精品类旅游纪念品,使其成为推动旅游地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的有力方式之一。
一、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
1.开发滞后、短期跟进。随着哈尔滨国际声誉的提高,城市建设、音乐之城、冰雪之城文化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代表其旅游形象的纪念品设计也应随之更新和提升,不应仅仅停留在以食品类,红肠、大列巴、山珍、绿色食品为主要代表的商品上,或简单的亚麻产品、桦树皮画、鱼皮制品等为代表的工艺品上,市场上还有很大一部分被俄罗斯商品所充斥。近些年哈尔滨政府部门对旅游资源的重视和开发,使得我们高校设计教育者不得不针对现有状况进行审视,应大力倡导以高校艺术生和社会艺术工作者为主力进行跟踪开发设计,不要兴什么,就搞什么,短期跟进解决不了旅游纪念品市场的长远发展,只有把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当做长期的课题来设计,才能形成新时期哈尔滨旅游商品市场的新繁茂。
2.缺少精品、同质现象。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还缺少与文化的深层次对接,缺少文化性精品旅游纪念品设计。旅游商品品牌意识薄弱,很多纪念品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不重视系列化设计。市场上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将哈尔滨众多文化特色与艺术设计真正结合,缺少一定的艺术性、审美性和精致性的设计与制作。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生意萧条,不能真正对外宣传哈尔滨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特征。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针对消费者层次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尤其应注重精品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进行高端定位,打破低廉、守旧的同质化旅游纪念品时代。
二、新时期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开发定位
1.地域文化特色整合定位。哈尔滨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包括俄、日、朝为主的近30个国家的国际移民,融合东北民俗文化独有的特征,形成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呈现了缤纷多彩的风俗样式。不同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等差异,多元的兼容性,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吸收、互补与发展,为哈尔滨地域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在新时期,我们应将这种全新的哈尔滨地域文化进行整合,凝聚提炼,既体现本土特色又体现兼容风貌,充分发掘东方小巴黎的地域性整合文化,开发提炼系列精品旅游纪念品设计,才能充分展现哈尔滨兼收并蓄的地域文化风情。
2.文化衍生品定位。哈尔滨作为中国的冰雪文化名城和音乐之城,应着力从冰雪文化和音乐文化入手进行新时期的旅游纪念品衍生品设计。哈尔滨有2017年新开业的万达文化旅游城室内滑雪场、亚洲最大的滑雪圣地——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二龙山滑雪场等数十个设备齐全、规模完善的大型滑雪旅游场所。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更是冰雪资源的一次大聚会,做为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重要取景场地,提升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知名度。哈尔滨每年夏季的音乐节及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的建立更彰显了其音乐之城的艺术气息。可以说,旅游纪念品承载了一定的民族文化精神及本土的文化特征,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地域文化,以直接的艺术化形象打动旅游者的视觉。文化衍生品是文化之上的一种艺术拓展,是与当下市场和流行审美不谋而合的。北京故宫“金榜题名笔”和“顶戴花翎官帽伞”文化衍生品系列设计和安徽徽州古城的“新时代的衙府范儿”背包及水杯等旅游文化衍生品系列设计做的都非常成功,这完全得益于自身优势和理念转型,结合景点文化特色,找准设计定位点,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审美。文化衍生品设计需要一个设计团队的长期策划,定期的与时下流行趋势、艺术关注进行关联,衍生品要体现人们的日常实用和装饰性,提升品质,针对特定消费人群,这样的设计才有更长远的消费市场。
三、总结
旅游纪念品设计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和延续,哈尔滨旅游纪念品设计需要在文化的碰撞中寻找精品化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需要专业设计团队不断地探索和发掘,针对哈尔滨特定地域的独特文化内涵进行思考,保持一种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哈尔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只有着眼于本土兼收并蓄的深厚文化积淀,结合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精品化设计,才会散发出持久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整合资源加快建设 以文为魂丰富内涵[N].民主协商报,2012
[2]贾晓丽.哈尔滨市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
[3]李 爽.哈尔滨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4]范爱萍.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纪念品品位[N].中国绿色时报,2010
[5]孙晓燕.文化性与旅游纪念品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旅游纪念品开发对弘扬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与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立项编号:2016 D021)
作者简介:吴爱群,女,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