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在1930年5月发表《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的文章,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揭示了教条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危害性,对当时党的斗争和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党对思想路线不断探索的结果。新时代下,重温《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与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反对本本主义》;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3-030-04
《反对本本主义》不仅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也是他十分钟爱并亲自解读的经典之作,是“经历了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文章立意高远,语言真诚朴素,具有极强感染力,在新的时代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
一、《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
《反对本本主义》全文约4 200字,七个段落长短不拘,“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条主线逻辑清晰。文章从调查研究切入,对当时革命斗争经验进行高度总结和凝练,直击本本主义脱离实际生活的要害,提出与教条主义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实地调查与实践问题
文章开门见山从认识论高度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直奔主题。文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段话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表达了作者对调查研究高度重视的态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其中一部堪称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
关于实践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写道:“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111-112在现实的工作中,如果不重视调查研究、拍脑门决策,制定的政策就容易发生“朝令夕改”,轻则损害政府形象和威信,重則给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大麻烦。
(二)结合实际与正确策略
文章的第四节,“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1]112这一部分指出了不调研的危害,即懒政怠政、脱离群众。不精心于调查研究是一种错误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态度,强调要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
“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1]112指出正确的决策源于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毛泽东对当时的耕农、雇农、贫农、中农等13个阶级(有的是阶层)进行了具体化的分析,提出要尽可能掌握各业内部的阶级情况,正视不同人群差异化发展的客观事实,其用意在于提高红四军对调查工作的重视、学会调查的方法。
(三)依靠群体与调查技术
文章第六节“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准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主体,即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通过调查而制定策略的中国同志,而不是共产国际总部和派遣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这一思想是对党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初步论述,也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精髓之一。
文章第七节谈“调查的技术”,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作者以往的调查经验和具体方法,可谓调查工作技巧的精髓。比如第一条“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中心问题要在会议上经过辩论的方法得出结论;再如第四条和第五条“要定调查纲目”和“要亲身出马等”,指出调查要事先准备纲目,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
二、《反对本本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反对本本主义》强调了调查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
1.调查研究是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条件
不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调查现实和历史情况,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这是在根本上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则的。文章提出要将调查研究视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并坚持唯实求真的调查研究态度,为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文章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强调了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调查研究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相结合。“调查”是把握“实事”的基础,“研究”是不断“求是”的过程,调查绝非书斋式的清谈,也不仅仅是为了“发言权”,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3.调查研究是洗刷唯心精神的需要。
毛泽东不仅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而且注重将经典作家的理论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本本主义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他率先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旗帜,不畏劳苦地大力进行翔实的社会调查。作者在阐明一个观点,即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中国的前进道路,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唯有调查研究,才能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底。
(二)《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奠基性著作
1.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问题,绝不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也绝不是因为马克思是“先哲”,而是源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客观事物直接的调查了解。文章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第一次提出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群众路线的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梳理了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提出要摆脱唯心的、机械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就必须亲力亲为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急所盼。可以说,调查研究实质上就是走群众路线,“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体现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的结合。毛泽东在文中呼吁共产党人“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同时,“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要变成实实在在的革命行动,还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努力。 3.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名论断,初步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随着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党内一度出现了把苏联革命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奉为神圣的主义,一些人不加审视、一味依靠共产国际及中央的相关决议行动,致使党内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盲动主义错误倾向,给中国革命特别是红四军带来重大影响和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历史和实践也都证明,自立自强、独立自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三、《反对本本主义》的当代价值
新时代,本本主义仍时有出现。反对本本主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巨任务之一,必须引起重视。《反对本本主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认识问题的指导,更是方法论启示。研究《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智慧,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解和把握,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反对本本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反对本本主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也是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原因所在。《反对本本主义》虽然是直接针对当时红军中教条主义思想而提出来的,但实质是一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文章启示着人们,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取决于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論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革命的深入实践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引,但科学理论必须同具体的国情实际相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动态的、历史的,切记教科书式的僵硬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及其他一切书本的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反对本本主义》准确地揭示本本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本本主义,或曰教条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主要特点是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一切从书本或权威话语出发,而不是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问题。毛泽东在文中指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1]111本本主义者僵化地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分割开来,他们对于上级指示不是真正的执行,而是反对和怠工,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对立的,它从根本上封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道路。
(二)《反对本本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实践价值支撑
1.必须弘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
《反对本本主义》向我们阐述了必须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些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仍在以各种形式时隐时现,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拿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和所谓的案例“瞎指挥”, 最终是“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有针对性地指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奉行本本和教条的‘书呆子’现象”,“不但害人害己、影响工作,而且危害长远、影响恶劣”。《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重要思想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也就是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也是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法宝。
2.必须掌握调查研究的本领
《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篇关于“调查研究学”的经典著作,对于我们认识调查的重要性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本领有着重要的文本价值。调查研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我们要养成先调查再决策的习惯;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要谨防将调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教条主义;调查研究要以人民群众为对象,“只见数据不见人”表现的是“各种片段的社会现象”,看似严谨,但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一主体,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调查研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找出问题症结、开出管用良方的同时,也要注重在调查中发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调查研究要兼顾历史和现实,现实情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割裂历史就看不清现实和未来,事前调查和事后调查同样重要;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目标,只谈研究是缘木求鱼,只谈调查是无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 《反对本本主义》;调查研究;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3-030-04
《反对本本主义》不仅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也是他十分钟爱并亲自解读的经典之作,是“经历了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文章立意高远,语言真诚朴素,具有极强感染力,在新的时代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
一、《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
《反对本本主义》全文约4 200字,七个段落长短不拘,“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条主线逻辑清晰。文章从调查研究切入,对当时革命斗争经验进行高度总结和凝练,直击本本主义脱离实际生活的要害,提出与教条主义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实地调查与实践问题
文章开门见山从认识论高度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直奔主题。文中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段话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表达了作者对调查研究高度重视的态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其中一部堪称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
关于实践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写道:“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111-112在现实的工作中,如果不重视调查研究、拍脑门决策,制定的政策就容易发生“朝令夕改”,轻则损害政府形象和威信,重則给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大麻烦。
(二)结合实际与正确策略
文章的第四节,“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1]112这一部分指出了不调研的危害,即懒政怠政、脱离群众。不精心于调查研究是一种错误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态度,强调要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
“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1]112指出正确的决策源于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毛泽东对当时的耕农、雇农、贫农、中农等13个阶级(有的是阶层)进行了具体化的分析,提出要尽可能掌握各业内部的阶级情况,正视不同人群差异化发展的客观事实,其用意在于提高红四军对调查工作的重视、学会调查的方法。
(三)依靠群体与调查技术
文章第六节“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准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主体,即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通过调查而制定策略的中国同志,而不是共产国际总部和派遣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这一思想是对党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初步论述,也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精髓之一。
文章第七节谈“调查的技术”,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作者以往的调查经验和具体方法,可谓调查工作技巧的精髓。比如第一条“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中心问题要在会议上经过辩论的方法得出结论;再如第四条和第五条“要定调查纲目”和“要亲身出马等”,指出调查要事先准备纲目,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
二、《反对本本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反对本本主义》强调了调查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
1.调查研究是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条件
不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调查现实和历史情况,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这是在根本上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则的。文章提出要将调查研究视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并坚持唯实求真的调查研究态度,为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文章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强调了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调查研究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相结合。“调查”是把握“实事”的基础,“研究”是不断“求是”的过程,调查绝非书斋式的清谈,也不仅仅是为了“发言权”,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3.调查研究是洗刷唯心精神的需要。
毛泽东不仅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而且注重将经典作家的理论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本本主义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他率先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旗帜,不畏劳苦地大力进行翔实的社会调查。作者在阐明一个观点,即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中国的前进道路,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唯有调查研究,才能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底。
(二)《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奠基性著作
1.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问题,绝不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也绝不是因为马克思是“先哲”,而是源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客观事物直接的调查了解。文章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第一次提出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群众路线的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梳理了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提出要摆脱唯心的、机械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就必须亲力亲为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急所盼。可以说,调查研究实质上就是走群众路线,“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体现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的结合。毛泽东在文中呼吁共产党人“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同时,“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要变成实实在在的革命行动,还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努力。 3.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名论断,初步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随着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党内一度出现了把苏联革命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奉为神圣的主义,一些人不加审视、一味依靠共产国际及中央的相关决议行动,致使党内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盲动主义错误倾向,给中国革命特别是红四军带来重大影响和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历史和实践也都证明,自立自强、独立自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三、《反对本本主义》的当代价值
新时代,本本主义仍时有出现。反对本本主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巨任务之一,必须引起重视。《反对本本主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认识问题的指导,更是方法论启示。研究《反对本本主义》,不仅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智慧,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解和把握,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反对本本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反对本本主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也是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原因所在。《反对本本主义》虽然是直接针对当时红军中教条主义思想而提出来的,但实质是一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文章启示着人们,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取决于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論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革命的深入实践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引,但科学理论必须同具体的国情实际相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动态的、历史的,切记教科书式的僵硬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及其他一切书本的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 《反对本本主义》准确地揭示本本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本本主义,或曰教条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主要特点是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一切从书本或权威话语出发,而不是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问题。毛泽东在文中指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1]111本本主义者僵化地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分割开来,他们对于上级指示不是真正的执行,而是反对和怠工,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对立的,它从根本上封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道路。
(二)《反对本本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实践价值支撑
1.必须弘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
《反对本本主义》向我们阐述了必须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些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仍在以各种形式时隐时现,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人拿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和所谓的案例“瞎指挥”, 最终是“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有针对性地指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奉行本本和教条的‘书呆子’现象”,“不但害人害己、影响工作,而且危害长远、影响恶劣”。《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重要思想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也就是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也是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法宝。
2.必须掌握调查研究的本领
《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篇关于“调查研究学”的经典著作,对于我们认识调查的重要性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本领有着重要的文本价值。调查研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我们要养成先调查再决策的习惯;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要谨防将调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教条主义;调查研究要以人民群众为对象,“只见数据不见人”表现的是“各种片段的社会现象”,看似严谨,但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一主体,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调查研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找出问题症结、开出管用良方的同时,也要注重在调查中发现新的矛盾和问题;调查研究要兼顾历史和现实,现实情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割裂历史就看不清现实和未来,事前调查和事后调查同样重要;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目标,只谈研究是缘木求鱼,只谈调查是无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