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对其核心素养的影响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应侧重于德育教育,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通过言传身教,情感交流等生活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身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在现今,农村家庭教育却存在很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核心素养的形成,进而影响农村孩子未来对社会的认知、对自身价值正确定位以及顺利融入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核心素养;解决对策;预期效果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和对农民经济的大力扶持,使得农村的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的提高,部分设施比城市学校的都要好。师资力量不管是从学历还是专业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在这样经济、教育条件同时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升入初中的农村孩子的核心素养应该比前几年要好,但事实是这几年的初一入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学生的生活习惯有所退步。(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变弱,学习习惯、态度较前几年的学生差。(三)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力度在下降。(四)唯我独尊,不懂得谦让,不接受老师批评的学生数目在增加。(五)没有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不强。对此我深感迷惑,为什么教育效果不升反降?为此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从学校管理、师资力量、学生生活环境和学生成长过程等方面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出在了家庭教育上。本文以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和预期效果为重点进行阐述。
  一、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我们通过周末家访、电话联系、分别针对家长与学生的填调查表等形式,对我县两所初中学校,一所高中学校共五百名农村学生、家长做了双向调查,发现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太低
  农村学生家长中有52.3%的父母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47.4%的父母为初中文化程度,只有0.3%的父母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零。
  2.做父母的责任心不足,没有做到宽严适度
  农村家长没有认识到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将子女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浅薄的认为父母的责任是将子女“养大”。着重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忽视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没有过多的关心,只是提供孩子的基本物质生存条件,没有去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时期的心理需求的意识,父母与孩子没有精神世界的交流,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陷,使得孩子内向、孤僻、不自信。另一个则是溺爱孩子,娇生惯养,尽全力满足孩子所有物质需求。从而使孩子目无尊长、骄横霸道、没有感恩之心、没有畏惧之感、没有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呢?
  3.父母教育孩子能力欠缺
  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从根本上去了解和分析,不能换位思考,不能对症下药,而是主观判断。当无计可施时就用武力去解决。长此以往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加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父母无力也无法解决时,家长就向孩子投降,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来换取暂时的顺从,等待孩子浪子回头的那一天。
  4.教育理念有误
  80%以上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她只负责将孩子送到学校,孩子各方面差是老师没有教好。有些家长会诘问老师“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了”?
  5.知行不合一
  70%农村孩子的家长只重视智育,而不重视德育。仅30%的家长在理论上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过多询问成绩,很少询问孩子的学校生活、人际交往。这样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给孩子的信息是,父母只关心成绩,只要自己成绩好即可,其他都不重要。
  6.对孩子成长过程投资过少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时间方面的投资要比城镇父母少很多。季羡林老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通过对学生调查表的分析发现,农村父母很少花时间去陪孩子聊天、嬉戏。例如在寒假里,孩子放假,自己也赋闲在家,是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最好的时间,但是父母或做农活或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有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事;还有的父母和孩子同居一室,各玩各的手机,各做各的事,孩子还是孤独的自己玩。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做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或者游戏,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二是在物质方面的投资比较少。通过我对初三年级七个班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共计300人进行调查,我发现有83.5%的孩子没有走出过本地区,没有旅行的经历,300人中没有一个孩子去过首都北京;有70%的学生父母没有为孩子买过一本课外读物。少数家长舍得投入为孩子拓宽学习渠道,但主要在孩子学业辅道上。家长的视野不够开阔,观念不正确,带有“为学习而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7.没能引导孩子树立明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孩子没有进行长远的美好人生规划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说法是好好学习要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但对为什么要考大学,考什么样的大学,考上大学以后的目标没有涉及,让孩子认为他此生的任务就是考高中、考大学,潜意识中造成了重智育而缺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故而,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回家啃老不出去工作,父母问起原因,他会告诉父母“你说了让我考大学,大学考上了也上完了那么我的任务完成了。”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的举止。”孩子在具体形象的认识世界,也在用心观察和模仿着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具体道德观念的化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仿效的标准。故而,要想家庭教育不出问题,首先要改变家长,针对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1.学校方面: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
  通过家长会、家访、乃至开设家长学校,将对家长家庭教育的引导与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定期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长交流通道,聘请专家、典范家长进行定期家教辅导与引导。
  2.教育管理机构方面:充分认识与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从政策与机制上叫家庭教育的培训作为考核学校的一个指标。政策引导强行推进家庭教育。
  3.村委会负责督促和监督的这责任
  村委会建设中应将家庭教育作为建设任务与考核指标之一,在村委会建设中重视家庭家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与质量。
  4.政府方面要大力宣传与引导家庭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支持与推进家庭教育。加快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步伐,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以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的整体推进。
  三、通过上述对策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引导家长将教育孩子的重心转移到让孩子学会做人上
  对孩子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是德行,品行正,明事理,有社会责任感。三是立业,让孩子明白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必至少学会一种技能,将来能子社会上立足。
  2.引导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人文环境
  家庭氛围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家长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有利于孩子学习的且比较安静的环境;三是不溺爱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四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五是经常与孩子平等的沟通,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3.引导家长主动有效的和老师沟通,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彼此了解、想或合作,通过互相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共同讨论与研究, 达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目的。
  若能做到这些来推动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何愁我们培养不出一个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发展的中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會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要因错过精彩的成长过程而平庸地度过一生。
  【参考文献】
  [1]祝启程.围绕孩子的核心素养实施家庭教育—与家长的对话之三十四
  [2]浅谈农村家庭教育重要性,中国论文网,2015年12期
  [3]岳全树.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2014年9月总第181期供稿
  [4]新民网.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
其他文献
传道人和信徒既是讲道和听道、牧养和被牧养的关系,又互为肢体、互为弟兄姐妹,需要彼此理解、配合,使每次礼拜中讲道的和听道的都同蒙一位圣灵的感动.但现实教会中,常听见传
野地里开满了百合花,一朵朵多么美丽,然而,明天她们就要被丢在炉里.百合花的生命是多么短暂,然而她却开得那么精神,那么灿烂,比所罗门荣华的穿戴还要美.
2005年5、6月间,记者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肇恒君,一位在轮椅上歌唱的自强不息者,一位被基督的爱激励的人.在电话的一端,肇弟兄告诉记者:因为有爱,让他的生命有了改变,因为歌唱,
神学是关于人研究“神”的学说和理论,因为人的本身有其局限性和偏执性,所以人所研究的神学理论也必定有其片面和狭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神学理论应该有不同的思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写过这样的不朽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语破的道出了人生多患难.是啊!人生于世,总是离多聚少,有数不尽的风风雨雨,走不完的坎坎坷坷.世事
什么是真善美?真善美是指符合—定道德规范的思想、文化和行为,一切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好事物。也就是说真善美—定是美好的,得众民喜爱的,而且也应该是符合神心意的,蒙神喜悦的事
市场经济必定带来新型的人际关系和新型的经济运作规则。我以为,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最为明显的非经济效应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为市场经济的前提之一,也恰恰是肯定个体利益和
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遵守与控制方面,耶稣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更超越的律法与行为。
有位弟兄对我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经过了多少的无奈和茫然,失去了许多的祝福和快乐,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感受。似乎失去,其实又是得到似乎刚强,又是软弱的,说到底就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