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参加的一个内部研讨会上,一位专家感慨:中国科技界“有个毛病”,很多科技成果离落地总差“最后一公里”,总欠“一口气”,其实稍稍往前推一把可能就成了。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学界的,有政府的,也有企业界的,对该结论几乎都表示赞同,但谈到“是谁的问题”和“谁来推一把”时,分歧却很大。最后大家只好归结为“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得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谈,因为纯科学的研究以探索、发现为要,很难用“落地”来衡量成功与否。技术研究则不然,很多成果的终极表现形式就是产品,必须实实在在落在“地”上。这么说来,似乎不该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那么,是谁把问题复杂化了?
研究人员按项目书做事,追求学术成果,瞄准的往往是“世界领先”、“填补空白”,热衷于在实验室里冲击一个个“高度”,论文发表了、项目验收了、评上大奖了,就万事大吉了,就像跳高运动员,只要超越一个新高度就是胜利,至于过杆后落地漂不漂亮、跳得远不远,不用在乎,因为不在考核范围。所以成果“落地”与否似乎不该是研究人员的责任。
企业在乎的是一项成果拿来能不能马上应用,会不会立刻有收益,技术是不是稳定可靠。企业当然希望成果“世界领先”,但通常不会为风险买单。当然,要求企业把研究人员尘封在抽屉里的图纸一张张都变成产品,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现实。所以,似乎也不该是企业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和企业常常互相抱怨,企业责怪研究人员不往下走一步,只会纸上谈兵;研究人员埋怨企业不向前迎一步,不尊重自主创新。所以分歧就出现了,问题也复杂了,一个缺乏原创产品的国度却整天叫嚷着科技成果转化。
要接上这“一口气”,关键在“动力”,让他们有动力迎着彼此走,才可能最终握手。但“拉郎配”式的政府包办显然不是理想的动力机制,反而会搞出“项目申请同舟共济,项目执行同床异梦,利益分配同室操戈”的“悲惨姻缘”来。
技术研究的动力本应来自市场。如果科研项目的立项、考核以论文、样品、获奖为本,不以需求为源;如果对研究人员的尊重不体现在成果的市场价值上,只等着“鸡窝里收鸡蛋”;如果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律边界不厘清,谁“往下走”谁就可能被“捉”,那么很多科研成果必然“总差一口气”,即便是有着令人骄傲的全球第一的论文数量也难有争气的创新产品。
是时候来一场切中肯綮的改革,把这个“复杂的问题”颠倒过来了。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学界的,有政府的,也有企业界的,对该结论几乎都表示赞同,但谈到“是谁的问题”和“谁来推一把”时,分歧却很大。最后大家只好归结为“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得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谈,因为纯科学的研究以探索、发现为要,很难用“落地”来衡量成功与否。技术研究则不然,很多成果的终极表现形式就是产品,必须实实在在落在“地”上。这么说来,似乎不该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那么,是谁把问题复杂化了?
研究人员按项目书做事,追求学术成果,瞄准的往往是“世界领先”、“填补空白”,热衷于在实验室里冲击一个个“高度”,论文发表了、项目验收了、评上大奖了,就万事大吉了,就像跳高运动员,只要超越一个新高度就是胜利,至于过杆后落地漂不漂亮、跳得远不远,不用在乎,因为不在考核范围。所以成果“落地”与否似乎不该是研究人员的责任。
企业在乎的是一项成果拿来能不能马上应用,会不会立刻有收益,技术是不是稳定可靠。企业当然希望成果“世界领先”,但通常不会为风险买单。当然,要求企业把研究人员尘封在抽屉里的图纸一张张都变成产品,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现实。所以,似乎也不该是企业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和企业常常互相抱怨,企业责怪研究人员不往下走一步,只会纸上谈兵;研究人员埋怨企业不向前迎一步,不尊重自主创新。所以分歧就出现了,问题也复杂了,一个缺乏原创产品的国度却整天叫嚷着科技成果转化。
要接上这“一口气”,关键在“动力”,让他们有动力迎着彼此走,才可能最终握手。但“拉郎配”式的政府包办显然不是理想的动力机制,反而会搞出“项目申请同舟共济,项目执行同床异梦,利益分配同室操戈”的“悲惨姻缘”来。
技术研究的动力本应来自市场。如果科研项目的立项、考核以论文、样品、获奖为本,不以需求为源;如果对研究人员的尊重不体现在成果的市场价值上,只等着“鸡窝里收鸡蛋”;如果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律边界不厘清,谁“往下走”谁就可能被“捉”,那么很多科研成果必然“总差一口气”,即便是有着令人骄傲的全球第一的论文数量也难有争气的创新产品。
是时候来一场切中肯綮的改革,把这个“复杂的问题”颠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