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表现、不利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北京市的调查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合理负担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压力增大,无益于教师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北京市15,644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不仅表现为工作时间长、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量多,还体现在教师感知到的工作量大.不合理的负担带来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满意度较低等不利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合理配置教师工作时间,优化工作任务;统筹整合资源,提供有力支持;改进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估存在学科特点不突出、经验性的听评课较多、国外高质量评估工具未必适用于我国教育实际等问题.从评估教师教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评估教学是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计算教师教学质量的增值情况、服务于循证教学改革等评估目的 出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学习机会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数学课标,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课堂教学评估框架,构建体现课标要求的、可用于量化分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结构性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由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形式、课
实践性教学理论既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教学理论价值实现的需要.实践性教学理论应以中观或微观实践问题为问题域,具有明确的操作要求,以实践者能接受的语言进行描述.实践性教学理论的生成有两条路径:一是归纳教学经验直接创生实践性教学理论;二是归纳教学经验,丰富、完善、改造抽象理论生成实践性教学理论.
随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命题.立足问题情境的问题链教学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外在场域;注重迁移与思维的问题链教学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内在动力;以核心问题为主线的问题链教学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能架构.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链教学遵循以下思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中的核心观念;依据数学核心观念设置与之关联的主干问题;围绕主干问题铺设序列化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