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八
“为什么我的双眼总是饱含热泪?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每一片土地都有千万条值得我们热爱的理由,但唯有文化才是我们得以与众不同的根源。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犹如鱼儿离不开水,骏马离不开草原。不同的土壤孕育出了各具特色多元而灿烂的文化。
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源自生命的奇迹、人性的光芒,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除了关注生命,我们也关注灾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感动的是,采访中,我们一再看到了希望。大地可以掩埋有形的一切,却掩埋不了人们内心中坚韧的希望。有希望就有文化的延续,如同撒下了成千上万颗种子,必将在疮痍的故土上重新开放传承文明的花朵。
绵竹年画分为北派和南派,作为绵竹传统年画南派的掌门人,陈兴才惯于台面作画,画风严谨,色彩优美婉转,配色和谐,作品多小幅。他从10岁开始便跟随家里的长辈学习年画制作技艺。当时学画年画纯粹是因为爱好,每到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就把平时画的作品拿到集市去买。但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仍然要靠种田度日。
尽管生活清贫,但陈兴才并没有放弃对年画艺术的执著。农闲的时候,他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年画创作上,他始终相信传统年画所传达的美好与祝福。这种质朴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堆积成一种情结。后来随着家境的好转,政府的重视,陈兴才便将自己的爱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他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给了儿孙,使陈氏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年画世家,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70多年的年画生涯里,陈兴才亲手制作的年画数不胜数,他的作品已被纷至沓来的爱好者带到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老人制作的年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严格遵循传统,色泽艳丽,人物栩栩如生。1994年,老人的作品《双扬鞭》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同年,老人被绵竹市政府授予“年画艺术大师”,也是被当地政府唯一授予该称号的民间艺人。
关于陈兴才长寿的秘诀,曾经不少人说这是因为老人长期与五颜六色的颜料接触,老人却说,与自己挚爱的年画艺术一生相伴,心情舒畅才是长寿健康的根本。经过一场生死劫难后,陈兴才又拿起了画笔继续作画。老人的坚守让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绵竹年画何以传承不衰的生命力,这是一种不管遭遇什么也无法阻挡的力量。它让人们在年画中前行,让文化在手艺里流传。祝福老艺人,祝福绵竹年画!
年画村的命运
陈兴才老人所在的清道镇射箭台村与遵道镇棚花村是绵竹远近闻名的年画村,是专业加工、制作、经营绵竹年画系列产品的年画生产基地。“年画上墙”是当地的特色,彩绘壁画集中在这两个年画村中,家家户户外墙上色彩明艳、寓意吉祥的年画,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当很多民间技艺还在为难以传承而伤透脑筋时,绵竹年画却在一步步融入现代生活节奏,在方寸之间构建起一个融文化、旅游于一身的新型产业。“闻酒香而来,走进年画中去,到绵竹过中国年”是绵竹人争相传扬的口号。绵竹年画节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
然而,2002年第一届绵竹年画节开办时的场景却令绵竹市文体局局长唐建成记忆犹新,“只有不到10个艺人参展,都是年画博物馆的职工,年画品种也只有民间常见的数种。”第一届年画节的萧条开始让绵竹人重新审视“馆藏”式的保护方式。“民间技艺脱离群众生活,哪还有生命力可言?”让绵竹年画回归民间,成为绵竹发展年画产业的第一步。
1997年,绵竹市投入500万元建起年画博物馆很快改制。年画艺人开始走出博物馆,在馆方鼓励下创办画坊,自主经营年画生意。重新接轨市场,让古老的年画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引导年画艺人创新,绵竹市还连年举办创新年画大赛、年画创新人才奖等大型比赛。绵竹年画不断与众多民俗工艺碰撞出新的火花。金丝年画、竹编年画、立体布艺年画……在今年的年画节展览上,上千个品种,上百个门类的展品令人眼花缭乱。而集传授技艺和年画创作、销售于一体的年画作坊也开始日益增多,年画村、年画一条街也相继落成,家家有画室,户户有工匠。20多岁的年轻人也纷纷走进画坊,接过老艺人手中的画笔。
今年,绵竹以地方人大决议的形式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确定为绵竹年画节,使之成为绵竹第一个地方性节日。据了解,目前绵竹全市共有500多名直接从业人员,还有近万人从事相关行业,去年一年年画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左右。不过,绵竹更看重年画背后的“节庆经济”效应。随着年画产业的发展,正在被人淡忘的传统新年习俗与古老的年画一起复苏,热闹的集市、飞舞的龙灯、家家户户门前火红的对联和浓墨重彩的年画,这些川西民俗元素为绵竹打造出一张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灾难过后,重建“城市名片”是每一个绵竹人的心愿。同时,在重建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天多做一点,就是为了明天的遗憾能少一点。希望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人“闻酒香而来,走进年画中去,到绵竹过中国年”。
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是羌人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之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羌绣: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老的诗句带给我们一丝悲凉,比诗句更古老的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羌族。羌族世代繁衍聚居在广袤的川西高原,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有20多万人。
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一件件质朴而精美的羌绣服饰及装饰物,让人觉得羌寨所用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艺术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羌绣是羌族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保存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活化石。
羌绣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采访中,阿坝州藏羌科技扶贫开发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羌族作为依山傍水而居的古老山林民族,自有自己亘古以来就固守的文化习俗。地震以后,灾民迁徙和转移等,不但会带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危机,更会给人们带来隐藏的精神危机。因此,家园重建,必须和精神重建紧密协调,而羌绣,这一羌族本民族文化特征极强的标志性符号就成了精神重建的最好基石之一。
早在明清之时,羌绣就已普遍盛行,无论老少皆穿戴羌绣制品,尤其是妇女从头到脚均有羌绣点缀。而后,逐渐吸收挑花技艺并发展成挑花刺绣。挑花刺绣素为羌族妇女所擅长,几乎每个羌族妇女都精于挑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她们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挑绣成了衡量一个羌族妇女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出嫁的前夕是她们挑绣的高潮。
羌绣主要用来装饰衣裙、鞋子、头帕、腰带、飘带、裤子、鞋垫、枕巾、手帕、香包等,既好看又实用。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对比强烈,却十分和谐。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挑花有三种针脚,即十字挑、串挑和编挑。十字挑常用于头帕、衣领、衣袖等小型条缀上,串挑适用于大面积的围腰装饰,而编挑适用于小面积的飘带及鞋面。羌族妇女将自己的勤劳双手、聪明才智、纯朴天性以及艺术才能都凝聚在这一片艺术天地之中,其中最有名的是云云鞋,它无疑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
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关于云云鞋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一个生活在湖泊中的鲤鱼仙子看见放牧的羌族少年赤脚,十分心疼,顺手撕下一朵云和一束羊角花为他做了一双鞋。他们相爱了,成了一对最幸福的人。后来云云鞋便成了爱情的信物。羌族服饰就这么把美丽点缀在生活上,他们比传说和记忆更美丽。
在羌族,民间工艺就这样以家庭的方式进行生产、传承,这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美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造型、色彩规范和功能形态。
李兴秀之痛
李兴秀,羌绣大师,“四川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她从小就痴迷羌绣。上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李兴秀经常偷偷在课桌下画羌绣的花样。1977年,初中毕业的李兴秀开始在松坪乡小学教书。
1986年,李兴秀的丈夫去世,她用教书挣来的每月12元钱,养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此后不久,李兴秀带着3个孩子、3尺粗布和用来画羌绣花样的一根圆珠笔芯,离开了松坪乡。她靠画羌绣花样和绣花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画一张花样,李兴秀可以赚到2到5角钱。就这样,她艰难度过了4年。
1992年,她把茂县一个风景点溪海“神龟回游”绣成了一幅“神龟回游图”,然后她以60元的“高价”卖给了风景区一位管理员,这是她做的最大一笔生意。随后,那位管理员就以380元的价格把那幅“神龟回游图”转卖了出去。这令尚未离开的李兴秀大吃一惊,也让她看到了希望。
此后,李兴秀开始在羌族服装上绣花,每月能挣到二三十元。在过去的16年里,李兴秀带出了28个徒弟,她们都是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2004年9月,李兴秀注册成立了四川羌寨绣庄公司。2005年,她的作品“羌寨中国结”获得四川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金奖;2006年,她获得了“阿坝州十大女杰”称号;2008年,她获得首届“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十大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称号……
但那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使李兴秀十余年的羌绣事业损失惨重。李兴秀说,地震前,她的大儿子在北川建了一家羌绣旅游工艺品加工厂,同时她还在茂县、成都、九寨沟和理县共开了4家羌绣旅游工艺品专卖店,其销售渠道通往成都、北京、大连和哈尔滨等地。汶川大地震让她十余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损失了几十万元,一下子就全没了”。
但是生活得继续,只要有双手,再苦再难也要挺过去。地震后李兴秀接到了来自不同城市的销售商打来的慰问电话。她说,下一步她准备贷款建一个新的羌绣工艺品厂,“我连建新厂的地方都已经看好了”。李兴秀表示,地震前准备开办的一个羌绣培训班会继续举办,培训人数增加到220人。“我想通过培训受灾妇女学会羌绣这门手艺,使她们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
现在,李兴秀建立了“羌族妇女就业帮扶工作站”,为北京奥运绣制具有羌族特色的护腕、围腰、绣包15万套,需要近3万名羌族妇女参与。消息刚透露,就有多名羌族妇女报名。
李兴秀的故事不长,但灾区的重建之路却很漫长。我们虽然无法挽救逝去的羌族同胞的生命,但对于一直伴随在他们生命中每一天的羌绣来说,让它更好的薪火相传,不但是为了传承与保护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为了告慰那些热爱羌绣的所有在天之灵。关于羌绣的明天,它一定会继续飘扬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链接:
“5.12”汶川大地震后,据文化部有关数据显示,四川省共有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伤亡,其中遇难12人,受伤105人,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传习所损毁严重。
日前,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透露,针对建立四川“5·12”地震遗址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已牵头组织四川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两次专题方案论证座谈会。地震遗址博物馆将在尊重当地文化、历史传统基础上,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对地震遗址博物馆将给予最高的文物保护级别。”
“为什么我的双眼总是饱含热泪?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每一片土地都有千万条值得我们热爱的理由,但唯有文化才是我们得以与众不同的根源。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犹如鱼儿离不开水,骏马离不开草原。不同的土壤孕育出了各具特色多元而灿烂的文化。
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源自生命的奇迹、人性的光芒,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除了关注生命,我们也关注灾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感动的是,采访中,我们一再看到了希望。大地可以掩埋有形的一切,却掩埋不了人们内心中坚韧的希望。有希望就有文化的延续,如同撒下了成千上万颗种子,必将在疮痍的故土上重新开放传承文明的花朵。
绵竹年画分为北派和南派,作为绵竹传统年画南派的掌门人,陈兴才惯于台面作画,画风严谨,色彩优美婉转,配色和谐,作品多小幅。他从10岁开始便跟随家里的长辈学习年画制作技艺。当时学画年画纯粹是因为爱好,每到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就把平时画的作品拿到集市去买。但收入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仍然要靠种田度日。
尽管生活清贫,但陈兴才并没有放弃对年画艺术的执著。农闲的时候,他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年画创作上,他始终相信传统年画所传达的美好与祝福。这种质朴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堆积成一种情结。后来随着家境的好转,政府的重视,陈兴才便将自己的爱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他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给了儿孙,使陈氏家族成为名副其实的年画世家,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70多年的年画生涯里,陈兴才亲手制作的年画数不胜数,他的作品已被纷至沓来的爱好者带到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老人制作的年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严格遵循传统,色泽艳丽,人物栩栩如生。1994年,老人的作品《双扬鞭》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同年,老人被绵竹市政府授予“年画艺术大师”,也是被当地政府唯一授予该称号的民间艺人。
关于陈兴才长寿的秘诀,曾经不少人说这是因为老人长期与五颜六色的颜料接触,老人却说,与自己挚爱的年画艺术一生相伴,心情舒畅才是长寿健康的根本。经过一场生死劫难后,陈兴才又拿起了画笔继续作画。老人的坚守让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绵竹年画何以传承不衰的生命力,这是一种不管遭遇什么也无法阻挡的力量。它让人们在年画中前行,让文化在手艺里流传。祝福老艺人,祝福绵竹年画!
年画村的命运
陈兴才老人所在的清道镇射箭台村与遵道镇棚花村是绵竹远近闻名的年画村,是专业加工、制作、经营绵竹年画系列产品的年画生产基地。“年画上墙”是当地的特色,彩绘壁画集中在这两个年画村中,家家户户外墙上色彩明艳、寓意吉祥的年画,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当很多民间技艺还在为难以传承而伤透脑筋时,绵竹年画却在一步步融入现代生活节奏,在方寸之间构建起一个融文化、旅游于一身的新型产业。“闻酒香而来,走进年画中去,到绵竹过中国年”是绵竹人争相传扬的口号。绵竹年画节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
然而,2002年第一届绵竹年画节开办时的场景却令绵竹市文体局局长唐建成记忆犹新,“只有不到10个艺人参展,都是年画博物馆的职工,年画品种也只有民间常见的数种。”第一届年画节的萧条开始让绵竹人重新审视“馆藏”式的保护方式。“民间技艺脱离群众生活,哪还有生命力可言?”让绵竹年画回归民间,成为绵竹发展年画产业的第一步。
1997年,绵竹市投入500万元建起年画博物馆很快改制。年画艺人开始走出博物馆,在馆方鼓励下创办画坊,自主经营年画生意。重新接轨市场,让古老的年画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引导年画艺人创新,绵竹市还连年举办创新年画大赛、年画创新人才奖等大型比赛。绵竹年画不断与众多民俗工艺碰撞出新的火花。金丝年画、竹编年画、立体布艺年画……在今年的年画节展览上,上千个品种,上百个门类的展品令人眼花缭乱。而集传授技艺和年画创作、销售于一体的年画作坊也开始日益增多,年画村、年画一条街也相继落成,家家有画室,户户有工匠。20多岁的年轻人也纷纷走进画坊,接过老艺人手中的画笔。
今年,绵竹以地方人大决议的形式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确定为绵竹年画节,使之成为绵竹第一个地方性节日。据了解,目前绵竹全市共有500多名直接从业人员,还有近万人从事相关行业,去年一年年画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左右。不过,绵竹更看重年画背后的“节庆经济”效应。随着年画产业的发展,正在被人淡忘的传统新年习俗与古老的年画一起复苏,热闹的集市、飞舞的龙灯、家家户户门前火红的对联和浓墨重彩的年画,这些川西民俗元素为绵竹打造出一张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灾难过后,重建“城市名片”是每一个绵竹人的心愿。同时,在重建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天多做一点,就是为了明天的遗憾能少一点。希望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人“闻酒香而来,走进年画中去,到绵竹过中国年”。
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是羌人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之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羌绣: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老的诗句带给我们一丝悲凉,比诗句更古老的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羌族。羌族世代繁衍聚居在广袤的川西高原,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有20多万人。
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一件件质朴而精美的羌绣服饰及装饰物,让人觉得羌寨所用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艺术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羌绣是羌族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保存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活化石。
羌绣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采访中,阿坝州藏羌科技扶贫开发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羌族作为依山傍水而居的古老山林民族,自有自己亘古以来就固守的文化习俗。地震以后,灾民迁徙和转移等,不但会带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危机,更会给人们带来隐藏的精神危机。因此,家园重建,必须和精神重建紧密协调,而羌绣,这一羌族本民族文化特征极强的标志性符号就成了精神重建的最好基石之一。
早在明清之时,羌绣就已普遍盛行,无论老少皆穿戴羌绣制品,尤其是妇女从头到脚均有羌绣点缀。而后,逐渐吸收挑花技艺并发展成挑花刺绣。挑花刺绣素为羌族妇女所擅长,几乎每个羌族妇女都精于挑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她们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挑绣成了衡量一个羌族妇女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出嫁的前夕是她们挑绣的高潮。
羌绣主要用来装饰衣裙、鞋子、头帕、腰带、飘带、裤子、鞋垫、枕巾、手帕、香包等,既好看又实用。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对比强烈,却十分和谐。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挑花有三种针脚,即十字挑、串挑和编挑。十字挑常用于头帕、衣领、衣袖等小型条缀上,串挑适用于大面积的围腰装饰,而编挑适用于小面积的飘带及鞋面。羌族妇女将自己的勤劳双手、聪明才智、纯朴天性以及艺术才能都凝聚在这一片艺术天地之中,其中最有名的是云云鞋,它无疑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
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关于云云鞋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一个生活在湖泊中的鲤鱼仙子看见放牧的羌族少年赤脚,十分心疼,顺手撕下一朵云和一束羊角花为他做了一双鞋。他们相爱了,成了一对最幸福的人。后来云云鞋便成了爱情的信物。羌族服饰就这么把美丽点缀在生活上,他们比传说和记忆更美丽。
在羌族,民间工艺就这样以家庭的方式进行生产、传承,这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美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造型、色彩规范和功能形态。
李兴秀之痛
李兴秀,羌绣大师,“四川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她从小就痴迷羌绣。上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李兴秀经常偷偷在课桌下画羌绣的花样。1977年,初中毕业的李兴秀开始在松坪乡小学教书。
1986年,李兴秀的丈夫去世,她用教书挣来的每月12元钱,养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此后不久,李兴秀带着3个孩子、3尺粗布和用来画羌绣花样的一根圆珠笔芯,离开了松坪乡。她靠画羌绣花样和绣花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画一张花样,李兴秀可以赚到2到5角钱。就这样,她艰难度过了4年。
1992年,她把茂县一个风景点溪海“神龟回游”绣成了一幅“神龟回游图”,然后她以60元的“高价”卖给了风景区一位管理员,这是她做的最大一笔生意。随后,那位管理员就以380元的价格把那幅“神龟回游图”转卖了出去。这令尚未离开的李兴秀大吃一惊,也让她看到了希望。
此后,李兴秀开始在羌族服装上绣花,每月能挣到二三十元。在过去的16年里,李兴秀带出了28个徒弟,她们都是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2004年9月,李兴秀注册成立了四川羌寨绣庄公司。2005年,她的作品“羌寨中国结”获得四川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金奖;2006年,她获得了“阿坝州十大女杰”称号;2008年,她获得首届“四川民间工艺百家十大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称号……
但那场巨大的地震灾难,使李兴秀十余年的羌绣事业损失惨重。李兴秀说,地震前,她的大儿子在北川建了一家羌绣旅游工艺品加工厂,同时她还在茂县、成都、九寨沟和理县共开了4家羌绣旅游工艺品专卖店,其销售渠道通往成都、北京、大连和哈尔滨等地。汶川大地震让她十余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损失了几十万元,一下子就全没了”。
但是生活得继续,只要有双手,再苦再难也要挺过去。地震后李兴秀接到了来自不同城市的销售商打来的慰问电话。她说,下一步她准备贷款建一个新的羌绣工艺品厂,“我连建新厂的地方都已经看好了”。李兴秀表示,地震前准备开办的一个羌绣培训班会继续举办,培训人数增加到220人。“我想通过培训受灾妇女学会羌绣这门手艺,使她们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
现在,李兴秀建立了“羌族妇女就业帮扶工作站”,为北京奥运绣制具有羌族特色的护腕、围腰、绣包15万套,需要近3万名羌族妇女参与。消息刚透露,就有多名羌族妇女报名。
李兴秀的故事不长,但灾区的重建之路却很漫长。我们虽然无法挽救逝去的羌族同胞的生命,但对于一直伴随在他们生命中每一天的羌绣来说,让它更好的薪火相传,不但是为了传承与保护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为了告慰那些热爱羌绣的所有在天之灵。关于羌绣的明天,它一定会继续飘扬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链接:
“5.12”汶川大地震后,据文化部有关数据显示,四川省共有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伤亡,其中遇难12人,受伤105人,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传习所损毁严重。
日前,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透露,针对建立四川“5·12”地震遗址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已牵头组织四川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两次专题方案论证座谈会。地震遗址博物馆将在尊重当地文化、历史传统基础上,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对地震遗址博物馆将给予最高的文物保护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