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下)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y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命运的转角遇到你
  然后
  看到命运的脸孔
  
  恩慈拥抱了他,这个让他不敢碰触的女子,此刻就在自己怀中,再不是清冷,而是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恩慈笑眯眯地问他,“想住得好一点还是和我一样住在小旅馆里?”从辉笑眯眯地望着她,不讲话,恩慈便也笑。他们一同到了恩慈住的小旅店,是一个中间有天井的小院落,二层小楼的小旅店,身边是或匆匆或悠闲的旅人,见到彼此或高声或微笑着打招呼。很多人见到恩慈上来拥抱她,和她亲密地说着什么,甚至有人将什么东西塞在她手中,又亲密地告别。从辉住在恩慈的隔壁,放下行李,恩慈带他去吃饭。坐下吃饭时,恩慈又恢复了她的安静,像多年相伴的老友一样,沉默着安然。偶尔为从辉夹菜,从辉也为她夹菜。从辉停住筷子,笑望着恩慈。
  “恩慈,你变了好多。”
  “是吗?”恩慈声音平淡,像不起波澜的湖水,“最近生活得好吗?”
  从辉想,只有恩慈会这么直不愣腾地问候别人,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好也不好。”从辉答,“好是,因为我又恢复了学生的生涯,不好是因为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子。”
  “那很好啊。”恩慈语气热烈起来,“和我说说,爱上什么样的女孩子,我喜欢听。”
  从辉想了一下,放下碗筷,说:“她不在时,想不明白她,她在眼前时,就什么也不想想明白。”
  恩慈仍旧笑笑地听着,听从辉讲完,只说一句,“不好玩。”便低头吃饭了。
  他们在拉萨停留了一周,然后去了尼泊尔。那个好像房子盖到一半就算完工住人的国家,到处是低廉的物价与贫困的人群,可是那么热闹,仿佛所有的人都站在街上走动,传递着沸腾的烟火气息,恩慈只是不停地拍照,与当地人用手语、英语、字典交流,每天她都笑眯眯的,与从辉并没有太多话要讲,但会细心照顾从辉。可是当发现从辉比她更具自立精神时,她不禁就笑着罢了手,还调皮地说:“看来棋逢对手嘛。”在尼泊尔的最后一个晚上,恩慈整理着相机,从辉将他以前写的信全部交给恩慈,只是放在她手上,并没有讲话。然后认真地问她:“你还要去哪里?”
  “去看外婆。”
  “然后呢?”
  “不知道。”
  他们在成都分手。恩慈主动上来用力地拥抱他,轻声说,“保重。”从辉甚至不敢将她揽紧,轻轻触摸着恩慈的发际,慢慢说,“你更是要这样,要乖,好吗?”从辉先上机,恩慈看着那架飞机飞向北方,在天空划下转瞬即逝的气浪。她看着候机大厅汹涌的人群,他们正向着不同的目的地前往,都带着清醒的心吗?还是因为迷惑,才不停地飞翔,在哪里都不能停憩?恩慈爱夜航,那像是从时光手中偷得的快乐,飞机进入夜空,便脱离了地球的时间,人在机上,心像一片云无所依傍,也由此获得自由。
  恩慈回到度过她童年的小村落。父母在恩慈出生后不到百天时,便将她送到外婆这,6岁才接回去读书。父母为什么这样做,恩慈始终不知道。她只是接受这样的安排,仿佛从不允许发问的命运。外婆会做酱牛肉,放在小仓房里,让恩慈每天总要在那里绕几圈,长大后的恩慈再不吃牛肉,因为再没有人可以做出那样的味道。外婆会自己裁剪,给小恩慈缝漂亮的裙子,让恩慈一生热爱长裙。外婆爱坐在太阳下给恩慈编辫子,总是一边梳一边说,“恩慈有好密实的头发啊,像黑的缎子,照亮了外婆的眼。”长大后的恩慈习惯早上散着头发,在工作中歇时,自己用手慢慢盘起,站在阳光下,没有镜子,仿佛学着外婆的样子,慢慢轻拢着头发。童年的恩慈一直望不掉奔跑的快乐,在田间奔跑,在小池塘边奔跑,在草坡上奔跑,在山间小路上奔跑,奔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风的存在,它们温柔,它们暴烈,它们停歇屏气,它们肆无忌惮。她总是红红着脸,跑到外婆面前,高声叫外婆,外婆便直起腰或回转身,把她拉到身边,用手摩挲着恩慈的额头,笑眯眯地看着恩慈。恩慈在外婆的眼中看到小小的自己,长大以后,恩慈才明白,为什么外婆的眼睛是清澈分明的,那是一双停止老去的眼睛,纯净坦然,恩慈就是在这样的一双眼睛下度过童年的啊。
  6岁父母接她回去,直接送入寄读学校,从6岁到18岁,恩慈全部在学校里完成少年的成长。每个寒假和暑假,她都会回到外婆身边,直到16岁外婆去世。外婆离开时,一直拉着恩慈的手,不停地呢喃,囡囡,囡囡。外婆走时,没有闭上眼睛,恩慈知道,也许外婆是想告诉恩慈什么,却终没能讲出。随着外婆的过世,恩慈再没有与人沟通的欲望,所有的秘密她都不再关心,一切都将不具意义。恩慈冷静地回到学校,继续她的学业,恩慈一直学习好,那是因为外婆喜欢听到恩慈对她讲:“外婆,我又考了第一,你高兴不高兴啊?”外婆就会笑眯眯地看着恩慈,然后将她拢在身边,摩挲她的额头。恩慈并不喜欢学校的读书,那么枯燥,甚至有意思的课本,在考试与老师的怒吼里也都失去了光彩。可是恩慈知道,自己必须读下去,否则将无家可归。恩慈读了旁人都认为最无用的专业,哲学。她在墓前问外婆,“外婆,很奢侈是吧?可是我喜欢。”
  恩慈去上海读书,开始她的梦想之旅,也开始她情断上海的绝望。如果相遇得太早,是不是注定不能同行?沈旭与恩慈同在小村里长大,他们同岁,他们一直是彼此的玩伴,沈旭从小便一副小男子气概,保护着小小的恩慈不被人欺负,牵着她的手在山里奔跑,两个人捉鱼、挖野菜、捕蝴蝶、躺在山坡上看云彩像棉花糖飘来飘去。两个人玩猜谜游戏,谁输了就弹脑瓜,每次沈旭都会轻轻的轻轻的怕弄疼她,可是每次都会吓唬她,我要弹了啊,疼的啊,真的疼的啊。恩慈装作怕的样子,心里知道那不会疼的,像一只蝴蝶落在额头上,像外婆摩挲她的额头一样轻柔。每年寒暑假回去,恩慈都会帮沈旭补习功课,将外面世界的故事讲给他。那时的沈旭便对恩慈说:“囡囡,长大了你就把这些讲给我的故事,写下来,做成书,卖到全世界去,让他们知道,囡囡是个会讲故事的小姑娘。”恩慈便笑眯眯地说:“嗯。”他们从小便手拉手,沈旭背着她四处游玩,然后回到外婆那,外婆会端出好吃的面汤,看着两个小脑袋瓜挤在一起呼噜呼噜地吃。直到外婆去世,沈旭陪她跪在外婆的墓前,对外婆说:“外婆,以后我照顾恩慈,让她吃饱,穿暖,不被欺负,每天开开心心的。外婆,有我呢,你把恩慈交给我吧。”就是在外婆墓前,沈旭拉着恩慈的手,慢慢亲吻她。从此恩慈的心跟着沈旭,她年幼到根本没想过未来是什么,恩慈回望时,才知道,那是相信到不去想,她以为,有爱,一切都可以。
  沈旭从小村考进大上海,人们歧视他是乡下人,沈旭闷头读书,年年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可是人们还是歧视他,沈旭终于明白,在上海要有钱有地位,才会受人尊重。沈旭打工,攒了钱去送教授,帮教授家干活,帮辅导员跑腿,做一切可以和学校打交道的事情。恩慈只是看着他,看着他这样奔忙,看着他沉默地在内心计划着事情,沈旭已经从开朗坦白的少年,变成极具心机的成人。恩慈曾问他,“这样你真的快乐吗?”沈旭会说,“你不会理解我,你没有在乡下出来被人歧视,不这样做,我才会不快乐。”恩慈看着沈旭入了党,是学生会干部,是三好学生,是学校代表,是所有具有荣誉的学生。恩慈想,他这样做,心情将是多么艰难,在面对他时,再不忍苛责他。可是他们少年时的快乐,再也无法找寻,因为沈旭没有时间给恩慈,恩慈便也常常一个人窝在图书馆看书。恩慈并不是读过就算了,她会把她的心得记下,把她的困惑记下,到最后,恩慈突然明白,其实那困惑已经不再是困惑,只是自己不肯接受,不敢将自己的梦境打破。
  大三时,沈旭已经被内定为保送读研对象,可是沈旭想出国,恩慈便自己考了托福。备考她整整瘦掉15斤,恩慈想那像一个死去的过程。最后她考到了全额奖学金,沈旭没有考取,让恩慈先去,他过一年再去。在美国的3年,是恩慈心情最苦闷的3年,她觉得世界仿佛就只有她一个人,那些身边的声音、人群,全然与她无关。她只是读着书、打着工,一日拖着一日的生活着。沈旭在半年后便去了英国,沈旭没有解释他为什么没来美国,也没有解释怎么这么短时间便成行英国。恩慈不问,她不想让他为难,或者她不敢将他打破。他们通电邮,每天讲述着都在做些什么。3年,他们没有见面,3年后先后回到上海,恩慈落脚在一家大学里的研究院,沈旭回来进入外资金融机构,他们在上海重聚,像彼此丢失多年的友人。在见到沈旭那一刻,恩慈落泪,沈旭抱住恩慈,恩慈只是站着,并未回应沈旭。沈旭要结婚了,当年他就是与女友一同去往英国,现在学成归来,家人催促他们成婚。恩慈望着一桌之隔的沈旭,她将在生活中丢失他,他再也不会如大哥哥般牵着她的手,去往生活的未知之处。恩慈去参加了沈旭的婚礼,看着他踏上红地毯,迎接他的新娘,亲吻她,誓言一生一世将她守望,然后看着新娘依偎在他的肩头,望着她将交付一生的男子,深情与甜蜜地笑着。
  恩慈的世界坍塌,无声无息中,变成无法捡拾的废墟,虽然她早知道,他早已向她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可是他不知道,他带走的,何止是她对一个男子的爱,他带走的是她全部生活的甜蜜回忆。恩慈无法再工作,踏上不知所终的旅程,只有在疲惫再也迈不出一步时,她的心才是安静的,这个让她拥有半世乡愁的男子,用多久可以忘记?也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恩慈回到父母身边,日日守在他们身边,才知她与他们始终是两个世界的人,从不曾彼此相知。这分疼痛让恩慈无法再呆下去,她甚至不能问他们,为什么自己的女儿你们都不能接纳,究竟是为了什么?所有的为什么,都是恩慈自我诘问的回响,没有一个为什么,她可以问得出口。她拥有的全部生活,便是外婆留在小村里洁净的墓碑。
  恩慈曾对外婆说的最奢侈的专业,让恩慈此刻清醒,原来她面对世事,真的是一个无用的人。恩慈居留在宏村,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看着走着,然后拿起自己的笔,听从内心的回声,只是将那些声音记录。然后她带着笔记本,到上海将书稿送到一家出版社,人家看过她的稿子再约她来,然后温和地问她,“你以前写过什么?”恩慈答,“什么也不写。”恩慈明白,是她投稿的方式,现在看来已经太迂腐,便淡淡笑了,当你不再追求什么的时候,那追求的东西,便赶着你来了。恩慈出了书,摆上书店的畅销书系列,她在上海签售时,遇到沈旭,这个从结婚后再无联络的男子,此刻又站在她面前,仍如原来一样英俊洁净。恩慈再见到他,依然听见内心疼痛地跳动。沈旭和她抱怨妻子挑剔,娇生惯养,不能体贴他事业的艰难。恩慈只是听着,沉默地看着他,并不插言,然后沈旭问她,“恩慈你现在有版税了,借我20万,年息8%,一年后还你。”恩慈笑笑说,“想不到在这遇见你,但我们已经互相走得太远了。沈旭,不要让我连最后一点感念也失去。”沈旭问她,“你不爱我吗?你知道我有多在乎你吗?”恩慈站起身,没有回答便离开。所有的恋人不能继续走下去,便不要再相见,如果能相见,那情缘一定还是可以继续的。这个牵着自己的手奔跑,站在外婆墓前给她初吻的男子,这个与她在上海相依为命的男子,就这样消失在上海的人群中,再也找寻不到。
  从出生到25岁,她与这个男子一起走过童年、少年,和初恋岁月。然后恩慈学习着用3年的时间来忘记他,当重新回到他们一起牵手的小村落,恩慈知道自己荒废的时间太久了,爱过的人,就像桥下的水,流过去便是流过去了。她依然在外婆重新修葺起来的小屋里,只是呆在那里,打扫屋子,去走那些少年无数次走过的小桥与石板路,在街边某一家小店,呆坐一上午、一下午,然后回来穿着外婆的衣服,躺在外婆的大床上沉沉睡去。当年,与沈旭生气时,她都会回到这里,她一次次以为沈旭会回到这里来找自己,可是沈旭一次也没有找对。那个像影子一样生生要与自己连在一起的人,就这样撕裂,无处找寻。未来的岁月,恩慈将只有自己,再也没有如影随行的影子与自己做伴。外婆过世,父母过世,沈旭在人生的路上就这样丢失,恩慈将过什么样的日子?她只是日日陪伴在外婆的墓前,无语看着外婆的墓碑,光与暗影中,从明亮温暖变成死寂。
  她读了从辉的那些信,看到另一个少年一生的成长与心绪。她找出自己年少时,写给沈旭的信,再读从辉给她的信,看到两个少年,在不同的时空,如何将心交付,如何忐忑不安,如何爱到不能表达,只能沉默固执守望,从辉温暖清朗的面庞浮上眼前。转眼十·一,从辉来看她,五个月不见,从辉仿佛还像分手时的样子,不曾有一丝变化。恩慈带着他,逛小村,看她少年时的风景,坐在水塘边吹风,就是无所事事地呆着,然后在外婆的厨房里给她做家乡小菜,两个小菜,两碗白饭,一对平静的人在暮色中慢慢吃。
  从辉问她:“你不是不能吃米饭吗?”
  恩慈笑,“有时候坏到不能再坏,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变。”夜深的时候,没有开灯,让月光清淡地洒进来,恩慈与从辉并肩躺在外婆的大床上,给他讲童年那些溪流、那些蝴蝶、那些游荡的风……恩慈睡去后,从辉看着恩慈蜷缩的身体,像个害怕黑暗的小女孩,带着怯怯的表情睡着了。这个女子一定是曾怎样爱过一个人,然后心碎再不捡拾,他不知道自己能否与她相爱,都不再带着往日的心碎,疲惫在今天的相守中。可是看着她的表情,他的心很慌乱,很痛,他只想抱紧她,将那疼痛挤出身体。
  “和我回故乡吧。”从辉说。
  “不,我要重新回到学校,我要把对文字的热爱,去播洒给更年轻的灵魂。”恩慈说。
  “已经决定了?”
  “是的。3年的游浪,我终于明白,我真的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做好什么。我还有全部的热爱,没有放在更多人的心里手里。我要回学校再读书,然后做老师,平淡地将我的热爱,慢慢传递。”
  从辉看到恩慈眼里的光,这个女子,终于从自我放逐中,找到回家的路。他慢慢去牵住恩慈的手,恩慈并不惊慌,安然在他掌心。“让我们一起,好吗?”从辉侧过脸看着恩慈。
  恩慈笑眯眯地望着他,“谁也不知道未来,但总要上路,你愿意尝试吗?”
  从辉重重地点头,像个孩子一样,望着恩慈清澈的眼眸,他要和她一起,重回少年时光。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为本是当前国际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国际上主要国家与地区都根据本土的情况建立了不同的核心素养体系。我国于2016年9月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要使我国核心素养落地,需要将其融入到课程中,并通过完善的教育评价保证其实施。通过选取了欧盟地区所建立的核心素养体系,总结欧盟核心素养在实施与评价上的主要举措,为我国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经验启示。总结欧盟经验对我国核心素养落
[作者简介]*柳萌学(1994—),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及小学教学。  [摘要]小学教师全科化教学是面向国际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必然选择。为了分析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2010~2019年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章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发文年度、作者及发文单位、高引用文章、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等构成
[摘要]以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入手,探讨了国际化教学模式和本土案例驱动相结合的课程建设。通过引入国际化教学模式,将嵌入式系统原理及设计方法付诸于设计实践,并在关键设计中加强本土案例的设计实践,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最先进技术的指导及对照。同时,借助网络上海量的教学资源,结合课堂设计理论教学构成混合学习模式,探讨一种适合于外国留学生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新模式。特别是针对嵌入式系统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不同
[摘要]以“信号处理”类研究生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为依托,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开展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核心能力目标,建立多课程互补的团队式教学体制。依托学科科研平台和研究特色,设计基于OBE目标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并构建以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和工程案例库,以此展
80后的显著特征  ★如果戴眼镜,一定要扁平黑框的;  ★永远对自己的发型不满意;  ★所有电器都不看说明书;  ★尽量使用自助办理业务;  ★使用最多的称呼是同学;  ★喜欢玩小孩但不喜欢生小孩;  ★拥有一种奇怪的固执;  ★熟人面前是话痨,生人面前一言不发;  ★可以穿短裤上班;  ★认为幽默感是做人的根本;  ★为了不熬夜,不如就通宵;  ★五一、十一绝不出游;  ★业余爱好中必有一项是睡
【摘 要】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能力体系包括职业准入、职业胜任、职业发展等3个层次15项能力。法学教育应当从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强化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燕山大学法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试行5年多,平衡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强化了专业应用导向,显著提升了办学水
[摘 要]美国科学院院士大卫·普里乍得(David E. Pritchard)教授在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访谈主要内容包含:普里乍得教授的教育梦、创新教学平台的设计、高校教师的教学建议、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育的未来趋势。普里乍得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的终身教授。他的研究成果横跨现代原子物理学,包括激光光谱学、原子—原子和原子—分子碰撞、原子线
我14岁时,同我女儿现在的年龄一样,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有多少钱,圣诞之夜连饭都可能吃不上,更不用说拿钱买礼物了。我知道妈妈为此而感到非常伤心,所以我下决心不让圣诞节成为我们的负担。虽然说自己动手做礼物的主意不错,可是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艺术细胞,缺乏想像力,而且我也没有钱去买做礼物要用的材料。我决定给妈妈一份礼物,是我自己认为我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我惟一的一件首饰——一个十字架金项链。 
[摘要]介绍了OBE教学理念下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同时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核心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式”教学方法和项目驱动式教学设计。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依据当前社会及企业对机械类学生能力的需求,制定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能力矩阵,阐述了该门课的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以项目为主线,将项目与课堂、作业、实验和考试相融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
【摘 要】分析了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理论不足、运用知识内化规律不到位、专注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科特色不突出、闭环反馈缺失等问题,提出基于MOOC和开放式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取得深化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应用并弥补其理论不足、充分尊重知识内化规律、各教学环节形成闭环反馈、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模式体现管理学学科特色等教学效果。最后得出基于MOOC和开放式案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