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乡村 心理 激发 作文 兴趣
乡村小学生由于受到环境、方言、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一到作文课就害怕,甚至厌烦。作文没有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在乡村从教二十几年,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体会,也摸索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方法。
乡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儿童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好新、好问,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只要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愉快地、积极地去感受、去练、去写,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便依循小学生的这些心理规律,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好奇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是神奇的。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带领他们到户外去,看一看夕阳红、闻一闻稻花香、听一听鸟儿叫,欣賞美丽的田野风光,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教以来我始终坚持一年四季,每个季度都开展户外活动。春天到了,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山坡上去找春天,让学生用笔记下: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小草长出嫩芽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夏天到了,带领学生到松林里、小溪边去找夏天,让学生用心记住: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溪水哗哗地流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秋天到了,带领学生领略五彩缤纷的山村,让学生边观察边写下:金黄的稻田里叔叔阿姨正在收割,一群群山羊正在山坡上吃草。冬天到了,带领学生饱览大山里的好风光,让学生边观察边悟出:光秃秃的树枝随风摆动,似乎在告诉人们冬天到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样一来,边玩边说,边观察边笔记,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都记下来。不知不觉一篇篇富有童趣的作文在小作者的笔下写出来了。
二、抓住好动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将作文教学融入到无穷乐趣的活动中去,这是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的教学方法。因为小学生好动,因此平时我就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六一”游园活动、班里办学习园地、手抄报、制作节日贺卡、做各种模型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这时候小学生是很兴奋的,老师就抓住时机让学生争相口头讲述,用自己的话把活动过程讲出来,把心里感受写下来,作文课也就轻松完成了。
三、迎合好新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好新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作文教学中我就针对这一心理特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农村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不容易把事情写具体,抓不住重点,写出来的都是流水账式作文。例如,有一次学校安排我班清理学校垃圾池,作文课时我就叫学生把清理垃圾的经过写出来,结果大部分只写得一两句话。至于怎么铲,怎么搬,怎么扫,有没有遇到困难,怎样克服困难这些都不写,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感人的场面。当然这也就是作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多媒体教学就派上用场了。作文课上我利用多媒体再现劳动场景,迎合了学生们的好新心理,通过教师的提示、开导,学生很有兴趣地把劳动经过写细致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基本写出来了,更让我欣喜的是个别同学还能写出了人物的心里活动。
四、针对好问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本来学生是好问的,如果作文课教师不能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去设计课堂,学生不愿提问题,课堂死气沉沉,就达不到激发作文兴趣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发挥好问的天性,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例如教学生写人物,我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不同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这时我又运用多媒体再现老、中、少人物的活动镜头。课堂气氛轻松了,学生也愿意提问题了。作文时改掉了面面俱到、从头写到脚的通病,也不再出现大人小孩、张三李四都写成差不多模样的文章。
由于依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调动儿童的心理动因,激发了儿童的作文兴趣,多年来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作文都有很大的进步。近几年农村学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能够把留守儿童的作文水平提高上来是我这位山村教师感到欣慰的事情。
乡村小学生由于受到环境、方言、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一到作文课就害怕,甚至厌烦。作文没有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在乡村从教二十几年,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体会,也摸索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方法。
乡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儿童心理特征:好奇、好动、好新、好问,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只要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愉快地、积极地去感受、去练、去写,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便依循小学生的这些心理规律,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好奇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是神奇的。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带领他们到户外去,看一看夕阳红、闻一闻稻花香、听一听鸟儿叫,欣賞美丽的田野风光,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从教以来我始终坚持一年四季,每个季度都开展户外活动。春天到了,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山坡上去找春天,让学生用笔记下: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小草长出嫩芽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夏天到了,带领学生到松林里、小溪边去找夏天,让学生用心记住: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溪水哗哗地流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秋天到了,带领学生领略五彩缤纷的山村,让学生边观察边写下:金黄的稻田里叔叔阿姨正在收割,一群群山羊正在山坡上吃草。冬天到了,带领学生饱览大山里的好风光,让学生边观察边悟出:光秃秃的树枝随风摆动,似乎在告诉人们冬天到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样一来,边玩边说,边观察边笔记,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都记下来。不知不觉一篇篇富有童趣的作文在小作者的笔下写出来了。
二、抓住好动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将作文教学融入到无穷乐趣的活动中去,这是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的教学方法。因为小学生好动,因此平时我就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六一”游园活动、班里办学习园地、手抄报、制作节日贺卡、做各种模型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这时候小学生是很兴奋的,老师就抓住时机让学生争相口头讲述,用自己的话把活动过程讲出来,把心里感受写下来,作文课也就轻松完成了。
三、迎合好新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好新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作文教学中我就针对这一心理特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农村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不容易把事情写具体,抓不住重点,写出来的都是流水账式作文。例如,有一次学校安排我班清理学校垃圾池,作文课时我就叫学生把清理垃圾的经过写出来,结果大部分只写得一两句话。至于怎么铲,怎么搬,怎么扫,有没有遇到困难,怎样克服困难这些都不写,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感人的场面。当然这也就是作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多媒体教学就派上用场了。作文课上我利用多媒体再现劳动场景,迎合了学生们的好新心理,通过教师的提示、开导,学生很有兴趣地把劳动经过写细致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基本写出来了,更让我欣喜的是个别同学还能写出了人物的心里活动。
四、针对好问心理,激发作文兴趣
本来学生是好问的,如果作文课教师不能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去设计课堂,学生不愿提问题,课堂死气沉沉,就达不到激发作文兴趣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发挥好问的天性,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例如教学生写人物,我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不同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这时我又运用多媒体再现老、中、少人物的活动镜头。课堂气氛轻松了,学生也愿意提问题了。作文时改掉了面面俱到、从头写到脚的通病,也不再出现大人小孩、张三李四都写成差不多模样的文章。
由于依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调动儿童的心理动因,激发了儿童的作文兴趣,多年来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作文都有很大的进步。近几年农村学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能够把留守儿童的作文水平提高上来是我这位山村教师感到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