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扫二维码也能缴付电费了。近日,上海电力公司在浦东地区试点推出二维码账单,申请了电子账单的居民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手机,便能凭手机收到的短信在网上直接支付或持短信上的二维码信息在营业网点缴付电费。
在微博上,一批名人大腕纷纷用一个黑白交错的小方块,来推销自己的微信认证账号。扫拍媒体广告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餐馆、咖啡馆在座位牌上也悄然添加了二维码。
而留心户外广告的人们发现,北京的公交车站仿佛一夜之间都是1号店的广告,不过它的广告很特别——清一色全是商品,商品下方有相应的价格和二维码。消费者路过时,如果看中某一款商品,只要用手机拍摄商品下方的二维码,链接到购物网站,在手机上就可在线完成订购。
神奇的二维码正催生出一个服务社会大众的IT产业;万花筒般的二维码在为智能手机持有者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也为开发者赚得满桶银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二维码产业力量尚待集聚,培育市场需要耐力。
(一)万“码”奔腾寻觅商机
二维码是“舶来品”,其实是个“老”行业,国外应用要追溯到20多年前。最早起源于日本,原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一种条码。在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日韩,在我国也应用多年,2007年左右就出现了相关的应用,如搜狗手机输入法里就已经带上了二维码的扫描功能,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智能手机等终端支持尚未到位,很多富有创意的二维码项目黯然夭折。
早在2004年前后,二维码在中国曾经有过一股潮流,银河传媒是这股潮流的先驱者之一。2004年,银河传媒成立,核心业务是将二维码做成电影、电视、书刊、杂志、音乐以及广告的流动入口。公司成立后,业务一度风生水起,曾连续两轮获得TDF等多家风投机构的投资。银河传媒的老总甚至乐观地估计,2008年将会是手机二维码爆发年。
不过现实却很骨感,二维码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如期到来。银河传媒被迫转型,为淘宝和拉手网等电商配送电子凭证,声势大减,远不及当年。还有意锐、魔印等企业花了近千万风投资金切入手机二维码领域,最终要么名存实亡,要么经营惨淡而被迫转型。
从2010年开始,二维码这个令很多人感到陌生的玩意,成了网络运营商热推的概念。目前二维码产业参与者主要表现为IT硬件制造商、手机生码和解码工具开发商以及物流等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IT巨头们相继出手,拼抢二维码市场蛋糕。2012年,在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推动下,通过二维码实现服务功能的产品迅速进入人们眼球。这一年,新浪微博也宣布正式上线二维码功能,提供三项服务:打开个人资料页快捷互粉、打开指定网页、直接打开已输入特定内容的微博发布框。此外,搜狗输入法、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和支付宝、大众点评网等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已前后开通了二维码功能。与此同时,专做二维码软件业务的灵动快拍、我查查和提供硬件并为客户认证的上海翼码、银河传媒等都在加速布局。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让二维码业界很亢奋。乐观者表示,二维码成熟产业的价值可与搜索引擎比肩而立,三年内二维码将会撬动千亿级的市场。而其产品衍生价值归结三类:一是线上资源通道,无论是App(第三方应用程序)下载还是url(网页地址),都可以扫描后快速访问;二是品牌信息推广, 此为二维码目前主要的表象形式,一种新的营销和展示方式;三是通过O2O(从线上到线下)电商消费,包括支付、获得优惠、比价、商品质量保证溯源查询等。
而短短几年内,二维码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设备提供商、方案解决商、运营商、广告客户、内容服务商、手机厂商、手机终端、SP服务商、场地服务商等9大环节,每一个产业环节都意味着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二)产业瓶颈显而易见
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二维码信息容量大,容纳500多个汉字或2710个数字,并可以把文字、图片、指纹等多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一条二维码的信息量比普通条形码高出几十倍。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下,便可下载优惠券、添加微信好友、浏览网页、视频等,甚至用二维码制作个人名片。而且,二维码的译码可靠性比普通条码要高很多,错误率基本不超过千万分之一。另外,二维码具备强大的纠错能力,甚至可以恢复污损面积高达50%的条码信息。
不过,当下在中国,二维码离普通大众尚有一段距离,还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其发展瓶颈显而易见。
首先,大众扫码习惯还未养成。为探求究竟有多少用户会去扫描二维码这个黑白相间的四方格,咨询公司思睿高(Siegel+Gale)针对某次车展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参观者选择当场记录展会提供的信息的占57%,选择回去在网上搜索的占45%,而选择扫描二维码的只占13%。更令人尴尬的是,某二维码企业曾与上海某免费地铁报纸合作一个月扫描购物,结果加起来只有不到2000人扫码,购买行为也就寥寥几十个。调查数据凸显出二维码扫描距“爆发性成长”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其次,盈利模式处于探索阶段。二维码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一个信息“链接”,可以整合到各种工具中,比如手机浏览器、微信、微博、QQ等,是一种工具性产品。
二维码所体现的价值仅仅是信息的展示,并没有深入到资金链的关键环节中。例如,当用户通过二维码找到电商所展现产品的时候,并不会继续进行支付行为,因为在下一环节中缺少成熟的支付解决方案,所以二维码的价值只局限于信息展示。二维码跟LBS(移动定位服务)一样,仅仅是一个通道,虽然有几十种应用场景,但每一种都很碎片化,工具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只是简化了人们输入网址的过程而已。
况且二维码技术又是开源的,没有技术壁垒,其商业模式很多又很芜杂,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而每一款产品、每一种技术乃至每一种服务都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支撑,才能接市场地气,二维码也不例外,由于二维码的特性只是一种信息展现,其属性就是一个普通工具。如果“扫”后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跟进,那么,难以保证二维码不会再次夭折。几年前二维码就曾火过一回,只有短暂的亢奋就销声匿迹。 对二维码盈利模式的理解,北京一家从事二维码电影营销的互联网公司老总不无感慨,“说句老实话,就连我这个做二维码的都说不清。”这位老总坦承,目前大多数二维码公司还停留在积累用户的阶段,主要依靠出售技术帮一些企业制作二维码。
再次,潜藏安全隐患。二维码的软肋是十分明显的,容易复制而没法防伪。简单的二维码属于开源代码,加密与解密转换完全是开放的,这对一些需要信息加密的产业和企业造成了困惑。而且二维码因为制作成本低、免费开源,生成免费、简单的二维码的工具较多,安全性危险也较大,黑白方块中潜藏着安全隐患。
目前二维码传播病毒或风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有的二维码的生成及扫描工具本身就是病毒,当用户下载到盗版或者重新打包过的二维码扫描或者生成工具的时候,就可能面临各种手机安全风险;二是有的二维码扫描的链接是恶意的,不法开发商利用二维码生成恶意链接,对外宣称优惠折扣券、好软件、精彩视频等,实际是隐含窃取用户隐私、话费消耗、推送恶意广告等手机病毒。
而很多手机用户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见码就扫,最容易中招。病毒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手机病毒泛滥速度大幅加快。据网秦《2012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安全报告》,2012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17676款,比去年下半年增长42%;感染手机1283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177%。而二维码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的传播“功不可没”。在此情势下,消费者一旦形成戒备心理,二维码就没有活路。
再就是技术壁垒。为守住移动互联网入口,互联网大佬们各家自建藩篱,以邻为壑,将技术上不难通用的二维码做得互不“兼容”。微信发的二维码,被别家App扫出来只会呈现一条网址,支付宝发的码被别家扫就是乱码。在二维码的大池子里,出现了一个个闭环。
还有,就是缺失顶层设计。针对二维码国家已有相关的标准,但在应用层面还没有相关政策,也没有针对二维码生成的一个管理机构。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安全层面有必要将其纳入到管理体系,规范市场,为用户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三)培育市场尚须耐力
从技术角度来说,基于二维码的主读应用能够实现跨媒介间的信息传递,利用手机就可在任何一个能够承载二维码的角落拍码获取信息。当二维码作为一个上网的入口时,它将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源。如此强大的信息承载体系,如引导得法,自然能够带来产业机遇。
因此,我们对二维码产业仍有期待:一方面,手机屏幕方寸之地输入和展示空间有限,也不太方便,这给二维码的市场扩张提供了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二维码可衍生出多种应用,完成线上线下的整体性贯通,为电商提供渠道支持,有一定的生命力。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表示,在传统模式下,从广告显示到商店消费需要多次跳转。而二维码技术将用户更多碎片化时间和互动、购买、支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用户的购买欲转化成购买力。
而发布APP“快拍二维码”的公司灵动快拍称,截止至2013年2月底,快拍二维码用户规模已突破4500万,每月扫描量超过一亿。根据这家公司的后台数据,这1亿次扫描至少证明二维码还是存在市场需求的。
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毫不掩饰自己对二维码这个小方块看好,将二维码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入口。在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二维码确实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未来,二维码或成商家必争之地。从互联网公司到通信运营商,从广告商到平面媒体都将其奉为实现O2O的关键入口。甚至有人预言,O2O未来会改变中国,线上、线下一旦联通起来,这是巨大的爆发式力量。
眼下商家要做的事就是耐心培育市场,积累客户,汇聚人脉。在许多商家看来,二维码产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难点,不在研发和内容供给上,而在推广上。在目前二维码应用发展的上升期,提升用户的认知成为关键。厂商不妨先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循循善诱,培养起用户的扫描习惯,然后再将其引入其他领域,接受更多的二维码功能。可以想像,一旦消费者在一分钟之内觉得二维码很有用,对其工作、生活、咨询或娱乐很有价值,就会心仪神守,还会迅速告诉身边的朋友,甚至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发布出去,继而引发二维码爱好者蜂拥加盟。
只有在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这种信息跳转方式后,才应该让广告信息入驻。对消费者而言,二维码用作防伪和各类票据的功能似乎更容易接受。媒体曾报导过现在有很多大闸蟹商家钟情于运用二维码防伪功能,消费者普遍感觉比以前的“戒指式”防伪靠谱,可以看到更多的质量溯源而放心购买。
而且一开始别急着收费摘桃子,前期的投入可能会有一定的资金风险,但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我们从网易邮箱的发展中可以领悟到这一道理,从免费到收费有一个用户体验的过程,别一登场就急着叫卖,把客户吓走。
因此,有识之士认为,徐徐渐进,款款而行,二维码才有未来。在人们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地接受这种迷宫式的技术之前,商业味太浓,二维码反而没有未来。
至于商业模式,二维码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四重概念,在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商业模式必将凸显。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奢望借二维码打通O2O的任督二脉,这是不现实的,其时间概念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市场开拓中,谁能矢志不渝地坚持,谁能在市场不温不火中坚守,谁最终就能有所斩获。目前大多数二维码公司还不赚钱,整个行业还在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需要时间和耐力。
(作者简介:蔡恩泽,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双学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秘书、纪委书记、镇长、企业内刊主编、财经媒体专栏作家,现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联系方式
本文作者:蔡恩泽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128号4-2-1806
邮政编码:210019
业务手机:15366480406
工作 QQ:296034501
电子信箱:caienze@vip.163.com
完稿日期:2013年6月5日
在微博上,一批名人大腕纷纷用一个黑白交错的小方块,来推销自己的微信认证账号。扫拍媒体广告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餐馆、咖啡馆在座位牌上也悄然添加了二维码。
而留心户外广告的人们发现,北京的公交车站仿佛一夜之间都是1号店的广告,不过它的广告很特别——清一色全是商品,商品下方有相应的价格和二维码。消费者路过时,如果看中某一款商品,只要用手机拍摄商品下方的二维码,链接到购物网站,在手机上就可在线完成订购。
神奇的二维码正催生出一个服务社会大众的IT产业;万花筒般的二维码在为智能手机持有者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也为开发者赚得满桶银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二维码产业力量尚待集聚,培育市场需要耐力。
(一)万“码”奔腾寻觅商机
二维码是“舶来品”,其实是个“老”行业,国外应用要追溯到20多年前。最早起源于日本,原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一种条码。在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日韩,在我国也应用多年,2007年左右就出现了相关的应用,如搜狗手机输入法里就已经带上了二维码的扫描功能,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智能手机等终端支持尚未到位,很多富有创意的二维码项目黯然夭折。
早在2004年前后,二维码在中国曾经有过一股潮流,银河传媒是这股潮流的先驱者之一。2004年,银河传媒成立,核心业务是将二维码做成电影、电视、书刊、杂志、音乐以及广告的流动入口。公司成立后,业务一度风生水起,曾连续两轮获得TDF等多家风投机构的投资。银河传媒的老总甚至乐观地估计,2008年将会是手机二维码爆发年。
不过现实却很骨感,二维码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如期到来。银河传媒被迫转型,为淘宝和拉手网等电商配送电子凭证,声势大减,远不及当年。还有意锐、魔印等企业花了近千万风投资金切入手机二维码领域,最终要么名存实亡,要么经营惨淡而被迫转型。
从2010年开始,二维码这个令很多人感到陌生的玩意,成了网络运营商热推的概念。目前二维码产业参与者主要表现为IT硬件制造商、手机生码和解码工具开发商以及物流等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IT巨头们相继出手,拼抢二维码市场蛋糕。2012年,在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推动下,通过二维码实现服务功能的产品迅速进入人们眼球。这一年,新浪微博也宣布正式上线二维码功能,提供三项服务:打开个人资料页快捷互粉、打开指定网页、直接打开已输入特定内容的微博发布框。此外,搜狗输入法、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和支付宝、大众点评网等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已前后开通了二维码功能。与此同时,专做二维码软件业务的灵动快拍、我查查和提供硬件并为客户认证的上海翼码、银河传媒等都在加速布局。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让二维码业界很亢奋。乐观者表示,二维码成熟产业的价值可与搜索引擎比肩而立,三年内二维码将会撬动千亿级的市场。而其产品衍生价值归结三类:一是线上资源通道,无论是App(第三方应用程序)下载还是url(网页地址),都可以扫描后快速访问;二是品牌信息推广, 此为二维码目前主要的表象形式,一种新的营销和展示方式;三是通过O2O(从线上到线下)电商消费,包括支付、获得优惠、比价、商品质量保证溯源查询等。
而短短几年内,二维码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设备提供商、方案解决商、运营商、广告客户、内容服务商、手机厂商、手机终端、SP服务商、场地服务商等9大环节,每一个产业环节都意味着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二)产业瓶颈显而易见
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二维码信息容量大,容纳500多个汉字或2710个数字,并可以把文字、图片、指纹等多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一条二维码的信息量比普通条形码高出几十倍。只要用智能手机扫一下,便可下载优惠券、添加微信好友、浏览网页、视频等,甚至用二维码制作个人名片。而且,二维码的译码可靠性比普通条码要高很多,错误率基本不超过千万分之一。另外,二维码具备强大的纠错能力,甚至可以恢复污损面积高达50%的条码信息。
不过,当下在中国,二维码离普通大众尚有一段距离,还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其发展瓶颈显而易见。
首先,大众扫码习惯还未养成。为探求究竟有多少用户会去扫描二维码这个黑白相间的四方格,咨询公司思睿高(Siegel+Gale)针对某次车展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参观者选择当场记录展会提供的信息的占57%,选择回去在网上搜索的占45%,而选择扫描二维码的只占13%。更令人尴尬的是,某二维码企业曾与上海某免费地铁报纸合作一个月扫描购物,结果加起来只有不到2000人扫码,购买行为也就寥寥几十个。调查数据凸显出二维码扫描距“爆发性成长”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其次,盈利模式处于探索阶段。二维码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一个信息“链接”,可以整合到各种工具中,比如手机浏览器、微信、微博、QQ等,是一种工具性产品。
二维码所体现的价值仅仅是信息的展示,并没有深入到资金链的关键环节中。例如,当用户通过二维码找到电商所展现产品的时候,并不会继续进行支付行为,因为在下一环节中缺少成熟的支付解决方案,所以二维码的价值只局限于信息展示。二维码跟LBS(移动定位服务)一样,仅仅是一个通道,虽然有几十种应用场景,但每一种都很碎片化,工具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只是简化了人们输入网址的过程而已。
况且二维码技术又是开源的,没有技术壁垒,其商业模式很多又很芜杂,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而每一款产品、每一种技术乃至每一种服务都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支撑,才能接市场地气,二维码也不例外,由于二维码的特性只是一种信息展现,其属性就是一个普通工具。如果“扫”后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跟进,那么,难以保证二维码不会再次夭折。几年前二维码就曾火过一回,只有短暂的亢奋就销声匿迹。 对二维码盈利模式的理解,北京一家从事二维码电影营销的互联网公司老总不无感慨,“说句老实话,就连我这个做二维码的都说不清。”这位老总坦承,目前大多数二维码公司还停留在积累用户的阶段,主要依靠出售技术帮一些企业制作二维码。
再次,潜藏安全隐患。二维码的软肋是十分明显的,容易复制而没法防伪。简单的二维码属于开源代码,加密与解密转换完全是开放的,这对一些需要信息加密的产业和企业造成了困惑。而且二维码因为制作成本低、免费开源,生成免费、简单的二维码的工具较多,安全性危险也较大,黑白方块中潜藏着安全隐患。
目前二维码传播病毒或风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有的二维码的生成及扫描工具本身就是病毒,当用户下载到盗版或者重新打包过的二维码扫描或者生成工具的时候,就可能面临各种手机安全风险;二是有的二维码扫描的链接是恶意的,不法开发商利用二维码生成恶意链接,对外宣称优惠折扣券、好软件、精彩视频等,实际是隐含窃取用户隐私、话费消耗、推送恶意广告等手机病毒。
而很多手机用户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见码就扫,最容易中招。病毒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手机病毒泛滥速度大幅加快。据网秦《2012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安全报告》,2012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17676款,比去年下半年增长42%;感染手机1283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177%。而二维码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的传播“功不可没”。在此情势下,消费者一旦形成戒备心理,二维码就没有活路。
再就是技术壁垒。为守住移动互联网入口,互联网大佬们各家自建藩篱,以邻为壑,将技术上不难通用的二维码做得互不“兼容”。微信发的二维码,被别家App扫出来只会呈现一条网址,支付宝发的码被别家扫就是乱码。在二维码的大池子里,出现了一个个闭环。
还有,就是缺失顶层设计。针对二维码国家已有相关的标准,但在应用层面还没有相关政策,也没有针对二维码生成的一个管理机构。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安全层面有必要将其纳入到管理体系,规范市场,为用户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三)培育市场尚须耐力
从技术角度来说,基于二维码的主读应用能够实现跨媒介间的信息传递,利用手机就可在任何一个能够承载二维码的角落拍码获取信息。当二维码作为一个上网的入口时,它将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源。如此强大的信息承载体系,如引导得法,自然能够带来产业机遇。
因此,我们对二维码产业仍有期待:一方面,手机屏幕方寸之地输入和展示空间有限,也不太方便,这给二维码的市场扩张提供了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二维码可衍生出多种应用,完成线上线下的整体性贯通,为电商提供渠道支持,有一定的生命力。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表示,在传统模式下,从广告显示到商店消费需要多次跳转。而二维码技术将用户更多碎片化时间和互动、购买、支付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用户的购买欲转化成购买力。
而发布APP“快拍二维码”的公司灵动快拍称,截止至2013年2月底,快拍二维码用户规模已突破4500万,每月扫描量超过一亿。根据这家公司的后台数据,这1亿次扫描至少证明二维码还是存在市场需求的。
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毫不掩饰自己对二维码这个小方块看好,将二维码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入口。在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二维码确实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未来,二维码或成商家必争之地。从互联网公司到通信运营商,从广告商到平面媒体都将其奉为实现O2O的关键入口。甚至有人预言,O2O未来会改变中国,线上、线下一旦联通起来,这是巨大的爆发式力量。
眼下商家要做的事就是耐心培育市场,积累客户,汇聚人脉。在许多商家看来,二维码产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难点,不在研发和内容供给上,而在推广上。在目前二维码应用发展的上升期,提升用户的认知成为关键。厂商不妨先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循循善诱,培养起用户的扫描习惯,然后再将其引入其他领域,接受更多的二维码功能。可以想像,一旦消费者在一分钟之内觉得二维码很有用,对其工作、生活、咨询或娱乐很有价值,就会心仪神守,还会迅速告诉身边的朋友,甚至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发布出去,继而引发二维码爱好者蜂拥加盟。
只有在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这种信息跳转方式后,才应该让广告信息入驻。对消费者而言,二维码用作防伪和各类票据的功能似乎更容易接受。媒体曾报导过现在有很多大闸蟹商家钟情于运用二维码防伪功能,消费者普遍感觉比以前的“戒指式”防伪靠谱,可以看到更多的质量溯源而放心购买。
而且一开始别急着收费摘桃子,前期的投入可能会有一定的资金风险,但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我们从网易邮箱的发展中可以领悟到这一道理,从免费到收费有一个用户体验的过程,别一登场就急着叫卖,把客户吓走。
因此,有识之士认为,徐徐渐进,款款而行,二维码才有未来。在人们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地接受这种迷宫式的技术之前,商业味太浓,二维码反而没有未来。
至于商业模式,二维码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四重概念,在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商业模式必将凸显。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奢望借二维码打通O2O的任督二脉,这是不现实的,其时间概念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市场开拓中,谁能矢志不渝地坚持,谁能在市场不温不火中坚守,谁最终就能有所斩获。目前大多数二维码公司还不赚钱,整个行业还在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需要时间和耐力。
(作者简介:蔡恩泽,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双学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秘书、纪委书记、镇长、企业内刊主编、财经媒体专栏作家,现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联系方式
本文作者:蔡恩泽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128号4-2-1806
邮政编码:210019
业务手机:15366480406
工作 QQ:296034501
电子信箱:caienze@vip.163.com
完稿日期:201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