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也越来越系统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工程具有防洪、排涝、蓄水等功效,其工程的使用价值很大程度上由工程的设计决定。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在治理河道时,逐渐摒除了从前那种只考虑其水利技术要素的错误观念,开始树立了自然和环境的意识,要求不断提高,除了基本的安全保障,也逐渐延伸道了生态系统和人文、自然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人文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水利逐渐向现代水利转化,河道功能也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灌溉、航运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生态、环保、景观等方面扩展。这就对河道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提倡的生态经济环境水利工作,即在保证期灌溉、防洪的基本功能的同时,满足美学和自然的原则,使河道工程的设计具有自然化和美学的价值,注重美化环境、净化自然、保持生态及景观效应,以符合工程设计的生态建设要求。
2 河道净化与美化的意义
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境界渐渐提高,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已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愿望也日趋紧迫,我国许多地区,尤其城市及周边地区,由于生活、生产垃圾的堆积,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资源污染现象十分严重,较轻的地区则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水生植物大量繁殖,甚至导致水体发黑变臭。一到枯水季节,水位下降,随处可见臭水沟、臭水湖塘,对城市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生态恢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河道生态化治理更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入手,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改善,河道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体生态效益,即位生态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形成生态化河道,使得治理后的河道更加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逐步形成草木丰茂,清澈自然的河流环境。
2河道设计的几个考虑因素
2.1历史文化因素
纵观世界,许多国际上有名的大城市,都有一条与之相辅相成的河流,在欧洲,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多个国家和民族;在东方,长江黄河孕育了泱泱中华,不仅使得千万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更孕育出璀璨的东方文化;在华南,珠江同样起到了促进经济、改善环境的作用,并孕育了美丽繁华的珠江三角洲。古往今来,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河流总是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与城市生存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城市发展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影响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城市环境的美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值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骄傲的,而这种骄傲在景观设计中常常得到充分的反映。在进行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时,建设方往往希望其中能有蕴含一个优秀的的文化内涵,以提高档次和价值,而很少考虑到滨水景观的排涝与休闲功能用地十分具有局限性。为了设计时,对文化引入因素灵活运用,就必须对河流本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挖掘。
故此,城市河流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其具有的供应水源、防洪排涝、自然保护、生态景观等各项功能,还必须对具体景观城市的文化氛围的融合进行充分的考虑,致力于将景观与历史的变迁有机结合,同时也与城市风格、市民风气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或彰显气度,或温婉细腻,或回首往昔,或展望将来,使市民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2.2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河流在各种环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在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水的流量和流速都不一样;在城市中流过的河流与流经郊区田野地带的河流,烘托的氛围也迥然不同。在景观方面,绿树与城市景观的相辅相成,如倒影、夜景等在河流的自然形态。
所以在做河流景观设计时,不应仅仅只做河流和护岸的设计,还必须始终把包括护岸在内的河流风景整体作为设计的对象,这一理念是很重要的。
2.3河流断面设计向自然河流断面靠拢
根据河道所具有的防洪、灌溉、航运等功能,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较为常见有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2.3.1矩形断面
主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一般用混凝土作为基础,具有投资小、整体性能好,抗冲刷能力强的优点,土地方面也比较节约,因此在河道设计中广泛受到青睐。
由于城市河流水位一般变幅不大,河流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矩形干砌石断面,正常水位下采用毛石砌成斜坡,为水生动物增加生存空间,同时消减船行波对河岸的冲刷,既做到堤防保护,有改善生态环境。如果河岸绿化带相对充足,则应该采用缓于1:4的边坡,以避免意外的发生,保证周边居民的活动安全。
其缺点在于不易做景观,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基本上不具备亲水的特征,且对游人尤其是儿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2.3.2梯形断面
优点在于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中小河道常用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在坡上种植绿树和青草,少在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城市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
其缺点在于不具备亲水特点,不利于水生植物生存。
2.3.3复式断面
由于枯水期的河水流量相对较小,而且水流的主要部分大多都在主河道。因此枯水期可对河滩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开发,结合河滩的具体情况,如宽度和地形、地势等条件,并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和风俗实际,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果滩地较为宽阔,而当地的经济条件又较好,一般可以考虑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的运动场所,以方便居民的活动;如河滩相对较窄,则可考虑修建河滨公园或者辅助道路等,以改善交通和居民生活环境。 对河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避免因围滩而造成的洪水位太高,对两岸的防洪压力起到了一定的减轻作用。该类型式由于功能广泛,故在城市河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4功能多样性
现在的河道设计已经和河两岸的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造就了许多行洪排涝之外的功能,例如作为滨水公园供市民休憩,或修建一个小型露天的活动场馆,供人们游乐,或修建各种休闲场所,如环水公园、休闲广场等。
2.5分阶段主题突出化
河道的设计在一定的长度中,一定要有一个亮点,切忌单调无聊,这个亮点既可以是一个花园,也可以是一组雕塑,如今城市河流的作用已不局限于通航、行洪的等,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生态环境的缩影,因此,加强河流的多功能性建设,成为如今设计师们进行河道设计的一个主流思想,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城市河流(长江这种类型的除外),由于其受到场地的限制,很难在狭窄的河堤上营造大型、复合的景观,使得河流的休闲功能很难得以实现。因此,很多设计师都选择采用修建滨水公园的方式来对河流的休闲功能进行凸显。
3.6 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的枝叶可以截留雨水,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使得污、水分离的作用,因此,在河道两旁有规划的种植植物,可以使得水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首先要对河道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选择植物的时候,不仅要具有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也要考虑一定的功能性,即净化水质,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并按照其生态习性进行科学的配置,因地制宜的进行种植。
在植物种类上,要尽量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的物种,同时要注意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尽量选择层次分明、根系发达的植物,以达到固土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根据相关的=的水深情况,配置多种水生植物,如芦苇、荷花等,为鱼鸟昆虫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建新,邱俊杰,孙逾越,等.河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对水体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影响[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53-55
[2]董哲人,城市河流的渠道化园林化问题与自然化要求,中国水利,2008,第22期
[3]李佳勇,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美化和自然化,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5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人文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水利逐渐向现代水利转化,河道功能也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灌溉、航运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生态、环保、景观等方面扩展。这就对河道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提倡的生态经济环境水利工作,即在保证期灌溉、防洪的基本功能的同时,满足美学和自然的原则,使河道工程的设计具有自然化和美学的价值,注重美化环境、净化自然、保持生态及景观效应,以符合工程设计的生态建设要求。
2 河道净化与美化的意义
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境界渐渐提高,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已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愿望也日趋紧迫,我国许多地区,尤其城市及周边地区,由于生活、生产垃圾的堆积,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资源污染现象十分严重,较轻的地区则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水生植物大量繁殖,甚至导致水体发黑变臭。一到枯水季节,水位下降,随处可见臭水沟、臭水湖塘,对城市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生态恢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河道生态化治理更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入手,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改善,河道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体生态效益,即位生态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形成生态化河道,使得治理后的河道更加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逐步形成草木丰茂,清澈自然的河流环境。
2河道设计的几个考虑因素
2.1历史文化因素
纵观世界,许多国际上有名的大城市,都有一条与之相辅相成的河流,在欧洲,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多个国家和民族;在东方,长江黄河孕育了泱泱中华,不仅使得千万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更孕育出璀璨的东方文化;在华南,珠江同样起到了促进经济、改善环境的作用,并孕育了美丽繁华的珠江三角洲。古往今来,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河流总是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与城市生存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城市发展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影响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城市环境的美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值得每一个华夏儿女骄傲的,而这种骄傲在景观设计中常常得到充分的反映。在进行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时,建设方往往希望其中能有蕴含一个优秀的的文化内涵,以提高档次和价值,而很少考虑到滨水景观的排涝与休闲功能用地十分具有局限性。为了设计时,对文化引入因素灵活运用,就必须对河流本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挖掘。
故此,城市河流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其具有的供应水源、防洪排涝、自然保护、生态景观等各项功能,还必须对具体景观城市的文化氛围的融合进行充分的考虑,致力于将景观与历史的变迁有机结合,同时也与城市风格、市民风气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或彰显气度,或温婉细腻,或回首往昔,或展望将来,使市民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2.2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河流在各种环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在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水的流量和流速都不一样;在城市中流过的河流与流经郊区田野地带的河流,烘托的氛围也迥然不同。在景观方面,绿树与城市景观的相辅相成,如倒影、夜景等在河流的自然形态。
所以在做河流景观设计时,不应仅仅只做河流和护岸的设计,还必须始终把包括护岸在内的河流风景整体作为设计的对象,这一理念是很重要的。
2.3河流断面设计向自然河流断面靠拢
根据河道所具有的防洪、灌溉、航运等功能,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较为常见有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2.3.1矩形断面
主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一般用混凝土作为基础,具有投资小、整体性能好,抗冲刷能力强的优点,土地方面也比较节约,因此在河道设计中广泛受到青睐。
由于城市河流水位一般变幅不大,河流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矩形干砌石断面,正常水位下采用毛石砌成斜坡,为水生动物增加生存空间,同时消减船行波对河岸的冲刷,既做到堤防保护,有改善生态环境。如果河岸绿化带相对充足,则应该采用缓于1:4的边坡,以避免意外的发生,保证周边居民的活动安全。
其缺点在于不易做景观,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基本上不具备亲水的特征,且对游人尤其是儿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2.3.2梯形断面
优点在于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中小河道常用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在坡上种植绿树和青草,少在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城市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
其缺点在于不具备亲水特点,不利于水生植物生存。
2.3.3复式断面
由于枯水期的河水流量相对较小,而且水流的主要部分大多都在主河道。因此枯水期可对河滩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开发,结合河滩的具体情况,如宽度和地形、地势等条件,并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和风俗实际,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果滩地较为宽阔,而当地的经济条件又较好,一般可以考虑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的运动场所,以方便居民的活动;如河滩相对较窄,则可考虑修建河滨公园或者辅助道路等,以改善交通和居民生活环境。 对河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避免因围滩而造成的洪水位太高,对两岸的防洪压力起到了一定的减轻作用。该类型式由于功能广泛,故在城市河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4功能多样性
现在的河道设计已经和河两岸的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造就了许多行洪排涝之外的功能,例如作为滨水公园供市民休憩,或修建一个小型露天的活动场馆,供人们游乐,或修建各种休闲场所,如环水公园、休闲广场等。
2.5分阶段主题突出化
河道的设计在一定的长度中,一定要有一个亮点,切忌单调无聊,这个亮点既可以是一个花园,也可以是一组雕塑,如今城市河流的作用已不局限于通航、行洪的等,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生态环境的缩影,因此,加强河流的多功能性建设,成为如今设计师们进行河道设计的一个主流思想,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城市河流(长江这种类型的除外),由于其受到场地的限制,很难在狭窄的河堤上营造大型、复合的景观,使得河流的休闲功能很难得以实现。因此,很多设计师都选择采用修建滨水公园的方式来对河流的休闲功能进行凸显。
3.6 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的枝叶可以截留雨水,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使得污、水分离的作用,因此,在河道两旁有规划的种植植物,可以使得水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首先要对河道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选择植物的时候,不仅要具有层次分明,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也要考虑一定的功能性,即净化水质,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根据河道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并按照其生态习性进行科学的配置,因地制宜的进行种植。
在植物种类上,要尽量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的物种,同时要注意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尽量选择层次分明、根系发达的植物,以达到固土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根据相关的=的水深情况,配置多种水生植物,如芦苇、荷花等,为鱼鸟昆虫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建新,邱俊杰,孙逾越,等.河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对水体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影响[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53-55
[2]董哲人,城市河流的渠道化园林化问题与自然化要求,中国水利,2008,第22期
[3]李佳勇,水利工程河道设计的美化和自然化,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