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够吸引学生爱听的高中语文课教学当张弛有度。在高中语文课堂这个场所里,不应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和交流,应有起伏、有高潮、有延伸。唯有张弛有致、起伏多变的课堂,才能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有生动活波的课堂,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高明的课堂设计,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教师倾心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利于构建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高效课堂,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和谐对话;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设计;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课堂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同为这个舞台的主角。无论是师还是生,最喜欢的课堂当是焕发活力与精彩不断生成的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全凭其质量的高低。关注教师课堂设计并提高教学的艺术,让学生都爱听你讲,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以及学生学习母语的特殊要求,研究语文教师课堂设计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能够吸引学生爱听的语文课教学当张弛有度。在语文课堂这个场所里,不应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和交流,应该有起伏、有高潮、有延伸。唯有张弛有致、起伏多变的课堂,才能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有生动活波的课堂,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高明的课堂设计,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入
京戏很讲究出场的亮相,文章也注重开头,有“风头”之说。目的均是相同的,即引人入胜,吊起观众读者的胃口。那么一堂课的开局理应如此,应提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兴趣有了,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积极,进而迷恋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
例如,我在讲授《沁园春·长沙》,用直观的毛泽东照片,恢宏的背景音乐,极富情感地吟诵着。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红妆素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数今朝之风流人物,非他莫属。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今天,咱们一同来学习他的词作《沁园春·长沙》,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宽阔的胸怀,走进诗人崇高的心灵。如此生动蕴藉、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氛围,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再如我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音乐,在凄美的音乐中,学生唏嘘不已,一曲仙乐勾起了学生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主旨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好的导入设计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就像一粒小石子,虽小,却可击中学生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局面。
二、努力创造高潮
一堂课,不能平铺直叙,应该造就波澜、激荡情感,点燃学生心头的感情火花,使之燃成熊熊大火,以情助读,让整堂课从始至终牢牢地粘住学生。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要使教学的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的情绪亢奋 ,参与意识强烈 ,就必须要激发其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学进程运动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力、想象力进入到最佳状态 ,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高中语文的教学,教材处理得当,教法科学合理,角色定位准确,一样可以让课堂火起来。笔者在高二时,将《滕王阁序》作为一块试验田,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此文本是一篇语言优美的骈文,教师可以娓娓到来。但笔者为了能够营造课堂教学的小高潮,设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动手,结果比直接讲解此文如何文辞优美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我设计的问题:请同学们按照“四四对四四”“六六对六六”“四六对四六”“六四对六四”等骈偶的句式找出骈偶句子,并谈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好的提问,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了,将他们急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吊”起来了。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参与到问题的发现、思考、探究过程中,并自然领会骈文的魅力所在。
三、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的学习,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颇有道理。我们常说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笔者解读此话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的体现。“不需要教”是不能脱离“教”这个大前提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不需要教”的凭借或者是支撑点,没有了课堂的“教”,此理论就丧失了意义。课堂的“教”得向广阔的生活外延拓展,瞄准“不需要教”的目标来“教”。
例如我教授《鸿门宴》时,为了改变学生认为离今天太遥远的古代语言有啥学头的厌学状况,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第二课时,我将课堂交由学生主宰,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现代版话剧,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滥造台词,台词应尽量使用文中的人物语言。课前我让学生毛遂自荐,找到自己觉得比较适合的角色,然后进行认真的揣摩。在课堂上,由老师负责朗读非语言描写的部分,而由学生们按照各自选择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有的角色语言较多,而有的只有一句话,但是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去对待,尽量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人物的鲜明个性展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也都很认真地去听,然后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处理,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而且都能够较好地进行思考,进行评价。因此就改变了那种畏难的情绪,使他们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倾心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利于构建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高效课堂,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和谐对话,让学生爱听你讲;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董春丽,女,41岁,山东青岛,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吉木乃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本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主要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策略与措施实践研究及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设计;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课堂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舞台,教师和学生同为这个舞台的主角。无论是师还是生,最喜欢的课堂当是焕发活力与精彩不断生成的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全凭其质量的高低。关注教师课堂设计并提高教学的艺术,让学生都爱听你讲,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以及学生学习母语的特殊要求,研究语文教师课堂设计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能够吸引学生爱听的语文课教学当张弛有度。在语文课堂这个场所里,不应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和交流,应该有起伏、有高潮、有延伸。唯有张弛有致、起伏多变的课堂,才能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有生动活波的课堂,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高明的课堂设计,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入
京戏很讲究出场的亮相,文章也注重开头,有“风头”之说。目的均是相同的,即引人入胜,吊起观众读者的胃口。那么一堂课的开局理应如此,应提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兴趣有了,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积极,进而迷恋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
例如,我在讲授《沁园春·长沙》,用直观的毛泽东照片,恢宏的背景音乐,极富情感地吟诵着。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红妆素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数今朝之风流人物,非他莫属。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今天,咱们一同来学习他的词作《沁园春·长沙》,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宽阔的胸怀,走进诗人崇高的心灵。如此生动蕴藉、耐人寻味、富有诗意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激情澎湃的情感氛围,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再如我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音乐,在凄美的音乐中,学生唏嘘不已,一曲仙乐勾起了学生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主旨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好的导入设计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就像一粒小石子,虽小,却可击中学生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局面。
二、努力创造高潮
一堂课,不能平铺直叙,应该造就波澜、激荡情感,点燃学生心头的感情火花,使之燃成熊熊大火,以情助读,让整堂课从始至终牢牢地粘住学生。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要使教学的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的情绪亢奋 ,参与意识强烈 ,就必须要激发其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学进程运动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力、想象力进入到最佳状态 ,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高中语文的教学,教材处理得当,教法科学合理,角色定位准确,一样可以让课堂火起来。笔者在高二时,将《滕王阁序》作为一块试验田,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此文本是一篇语言优美的骈文,教师可以娓娓到来。但笔者为了能够营造课堂教学的小高潮,设置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动手,结果比直接讲解此文如何文辞优美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我设计的问题:请同学们按照“四四对四四”“六六对六六”“四六对四六”“六四对六四”等骈偶的句式找出骈偶句子,并谈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好的提问,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了,将他们急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吊”起来了。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参与到问题的发现、思考、探究过程中,并自然领会骈文的魅力所在。
三、向课外拓展延伸
语文的学习,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颇有道理。我们常说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笔者解读此话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的体现。“不需要教”是不能脱离“教”这个大前提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不需要教”的凭借或者是支撑点,没有了课堂的“教”,此理论就丧失了意义。课堂的“教”得向广阔的生活外延拓展,瞄准“不需要教”的目标来“教”。
例如我教授《鸿门宴》时,为了改变学生认为离今天太遥远的古代语言有啥学头的厌学状况,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第二课时,我将课堂交由学生主宰,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现代版话剧,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滥造台词,台词应尽量使用文中的人物语言。课前我让学生毛遂自荐,找到自己觉得比较适合的角色,然后进行认真的揣摩。在课堂上,由老师负责朗读非语言描写的部分,而由学生们按照各自选择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有的角色语言较多,而有的只有一句话,但是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去对待,尽量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人物的鲜明个性展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也都很认真地去听,然后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处理,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而且都能够较好地进行思考,进行评价。因此就改变了那种畏难的情绪,使他们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倾心高中语文课堂的设计,利于构建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高效课堂,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和谐对话,让学生爱听你讲;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董春丽,女,41岁,山东青岛,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吉木乃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本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主要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策略与措施实践研究及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