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颁奖词
李振华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但他把一生贡献给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对贫困学生长达64年的教育和捐助,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像他这样的人,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之所以能够在沂蒙老区扎根,是党的培养、领导的关怀、人民的养育、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追求的结果。是沂蒙老区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的沂蒙精神鼓舞教育了我,是沂蒙老区人民淳朴的情怀感化了我。”
李振华常穿16元一件的灰蓝色衬衫和5元一双的布鞋。12月,沂源的气温已突破零下,寒风凛冽,81岁的他仍旧这一身,只加披了一件深色薄外套。
这份“寒酸”背后,却是老人对贫困学子长达64年的捐助。自参加工作起,李振华固定把每月工资的1/4捐出,坚持了47年。1997年退休后,李振华先后有31个兼职,其收入几乎全额捐出,只在退休金中保留500元用于自己生活。至今,累计捐款115万元。
李振华把大半生留在蒙山沂水间,从事教育工作。1953年,16岁的他从南京来到沂蒙老区,坚持到“最艰苦的地方”—沂源韩旺,他在这里做小学老师一做就是16年。目睹革命老区的落后,他迈不开回家的腿。
“(要不要回家的)思想斗争不是没有,而是经常有,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思想克服不正确的思想。”李振华说,是沂蒙精神教育了他,支撑了他扎根于此。
认他乡是故乡
1953年,南京,與山东沂源在物质条件上堪称中国的两极,这不难理解。李振华回望自己的迁移,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偶然。用他自己的话说,始于青年时期想要报国的一腔热情,也有“幼稚”的成分。
李振华生长在南京,学习方面天资聪颖,在读小学和初中时多次跳级,3年上完了6年制小学,初中读了不到2年。1952年, 15岁的他考上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就读汉语文学专业。
李振华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国民党管制下的南京教育系统中,李父不合时宜,经常失去工作,偶尔办私塾补贴生活。李振华记得小时候家道艰难,经常捡菜叶子吃,过年也吃不上肉,一家人去河里采河蚌,剁碎填进面里尝尝“肉味”。他多次目睹,国民党散兵当街抢砸商店的情形。
1949年南京解放,李振华上了高中,“看到共产党纪律那样好”,他的报国热情开始点燃。1953年,南京师范学院接到并宣传关于知识青年支援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号召,刚读大学的李振华报了名,为自己能为国家做贡献而感到兴奋。他原计划,“支援”三年五年后回南京。
最初,李振华被安排到现在的潍坊,他拒绝了。李振华认为自己在“贡献”上已经落了伍,想着“哪里艰苦,哪里光荣”,他记起高中课上听到的“沂蒙老区”,当地人民为革命作出牺牲和贡献,他决定前往。最终得偿所愿,他到了沂源深山群中的韩旺小学任教。
“到了的当天,我这心里就动摇了。”李振华说。当地校舍是废弃了的山神庙,他教学和生活都将在这里进行。教室内满是石头,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山民带来供给李振华的粮食,是树叶子与糠混合成的“坚米”,黑乎乎的。他以为是黑色的包装纸,边诧异山民的“讲究”边拆开来看,整筐翻遍也找不到大米,才知道这就是主食。
山里的第一夜,山谷里传来狼的呼嚎,李振华蜷缩在被子里暗下决心,“多呆一天,回家就能少被笑话一点”。他设下最长两年的倒计时。
此后半年,50多名到沂源的同校大学生陆续回去37名,李振华却渐渐地离不开沂蒙山区了。进村时,山民站在村口迎接李振华,一山民摸了他薄薄的棉服,不久就给他送来亲手做的御寒的厚衣服。这件衣服至今还被李振华收藏在家,留作纪念。“山民对我这么一个小孩这么好,我就要想怎么报答他们。”
大山里贫瘠落后。十几年后,山民翻山越岭到马路上,只为看一眼汽车。村里人目不识丁,搞生产互助组时,工分计算方法是在墙上“划杠”,这些都让李振华迈不动回家的腿。
两年过去,在初中升学率为10:1的沂源,李振华班上所有学生考上初中,此时的他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他渐渐了解到,韩旺小学周边村里的人曾经牺牲生命,有36户人家72名青壮年到前线参加战斗,老弱妇女在家做鞋芯袜子支援前线。“想到这些我感到羞愧,人家把性命都贡献了,我吃这点苦算苦吗?”李振华说,反复诘问自己后,他决定留下“报恩”。
爱的教育
李振华在韩旺小学一留16年。从1955年,他所带的学生均考上初中起,李振华就成为当地知名教师。
1969年,李振华被调往张家坡中学任职政教主任。上任才半年,“文革”影响到山区,他成了被批斗的对象,十年后恢复教职出任校长。他喜欢授课,当上校长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讲台,而且只带高三班,因为“高考这年,是知识改变命运最关键的一年”,他想把知识传授到山区的孩子,改变他们的命运。
李振华在张家坡中学任教期间,自己就住在学校宿舍里,与学生同吃同住,一个月回一次家。6年间,张家坡中学的高考成绩在全市(当时为临沂,1991年后为淄博)13所学校中没下过前五名。
1982年,李振华的工作关系再次调动,到了沂源县城。城关二中是当年新设立的一所特殊中学,其招收的生源都是当地其他两所中学的落榜生,还有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帮教学生。
3年后,第一批入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成为全县第一。县里当即把城关二中改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此后,实验中学稳居沂源县最好的中学,李振华的教师声誉广为传播。1996年,《人民日报》以《爱心滋润后进生》为名,发表了一篇关于李振华的人物通讯,记录下他对帮教学生等“后进生”的教育方法。 在城关二中建校初期,校内共有七名老师,李振华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带动老师去关爱学生,自己作为校长以身作则是必须的,也是最有效的”。李振华告诉《南风窗》记者,他的教育理念最精炼的总结便是“洒向学生全是爱”。
第一批学生中,刘刚(化名)属于又穷又调皮的类型,派出所的民警都已经习惯了他招惹生事。而他被抓后,进派出所的样子轻车熟路,也满不在乎。李振华回忆,在一次课上,他发现刘刚面色通红,像是患上重感冒。他立刻回到家里下了一碗热面,特意打了两个鸡蛋,一直端到教室里刘刚的面前,劝刘刚“吃面出出汗”。他注意到,刘刚吃着面,直掉眼泪。在这之后,刘刚变了个人,最终考上了大学。
李振华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后进生”,主要问题出在家庭,大部分孩子要么家里父母离异,要么被过于娇惯。不过,教育者只要善于去发现“后进生”的閃光点,多夸奖他们,以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大多能够转变回来。
公私与大事小事
作为教育者,李振华声名远播。但作为家里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和三个孩子的父亲,李振华直言欠下太多太多账,“女儿曾经对我说,相比她和两个哥哥,我和学校里的学生反而更亲,更像父亲和子女”。
两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一直被李振华拿来当作一个略显辛酸的笑谈。在城关二中,李振华带过一个叫王志(化名)的学生。王志也是帮教少年,在李振华的栽培下最终考上大学,如今在山东某县的政府机关工作。为了感恩,他把自己改为李姓,这件事在多年后才被李振华得知,李振华劝令他改回原姓。
另一则故事是,李振华的小女儿却不愿意跟李振华的姓,上初中时,她偷偷上派出所改名字,跟了奶奶姓。李振华告诉记者,女儿长大一点后又后悔了,要改回来,但他不同意。这件事刺痛了他,“想起对家里的亏欠,我自己就掉眼泪”。
即便如此,李振华关注学生尤其贫困生的事从未停下。1997年退休后,李振华教育事业已竞,而资助事业一直延续至今。为什么一直坚持?李振华的回答非常简洁:“因为我是人民教师,我就应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是我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没有办法。”他说,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是“公家的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由于一直资助贫困生,退休那年,李振华仅有积蓄15000元,加上国务院特殊津贴一共20000元,他却把这些钱都捐了出去。那天,向来朴素过活的他邀请一家人到了饭店,妻子儿女都觉得诧异。饭桌上,李振华拿出工作期间所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告诉子女,这是他作为父亲唯一能留给他们的“遗产”,并告知了捐钱的想法。一家人沉默在饭桌上,没人反对。
李振华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但他把一生贡献给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对贫困学生长达64年的教育和捐助,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像他这样的人,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之所以能够在沂蒙老区扎根,是党的培养、领导的关怀、人民的养育、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追求的结果。是沂蒙老区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的沂蒙精神鼓舞教育了我,是沂蒙老区人民淳朴的情怀感化了我。”
李振华常穿16元一件的灰蓝色衬衫和5元一双的布鞋。12月,沂源的气温已突破零下,寒风凛冽,81岁的他仍旧这一身,只加披了一件深色薄外套。
这份“寒酸”背后,却是老人对贫困学子长达64年的捐助。自参加工作起,李振华固定把每月工资的1/4捐出,坚持了47年。1997年退休后,李振华先后有31个兼职,其收入几乎全额捐出,只在退休金中保留500元用于自己生活。至今,累计捐款115万元。
李振华把大半生留在蒙山沂水间,从事教育工作。1953年,16岁的他从南京来到沂蒙老区,坚持到“最艰苦的地方”—沂源韩旺,他在这里做小学老师一做就是16年。目睹革命老区的落后,他迈不开回家的腿。
“(要不要回家的)思想斗争不是没有,而是经常有,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思想克服不正确的思想。”李振华说,是沂蒙精神教育了他,支撑了他扎根于此。
认他乡是故乡
1953年,南京,與山东沂源在物质条件上堪称中国的两极,这不难理解。李振华回望自己的迁移,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偶然。用他自己的话说,始于青年时期想要报国的一腔热情,也有“幼稚”的成分。
李振华生长在南京,学习方面天资聪颖,在读小学和初中时多次跳级,3年上完了6年制小学,初中读了不到2年。1952年, 15岁的他考上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就读汉语文学专业。
李振华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国民党管制下的南京教育系统中,李父不合时宜,经常失去工作,偶尔办私塾补贴生活。李振华记得小时候家道艰难,经常捡菜叶子吃,过年也吃不上肉,一家人去河里采河蚌,剁碎填进面里尝尝“肉味”。他多次目睹,国民党散兵当街抢砸商店的情形。
1949年南京解放,李振华上了高中,“看到共产党纪律那样好”,他的报国热情开始点燃。1953年,南京师范学院接到并宣传关于知识青年支援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号召,刚读大学的李振华报了名,为自己能为国家做贡献而感到兴奋。他原计划,“支援”三年五年后回南京。
最初,李振华被安排到现在的潍坊,他拒绝了。李振华认为自己在“贡献”上已经落了伍,想着“哪里艰苦,哪里光荣”,他记起高中课上听到的“沂蒙老区”,当地人民为革命作出牺牲和贡献,他决定前往。最终得偿所愿,他到了沂源深山群中的韩旺小学任教。
“到了的当天,我这心里就动摇了。”李振华说。当地校舍是废弃了的山神庙,他教学和生活都将在这里进行。教室内满是石头,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山民带来供给李振华的粮食,是树叶子与糠混合成的“坚米”,黑乎乎的。他以为是黑色的包装纸,边诧异山民的“讲究”边拆开来看,整筐翻遍也找不到大米,才知道这就是主食。
山里的第一夜,山谷里传来狼的呼嚎,李振华蜷缩在被子里暗下决心,“多呆一天,回家就能少被笑话一点”。他设下最长两年的倒计时。
此后半年,50多名到沂源的同校大学生陆续回去37名,李振华却渐渐地离不开沂蒙山区了。进村时,山民站在村口迎接李振华,一山民摸了他薄薄的棉服,不久就给他送来亲手做的御寒的厚衣服。这件衣服至今还被李振华收藏在家,留作纪念。“山民对我这么一个小孩这么好,我就要想怎么报答他们。”
大山里贫瘠落后。十几年后,山民翻山越岭到马路上,只为看一眼汽车。村里人目不识丁,搞生产互助组时,工分计算方法是在墙上“划杠”,这些都让李振华迈不动回家的腿。
两年过去,在初中升学率为10:1的沂源,李振华班上所有学生考上初中,此时的他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他渐渐了解到,韩旺小学周边村里的人曾经牺牲生命,有36户人家72名青壮年到前线参加战斗,老弱妇女在家做鞋芯袜子支援前线。“想到这些我感到羞愧,人家把性命都贡献了,我吃这点苦算苦吗?”李振华说,反复诘问自己后,他决定留下“报恩”。
爱的教育
李振华在韩旺小学一留16年。从1955年,他所带的学生均考上初中起,李振华就成为当地知名教师。
1969年,李振华被调往张家坡中学任职政教主任。上任才半年,“文革”影响到山区,他成了被批斗的对象,十年后恢复教职出任校长。他喜欢授课,当上校长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讲台,而且只带高三班,因为“高考这年,是知识改变命运最关键的一年”,他想把知识传授到山区的孩子,改变他们的命运。
李振华在张家坡中学任教期间,自己就住在学校宿舍里,与学生同吃同住,一个月回一次家。6年间,张家坡中学的高考成绩在全市(当时为临沂,1991年后为淄博)13所学校中没下过前五名。
1982年,李振华的工作关系再次调动,到了沂源县城。城关二中是当年新设立的一所特殊中学,其招收的生源都是当地其他两所中学的落榜生,还有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帮教学生。
3年后,第一批入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成为全县第一。县里当即把城关二中改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此后,实验中学稳居沂源县最好的中学,李振华的教师声誉广为传播。1996年,《人民日报》以《爱心滋润后进生》为名,发表了一篇关于李振华的人物通讯,记录下他对帮教学生等“后进生”的教育方法。 在城关二中建校初期,校内共有七名老师,李振华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带动老师去关爱学生,自己作为校长以身作则是必须的,也是最有效的”。李振华告诉《南风窗》记者,他的教育理念最精炼的总结便是“洒向学生全是爱”。
第一批学生中,刘刚(化名)属于又穷又调皮的类型,派出所的民警都已经习惯了他招惹生事。而他被抓后,进派出所的样子轻车熟路,也满不在乎。李振华回忆,在一次课上,他发现刘刚面色通红,像是患上重感冒。他立刻回到家里下了一碗热面,特意打了两个鸡蛋,一直端到教室里刘刚的面前,劝刘刚“吃面出出汗”。他注意到,刘刚吃着面,直掉眼泪。在这之后,刘刚变了个人,最终考上了大学。
李振华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后进生”,主要问题出在家庭,大部分孩子要么家里父母离异,要么被过于娇惯。不过,教育者只要善于去发现“后进生”的閃光点,多夸奖他们,以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大多能够转变回来。
公私与大事小事
作为教育者,李振华声名远播。但作为家里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和三个孩子的父亲,李振华直言欠下太多太多账,“女儿曾经对我说,相比她和两个哥哥,我和学校里的学生反而更亲,更像父亲和子女”。
两个关于名字的故事,一直被李振华拿来当作一个略显辛酸的笑谈。在城关二中,李振华带过一个叫王志(化名)的学生。王志也是帮教少年,在李振华的栽培下最终考上大学,如今在山东某县的政府机关工作。为了感恩,他把自己改为李姓,这件事在多年后才被李振华得知,李振华劝令他改回原姓。
另一则故事是,李振华的小女儿却不愿意跟李振华的姓,上初中时,她偷偷上派出所改名字,跟了奶奶姓。李振华告诉记者,女儿长大一点后又后悔了,要改回来,但他不同意。这件事刺痛了他,“想起对家里的亏欠,我自己就掉眼泪”。
即便如此,李振华关注学生尤其贫困生的事从未停下。1997年退休后,李振华教育事业已竞,而资助事业一直延续至今。为什么一直坚持?李振华的回答非常简洁:“因为我是人民教师,我就应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是我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没有办法。”他说,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是“公家的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由于一直资助贫困生,退休那年,李振华仅有积蓄15000元,加上国务院特殊津贴一共20000元,他却把这些钱都捐了出去。那天,向来朴素过活的他邀请一家人到了饭店,妻子儿女都觉得诧异。饭桌上,李振华拿出工作期间所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告诉子女,这是他作为父亲唯一能留给他们的“遗产”,并告知了捐钱的想法。一家人沉默在饭桌上,没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