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激情的教师更富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更鲜活生动,激情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的激情可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缺乏教师“激情”投入的课堂,学生是无法学牢固的。
[关键词] 激情;教师;高效;课堂
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曾经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注定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也注定索然无味。激情的教师更富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更鲜活生动,激情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一、何为激情
激情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身心投入程度。它的具体外在表现在于教师的课堂语言、举手投足等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煽动性”;在其感染和“煽动”下,学生则是最大限度的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教师上课有无激情的晴雨表。
激情不是简单的热闹。激情课堂不是教师的搞笑与滑稽逗乐,是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言行给学生以意味深长的启迪,是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情不是教师单纯的热情。有些教师忙忙碌碌,可谓披星戴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讲授、课后补习、作业批改上,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教师痴心不改、苦苦耕耘的精神值得颂扬,但这只能算工作热情,而不能称之为激情。激情的教师懂得科学安排课堂,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单纯的凭借教师的满腔热情实现不了高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激情
教师的激情可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激情,那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引爆,教师的激情就是星星之火,他能使学生这一片急需迸发求知热情的草原,呈现一派燎原之势。
缺乏教师激情投入的课堂,学生是根本无法学牢固的,外在表现为课堂纪律的散漫,课堂秩序的松散,学生或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或坐立不安……那学生的激情何处来——教师。教师首先应该深入教学内容,被教学内容打动,内积于胸中情愫,大有不愤不快之感,进而在课堂之上将满腔热情外化成自己的课堂语言传达给学生,从而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师生共同进入忘我境界。正所谓教师的激情因文而生,由心而出,学生的激情是共鸣后的迸发,是互动后的倾泻,是教师激情的延续,它不是架空的,虚生的。
三、语文教师如何实现激情课堂
课堂需要激情,语文课堂更需要激情。语文教师要实现课堂上的激情飞扬、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认为以下几点不可或缺: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保证自己在工作上有不竭的动力和激情。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不竭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教师的命脉。教师自身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其语文教学的层次,有品位者在课堂上自会风流潇洒,游刃有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有品位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位善学之人,一定是位博学之士。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各类书,让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人格,铸造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库存,方可在语文课堂上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这是语文教师的事业之“本”。
再次,教师要真情的投入。正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站立讲台,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情感鲜活的人,激情似火的是你,柔情似水的是你,铿锵有力的是你,缠绵悱恻的也是你;你就是横槊赋诗的曹孟德,你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柳三变,你就是歌“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你就是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易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为有了激情,屈原才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为有了激情,李白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有了激情,苏轼才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必定是充满激情的。面对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面对着精美的语言文字,面对着几十个渴求知识、渴求精神陶冶的学生,必须充满激情地进入角色,用激情将学生带入兴奋状态。哀婉处还它一个哀婉,悲愤处还它一个悲愤,昂扬处还它一个昂扬……
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如果把S理解为课堂效率,那么定量π就是课堂45分钟;r就是激情,而指数2就代表师生双方。当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激情膨胀时,课堂45分钟的效率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达到高效课堂,S=πr2就是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用课堂上的激情唤起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用对教育事業的执著追求,焕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无限热情。
责任编辑 周正旺
[关键词] 激情;教师;高效;课堂
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曾经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注定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也注定索然无味。激情的教师更富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更鲜活生动,激情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一、何为激情
激情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身心投入程度。它的具体外在表现在于教师的课堂语言、举手投足等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煽动性”;在其感染和“煽动”下,学生则是最大限度的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教师上课有无激情的晴雨表。
激情不是简单的热闹。激情课堂不是教师的搞笑与滑稽逗乐,是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言行给学生以意味深长的启迪,是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情不是教师单纯的热情。有些教师忙忙碌碌,可谓披星戴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讲授、课后补习、作业批改上,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教师痴心不改、苦苦耕耘的精神值得颂扬,但这只能算工作热情,而不能称之为激情。激情的教师懂得科学安排课堂,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单纯的凭借教师的满腔热情实现不了高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激情
教师的激情可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激情,那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引爆,教师的激情就是星星之火,他能使学生这一片急需迸发求知热情的草原,呈现一派燎原之势。
缺乏教师激情投入的课堂,学生是根本无法学牢固的,外在表现为课堂纪律的散漫,课堂秩序的松散,学生或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或坐立不安……那学生的激情何处来——教师。教师首先应该深入教学内容,被教学内容打动,内积于胸中情愫,大有不愤不快之感,进而在课堂之上将满腔热情外化成自己的课堂语言传达给学生,从而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师生共同进入忘我境界。正所谓教师的激情因文而生,由心而出,学生的激情是共鸣后的迸发,是互动后的倾泻,是教师激情的延续,它不是架空的,虚生的。
三、语文教师如何实现激情课堂
课堂需要激情,语文课堂更需要激情。语文教师要实现课堂上的激情飞扬、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认为以下几点不可或缺: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保证自己在工作上有不竭的动力和激情。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不竭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教师的命脉。教师自身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其语文教学的层次,有品位者在课堂上自会风流潇洒,游刃有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有品位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位善学之人,一定是位博学之士。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各类书,让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人格,铸造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库存,方可在语文课堂上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这是语文教师的事业之“本”。
再次,教师要真情的投入。正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站立讲台,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情感鲜活的人,激情似火的是你,柔情似水的是你,铿锵有力的是你,缠绵悱恻的也是你;你就是横槊赋诗的曹孟德,你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柳三变,你就是歌“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你就是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易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为有了激情,屈原才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为有了激情,李白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有了激情,苏轼才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必定是充满激情的。面对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面对着精美的语言文字,面对着几十个渴求知识、渴求精神陶冶的学生,必须充满激情地进入角色,用激情将学生带入兴奋状态。哀婉处还它一个哀婉,悲愤处还它一个悲愤,昂扬处还它一个昂扬……
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如果把S理解为课堂效率,那么定量π就是课堂45分钟;r就是激情,而指数2就代表师生双方。当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激情膨胀时,课堂45分钟的效率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达到高效课堂,S=πr2就是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用课堂上的激情唤起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用对教育事業的执著追求,焕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无限热情。
责任编辑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