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目前高校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借助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师驱动型教学手段,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和课后拓展等诸环节予以设计教学方案,时刻坚守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关键词:翻转课堂;驱动型授课法;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78
1 引言
近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引到欧美初高中及高校的校园中,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外国学校与时俱进的授课氛围及其教师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如小班化教学,讨论式教学,综合化考核,以及被国内中小学校乃至高校越来越关注和推崇的翻转课堂、视频课程、微课堂、慕课等等,这些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目前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环境中成长的90后、00后的学习特点。与此同时,大规模招生带来的生源质量不均衡却很容易使逐步引入国内高校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类似笔者所在的非重点院校教学环境下,若在提供翻转课堂模式的同时继续强调驱动型教学手段,无疑仍是十分必要的。
在即将迎来首批00后学生的高校校园中,在招生形势日趋严峻的中国大环境下,以教学为本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关注和改革教学模式是责任也是义务。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教学思路只会拒潜在学生于千里之外。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之一的财务会计课程因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性,更应走在改革的前列。
2 翻转课堂引入财务会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方法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基础课程之后,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比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资产评估等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功底,更为学生走向财务类实践岗位做好铺垫。
目前的财务会计课程主要围绕会计六要素展开,分别通过对常见项目,包括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项目阐明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过程,最终实现编制财务报表的终极教学目标。
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意味着它非常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财务会计课程知识铺垫多。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点繁多,课堂上的40分钟乃至一次三节课的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倦怠。如果课前录制的微视频课程使学生能自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那么课堂上教师就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阐述上,可以有足够精力和时间通过案例讨论或者小组汇报活跃课堂气氛。
其次,财务会计课程适合分割成若干知识点。财务会计课程的章节颇多,但是在涉及每一个报表项目时,基本围绕该项目的涵义、确认、计量和报告展开。授课教师可以在事先为每个章节确定一个个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录制时间上不超过20分钟的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从而便于学生下载自学。
再次,财务会计课程的最终教学成果财务报表能将前述知识点进行串联。每个学科乃至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是连贯而融合的,纯粹课堂教学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容易使每门课程乃至每个章节脱节,无法帮助学生综合地运用某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制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此种弊端。好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终点是财务报表,这种“产成品”的完成需要借助前述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完成一张报表的编制任务势必迫使学生主动串联各个琐碎的知识点,从而达到使专业知识提升到实践技能的效果。
最后,翻转课堂的考核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知识掌握程度更具科学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不宜片面采用卷面测试的方法,如果借助翻转课堂,通过采取视频课程学习频次和效果、卷面测试、课堂案例讨论分析、作业展示讲解、试题库上机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
3 财务会计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驱动型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案设计——以固定资产章节为例
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潜能,教师始终秉承的观念是任何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关注的应是实施效果。翻转课堂作为高校提供的一项新产品,可以说是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它是否适合我们面对的学生是要用事实和数据来检验的。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尽量提高这项产成品的质量,——提供尽可能完善的翻转课堂模式和具有操作可能的平台,另一方面就是要用驱动型教学手段促使每个学生充分使用这项产成品,并根据他们的建议逐步完善和改进翻转课堂的设计。下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固定资产为例说明教学中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3.1 课前准备
教师:分解知识点,制作微视频。
本人修订的财务会计教学大纲及其试题库中对固定资产章节拟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期末计量及其会计处理。其中每个知识点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每章的每个知识点有难易之分,但基本可以围绕该知识点设计一段时长15-20分钟左右的视频。该环节主要是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学习为主,视频的讲解关键要求是条理清楚,简洁明了,理论和案例穿插。比如对于固定资产期末计量环节,可以具体划分为几小点,如表1。
在完成基本知识点剖析解读以后,为了后续课堂上的延伸讲解,教师可以在结束视频前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学,一方面便于驱动学生将零散的微视频进行温习,另一方面为后续的案例讨论做铺垫。如表2。 学生:学习微视频,记录疑难点。
学生应根据教师预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程,在网络学习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并在预习过程中记录疑难问题,完成教师在视频结束前预设的提问。为了提高课前预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期初将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平时实习组长负责制,由组长督促和提醒学生进行预习、交流和讨论,并将本小组各位成员的疑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组长的任命可以采用轮流坐庄形式,一定程度上便于杜绝搭便车现象。这种学习方式也是驱动型教学手段的现场实施,使学生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个体参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当然在课前准备阶段师生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QQ群、课程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载体,既方便教师实时掌握学习动态,也便于学生准确理解教学意图。
3.2 课堂学习
学生:提出疑难点,掌握知识点。
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认为首先出场的应该是学生。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已经对基本知识点进行了学习并记录了经过小组讨论、思维碰撞后总结的疑难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述自身对本次视频课知识点的理解,提出疑难问题,汇报学习任务,解答微视频中的预设问题。汇报人员可以由教师随机指定也可以由小组长完成,教师应力求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次整个学期的汇报。
教师:解答疑难点,拓展知识点。
在课堂组织中,教师应先倾听后讲评,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首先,针对学生归纳知识点中出现的认知偏差或者理解偏差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和补充,因为微视频中已经对各个基本知识点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铺垫,也列举了常见例题,所以课堂讲解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响加快课程节奏,缩短讲解时间;其次,对学习小组提出的疑难点进行集中或单独辅导:对于出现频次比较高的要点进行深入讲述和讨论,对于次要的个别问题可以安排某组单独讲解,以便提高课堂效率,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需求;最后,针对预设问题的解答,通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给予说明,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导、教师驱动”的思路,学生毕竟是初次接触某个新知识点,对于问题的解答思路、把握的深度和方向不一定恰如人意,教师应时刻注意扮演好护航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讨论的方向保持正确。
3.3 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案例讨论题,制作试题库。
为了得到知识的升华,实现落地服务,在翻转课堂的最后,教师应布置相应的案例讨论题将课堂理论和实务与现实案例紧密联系。比如涉及上述固定资产章节时,笔者布置给学生的案例讨论题如下:搜集某上市公司的近三年年报及其附注,并回答下述问题:(1)该公司从属于什么行业,哪年上市;(2)搜集该上市公司近三年年报,分析其固定资产项目的构成;借助年报,解释“账面原值”、“账面净值”、“账面价值”的涵义;(3)了解该公司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否所有固定资产都采用了同种折旧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折旧方法?(4)有无计提减值准备,这几年减值准备有何变化;该公司计提或者不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有无说明?同行业其他公司是否类似?(5)该公司固定资产有无发生后续支出;相关业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梳理,提高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加强就业优势,笔者所在院校课程组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本达到初中级会计师考试难度的“财务会计”校内网络试题库,只要拥有校内学号,都可以登录校内教务系统网络自主模拟测试。试题库中明确了该课程的知识点和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试题库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每个小题说明了针对的知识点和考核难度(分为一星、两星和三星)。该试题库属于校内网络操作平台,既便于学生日常操练,熟悉上机考试的模式,也用于期中和期末考试客观题的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抽题时系统会自动涵盖所涉及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并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组成试题的难易程度比重,生成不同的试卷,增强了考试公平性,减轻教师出卷工作量和减弱出卷难度随意性。
学生:制作PPT,小组讨论汇报,持续操练试题库。
这个过程中,学生仍以小组形式课外独立完成案例讨论内容并制作PPT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提醒学生在相应时间段按照规定的讨论大纲和题目,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案例讨论的内容,小组成员必须全程共同参与案例讨论进程,同时按各自特长分工完成案例选取、数据计算、PPT制作、展示汇报和当堂补充等各项任务。在汇报前,授课教师也尽量适时参与到学生完成小组作业的现场,了解学生完成过程,一方面杜绝个别同学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对学生回答情况预先予以指导,以提高课堂汇报效果。教师应时刻强调每一名小组成员必须主动参与讨论,记录讨论内容,明确成员职责。
并且,学生应以稳定的频次上网完成试题库操练。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是每周操练一次,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测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操练频次和分数。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的依据之一。
4 翻转课堂引入财务会计课程的关键性问题
4.1 学校层面的网络平台建设
制作完成的教学资源需要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供一定范围内的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在学习平台上陆续上传微视频,学生能登陆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完成并提交作业、下载教学资源、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数据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登录次数、学习时间、发帖次数和质量等,对学生的课堂外学习实施有效监督。
4.2 教师层面的翻转课堂把控
微视频的制作质量是翻转课堂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授课教师在录制微视频前对课程内容的整合、知识点的确定、录制过程中的讲解深度、录制后的学生反馈,都需要课程组每位教师和所有学生受众的参与。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变化、环境变化甚至准则和考证的改革等多因素反复更新视频内容。
其次,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其实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有所加强,它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尤其是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4.3 学生层面的检验考核指标
现代高校教育最忌讳的问题之一就是考核方式的单一。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日趋丰富和外向的情况下,学生的检验考核指标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就财务会计课程而言,结合翻转课程的教学形式和驱动型教学手段的结合运用,可以从网络课程的学习频次和效果、课堂陈述和提问质量、课后作业的操练和完成、PPT制作的参与和主动性、课余时间和主讲老师的沟通等软性指标结合传统意义上的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彭凤麟.高校会计教学MOOC模式及其发展建议[J].财会月刊,2014,(07):117.119.
[2]杨坤,张艳婷.“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财会月刊,2015,(21):104.106.
[3]熊磊,李涛.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刍议[J].财会通讯,2015,(22):62.64.
[4]刘红霞,黄倩.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08):58.61.
关键词:翻转课堂;驱动型授课法;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78
1 引言
近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引到欧美初高中及高校的校园中,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外国学校与时俱进的授课氛围及其教师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如小班化教学,讨论式教学,综合化考核,以及被国内中小学校乃至高校越来越关注和推崇的翻转课堂、视频课程、微课堂、慕课等等,这些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目前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环境中成长的90后、00后的学习特点。与此同时,大规模招生带来的生源质量不均衡却很容易使逐步引入国内高校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类似笔者所在的非重点院校教学环境下,若在提供翻转课堂模式的同时继续强调驱动型教学手段,无疑仍是十分必要的。
在即将迎来首批00后学生的高校校园中,在招生形势日趋严峻的中国大环境下,以教学为本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关注和改革教学模式是责任也是义务。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教学思路只会拒潜在学生于千里之外。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之一的财务会计课程因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性,更应走在改革的前列。
2 翻转课堂引入财务会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方法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基础课程之后,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比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资产评估等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功底,更为学生走向财务类实践岗位做好铺垫。
目前的财务会计课程主要围绕会计六要素展开,分别通过对常见项目,包括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项目阐明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过程,最终实现编制财务报表的终极教学目标。
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意味着它非常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财务会计课程知识铺垫多。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点繁多,课堂上的40分钟乃至一次三节课的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倦怠。如果课前录制的微视频课程使学生能自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那么课堂上教师就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阐述上,可以有足够精力和时间通过案例讨论或者小组汇报活跃课堂气氛。
其次,财务会计课程适合分割成若干知识点。财务会计课程的章节颇多,但是在涉及每一个报表项目时,基本围绕该项目的涵义、确认、计量和报告展开。授课教师可以在事先为每个章节确定一个个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录制时间上不超过20分钟的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从而便于学生下载自学。
再次,财务会计课程的最终教学成果财务报表能将前述知识点进行串联。每个学科乃至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是连贯而融合的,纯粹课堂教学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容易使每门课程乃至每个章节脱节,无法帮助学生综合地运用某门课程的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制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此种弊端。好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终点是财务报表,这种“产成品”的完成需要借助前述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完成一张报表的编制任务势必迫使学生主动串联各个琐碎的知识点,从而达到使专业知识提升到实践技能的效果。
最后,翻转课堂的考核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学生对财务会计课程知识掌握程度更具科学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不宜片面采用卷面测试的方法,如果借助翻转课堂,通过采取视频课程学习频次和效果、卷面测试、课堂案例讨论分析、作业展示讲解、试题库上机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
3 财务会计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驱动型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案设计——以固定资产章节为例
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潜能,教师始终秉承的观念是任何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关注的应是实施效果。翻转课堂作为高校提供的一项新产品,可以说是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它是否适合我们面对的学生是要用事实和数据来检验的。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尽量提高这项产成品的质量,——提供尽可能完善的翻转课堂模式和具有操作可能的平台,另一方面就是要用驱动型教学手段促使每个学生充分使用这项产成品,并根据他们的建议逐步完善和改进翻转课堂的设计。下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固定资产为例说明教学中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3.1 课前准备
教师:分解知识点,制作微视频。
本人修订的财务会计教学大纲及其试题库中对固定资产章节拟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期末计量及其会计处理。其中每个知识点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每章的每个知识点有难易之分,但基本可以围绕该知识点设计一段时长15-20分钟左右的视频。该环节主要是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学习为主,视频的讲解关键要求是条理清楚,简洁明了,理论和案例穿插。比如对于固定资产期末计量环节,可以具体划分为几小点,如表1。
在完成基本知识点剖析解读以后,为了后续课堂上的延伸讲解,教师可以在结束视频前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学,一方面便于驱动学生将零散的微视频进行温习,另一方面为后续的案例讨论做铺垫。如表2。 学生:学习微视频,记录疑难点。
学生应根据教师预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程,在网络学习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并在预习过程中记录疑难问题,完成教师在视频结束前预设的提问。为了提高课前预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期初将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平时实习组长负责制,由组长督促和提醒学生进行预习、交流和讨论,并将本小组各位成员的疑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组长的任命可以采用轮流坐庄形式,一定程度上便于杜绝搭便车现象。这种学习方式也是驱动型教学手段的现场实施,使学生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个体参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当然在课前准备阶段师生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QQ群、课程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载体,既方便教师实时掌握学习动态,也便于学生准确理解教学意图。
3.2 课堂学习
学生:提出疑难点,掌握知识点。
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认为首先出场的应该是学生。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已经对基本知识点进行了学习并记录了经过小组讨论、思维碰撞后总结的疑难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述自身对本次视频课知识点的理解,提出疑难问题,汇报学习任务,解答微视频中的预设问题。汇报人员可以由教师随机指定也可以由小组长完成,教师应力求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次整个学期的汇报。
教师:解答疑难点,拓展知识点。
在课堂组织中,教师应先倾听后讲评,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首先,针对学生归纳知识点中出现的认知偏差或者理解偏差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和补充,因为微视频中已经对各个基本知识点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铺垫,也列举了常见例题,所以课堂讲解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响加快课程节奏,缩短讲解时间;其次,对学习小组提出的疑难点进行集中或单独辅导:对于出现频次比较高的要点进行深入讲述和讨论,对于次要的个别问题可以安排某组单独讲解,以便提高课堂效率,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需求;最后,针对预设问题的解答,通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给予说明,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导、教师驱动”的思路,学生毕竟是初次接触某个新知识点,对于问题的解答思路、把握的深度和方向不一定恰如人意,教师应时刻注意扮演好护航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讨论的方向保持正确。
3.3 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案例讨论题,制作试题库。
为了得到知识的升华,实现落地服务,在翻转课堂的最后,教师应布置相应的案例讨论题将课堂理论和实务与现实案例紧密联系。比如涉及上述固定资产章节时,笔者布置给学生的案例讨论题如下:搜集某上市公司的近三年年报及其附注,并回答下述问题:(1)该公司从属于什么行业,哪年上市;(2)搜集该上市公司近三年年报,分析其固定资产项目的构成;借助年报,解释“账面原值”、“账面净值”、“账面价值”的涵义;(3)了解该公司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否所有固定资产都采用了同种折旧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折旧方法?(4)有无计提减值准备,这几年减值准备有何变化;该公司计提或者不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有无说明?同行业其他公司是否类似?(5)该公司固定资产有无发生后续支出;相关业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梳理,提高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加强就业优势,笔者所在院校课程组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本达到初中级会计师考试难度的“财务会计”校内网络试题库,只要拥有校内学号,都可以登录校内教务系统网络自主模拟测试。试题库中明确了该课程的知识点和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试题库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每个小题说明了针对的知识点和考核难度(分为一星、两星和三星)。该试题库属于校内网络操作平台,既便于学生日常操练,熟悉上机考试的模式,也用于期中和期末考试客观题的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抽题时系统会自动涵盖所涉及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并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组成试题的难易程度比重,生成不同的试卷,增强了考试公平性,减轻教师出卷工作量和减弱出卷难度随意性。
学生:制作PPT,小组讨论汇报,持续操练试题库。
这个过程中,学生仍以小组形式课外独立完成案例讨论内容并制作PPT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提醒学生在相应时间段按照规定的讨论大纲和题目,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案例讨论的内容,小组成员必须全程共同参与案例讨论进程,同时按各自特长分工完成案例选取、数据计算、PPT制作、展示汇报和当堂补充等各项任务。在汇报前,授课教师也尽量适时参与到学生完成小组作业的现场,了解学生完成过程,一方面杜绝个别同学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对学生回答情况预先予以指导,以提高课堂汇报效果。教师应时刻强调每一名小组成员必须主动参与讨论,记录讨论内容,明确成员职责。
并且,学生应以稳定的频次上网完成试题库操练。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是每周操练一次,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测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操练频次和分数。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的依据之一。
4 翻转课堂引入财务会计课程的关键性问题
4.1 学校层面的网络平台建设
制作完成的教学资源需要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供一定范围内的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在学习平台上陆续上传微视频,学生能登陆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完成并提交作业、下载教学资源、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数据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登录次数、学习时间、发帖次数和质量等,对学生的课堂外学习实施有效监督。
4.2 教师层面的翻转课堂把控
微视频的制作质量是翻转课堂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授课教师在录制微视频前对课程内容的整合、知识点的确定、录制过程中的讲解深度、录制后的学生反馈,都需要课程组每位教师和所有学生受众的参与。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变化、环境变化甚至准则和考证的改革等多因素反复更新视频内容。
其次,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其实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有所加强,它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尤其是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4.3 学生层面的检验考核指标
现代高校教育最忌讳的问题之一就是考核方式的单一。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日趋丰富和外向的情况下,学生的检验考核指标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就财务会计课程而言,结合翻转课程的教学形式和驱动型教学手段的结合运用,可以从网络课程的学习频次和效果、课堂陈述和提问质量、课后作业的操练和完成、PPT制作的参与和主动性、课余时间和主讲老师的沟通等软性指标结合传统意义上的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彭凤麟.高校会计教学MOOC模式及其发展建议[J].财会月刊,2014,(07):117.119.
[2]杨坤,张艳婷.“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财会月刊,2015,(21):104.106.
[3]熊磊,李涛.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刍议[J].财会通讯,2015,(22):62.64.
[4]刘红霞,黄倩.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08):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