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战略,各国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为迎合这一潮流,通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广泛的开展素质教育来提高文化水平。我国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正确认识与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素养问题非常重要,提高教师的素养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素养 中小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226-02
  1 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研究及问题
  1.1 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足
  我国中小学的教师源于多元化专业结构,由于地区差异、知识面上的差异、专业上的差异、素质上的差异等。以及对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新兴学科了解甚少,导致一些教师较为普遍的素质不全和素质不高。据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校教师的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目前主要的不足是: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文精神贫乏;文化底蕴不厚,视野不宽;追求科学精神的热情不高;对增强课程审美情趣的意识淡薄;教育方式单一,缺少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偏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不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上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1.2 一些教师从教素质能力较低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也导致教师的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的比重占60%以上,教师的素质水平较高;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教师人才流动的较少,教师的学历水平较低,教师多数是从各个方面充实进来的,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及农村的中小学大部分是青年教师占主体,教师的观念陈旧,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经验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学校的存在和发展。由于,教师队伍素质的不均衡性导致落后城市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差距较大。
  1.3 中小学一些教师的工作热情与责任缺失
  中小学教师责任缺失表现在自觉程度,一方面对学生和学校负责;另一方面自己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师自身的专业缺失对学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教师责任主要反映在教师对教育的投入程度,是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对教学工作保持旺盛的激情与精力是否。目前,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影响到校园,也导致教师的情绪、个性、成就感等身心问题的产生,因此,会影响到教师履行责任的效果。部分教师缺少应承担的责任,对学生冷漠、对学校漠不关心,显得麻木,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
  1.4 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准降低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进程,社会上出现了中高层收入阶层,一部分教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取向发生了变化,开始朝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方面取向;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影响到校园,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自身师德,崇尚“利益至上”,放弃自我道德约束,以致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要求出现较大的反差。一些教师忽视本职工作,热衷于业余时间兼职做“有偿家教”,有的从事三产业增收,教师的种种类似行为都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1.5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教育的信息化支持不到位
  目前,中小学虽然都应用了计算机与信息网路传输技术,但学校与教育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发展缓慢,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落后,不能满足时代发展与中小学教育的需要。在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及时发现教师的工作状态、思想动向、学校之间的影响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些共性问题等,都需要高度的信息化平台支持,但共享平台建设滞后于学生教育。
  2 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问题的对策
  2.1 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是,实施教师素质教育培养的长效机制
  (1)培训制度。中小学的教师素质培养包括:教学新方法的交流与促进、教学标准的普及应用、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的责任与素质教育等。借鉴国外各国的经验,日本对中小学教师的进修被视为促进教职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根据日本1949年颁布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教师为履行其职责应该不断地进修,教育委员会对教师的研修予以奖励,建造必要的设施,制定有关研修的计划,保证研修的实施。德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法》,使中小学教师进修不仅成为义务,也成为教师的权利。由此结合我国各地区的不同情况与地区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师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非常必要,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2)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科教兴国的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国策,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保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的关键。教师培养应包括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继续教育、校外脱产学习、教研活动及学历进修等方面,培养只是一种手段,应通过这样一种手段鼓励教师自觉地把提高文化素养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教师素质培养内容包括职业理想和道德、知识水平、教育观念、业务能力和身心素质五个主要方面。
  2.2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扩充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针对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水平不断提高,改变过去教师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及教师要素缺乏的问题,通过创新发展与灌输新的思想,采取先进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先进的现代化手段等提高教师的总体素质。在提高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内外条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把握学术前沿的意识和能力,又需要通晓教育的规律,具有良好的教育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2.3 开展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沟通活动
  建立老师与同学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要,如今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庭的惯养与溺爱,一般情感都比较脆弱,作为老师通过与学生保持沟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灌输知识又要灌输思想道德品质,既要完成教师任务又要注重方法与技巧,并要采取心灵沟通的方式,师生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老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与沟通的关系,同时,学生也可以敞开心扉向老师提出一些议见建议,以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4 倡导教师爱岗敬业与构建人性化的教师队伍
  (1)倡导教师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队伍来自四面八方,都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在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势下,需要倡导教师在创新精神、价值观、自信心、饱满的情绪、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做出努力。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前置的思维与创新精神、对事业的追求与自信心、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情绪调适等方面都得以提高。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学校应注重把校园环境建设放到重要位置。通过自然环境的人性化建设可以使教师形成校园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与学校发展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并在感受自己为学校所做的贡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归属感、提升敬业精神,更加投入地工作。
  2.5 强化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团队共赢精神
  中小学教师由于来自四面八方,年龄结构、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工作的时间长短等,都构成了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一些教师自己所有的知识、技术、方法、经验不愿与人分享,这样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教育教学。因此,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群体意识,促使教师形成合作氛围,发挥教师的群体效能,并强调团队的分工、合作与协同。通过这样的教师合作共享,从而实现教师素养的共同发展。
  2.6 教师之间建立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
  组建社会与学校的交流信息平台,其目的是促进教学的开展研究、模范事迹的宣传与推广、学生学习状态趋势的研究、教师心理咨询与情绪监控、教师的评教情况意见反馈等。通过教师的信息交流平台,还可以开展教师文化体育活动、教学工作交流、学术课题研究等,引导教师主动学习,提高教师专研教育的积极性。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展示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另一方面为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提供一个支持平台,借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把成功的典型认识、情感、信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上,提高经验的积累和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2.7 制定教师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是促进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重视对教师在教学水平、教育责任、价值观取向、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1)中小学教师素质评价。主要是评估教师所需要的素质或胜任力,即教师基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基本的知识涵养。基本的知识涵养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通常是用纸笔和口试测验的形式进行,其结果常常作为教师选拔和授证的依据。(2)中小学教师能力评价。是对教师实际的工作能力及表现情况的评价,也就是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进行评定,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以及教学态度。通常是通过领导、同事的课堂观察以及学生的评价对教师做出主观性评定。(3)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是对教师教学的效果、效率、产出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上,而且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效果,即,对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在重要的教育目标上进步的情况作出评价。
  2.8 为提高教师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是伴随着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与校园外部环境有着不可割舍的连带关系,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范围,广泛的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政府与社会应为中小学的教师发展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净化校园风气,宣传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培养高尚的道德与情操拥有远大的追求和强烈的进取心,为国家的教育和人才战略发展打好基础,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蒋津君,李俊林.教师文化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1(3).
其他文献
分离鉴定高效产氢发酵细菌是发酵发生物制氢技术的重要前提,利用Hungater技术与宽体窄颈培养瓶平板技术,以及LM-1和HPB-LR培养基分离鉴定厌氧发酵产氢细菌获得六株产氢细菌,
针对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难度大,系统不稳定等问题,提出采用中阃件技术实现WebGIS中间件,并应用于采油工程信息可视化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WebGIS中间件可以
点播教学的特殊教学形式要求点播课件制作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建立课程体系结构,按照课程逻辑主线整合知识点;建立专门制作团队,专业制作课件;结合实际,选择课件制作方式。
实验以细菌总数为检测指标,在实验室观察了高锰酸钾、氯、氯胺单独预氧化工艺,以及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预氧化工艺的消毒效果随水温的变化,并比较了几种预氧化工艺在低温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参考的经验,给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