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生物课中的实施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诊断的常见手段,把它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也是很好的一种尝试。
   新课标的三项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也是新课标的第一主题。探究性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化生物课堂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应用 “望”的方法,观察学生对探究的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对探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掌握第一手反馈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创设教育情境,利用不同的教育情境活化课堂,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通过观察,才能准确和切合实际的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在“望”的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尤其“眼神”所传达的信息,去综合分析和调研。在“望”的过程中,不要被一些表象所迷惑。有的时候学生理解和认识问题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可能学生对问题并没有深入认识和理解,但他却认为懂了,掌握了,假象就产生了。这也是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之一,我们平常获得的反馈信息表面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实际检验的时候却出乎意料之外,继而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策略和计划。所以“望”一定要深入细致,才能准确的把握获得的反馈信息,使我们的教学意图的传达富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当然,“望”不仅是老师“望”学生,有时学生“望”老师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生物课中的演示实验就是老师做,学生望。比如在演示发酵实验时,为提高演示效果,我自己不断探究,找到了使演示效果更好的方法,而且发酵时间快,材料更简单,当学生看到蔗糖短时间内被酵母分解产生大量气泡时,对演示效果很惊奇,纷纷要效仿,我从容地为学生安排了自己的实践环节——回家自己做醪糟,果然,周末回家后,学生纷纷回家自己做起了醪糟,在周一的时候,有的学生带来了自己的实验品(醪糟)展示给我看,闻着香喷喷的醪糟,我陶醉了。随之,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许多有关问题,比如,为什么有时会变酸?有时有苦味?等问题,学生通过访问和查阅,很快知道了答案,比我在课堂上讲十遍都管用。
   “闻”的方法的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去揣摸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探究技巧。“闻”也是一种获得信息的手段,并且很直接。学生的诉求直接表达了他们对问题的认知程度,反映了学生对问题和技巧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和偏差的程度。学生的诉求也直接体现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契机,言传身教,达成教学意图和目标。有的时候学生的诉求可能和认知可能是错误的,教师要正确的看待这些错误,要把其看成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偏差,我们帮助他们纠正过来就好了,切勿求全责备,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原则。例如:在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就会听到一些声音说“人工呼吸就是为病人呼入了氧气”等说法,教师就要针对这些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多听听学生的声音,哪怕是一些很不中听的声音,才能准确而全面的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问”是教师主动出击,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问”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学生,进一步诊断,以期达到全面了解学生。“问”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而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要讲求一定的方法,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机会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失败的悲伤,进而养成不屈不挠的、敢于尝试、保持好奇、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很多时候,教学的内容难免有些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风趣地发问,往往能收到奇效。比如,在给学生上人体的激素调节,在讲人体有哪些内分泌腺及什么是激素时,有某些学生显得没精打采,便转移话题,说前不久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剧中的司马迁竟然长了胡须。
   便问学生道:这为什么是一个好笑的错误?
   有的学生懵了:司马迁是男人,男人长胡须,这错在哪?
   司马迁受过宫刑,这个学生一般都知道,但什么是宫刑,为什么受宫刑的男子不会长胡须学生却不一定知道,于是便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人体的内分泌和激素的作用上。这时,你可以幽默的说:“看来不懂得生物学知识,还会有人闹出太监生儿子的笑话呢!”全班学生一下子都来了兴趣,困意一扫而光。由此可见,教师的机智幽默地发问,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还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理解能力,不能使用超出学生认知能力范畴以外的问题和知识。“问”也要包含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问”还要包含一定的赞许,这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也是必要的。总之,通过师生语言交流,要达到思想共鸣。
   “切”就是要感知学生,感知他们的认知能力,感知他们的情感程度,感知他们的创造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灵敏的“触觉”,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从他们的生活学习的细微之处,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生们进行的探究式学习,不是把科学家的探索进行简单的移植,而应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上的再加工,是一种技术性极高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不能由学生信马由缰式地开展所谓的探究活动。教师感知学生,把握学生的“脉搏”,让教师和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才能更好的激活课堂,优化课堂,实施课堂的探究性教学策略。
   “切”,也是切入点。比如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入手。为了更好地切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尽量找出每节的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学习细菌的知识,就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联系农作物的增产技术;学习植物的生殖,就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就为学生具体讲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人的呼吸系统,就联系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学习人体的血液循环,就联系各种心血管疾病、义务献血等……事实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
其他文献
目的 将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收集78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椎板间隙开窗术,实验组则使用显微椎间盘切除
一般来说,专利文献主要是指各国专利局或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正式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具有数量巨大、内容广博、出版迅速、传递信息快、系统规范、内容详尽等特点,是集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和法律信息为一体的信息载体,被人们称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当前,企业对专利文献的利用越来越重视,专利文献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1.利用专
目的:探讨前牙美容修复中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应用对患者疼痛症状与牙齿敏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前牙修复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气排法”在肥料喷施、农药喷施时残液回收的要求,开发了一种液/气转换阀,给出了液/气转换阀的结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介绍了“气排法”残液处理管路配置、液/气
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文头岭大型排涝泵站,对经过CFD数值模拟优化后的斜式进水与斜式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15°斜轴模型泵装置进行了能量试验、汽蚀试验和飞逸特性试验研究.通过
2016年3月,贵州省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二十条措施》。一年过去,《二十条措施》推行成效如何?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袁本朴就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许多质量的问题,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施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内的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不同工况下模拟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通过对压力场的分析提出了判断叶轮内是否发生
图1  分割”法只是X2 x1=x0的几何表现,图中点“0”是一个重要的平衡点,它使OB(即x·x)与OA(即x)平衡并揉合成一个整体(也即x·x x=1)。而满足aa 1=an an-1的数列(例如t2=t1 t0)就是方程X2 X1=x0的数列表现,而且数列aa 1=an an-1与方程X2 x1=x0如此类似,令人迷惑?那么真正的黄金系数究竟是多少呢?    二、黄金系数的诞生    很久以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不需要依赖文字信息,而仅需根据声音、颜色等特征即可从电脑或网络上检索出音乐、照片或动画的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