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迹的修复提升旅游业资源,复兴传统文化等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要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做更是值得探讨的,古迹赖以生存的灵魂是什么?是简单复制还是增强其文化内涵?这些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注意。
关键词:古迹;传统文化;内涵
近年来,由于旅游持续升温,各地为了拉动旅游业的增长纷纷绞尽脑汁,增加自己的旅游业的含金量。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古城、古街、古迹的旅游也成了一大热点。
一方面,这表现了中国民众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正确对待历史,不是舶来的文化就是好的,也不是越现代化的东西就是好的,对自己过去文化的肯定,是一个民族心理自信的表现,经历了破四旧,盲目媚外以后,我们才发现,失去过去的历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像是一个成年人无论是翻开影集还是静坐回忆,都找不到童年的点点滴滴,一个民族更是这样,我们在争取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的时候,当世界各地都在谈论、认可"中国元素"的时候,中华文化却在本土弱化,邯郸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中国很多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对这个古老的城市以无限的想象,但是当我们去这个城市的时候,古代的遗迹能给我们留下多少?
另一方面,复古主义的倾向也慢慢出现。特别是对于一些缺少文化积淀的地区,为了在古迹旅游上做文章,大打名人招牌,前几年出现的两国四地争夺"李白故居"的战争。前几日,爆料某地打算"克隆"凤凰古城等等。使文化游,古迹游过程中的文化享受大打折扣。
第三,有些地方即时恢复了古迹,但是古迹赖以生存的文化底蕴已经当然无存,那么留下这些建筑的硬件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更何况去看一些复制的假古董呢。古迹是特定的时期,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外化和实体化。如果不理解传统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我们不会理解故宫等一些建筑的布局和特色。没有客家人的文化和心理,我们不能去了解福建的碉楼的重要性。所以,单单的古迹和古建筑是没有灵魂的,要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文化的重建要比古迹的重建重要的多。
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由一定的原因的:
第一、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诞生是基于农业社会的臣民文化。文学、建筑、雕塑等等无不渗透着农耕文明和臣民意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农谚还是一些习俗都是从农耕中诞生的。而诗歌等各种形式的文学,都是在君主制度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即使偶有异类,也是作为批判传统社会的制度、文化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无论怎样都跳脱不了这个思维。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现代化,农业社会的解体,君主制度的瓦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快速的变迁,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社会、民主理念、法制精神,高效率的生活节奏,新的人生理念。在这个大前提下,一些文化退出历史舞台是正常的趋势,无可挽回。而一些适应当今文化趋势或者能为今用的文化却能并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
第二、旅游的商业化运作,"古代名人效应"、"古迹文化"能给一些地区带来巨大的软实力。在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开发商参与其中,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视了内在的文化氛围的回归。
第三、民众缺乏参与,民众是风俗习惯最好的保存者,古文有云"礼失,求诸于野",就是说在上层社会礼乐崩坏的时候,还可以到郊外、到民间去寻求礼乐文化,民间有着丰厚的道德积淀。更是文化的载体,缺少了文字记载的文化,便通过民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传统文化本身缺少自我更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华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不断地融合周边的文化而形成的博大体系。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而融合,秦文化不能成其博。没有同匈奴、西域、西南诸国的交流,汉文化也不能成其广,没有唐代的兼收并蓄民族融合,唐文化不能成其盛。但是当我们重拾传统文化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广泛吸收先进外来文化使其融和进中华的主体文化当中,只有不断地更新发展,文化才能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复制古迹,缺少了精神的内涵,一切都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中共青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古迹;传统文化;内涵
近年来,由于旅游持续升温,各地为了拉动旅游业的增长纷纷绞尽脑汁,增加自己的旅游业的含金量。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古城、古街、古迹的旅游也成了一大热点。
一方面,这表现了中国民众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正确对待历史,不是舶来的文化就是好的,也不是越现代化的东西就是好的,对自己过去文化的肯定,是一个民族心理自信的表现,经历了破四旧,盲目媚外以后,我们才发现,失去过去的历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像是一个成年人无论是翻开影集还是静坐回忆,都找不到童年的点点滴滴,一个民族更是这样,我们在争取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的时候,当世界各地都在谈论、认可"中国元素"的时候,中华文化却在本土弱化,邯郸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中国很多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对这个古老的城市以无限的想象,但是当我们去这个城市的时候,古代的遗迹能给我们留下多少?
另一方面,复古主义的倾向也慢慢出现。特别是对于一些缺少文化积淀的地区,为了在古迹旅游上做文章,大打名人招牌,前几年出现的两国四地争夺"李白故居"的战争。前几日,爆料某地打算"克隆"凤凰古城等等。使文化游,古迹游过程中的文化享受大打折扣。
第三,有些地方即时恢复了古迹,但是古迹赖以生存的文化底蕴已经当然无存,那么留下这些建筑的硬件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更何况去看一些复制的假古董呢。古迹是特定的时期,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外化和实体化。如果不理解传统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我们不会理解故宫等一些建筑的布局和特色。没有客家人的文化和心理,我们不能去了解福建的碉楼的重要性。所以,单单的古迹和古建筑是没有灵魂的,要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文化的重建要比古迹的重建重要的多。
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由一定的原因的:
第一、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诞生是基于农业社会的臣民文化。文学、建筑、雕塑等等无不渗透着农耕文明和臣民意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农谚还是一些习俗都是从农耕中诞生的。而诗歌等各种形式的文学,都是在君主制度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即使偶有异类,也是作为批判传统社会的制度、文化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无论怎样都跳脱不了这个思维。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现代化,农业社会的解体,君主制度的瓦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快速的变迁,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社会、民主理念、法制精神,高效率的生活节奏,新的人生理念。在这个大前提下,一些文化退出历史舞台是正常的趋势,无可挽回。而一些适应当今文化趋势或者能为今用的文化却能并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
第二、旅游的商业化运作,"古代名人效应"、"古迹文化"能给一些地区带来巨大的软实力。在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开发商参与其中,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视了内在的文化氛围的回归。
第三、民众缺乏参与,民众是风俗习惯最好的保存者,古文有云"礼失,求诸于野",就是说在上层社会礼乐崩坏的时候,还可以到郊外、到民间去寻求礼乐文化,民间有着丰厚的道德积淀。更是文化的载体,缺少了文字记载的文化,便通过民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传统文化本身缺少自我更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华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不断地融合周边的文化而形成的博大体系。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而融合,秦文化不能成其博。没有同匈奴、西域、西南诸国的交流,汉文化也不能成其广,没有唐代的兼收并蓄民族融合,唐文化不能成其盛。但是当我们重拾传统文化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广泛吸收先进外来文化使其融和进中华的主体文化当中,只有不断地更新发展,文化才能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复制古迹,缺少了精神的内涵,一切都流于形式。
(作者单位:中共青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