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或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电针或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轻中度SUI女性患者分为盆底肌训练组、电针观察肌及埋线观察组。3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电针观察组、埋线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分别辅以电针或穴位埋线治疗,3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均为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尿垫试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简表(ICI-Q-SF)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1 h漏尿量、ICI-Q-SF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3组患者1 h漏尿量、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电针观察组、埋线观察组患者1 h漏尿量[分别为(5.8±1.5)g和(6.0±1.4g)]及ICI-Q-SF评分[分别为(4.5±1.0)分和(5.0±1.2)分]亦显著优于盆底肌训练组(P<0.05),而治疗后电针观察组与埋线观察组1 h漏尿量及ICI-Q-SF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或穴位埋线联合盆底肌训练均能有效改善轻中度SUI患者控尿能力,且远期康复疗效较好;与电针比较,穴位埋线耗时短,治疗次数少,更易被患者接受,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在轻中度女性SUI患者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前后路骨折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已成为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在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时,解除突入椎管内骨折块的压迫,存在间接减压和直接减压两种方法。间接减压是指置入椎弓根螺钉后,通过撑开、过伸对骨折块进行复位;直接减压是指进行椎板切开,还可经侧前方对骨折块推挤复位。本文就间接减压在成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使用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接受带外翻角的逆行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2例后足畸形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46~79岁,平均62.2岁;其中原发踝关节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继发踝关节炎1例,踝关节置换术失败合并进行性距下关节关节炎3例,踝关节融合术失败合
目的探讨切线位X线片在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97例进行正、斜位及切线位投照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58例;年龄15~80岁,平均46.2岁;左侧43例,右侧54例。切线位投照方法:患者平卧或坐于X射线检查床上,膝关节伸直平置于床面,小腿及足内旋10°~20°,踝关节放松,呈休息位,球管中心对准第5跖骨基底,垂直于床面进行投照。对3种拍摄方法的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小切口微型接骨板组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3例闭合性Sanders 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6例;年龄20~62岁,平均39.8岁。均采用内、外侧小切口联合入路有限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组合内固定进行治疗。影像学评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跟骨Böhler角、G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成人腰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35所医院和西部2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35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28所医院诊治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23 311例成人腰椎骨折,男女比为1.04∶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51~60
单侧小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颈椎损伤,且以C5-6最常发生,这与其解剖及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该损伤由屈曲和旋转暴力协同作用所致,但主要因素尚不明确。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仍未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现在被普遍接受的方案是首先行闭合复位,再根据闭合复位成功与否及有无出现创伤性椎间盘突出决定下一步治疗。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Maisonneuve损伤并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7例Maisonneuve损伤并后踝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9例;年龄20~60岁,平均40.1岁;所有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直视下同时行后踝、下胫腓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踝骨折行螺钉或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
目的探讨一期切开复位钢针固定治疗距骨完全性脱位(TD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2例TDT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17~56岁,平均34.2岁;开放性完全性脱位4例,闭合性完全性脱位8例。均采用一期切开复位钢针固定治疗。随访过程中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及后足功能。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22~72个月(平
目的观察自制的双边三角形万向可伸缩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关节内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2例开放性关节内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4例;年龄23~58岁,平均36.8岁;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4例,Ⅲ型7例,Ⅳ型1例;软组织损伤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2例,ⅢA型7例,ⅢB型3例。所有患者急诊行伤口清创,根据伤口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