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是通过服务工作来实现的。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服务工作注重贴近学生实际,重视发挥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服务育人工作水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实现形式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显然,这就规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事实上,“以人为本”也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图书馆办馆理念和宗旨。我国图书馆界倡导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理念,体现了这一原则。以人为本也就成为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那么,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呢?
第一,这是由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2005年
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不仅阐明了高校的性质和任务,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内容。第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决定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的本质”。其实,图书馆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的最终和最高目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处于特定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是学校师生;可以说,培养人才育人的着眼点恰恰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这是由图书馆服务工作主客体都是“人”来决定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客体都是“人”,即馆员和读者。服务内容是为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设定的,服务原则和服务方法是围绕怎样更好调动人的积极性及发挥人的潜能而选择的。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可见,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展开的。
在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之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又该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呢?
第一,重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主体性。现代教育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也是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不仅要以读者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服务工作的全过程。这是由于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高校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自主探究、创造,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重视做好贴近学生实际的服务育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要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以及所关心的社会实际出发来做好学生的服务育人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却把服务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要“管住”学生,理解为通过外部强制作用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过分的强调服务工作的管理任务,而忽视大学生们的个性培养。这种工作理念违背了服务工作的根本目的。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做法。第三,重视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服务工作方法。(1)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结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提供专业性、个性化、系统的资料,充分做好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2)要积极参与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贯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有形的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尊重和保障读者的权利,多一些教育引导,少一些严厉惩处。只有这样才能对“以人为本”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图书馆服务工作就越具有生机活力。(3)要把互联网作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手段。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塑造人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受学生欢迎的图书馆网站。在网络中进行的育人服务工作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和极强渗透性,决定了图书馆服务工作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实现形式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显然,这就规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事实上,“以人为本”也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图书馆办馆理念和宗旨。我国图书馆界倡导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理念,体现了这一原则。以人为本也就成为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那么,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呢?
第一,这是由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2005年
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不仅阐明了高校的性质和任务,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内容。第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决定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的本质”。其实,图书馆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的最终和最高目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处于特定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读者主要是学校师生;可以说,培养人才育人的着眼点恰恰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这是由图书馆服务工作主客体都是“人”来决定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客体都是“人”,即馆员和读者。服务内容是为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设定的,服务原则和服务方法是围绕怎样更好调动人的积极性及发挥人的潜能而选择的。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可见,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展开的。
在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之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又该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呢?
第一,重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主体性。现代教育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也是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不仅要以读者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服务工作的全过程。这是由于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高校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自主探究、创造,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重视做好贴近学生实际的服务育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要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以及所关心的社会实际出发来做好学生的服务育人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却把服务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要“管住”学生,理解为通过外部强制作用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过分的强调服务工作的管理任务,而忽视大学生们的个性培养。这种工作理念违背了服务工作的根本目的。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做法。第三,重视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服务工作方法。(1)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结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提供专业性、个性化、系统的资料,充分做好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2)要积极参与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贯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有形的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尊重和保障读者的权利,多一些教育引导,少一些严厉惩处。只有这样才能对“以人为本”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图书馆服务工作就越具有生机活力。(3)要把互联网作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手段。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塑造人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受学生欢迎的图书馆网站。在网络中进行的育人服务工作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和极强渗透性,决定了图书馆服务工作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