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人爱买保险的程度世界数一数二。中国台湾地区保险业到目前为止经过60年的发展,根据瑞士再保险年度最新公布的Sigma排名,2017年台湾的寿险密度为人民币18875.5元(人均保费支出),排名全球第三位;保险深度为21.32%(也称渗透度,保费占GDP比率),连续11年创下全球第一名;资产总额合计人民币5.45万亿元,寿险保费收入居全球第九位。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大陆的保费密度约为人民币2631.58元,保险深度为4.42%。
今年台湾地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针对保险市场前景,调查了22家寿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精算、产品、通路与营销高阶主管,他们都认为人才培训与数据库系统对于未来保险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目前在台湾地区,保险公司已经呈现出专精、专业和多元化才能在市场上生存的趋势。从保险业的發展轨迹来看,开放外商保险公司登台之后,这些外商保险公司带来的经营理念和政策,尤其给同客户接触的专业寿险顾问的培训奠定了深厚基础。虽然近几年遇到全球金融混沌不明,造成外商保险公司陆续撤台,但它们对保险市场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产品的独特创新已经留下了深远影响。
台湾保险在本身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竞争市场逐渐发展出整合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所有领域的金融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全面性的金融服务。虽然现在人们感受到台湾寿险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但目前台湾地区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逐渐发展出高龄化保单如长期照护险、退休年金险、终身医疗险,加上今年占了相当大比重的投资型保险和实务给付保险以及弱体保险等,预估未来十年台湾保险市场整体还会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
反观大陆寿险市场结构,截至2018年末,大陆共有91家人身保险公司,其中中资寿险公司数量为63家,较2017年底增加6家,外资寿险公司数量持平,仍为28家。这些寿险公司目前呈现高成本扩张态势,不仅无法带来竞争优势,甚至可能给财务状况带来沉重的负担。
大陆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未来大陆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走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靠理念转变;二是靠企业推动,企业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三是靠监管的引领;四是靠科技驱动升级。
会计准则变革掀起风暴
作为近20年来保险会计准则的最大变革,新会计准则IFRS17(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在与国际接轨的“魔王级”压力风暴之中,台湾各大保险公司如临大敌。因为未来要将保单的财报和国际接轨,财务公布要更具比较性及透明度,除对保险公司的财务和精算职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外,对其数据、系统与流程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按照现行的台湾保险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向用户收到钱,就视为收入,并提存保单的准备金;但新会计准则IFRS17必须检视保险合约的赚赔,赔钱要立刻列入亏损,赚钱则在保险期间内,逐期随服务之提供而认列。一旦IFRS17正式实施,该会计准则复杂度高,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之一,就是保险业“损失要马上认列,利益要逐期分摊”,所有利润必须摊在阳光下。
2017年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普通寿险和分红寿险在大陆寿险公司的销售比重达到86%,其中短年期储蓄性质保单又占了绝大多数。对这类储蓄性质的预定利率水平普遍性高的寿险产品而言,国际与国内投资的渠道分红利率逐渐降低,使得保险公司为年金到期准备的财务压力逐步增大。对台湾市场而言,保险公司同样也正面临新一波的增资提存压力。
以往台湾保险业采取锁定利率来提列准备金,但过去市场利率采取大略预估的负债水平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未来若采用新会计准则IFRS17,保险企业须真实分类分项精算预估,以至于要提列更多保单责任准备金。举例来说,20年前买的保单,保单预定利率高达8%至10%,保费比较便宜,保险公司提的准备金也比较少。现在利率可能剩下不到2%,保险公司对过去的保单还是用原先所采利率在提存保单准备金,若用新会计准则IFRS17估计,保险公司反映在财报上的负债会高出许多,届时必须补提。对台湾成立时间较久的保险业者来说,财务压力和增资压力冲击很大。
台湾保险三大发展阶段
台湾保险业60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作为银保监会对大陆保险业四个重点期许的借鉴参考。
60年前国营和省营保险公司成立后,台湾逐步开放本地区企业投资成立民营保险公司为第一个阶段,慢慢地让民众接受自助型的社会扶助制度。直到1988年开放外资100%独资成立在台保险分公司及子公司,台湾保险发展进入第二个崭新阶段,产品提供与用户服务有了创新突破,譬如引进海外急难救助服务、每三年提供用户免费健康检查、医疗险保证续保机制、重大疾病险问世、条款修订有利于被保险人规定等等。这让消费者面对保险公司及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对后来第二次开放本地区企业投资成立新保险公司的人才流动、产品精算观念、财务要求等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阶段的发展是由美国2007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起。2008年爆发金融海啸后,台湾的大型外资保险公司因为国外母公司的财务危机,陆续撤出台湾市场,由原来高达35家的规模陆续减少至目前的22家。在此保单预定利率也因为市场利率相继走低,保单产品也由高预定利率9.75%降低到目前的2%以下,保单销售发展也由过去业务员渠道看重保费便宜的保障型保险,转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占全体保险市场50%的短年期储蓄保险的天下。
也因为大量的储蓄险短期资金进入保单账户,保险公司必须做有效的资金运用投资,寿险业必须进行海外资金布局,这些巨额的资金难逃汇兑成本高的困境。最近公布的台湾地区最新保险业汇兑损益数据显示,保险业办理换汇及远期外汇及衍生性产品避险,累计今年上半年汇兑损失已破千亿元台币大关而达到1154亿元,相较去年上半年累计汇损984亿元,增加了17.3%,进而稀释了营业获利。 居高不下的投资汇损,部分归咎于全球投资标的汇损阴影,也同短期储蓄险追求高收益率及业务员高佣金密不可分,加上在新会计准则IFRS17下,保险公司未来数年的财报将公开披露,经营者和用户可能面临双输的局面,所以销售和产品必须进行重大改革。
在社会安全制度的商业化构建中,寿险公司扮演极重要角色,目前大陆地区的800万营销大军,如何推动获利高的长年期保單及健康险营销,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与监督。而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证照代理制度的建立,是未来大陆寿险公司健全财务结构的必要手段。银行保险也应运用其具备专业化的条件,把储蓄产品营销转向资产规划和数字化的方向。未来几年内,不论在台湾还是大陆市场,传统的个代渠道仍将是寿险销售的主阵地,保险公司更应掌握所具有的坚固客户关系,促进整体业务的利润增长。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对大陆保险业的整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长远来看有助保险公司降低费用率进而增加获利。但是对于复杂度及服务性质高的产品,还是需要代理人的专业推介,因此,保险公司如何提高传统销售队伍的专业能力,以及教育大众保险是解决社会安全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目前主管机关、从业者与消费者共同迈进的目标。
大陆保险未来发展趋势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2019亚太区保险业前景展望》中提到,为了满足新客户及年轻族群的需求,保险公司与银行保险渠道应进行数字化,并与其他业务有效整合。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将透明化的在线体验无缝地转至线下的个人销售环境,则其将成为赢家。
保险公司应发展数字化,但也需要为传统的代理销售渠道和银行保险渠道创造效益和效率。这些渠道也必须发展数字化,而非直接被数字化渠道完全取代,若是如此,如何招揽年轻且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优质人才,将是大陆保险公司未来要戮力经营与发展的一块。
《2019亚太区保险业前景展望》也提到,中国的跨产业竞争力融合正如火如荼展开中,保险公司正沿着销售链上游和下游进行扩张,部分健康保险公司已经设立了医院(如阳光保险集团)或收购连锁诊所(如新华人寿),主攻养老保险的公司已将其业务扩展至养老小区(如泰康人寿)。部分保险公司是在公司内部进行产业链延伸试验,而其他保险公司则借助联盟合力,其目的是通过提供给用户更大的价值和参与度来增加收益来源的多样化并提高利润。
不过,就笔者在保险业30年的经验观察,商业保险制度已经历经三次工业革命、二次世界大战及石油危机、金融海啸等,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发展轨迹。不论怎么改变营销方式与产品结构,解决消费者家庭、生活、工作上令人担心的经济问题,是保险的基本核心价值。 ■
今年台湾地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针对保险市场前景,调查了22家寿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精算、产品、通路与营销高阶主管,他们都认为人才培训与数据库系统对于未来保险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目前在台湾地区,保险公司已经呈现出专精、专业和多元化才能在市场上生存的趋势。从保险业的發展轨迹来看,开放外商保险公司登台之后,这些外商保险公司带来的经营理念和政策,尤其给同客户接触的专业寿险顾问的培训奠定了深厚基础。虽然近几年遇到全球金融混沌不明,造成外商保险公司陆续撤台,但它们对保险市场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产品的独特创新已经留下了深远影响。
台湾保险在本身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竞争市场逐渐发展出整合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所有领域的金融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全面性的金融服务。虽然现在人们感受到台湾寿险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但目前台湾地区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逐渐发展出高龄化保单如长期照护险、退休年金险、终身医疗险,加上今年占了相当大比重的投资型保险和实务给付保险以及弱体保险等,预估未来十年台湾保险市场整体还会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
反观大陆寿险市场结构,截至2018年末,大陆共有91家人身保险公司,其中中资寿险公司数量为63家,较2017年底增加6家,外资寿险公司数量持平,仍为28家。这些寿险公司目前呈现高成本扩张态势,不仅无法带来竞争优势,甚至可能给财务状况带来沉重的负担。
大陆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未来大陆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走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靠理念转变;二是靠企业推动,企业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三是靠监管的引领;四是靠科技驱动升级。
会计准则变革掀起风暴
作为近20年来保险会计准则的最大变革,新会计准则IFRS17(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在与国际接轨的“魔王级”压力风暴之中,台湾各大保险公司如临大敌。因为未来要将保单的财报和国际接轨,财务公布要更具比较性及透明度,除对保险公司的财务和精算职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外,对其数据、系统与流程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按照现行的台湾保险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向用户收到钱,就视为收入,并提存保单的准备金;但新会计准则IFRS17必须检视保险合约的赚赔,赔钱要立刻列入亏损,赚钱则在保险期间内,逐期随服务之提供而认列。一旦IFRS17正式实施,该会计准则复杂度高,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之一,就是保险业“损失要马上认列,利益要逐期分摊”,所有利润必须摊在阳光下。
2017年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普通寿险和分红寿险在大陆寿险公司的销售比重达到86%,其中短年期储蓄性质保单又占了绝大多数。对这类储蓄性质的预定利率水平普遍性高的寿险产品而言,国际与国内投资的渠道分红利率逐渐降低,使得保险公司为年金到期准备的财务压力逐步增大。对台湾市场而言,保险公司同样也正面临新一波的增资提存压力。
以往台湾保险业采取锁定利率来提列准备金,但过去市场利率采取大略预估的负债水平往往无法真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未来若采用新会计准则IFRS17,保险企业须真实分类分项精算预估,以至于要提列更多保单责任准备金。举例来说,20年前买的保单,保单预定利率高达8%至10%,保费比较便宜,保险公司提的准备金也比较少。现在利率可能剩下不到2%,保险公司对过去的保单还是用原先所采利率在提存保单准备金,若用新会计准则IFRS17估计,保险公司反映在财报上的负债会高出许多,届时必须补提。对台湾成立时间较久的保险业者来说,财务压力和增资压力冲击很大。
台湾保险三大发展阶段
台湾保险业60年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可作为银保监会对大陆保险业四个重点期许的借鉴参考。
60年前国营和省营保险公司成立后,台湾逐步开放本地区企业投资成立民营保险公司为第一个阶段,慢慢地让民众接受自助型的社会扶助制度。直到1988年开放外资100%独资成立在台保险分公司及子公司,台湾保险发展进入第二个崭新阶段,产品提供与用户服务有了创新突破,譬如引进海外急难救助服务、每三年提供用户免费健康检查、医疗险保证续保机制、重大疾病险问世、条款修订有利于被保险人规定等等。这让消费者面对保险公司及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对后来第二次开放本地区企业投资成立新保险公司的人才流动、产品精算观念、财务要求等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阶段的发展是由美国2007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起。2008年爆发金融海啸后,台湾的大型外资保险公司因为国外母公司的财务危机,陆续撤出台湾市场,由原来高达35家的规模陆续减少至目前的22家。在此保单预定利率也因为市场利率相继走低,保单产品也由高预定利率9.75%降低到目前的2%以下,保单销售发展也由过去业务员渠道看重保费便宜的保障型保险,转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占全体保险市场50%的短年期储蓄保险的天下。
也因为大量的储蓄险短期资金进入保单账户,保险公司必须做有效的资金运用投资,寿险业必须进行海外资金布局,这些巨额的资金难逃汇兑成本高的困境。最近公布的台湾地区最新保险业汇兑损益数据显示,保险业办理换汇及远期外汇及衍生性产品避险,累计今年上半年汇兑损失已破千亿元台币大关而达到1154亿元,相较去年上半年累计汇损984亿元,增加了17.3%,进而稀释了营业获利。 居高不下的投资汇损,部分归咎于全球投资标的汇损阴影,也同短期储蓄险追求高收益率及业务员高佣金密不可分,加上在新会计准则IFRS17下,保险公司未来数年的财报将公开披露,经营者和用户可能面临双输的局面,所以销售和产品必须进行重大改革。
在社会安全制度的商业化构建中,寿险公司扮演极重要角色,目前大陆地区的800万营销大军,如何推动获利高的长年期保單及健康险营销,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与监督。而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证照代理制度的建立,是未来大陆寿险公司健全财务结构的必要手段。银行保险也应运用其具备专业化的条件,把储蓄产品营销转向资产规划和数字化的方向。未来几年内,不论在台湾还是大陆市场,传统的个代渠道仍将是寿险销售的主阵地,保险公司更应掌握所具有的坚固客户关系,促进整体业务的利润增长。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对大陆保险业的整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长远来看有助保险公司降低费用率进而增加获利。但是对于复杂度及服务性质高的产品,还是需要代理人的专业推介,因此,保险公司如何提高传统销售队伍的专业能力,以及教育大众保险是解决社会安全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目前主管机关、从业者与消费者共同迈进的目标。
大陆保险未来发展趋势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2019亚太区保险业前景展望》中提到,为了满足新客户及年轻族群的需求,保险公司与银行保险渠道应进行数字化,并与其他业务有效整合。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将透明化的在线体验无缝地转至线下的个人销售环境,则其将成为赢家。
保险公司应发展数字化,但也需要为传统的代理销售渠道和银行保险渠道创造效益和效率。这些渠道也必须发展数字化,而非直接被数字化渠道完全取代,若是如此,如何招揽年轻且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优质人才,将是大陆保险公司未来要戮力经营与发展的一块。
《2019亚太区保险业前景展望》也提到,中国的跨产业竞争力融合正如火如荼展开中,保险公司正沿着销售链上游和下游进行扩张,部分健康保险公司已经设立了医院(如阳光保险集团)或收购连锁诊所(如新华人寿),主攻养老保险的公司已将其业务扩展至养老小区(如泰康人寿)。部分保险公司是在公司内部进行产业链延伸试验,而其他保险公司则借助联盟合力,其目的是通过提供给用户更大的价值和参与度来增加收益来源的多样化并提高利润。
不过,就笔者在保险业30年的经验观察,商业保险制度已经历经三次工业革命、二次世界大战及石油危机、金融海啸等,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发展轨迹。不论怎么改变营销方式与产品结构,解决消费者家庭、生活、工作上令人担心的经济问题,是保险的基本核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