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胎儿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人员试图用VEGF抑制剂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这是一种血管增生性疾病。关于这些药剂对罹患ROP的早产儿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确定。
目的:评估VEGF抑制剂用作单一治疗,即不与冷凝治疗或激光治疗联用对罹患Ⅰ型ROP的早产儿的安全性和疗效。Ⅰ型ROP指Ⅰ区各期病变伴有附加病变(plus disease)、Ⅰ区Ⅲ期病变伴或不伴附加病变或Ⅱ区Ⅱ或Ⅲ期病变伴有附加病变。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资料库(Central 2016年第1期)、Medline (1966年至2016年1月)、 Embase (1980年至2016年1月)、Cinahl(1982年至2016年1月)、会议录和已发表综述。
选择标准:比较VEGF抑制剂与常规治疗对罹患ROP的早产儿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准随机对照试验纳入评价范围。
资料收集和分析:使用标准Cochrane和Cochrane新生儿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
主要结果:3项试验(共239例Ⅰ型ROP患儿)符合纳入标准。2项试验比较玻璃体内注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与常规激光治疗(单一治疗),第3项试验比较玻璃体内注射哌加他尼钠(Pegaptanib)加激光治疗与激光和冷凝联合治疗。在2项评估玻璃体内注射贝伐珠单抗的试验中,1项试验按随机化方法把婴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而另1项试验按随机化方法把婴儿双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1项试验没有报告两组的完全或部分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率有何差异〔143例患儿,危险度比(RR)1.04, 95% 可信区间(CI) 0.21~ 5.13,危险度差(RD)0.00, 95% CI-0.06~ 0.07,低质量证据〕,但报告在贝伐珠单抗治疗组中,30月龄时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的危险度 (211个病眼,RR 0.06, 95% CI 0.02~ 0.20,RD-0.40, 95% CI-0.50~-0.30,低质量证据)和54周矫正胎龄(postmenstrual age)时ROP复发危险度显著降低(143例患儿,RR 0.22, 95% CI 0.08~ 0.62,RD-0.20, 95% CI-0.31~-0.09,中等质量证据)。在这项试验中,未见出院前死亡(150例患儿, RR 1.50, 95% CI 0.26~8.75,RD 0.01,95% CI-0.04~ 0.07,低质量证据)、30月龄时死亡 (150例患儿, RR 0.86, 95% CI 0.30~2.45, RD-0.01,95% CI-0.10~ 0.08,低质量证据)、需要角膜移植治疗的角膜混浊 (286个病眼, RR 0.34, 95% CI 0.01~8.26,RD-0.01; 95% CI-0.03~ 0.02,很低质量证据) 或需要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晶状体混浊 (286个病眼,RR 0.15, 95% CI 0.01~2.79,RD-0.02, 95% CI-0.05~ 0.01,很低质量证据) 的危险度差异。在按随机化方法把婴儿双眼分组的第2项试验中,未见贝伐珠单抗治疗组与激光治疗组病眼的视网膜完全脱离的危险度有何差异(13个病眼,RR 0.33,95% CI 0.01~ 7.50,RD-0.08,95% CI-0.27~ 0.11)。与激光和冷凝联合治疗相比,玻璃体内注射哌加他尼钠加激光治疗可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度 (152个病眼, RR 0.26,95% CI 0.12~ 0.55,RD-0.29,95% CI-0.42~-0.16,低质量证据)。哌加他尼钠加激光治疗组中55周矫正胎龄时ROP复发率亦有降低(76例患儿,RR 0.29, 95% CI 0.12~0.7,RD-0.35,95% CI-0.55~-0.16,低质量证据)。两组之间的围手术期视网膜出血危险度没有差异(152个病眼,RR 0.62, 95% CI 0.24~1.56, RD-0.05, 95% CI-0.16~ 0.05,很低质量证据)。然而,两种药物的迟发性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度尚不清楚。
评价者结论:玻璃体内注射贝伐珠单抗用作单一治疗时可降低儿童期屈光不正危险度,而玻璃体内注射哌加他尼钠与激光疗法合用治疗Ⅰ型ROP患儿时可降低视网膜脱离危险度。然而,由于检测和其他偏差的危险度,两项结果的证据质量较低。对其他关键结果的作用和更重要的药物的长期全身性不良反应尚不清楚。目前资料不足以支持对罹患Ⅰ型ROP的早产儿常规使用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需要进一步评估VEGF抑制剂对儿童期结构和功能后果以及迟发性全身不良反应(如心肌功能障碍等)后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