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目前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并结合微课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微课” 融入到高职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双主体”“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以便提高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微课;教学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以其“以小见大,小课堂大教学”的优势慢慢兴起,并且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快速升温.如何利用见微知著的微课教学带动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师生之间“双主体”“交互式”的良性互动,值得我们每一位高职教师积极探索.
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现状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思维素质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加之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又比较固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每堂课90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多,包含大量的知识点,缺乏师生课堂互动,课堂机械而又沉闷.在这种情况下,每堂课都有新的知识,学生旧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又有新的知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在学习中产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恐惧以及厌烦心理,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主动性.最终,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只会“望而却步”,甚至会对后续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影响.
如果能够把近年来盛行的微课渗透到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疑难解答的作用.使课堂不仅仅停留在课堂的90分钟内,扩充课堂容量,将一些理解性的概念、教学任务放在课前,教学总结、作业讲解、知识答疑等放在课后,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学有所需.这种师生一起走进课堂,共同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将会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微课的特点
(1)微课时间短: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有段教学视频.微课的讲解时间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一般在5~8分钟左右,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可以称之为是一个“教学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少:“微课”聚焦问题,主题突出,目的是为了讲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技能点,其中知识点可以包括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因为相对于传统课程来说,“微课”更加精简,所以“微课”通常又被称之为“微课堂”.
(3)微课容量小:“微课”是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因此微课的资源容量小,一般来说一段“微课”视频及其相关配套资源的总容量为几十兆,便于使用者下载保存到终端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实现随时随地地学习.
(4)微课资源自足性:“微课”一般选取的是一些主题突出、相对独立的内容,因此,一个“微课”视频会包含必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情景、教学总结等,学习者不需要借助其他信息就能理解其要表明的意义,满足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如何将“微课”融入到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
“微课”短小而精悍,利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或技能点,方便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评价的目的.基于“微课”的诸多特点和优势,应当探索如何将“微课”更好地渗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中.
(1)利用“微课”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高等数学内容严谨,知识连贯,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单纯地按照传统的观念开展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兴趣差异,只是一刀切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 “满堂灌”了两节课之后,能够完全接受所学知识的几乎没有,数学功底好的也只能接受70%~80%,有些同学甚至一点也听不懂.因此,将“微课”引入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制作有针对性、目的性强的微课程,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思考,成为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探索实现“双主体”教学.
(2)利用“微课”完成高等数学中重点、难点的知识教学
高等数学知识体系完整,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既要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又要熟悉必要的数学运算、方法技巧.之前上课,都是老师备课,制作PPT,上课过程中,教师开始按照PPT上的内容“满堂灌”地逐一讲解,每一节课的课程内容都非常饱满,一味地讲知识、赶进度,却疏忽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虽然老师也会把下节课要讲的知识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预习,可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太会课前预习,所以,课堂上听课没有针对性,缺乏与老师的交流互动,没有做到师生一起走进课堂.为了减轻课堂上学生听课的疲劳状态,教师可以把高等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概念性的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每次上课之前发到班级的公共邮箱中,让学生们提前预习.我认为,高等数学中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等概念性知识都非常适合做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放在课下学习.
同时,微课的制作,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一次微课设计只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概念、定理、性质等);②微课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消化,需在适当位置设置暂停,还需对后续教学内容进行提示(例如放大关键词、特殊颜色标示等);③在微课设计中恰当地穿插提问环节,并且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提高课堂效率;④每段微课最后需有一个精短的总结,旨在梳理思路,概括此次微课的要点.
(3)利用“微课”扩充课堂容量,实现“交互式”教学
将“微课”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学,同时,精简了教师课上的授课内容,这就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学生可以把学习微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上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当完全理解了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经典的例题,让大家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求解,鼓励学生上黑板讲解和补充讲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最后要对学生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交互式”教学.
(4)利用“微课”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检测的目的
教师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列出相应的教学单,教学单中要明确指出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通过“微课”学习的,哪些是教师上课要讲的内容,哪个教学环节后会有相应的测试.在每个教学项目开始之前将教学单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教学安排心中有数.学生按照下图的方式达到对所学知识自行检测的目的,达不到规定成绩的,小组讨论知识欠缺的地方,与教师交流,教师针对性地辅导,学生继续完成相关微课程的学习,再一次完成检测,直到成绩合格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四、结束语
作为网络教学的新生力量,微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快捷、高效.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教学规律,不能盲目地将高等数学教学完全依赖于微课教学.同时,还应认真认识微课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在高等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融入微课教学,真正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视野,2013(24).
[2]米永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11(14):34-35.
[3]汪晓东.微课程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信息技术教育,2014(1).
[4]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微课;教学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以其“以小见大,小课堂大教学”的优势慢慢兴起,并且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快速升温.如何利用见微知著的微课教学带动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师生之间“双主体”“交互式”的良性互动,值得我们每一位高职教师积极探索.
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现状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思维素质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加之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又比较固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每堂课90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多,包含大量的知识点,缺乏师生课堂互动,课堂机械而又沉闷.在这种情况下,每堂课都有新的知识,学生旧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又有新的知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在学习中产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恐惧以及厌烦心理,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主动性.最终,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只会“望而却步”,甚至会对后续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影响.
如果能够把近年来盛行的微课渗透到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疑难解答的作用.使课堂不仅仅停留在课堂的90分钟内,扩充课堂容量,将一些理解性的概念、教学任务放在课前,教学总结、作业讲解、知识答疑等放在课后,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学有所需.这种师生一起走进课堂,共同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将会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微课的特点
(1)微课时间短: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有段教学视频.微课的讲解时间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一般在5~8分钟左右,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相对于传统的课程,可以称之为是一个“教学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少:“微课”聚焦问题,主题突出,目的是为了讲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技能点,其中知识点可以包括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因为相对于传统课程来说,“微课”更加精简,所以“微课”通常又被称之为“微课堂”.
(3)微课容量小:“微课”是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因此微课的资源容量小,一般来说一段“微课”视频及其相关配套资源的总容量为几十兆,便于使用者下载保存到终端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实现随时随地地学习.
(4)微课资源自足性:“微课”一般选取的是一些主题突出、相对独立的内容,因此,一个“微课”视频会包含必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情景、教学总结等,学习者不需要借助其他信息就能理解其要表明的意义,满足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如何将“微课”融入到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
“微课”短小而精悍,利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或技能点,方便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我评价的目的.基于“微课”的诸多特点和优势,应当探索如何将“微课”更好地渗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中.
(1)利用“微课”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高等数学内容严谨,知识连贯,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单纯地按照传统的观念开展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兴趣差异,只是一刀切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 “满堂灌”了两节课之后,能够完全接受所学知识的几乎没有,数学功底好的也只能接受70%~80%,有些同学甚至一点也听不懂.因此,将“微课”引入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制作有针对性、目的性强的微课程,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思考,成为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探索实现“双主体”教学.
(2)利用“微课”完成高等数学中重点、难点的知识教学
高等数学知识体系完整,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既要理解掌握概念定理,又要熟悉必要的数学运算、方法技巧.之前上课,都是老师备课,制作PPT,上课过程中,教师开始按照PPT上的内容“满堂灌”地逐一讲解,每一节课的课程内容都非常饱满,一味地讲知识、赶进度,却疏忽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虽然老师也会把下节课要讲的知识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预习,可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太会课前预习,所以,课堂上听课没有针对性,缺乏与老师的交流互动,没有做到师生一起走进课堂.为了减轻课堂上学生听课的疲劳状态,教师可以把高等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概念性的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每次上课之前发到班级的公共邮箱中,让学生们提前预习.我认为,高等数学中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定积分的概念等概念性知识都非常适合做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放在课下学习.
同时,微课的制作,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一次微课设计只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概念、定理、性质等);②微课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消化,需在适当位置设置暂停,还需对后续教学内容进行提示(例如放大关键词、特殊颜色标示等);③在微课设计中恰当地穿插提问环节,并且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提高课堂效率;④每段微课最后需有一个精短的总结,旨在梳理思路,概括此次微课的要点.
(3)利用“微课”扩充课堂容量,实现“交互式”教学
将“微课”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学,同时,精简了教师课上的授课内容,这就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学生可以把学习微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上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当完全理解了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经典的例题,让大家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求解,鼓励学生上黑板讲解和补充讲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最后要对学生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交互式”教学.
(4)利用“微课”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检测的目的
教师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列出相应的教学单,教学单中要明确指出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通过“微课”学习的,哪些是教师上课要讲的内容,哪个教学环节后会有相应的测试.在每个教学项目开始之前将教学单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教学安排心中有数.学生按照下图的方式达到对所学知识自行检测的目的,达不到规定成绩的,小组讨论知识欠缺的地方,与教师交流,教师针对性地辅导,学生继续完成相关微课程的学习,再一次完成检测,直到成绩合格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四、结束语
作为网络教学的新生力量,微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快捷、高效.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教学规律,不能盲目地将高等数学教学完全依赖于微课教学.同时,还应认真认识微课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在高等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融入微课教学,真正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视野,2013(24).
[2]米永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11(14):34-35.
[3]汪晓东.微课程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信息技术教育,2014(1).
[4]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