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来源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但近年来假新闻仍不时在媒体上出现,新闻纠纷及诉讼不断,有偿新闻屡禁不止,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以及新闻炒作、媒体越位等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被冠以“新闻公害”的现象对媒体公信力构成了挑战,屡受社会各界诟病。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闻真实、新闻活动、法律、发展方向
  一、新闻职业规范建设的原则
  国外著名的通讯社均有自己的新闻采编工作细则,其中均对新闻采编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细致明确的规定。在国内媒体中,新华社、《广州日报》、《西安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也都出台了内部的“采编行为规范”。通过梳理这些已经出台了的“采编行为规范”,可以发现国内外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开展新闻采访活动。新闻从业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其应尽的义务。具体到国内媒体而言,这一原则还包括自觉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坚持舆论导向功能。
  2.对新闻真实、客观、公正性的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真相是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共同的目标。西方媒体的新闻行为规范中,篇幅最大的就是对新闻来源的规定,对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均要求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可相互印证的新闻来源,并且明确规定拒绝匿名新闻源,其目的不外乎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国内媒体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真实性”列为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最重要的原则,并将其细化。
  3.新闻侵权行为的防范。新闻采访中必须尊重采访对象,维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新闻官司中,尽管不乏对媒体的不公正诉讼,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由于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责任编辑把关不严等问题导致报道偏颇或失实而引发的。
  4.新闻采编中的人文关怀原则。在对灾难新闻及弱势群体的采访中尤其应该注意人文关怀,但相较于前三个原则,这一点在国内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中,鲜有提及。国外媒体中,BBC的相关规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任何情况下,尊重隐私和死者尊严都是重要的。我们决不应无理由地展示他们。我们也应避免无理由地使用面部和严重伤痕的特写镜头以及其他暴力资料。BBC要求记者不应对受害者采取下列行为:置他们于准备采访的压力之下;以再三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传递书面消息或敲门的方式骚扰他们;被要求离开时,继续待在他们的领地等。
  5.新闻活动和经营活动分离。“有偿新闻”被称为新闻四大公害之一,可见其危害之大。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借曝光问题敲诈勒索等现象的存在,其根源正是采编和经营活动不分。国内外媒体在其采编人员行为规范中均对此作出了详尽的阐述和规定。
  二、职业规范建设的方向
  良好的职业规范是新闻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这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建设,即外部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业界自律制度的构建。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有效的媒介批评机制,通过制订法律、成立行业协会、建立评议和自律制度,以加强媒体行业的自我监督。这也是我们新闻职业规范建设应该借鉴的。笔者认为,我国新闻职业规范建设的方向如下:
  1.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新闻法规。西方一些国家如瑞典、丹麦、德国等,已颁布了《新闻法》。我国至今尚无《新闻出版法》,这对正确的、有效的新闻出版职业道德价值导向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我国新闻职业规范建设,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新闻出版法》,把部分新闻职业道德自律规范上升到法律层面,使其具备国家强制力。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这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新闻出版法》的空白。
  2.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不良从业记录制度。目前,国内省级以上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均设有举报窗口,接受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案件的举报。2005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2011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一方面通过规范记者的新闻采访行为,加强新闻队伍行业自律;另一方面通过限制有不良记录的人员从事新闻工作,净化新闻队伍。
  3.探索建立新闻职业道德自律的新机制。目前全世界约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新闻评议制度。这些组织是媒体及从业者按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职业社团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媒体及从业者因新闻活动所引起的纠纷,处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4.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加强媒体内部职业培训。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行业自律,都是外部约束机制。真正见效、也是最难实现的是新闻从业者的自我约束。而媒体从业者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必须借助于单位内部的培训和约束机制。
  我们以前的新闻职业培训多数仅限于理论层面。近年来,包括中国记协“记者大讲堂”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新闻职业道德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究其原因,正是组织者注重实践操作层面的结果。现实中,国内媒体在新闻行业规范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即便已经成文的职业规范,大多也是粗线条式的规定,操作性不强。媒体内部进行职业规范建设,从操作层面细化新闻职业规范,可以使从业者在实践中有章可循,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报道质量,减少技术性差错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筋混凝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因而需要在遵循各种规范下大胆灵活地解决一些结构方上的难点、重点。关键词:建筑钢筋质量隐患防止措施  概述: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问题,有关规范虽
摘 要: 房屋装修是件麻烦事:设计、找装修公司、买建材、监理、施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谨慎把关,稍不留神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房屋装修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房屋装修管理监管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房屋装修; 监管对策; 装修管理  一、房屋装修管理内容  房屋质量的管理任务是,定期对房屋完损等级进行评定,掌握所管房屋的质量状况及分布; 组织对危险房屋的鉴定并确定解危办法等。  1
1、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也标志着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因此在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目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粤建质函[2010]485号)”的试行,谈了南朗镇锦绣海湾城商品住宅工程实施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的实践与体会,希望能给该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品住宅工程;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实践;体会  1 前言  从2010年9月19日,广东省住建厅关于印发 “《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粤建质函[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设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房屋隔震及消能结构减震技术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房屋隔震及消能结构减震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隔震;消能减震  引言  从最近几年的两次大型地震灾害后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保护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和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摘要:本文介绍砌体结构的古代悠久历史和解放以来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以及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并详细阐述砌体结构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实例来分析多层砌体建筑的经济价格。  关键词:砌体结构、发展历史、优越性  一、砌体结构的古代发展历史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建筑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砌体按照所采用的块材不同,可分为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三大类
摘 要:当前房地产咨询业市场需求不足,房地产咨询企业规模小、专业化不足以及房地产咨询人员素质不高,其根源在于房地产咨询业制度的缺失,提出通过建设房地产咨询行业协会来加强对房地产咨询行业的统一管理,提高行业社会地位,并加强对房地产咨询人员素质、继续教育和资信的管理、加强对房地产咨询机构资质与信誉的管理,建立房地产咨询行业自律准则,以此来规范房地产咨询业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咨询 制度缺失 制度建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消费的提高,建设单位在追求高额利润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下,大肆运行和操作商业化,仅仅只是从人们对住房价廉的经济角度考虑。所居住的住宅只有豪华的外在物理实体,缺乏绿色建筑意识,导致住宅建设停留在浅层次和低级阶段,发展滞后。不断探索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理论,为城市住宅建筑设计迈出新的台阶。  关键词:城市住宅 建筑设计 改进措施 创新意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以方和圆、线、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正朝着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知识经济化、科技创新化方向发展,这些使得传统的人事档案在利用方式与管理模式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趋向成为必然。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趋向  一、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人事档案内容失真、材料不全、管理方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