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按内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服药依从性; 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极易产生懈怠情绪及负性心理,导致服药依从性差,致使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笔者所在科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方法对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87例,男22例,女65例,年龄31~73岁,平均(51±8)岁,病程0.5个月~2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24例,小学38例,文盲25例。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内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干预治疗2次/周,30~40 min/次,8周为1个疗程。本研究对照组中有1例因移居致中断治疗而失访,86例完成治疗。具体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选择科内2名高年资责任护士作为干预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优质的服务,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积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让患者满意。
1.2.2 认知能力评估 让患者讲述自己的认知行为,了解其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应对方式等。评估患者对疾病和规范用药的认知程度,针对其认知水平及特点,制订出个性化护理计划,采取多方面的治疗疏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适应方式,消除其负性情绪。
1.2.3 认知重建并不断巩固 讲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药物治疗新进展,正确服药对疾病恢复的影响以及不良行为引起的危害等。从思维、信念及认知上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通过行为训练,改变不良的生活、就医和用药行为。
1.2.4 家庭支持干预 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寻求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和照顾。建议家属及时进行干预,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同时家属的关心也可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定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内容包括:(1)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4)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对上述4个问题回答“是”得0分,回答“否”得1分,最后累计总分。4分即为依从性好,否则即为依从性差。问卷有专人负责讲解指导、发放和回收,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无法根治,70%~80%的患者病情呈慢性持续性发展[2],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等特点,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服药依从性差。有研究表明,患者的依从性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家庭背景、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对疾病的态度和对治疗方案及疾病知识的理解程度[3-4]。认识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变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同时结合行为训练,树立合理的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消除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自我认知评定分析和对疾病认知的重建、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心理调节等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这充分说明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是切实可行的,它可以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5-891.
[2] 何成松,胥芳元,余茜,等.有氧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学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55-557.
[3] Roter D L,Hall J A,Merisca R,et al.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a meta-analysis[J].Med Care,1998,36(8):1138-1161.
[4] 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136.
(收稿日期:2012-08-20) (本文编辑:李静)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服药依从性; 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极易产生懈怠情绪及负性心理,导致服药依从性差,致使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笔者所在科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方法对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87例,男22例,女65例,年龄31~73岁,平均(51±8)岁,病程0.5个月~2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24例,小学38例,文盲25例。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内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干预治疗2次/周,30~40 min/次,8周为1个疗程。本研究对照组中有1例因移居致中断治疗而失访,86例完成治疗。具体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选择科内2名高年资责任护士作为干预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优质的服务,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积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让患者满意。
1.2.2 认知能力评估 让患者讲述自己的认知行为,了解其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应对方式等。评估患者对疾病和规范用药的认知程度,针对其认知水平及特点,制订出个性化护理计划,采取多方面的治疗疏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适应方式,消除其负性情绪。
1.2.3 认知重建并不断巩固 讲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药物治疗新进展,正确服药对疾病恢复的影响以及不良行为引起的危害等。从思维、信念及认知上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通过行为训练,改变不良的生活、就医和用药行为。
1.2.4 家庭支持干预 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寻求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和照顾。建议家属及时进行干预,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同时家属的关心也可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定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内容包括:(1)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4)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对上述4个问题回答“是”得0分,回答“否”得1分,最后累计总分。4分即为依从性好,否则即为依从性差。问卷有专人负责讲解指导、发放和回收,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无法根治,70%~80%的患者病情呈慢性持续性发展[2],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等特点,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服药依从性差。有研究表明,患者的依从性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家庭背景、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对疾病的态度和对治疗方案及疾病知识的理解程度[3-4]。认识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改变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同时结合行为训练,树立合理的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消除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自我认知评定分析和对疾病认知的重建、相关疾病知识教育、心理调节等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这充分说明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是切实可行的,它可以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5-891.
[2] 何成松,胥芳元,余茜,等.有氧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学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9):555-557.
[3] Roter D L,Hall J A,Merisca R,et al.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a meta-analysis[J].Med Care,1998,36(8):1138-1161.
[4] 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136.
(收稿日期:2012-08-20)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