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京小金井市,吉卜力工作室一眼就能让人认出来:藤蔓攀爬在墙上,门前有一棵巨大的树随风摇曳,撒了一地那种绿色和光斑,就像这个工作室制作的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场景。
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吉卜力工作室执行董事铃木敏夫穿着往常那件黑色外套,一边微微点头一边说:“我想暂时解散制作部门,就像大扫除一样,解散后再重组”,已经退休了的宫崎骏还是穿着往日那件亚麻色围裙,低头在白纸上画着什么,接话说:“烦恼是没有用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在日本电视节目《热情大陆》中出现的这一幕,被曲解为“吉卜力解散”,强化了2014年7月起在网上盛传的“因运营负担日益加重,动画电影制作耗资巨大,吉卜力动画制作部门解散,不再制作动画”的谣言。消息一出,影迷们纷纷哀叹,一个时代过去了。所幸一个月后铃木敏夫辟了谣:吉卜力只是会改变拍片方式,宫崎骏想拍点短篇动画电影。但他也承认,宫崎骏2013年9月的隐退对吉卜力造成了影响。在吉卜力工作室中,比宫崎骏年纪更大、作品更偏向艺术片的高畑勋原本就低产,吉卜力将何去何从,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尽管在《幽灵公主》(1997)之后,宫崎骏几次都透露出退休的打算,但在制作完《起风了》(2013)之后,年过七旬的宫崎骏好像真的累了。《起风了》以真人真事为蓝本,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设计日本零式战机的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这是擅长幻想题材的宫崎骏给自己的挑战。创作期间,他经常把自己的头发抓得凌乱,缩在椅后的脚抖动着,一边画一边念着“太麻烦”了,“为什么进展这么慢”……
他一度陷入焦虑。除了需要画一些原画、场面设计、一边画一边跟着感觉决定故事走向,他还要逐一确认1500个镜头,16万张纸上的画。尽管他能够笑嘻嘻地说“重要的事大多都麻烦”,但这个老人每天都在逼近自己的极限,“就像水龙头的水越来越细小一样,我已经走投无路,无法重拾青春了”,“有时候会看不清观众的脸”。以前没少熬夜的他,这些年晚上九点钟就得回家。
铃木敏夫也感受到了宫崎骏的衰老。《起风了》五年前的作品《悬崖上的波妞》里有一段汽车飞驰的戏,被他评价“太寻常了!”。他想起宫崎骏在1979年《鲁邦三世》里画的汽车追逐画面,那是被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称为史上最完美的汽车追逐戏。“但是,他够努力了”铃木说。
“不行啊,我累了。为了自己难以实现的东西”。《起风了》上映之后,宫崎骏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宣布隐退,不再制作动画长片。随着老一辈退居二线,一个时代的确过去了,吉卜力新一代的接班人在哪里呢?
脱离宫崎骏
2014年7月19日,第一部完全没有宫崎骏和高畑勋参与的“新吉卜力作品”,年青导演米林宏昌的《记忆中的玛妮》上映。这一次,吉卜力的老一辈制作人铃木敏夫也只做了一些前期的事情,而将大部分工作交给新一代制作人西村义明。
1985年,当时还是著名动漫杂志《Animage》主编的铃木敏夫,为了让宫崎骏和高畑勋导演有个专门的动画制作环境,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在这里,吉卜力出品了宫崎骏导演的《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等,以及高畑勋导演的《萤火虫之墓》、《平成狸猫之战》等作品。两位导演专心创作,铃木则负责将作品推向市场。吉卜力成为了全球最知名的日本动画电影工作室之一。如今,这三个核心人物的岁数加起来已有218岁。
由于吉卜力一直坚持以原创动画长电影为主,销量肯定不如电视动画那么有保证。而且和多数制作公司按件计酬不同,为了保证出品质量稳定,吉卜力给员工发固定工资。高成本加上高风险,如今再剥离了老一辈的票房号召力,留给新一代的试错空间越来越小。
《记忆中的玛妮》首映当天,铃木敏夫没有出现。他穿着T恤在自己的工作室,侧躺在沙发上看棒球比赛直播,对前来采访的电视台记者说,对新片的发布“不担心,没问题”。此刻,米林宏昌和西村义明在首映礼上分站两旁,接受着众人的目光。
以英国作家琼安·G·罗宾森的同名童话为脚本,《记忆中的玛妮》讲述了在海边小村里被一对老夫妇收养的少女杏奈与神秘的女孩玛妮的故事。
昵称“麻吕”的米林宏昌出生于1973年,两鬓已经开始发白。他长相憨厚,有点“地包天”,总穿着休闲服饰,戴着眼镜,一副书呆子模样。《记忆中的玛妮》的制作时间比起宫崎骏和高畑勋惯常的周期少了一半,他只能尽其全力。作为导演,他知道他承担的责任。按照铃木的说法,这是“下一代的吉卜力”迈出的第一步。
这是米林宏昌第二次坐在吉卜力工作室的 “导演席”上。这是个特殊的座位,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其布置和别的座位其实没有不同,但宫崎骏正是在这里度过了大半生,无数次望向窗外。
5年前一个晴天,宫崎骏慢悠悠走到这个位子边时,没有坐下来。那时,30多岁的米林宏昌第一次坐上“导演席”,而他俩已经一年没有怎么说过话了。宫崎骏在刻意保持两人的距离。他望着窗外,说:“少了不少啊,以前满街都是花店来着,对面黄色的屋子颜色也浅了。”米林宏昌也停下手中的画笔。一齐望出去:“是啊,变浅了”。
这是米林宏昌执导《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时发生的场景。因为缺乏经验,又和宫崎骏一样非常在意细节,这部作品的进度一直落后于计划。那时,原画截止日期只剩下三周了,米林宏昌正在奋力赶进度。宫崎骏似乎感知到他的紧张,用这种方式表示了支持。
米林宏昌接棒时,已经跟随宫崎骏制作电影10年了,是团队里最出色的原画师。当宫崎骏问他愿不愿意做导演的时候,他忍不住“哎”地惊呼了一声。《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是由宫崎骏负责企划和脚本的。当动画制作真正开始的时候,宫崎骏说:绝不插手。
这对宫崎骏来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他得收起他的干劲,静静看年轻人发挥。2001年《千与千寻》的首映礼上, 60岁宫崎骏就已经感慨身体每况愈下,最大的问题是寻找接班人:“我现在才算明白黑泽明当时的心情,在《乱》中安排了李尔王这个角色,不是不想放开手中的权力,而是国王一旦成了老王就难免可笑愚蠢,我只要还有力气、干劲,就会一直制作电影,不知道这是喜剧还是悲剧,我想黑泽明当初的心情一定也是如此复杂。” 动画电影制作显然不是一个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尤其是在要求高质量、尽量使用手绘,并且以动作、表情细腻见长的吉卜力。一般来说,90分钟的长动画电影需要1万张画,而吉卜力往往要画到8万张以上。长期伏案工作,高强度的创造思考,让宫崎骏的眼睛、肩膀和腰都出现了毛病,他甚至像许多讲究养生的老人一样自创了一套健身操。唯一的区别是,他一做完健身操就立即坐下拿起画笔继续画,脑海里完全没有停止过思考。
他还得和时代的变幻赛跑。在2011年日本3·11地震后,他发现:“女孩去了另一个世界坚强起来的故事已经不合时代,因为这边的世界更恐怖”。
寻找接班人之路并不顺畅。曾经被认为是接班人的近藤喜文在1998年去世,离他导演动画电影处女作《侧耳倾听》发布仅三年。近藤比宫崎骏小10岁,是曾一起在同一家制作公司工作的前后辈,宫崎骏和高畑勋都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近藤为高畑勋绘制过《萤火虫之墓》中相依的悲苦兄妹,为宫崎骏《魔女宅急便》做过作画导演。但是当他以导演身份制作《侧耳倾听》后,和宫崎骏的关系急转直下。宫崎骏总忍不住到他身边指点,小到配音,大到情节,常常要他修改。
尽管摩擦不断,近藤仍然非常在意宫崎骏的观点。在《侧耳倾听》后期配音时,铃木敏夫发现有个地方有点奇怪。但近藤认为宫崎骏也看过并表示满意,所以不同意修改,一直到铃木保证“有问题我负责”,近藤才点了头。繁重的任务,最终压垮了近藤的身体。
巧合的是,米林宏昌当年就是看了近藤喜文的《侧耳倾听》,被其中表现细致内心的技巧所感动,才从美术大学退学,加入了吉卜力工作室。
或许是近藤的离去让宫崎骏有所领悟:“什么都指手画脚,到最后只能是磨瑕毁瑜”。当米林宏昌第一次执导时,宫崎骏将自己和米林隔离起来,基本不说话,就算面对面碰上,眼神也绕走。然而米林一开始的表现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在已完成的镜头检查环节,描绘阿莉埃蒂生活的庭院的镜头平淡无奇,铃木也皱起了眉头。于是,原本决心不插手的宫崎骏将座位搬到一个看得到米林的地方,盯得他后背发凉。
几经波折,《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如期上映,2010年累计票房收入92亿日元,和当年的《侧耳倾听》一样,是当年日本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到了制作《记忆中的玛妮》的时候,米林宏昌决定:“上一部老是在想‘如果是宫崎导演的话会怎么办?’,这次我决定不再这么想,要凭自己的力量来拍。”
36岁的制作人西村,是在结束了高畑勋去年的作品《夜辉姬物语》的工作后被铃木请过来的。西村似乎也想让《记忆中的玛妮》和原有的吉卜力作品有所区分,他们甚至让曾是“反宫崎派”的安藤雅司担任了作画导演,而场景则起用种田阳平为美术设计。
安藤雅司虽然曾在吉卜力工作,但在做完《千与千寻》的作画监督后便离开,追随叙事手段更加充满个性的动画导演今敏,直到后者去世。而被称为日本美术首席大师的种田阳平参与的多是真人电影,包括《杀死比尔》以及中国观众熟悉的《金陵十三钗》等。另外,这是第一次,吉卜力电影里有了两个女主角。在电影的后期宣传中,期望吸引的也是女性观众。
退休后的宫崎骏还是每天到工作室里来,但给了米林宏昌更充分的空间。上一次宫崎骏虽然说“不插手”,但到了最后的制作阶段还是会嘀咕几句,米林宏昌也因此做过一些修改。这一次,宫崎骏全程只提过一个意见。比较念旧的他觉得故事应该发生在濑户内海,但米林宏昌觉得场景太像宫崎骏的前作《悬崖上的波妞》,而且濑户内海温暖的感觉不符合原著神秘的氛围,他和西村都坚持了北海道设定,“宫崎骏也没有说什么”。
对此,铃木敏夫开玩笑说,宫崎骏往往插嘴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这一次是两个女主人公之间的事情,他就不会干涉了”。而铃木自己,最后还是没忍住,接受了西村的邀请,参与帮忙宣传工作。
继承人之困
然而《记忆中的玛妮》上映的第一个周末,票房成绩仅排第三,被《宠物小精灵》的剧场版甩到了后面。相比去年同期宫崎骏导演的《起风了》票房连连夺冠的成绩,新老两代的号召力可见一斑。网络上,对这部电影的诟病大多是:虽然比上一部作品有所进步,但依靠的是优秀的原著,导演本身的能力有限。
除了米林宏昌,吉卜力内部还有一个导演过两部作品的年轻导演—宫崎骏的长子宫崎吾朗。他的第一部作品《地海战记》(2006)和第二部作品《虞美人盛开的山坡》(2011),当年也受过同样的质疑。
1967年生的宫崎吾朗很早就想做动画,但背负“宫崎骏儿子”的名号,让他刻意逃离,成了景观设计师。或许是受兴趣牵引,他参与过吉卜力美术馆的设计工作后,成为了吉卜力美术馆馆长。由于完全没有动画电影经验,所以当铃木提出让宫崎吾朗做《地海战记》导演的时候,受到了众人尤其是宫崎骏的反对。铃木之所以力荐他,是因为在这部电影制作方针讨论陷入僵局时,吾朗拿出的画稿非常有灵气,而且说明主张的时候“心里有谱”。在家庭会议后,宫崎骏了解了儿子的决心,终于点头。
吾朗也和父亲一样,是充满干劲的人。他认真作画的时候会咬紧牙关,常年如此,牙齿因此松动甚至掉落了。即使最后对儿子的作品并不满意,看《地海战记》试映时到一半便离场,宫崎骏还是心软说:“做得很认真很踏实,但也决定不了什么,我觉得那工作意义不大,但对儿子来说是必须经历的”。
在制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的时候,宫崎骏对儿子依然放心不下,尤其是看了儿子画的男女主角后觉得他们“吊丧脸”,几次要求看分镜,甚至向铃木嘀咕“实在不行的话还是我来好了”。倔强的父子两人僵持不下,吾朗也一度陷入死胡同。最终宫崎骏出手,画了一幅画送给儿子,画上是女主角大步流星去上学的样子,吾朗似乎受了启发,工作一下子顺利了,男女主角也随着这些细微的动作阳光了起来。对此,宫崎骏还是嘴硬说:“我不是插手,只是给他一点灵感。” 这两部作品在当年都是票房冠军,却遭遇了票房“小年”,票房数据不高,在评论界也遭受到严厉的批评。有人认为,《地海战记》中的世界构建让人想起宫崎骏之前的作品,世界观也有刻意模仿父亲的痕迹,但整部影片却显得阴郁。《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上映后,宫崎骏说了一句,“我开始觉得有压力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可以理解为儿子追赶上自己感到有压力,也能理解为在动画事业上后继无人的压力。
目前看来,吉卜力内部虽然出现了两位年轻导演,也有了新的制作人,但影迷依然忧心忡忡。吉卜力解散的谣言之所以迅速传开,某种程度上也是担忧的表现。实际上吉卜力有心培养新人,并在小金井开设了研修班,工作室基本上每两年都会招入新人,还会引进已经小有成就的新鲜血液。但其工作氛围给新人的空间却很有限。
一方面,因为吉卜力的高风险制作方式,提拔新人需要非常谨慎。另一方面,吉卜力本来就是为宫崎骏和高畑勋成立的,是一个思想观念高度围绕这两位导演的地方,多数人只能执行导演想法,宫崎骏的性格也曾被形容为“独裁”。
此外,吉卜力制作长动画电影往往需要2年周期,比起电视动画快速制作的节奏,职位的流动缓慢得多。二十多年来,能熬到导演职位的寥寥,多数人陷于细分领域,有想法的往往会选择离开。
从吉卜力走出去的人,经过严谨的工作方式熏陶,往往有所成就,比如动画导演村田和也(演出研修生一期,《钢之炼金术师:叹息之丘的圣星》导演)、高桥敦史(《青之驱魔师》剧场版导演)、宫地昌幸(《亡念之扎姆德》的导演)等,都是在离开吉卜力后获得执导机会。创办STUDIO4℃的人也曾经在吉卜力工作过,和吉卜力更偏爱手绘不同,他们参与制作的作品往往是数码动画,而且将2D、3D、手绘融合,和画风硬派的大友克洋导演关系密切,参与了其代表作《阿基拉》的制作。
对此,铃木敏夫倒不担心。他甚至鼓励员工在休假期间去其他公司工作,觉得比较好的话不回来也可以。铃木相信,只要吉卜力有好的企划他们自然会回来。
再回来的人确实有,比如动画研修生一期、参与过《红猪》等作品原画工作的安藤雅司,以及动漫研修生二期、归来后成为高畑勋最近作品《辉夜姬物语》作画监督的小西贤一。
宫崎骏在退休之前的几年,一直陷于苦恼和纠结中。他之所以需要亲自画原画,是因为“吉卜力还没有人画得比他好”。虽然高兴于自己能力还强,另一方面又遗憾无人超越。 高畑勋近期接受采访时说:“动画人靠的是自身的天分,哪怕工作室把他培养到一定水平,最终能否成才也不好说。有人诟病吉卜力培养出来的核心人物少,我并不以为然。培养人才实在是太难了。”
也有人问过铃木敏夫,吉卜力是如何培养新一代的。他的回答是:“要让年轻人成长得更好,最好就是让我和宫崎骏这样啰唆的老一辈消失。”
这个意为“撒哈拉沙漠吹过的热风”的动画工作室,在创始人铃木敏夫的回忆中,是以“如果成功了就继续做下一部,如果失败了就解散”的态度成立的。实际上一开始吉卜力的票房号召力也的确一般,如今人们喜爱的《龙猫》当年虽然在业内口碑一流,却是票房毒药,在日本大获成功的是《幽灵公主》(1997),票房179亿日元,打破了《ET》自1982年在日本创下的票房纪录,真正被发行业界看好的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千与千寻》(2001),宫崎骏的电影获得世界性的最高赞誉。
如今回看吉卜力的成功,包含了许多偶然因素,日本动画电影史研究专家、《日本动画的力量》作者津坚信之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说,“它毫无疑问是日本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案例,但其成功很独特。吉卜力成功的原因,包括了宫崎骏和高畑勋极高的才华和原创能力,工作室的环境又让他们能非常舒服地做想做的作品,这就造成了其他动画导演不大可能复制他们的成功。”不过,在动画长电影领域,“吉卜力之外的年轻动画导演也不想去复制他们,他们希望做出更有自己代表性的作品。”
如今,老一辈的身影渐渐远去。吉卜力也抛开了“小工厂”,“一心一意把电影做好,而公司的维持和发展是其次”的定位,开始在周边产品和版权管理上多花心思,为工作室的持续运营创造更多利润。
《记忆中的玛妮》上映前后,铃木将年轻人召集到他的工作室,讨论即将发行的DVD合集宣传方案。2014年9月19日到10月15日,东京一家酒店推出了“小魔女宅急便”主题房间。在此期间,宫崎骏也没闲着,在吉卜力美术馆展示了他做的《胡桃夹子》新企划,美术馆一直为吉卜力维持着高人气……如植物枯荣,吉卜力未来终究会解散,但至少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