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在《历史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规定:“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熏陶,从而达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努力把握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探讨关于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因此,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讲解来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信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1.注意导入语的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入语我都精心设计,争取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过去的历史不能再现,历史课如单凭教师的语言描绘和阅读较抽象笼统的教材,学生是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指导学生编排历史小品、历史短剧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历史,增强对人物的理解,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枯燥的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自我参与。
4.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等。
三、精心挖掘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历史课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有成就的人物。他们有的品质优秀、人格高尚。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这些人物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的描述,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等。教师可用这些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成功时不沾沾自喜,失败时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电邮:xiaxuw7760@sina.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在《历史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规定:“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熏陶,从而达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努力把握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探讨关于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因此,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讲解来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信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1.注意导入语的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入语我都精心设计,争取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过去的历史不能再现,历史课如单凭教师的语言描绘和阅读较抽象笼统的教材,学生是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指导学生编排历史小品、历史短剧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历史,增强对人物的理解,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枯燥的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自我参与。
4.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等。
三、精心挖掘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历史课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有成就的人物。他们有的品质优秀、人格高尚。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这些人物通过教师情真意切的描述,无一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等。教师可用这些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成功时不沾沾自喜,失败时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电邮:xiaxuw7760@sina.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