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冒险的发稿
1992年1月18日,陈锡添接到一项重大任务:邓小平次日9点到深圳,跟随采访,此事绝密,不得外传。
“我是深圳唯一指派的文字记者。”当这个机遇敲门时,陈锡添51岁,是《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到报社工作9年,经历坎坷,几多离合。这个年龄的人生,似已渐渐迟暮。
而当时的深圳特区,情势也颇为微妙。“迈进90年代,敢闯敢试的深圳畏缩不前了。”陈锡添说。
邓小平到了深圳,陈锡添得到的指令是“不报道”。“直觉告诉我,总有一天会有机会报道,我要有这方面的准备。于是小平同志走到哪,我就拼命挤在旁边,要不然听不到他讲话。”
到3月中旬,媒体仍未获准公开发表小平讲话,这盏“红灯”谁也不敢去闯。
3月22日,陈锡添一觉醒来,看到《南方日报》头版标题是《小平同志在先科人中间》。他感觉脑袋“轰”的一下炸开了,“急得心里怦怦跳,不是不让发表吗?消息要是一篇篇出来,我采访的南方谈话内容,就没法写、没机会被人知道了。”
躲进房间,铺开稿纸,陈锡添一挥而就:《东方风来满眼春》,11000字一气呵成。当晚,深圳特区报社长区汇文审阅完全文,两人决定刊发。
印刷前一晚,陈锡添失眠了。不是怕丢官受处分,而是满心惶恐。“大量引用邓小平的话,弄错了怎么办?”
4天后,文章被新华社全文播;人民日报在头版主要位置转载;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之后,用45分钟全文播发。
这篇文章,让南方谈话精神传遍全国。社会思想的分歧,像春风吹拂下的冰面,瞬间融化。
42岁的“小记者”
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自唐朝李贺的诗。还在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时,陈锡添就喜爱李贺的诗歌。而他大学毕业后17年被时代环境敲击成片段的人生,也像极了李贺的困顿寂寥、飘荡悲叹。
2012年3月21日,回深圳参加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陈锡添,再去仙湖植物园,当他看到邓小平当年种下的高山榕时,又想起了1983年初到深圳的自己。
1983年10月,已在广州外语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工作5年的老师陈锡添到深圳旅游。陈锡添到了深圳才发现,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我被深圳感染了,对这座城市有了很大兴趣,感觉身上好像突然有一股劲,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回到新闻本行中去。”
这一年,陈锡添42岁。听说成立仅1年的《深圳特区报》要改为日报,陈锡添觉得那里肯定需要记者,便两手空空冲劲十足地跑去毛遂自荐。
“现在谈理想,年轻人都觉得可笑。但那时候,谈理想是件很严肃正常的事。”
人到中年才当上“小记者”,报社里满眼都是年轻人。“组长、副主任和主任领导我,他们都比我年轻。”
当年的50多位同学里,有一大半已成为局级干部。有的还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甘肃日报社长、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已过不惑之年的人生,似乎迟暮,青春的尾巴也已消失无踪。但42岁的陈锡添觉得,他正变得和这座城市一样年轻。
“没觉得有多焦虑,不自卑也不气馁。”陈锡添是当年报社年纪最大的记者,“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气。”
半年后,他成了副主任;两年后,当上经济部主任;1992年,成为当时深圳仅有的三名高级记者之一。
“比别人起步晚一点,但我走得快一点。”
“疯狂”时代的记录者
2012年3月,陈锡添去复旦大学作讲座,一位大学生提起了他的文章《不唯上 只唯实》。“没想到还会有人记得。”陈锡添一时有些吃惊。
促使陈锡添他写下这篇文章的教训,像是雪白墙壁上的一枚生锈的钉子,一直钉在他心头。
“1992年8月,深圳市决定以发售认购抽签表的形式发行新股。”陈锡添说,中签者可买1000股新上市股票。
消息传开后,几十万张身份证被从全国各地带到深圳。发行日一早,板凳、凉席、自行车,甚至是床,都排进100万人的长龙中。
可没想到,很多抽签表被“走后门”拿走了。失落和绝望点燃了排了几十个小时队的股民们。当晚,一些人阻塞了深南中路,烧毁了两辆汽车、四辆摩托车,多名警察被打伤。
这一晚,陈锡添正值夜班。回来的记者讲述了现场的混乱,惨不忍睹。
“市里一位领导审过稿子后,要求加上:发售工作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很多场合,陈锡添都没讳言过此事。
可想而知,第二天,报社面对的是100多个“闭着眼睛说瞎话”的愤怒电话,说特区报是“特吹报”。
事后,广东批评深圳“封锁新闻”,中央有关部门下文,对深圳媒体给出四个字评价:文过饰非。
“这四个字,这么多年来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不敢忘啊。”20年后,陈锡添抬起手指,敲敲自己的脑门。
从这个角度看,陈锡添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观念影响改变了人的命运,自愿来深圳的人都有种理想主义情结,不甘平庸,勇于闯荡。个人和城市是相似的。”
1992年1月18日,陈锡添接到一项重大任务:邓小平次日9点到深圳,跟随采访,此事绝密,不得外传。
“我是深圳唯一指派的文字记者。”当这个机遇敲门时,陈锡添51岁,是《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到报社工作9年,经历坎坷,几多离合。这个年龄的人生,似已渐渐迟暮。
而当时的深圳特区,情势也颇为微妙。“迈进90年代,敢闯敢试的深圳畏缩不前了。”陈锡添说。
邓小平到了深圳,陈锡添得到的指令是“不报道”。“直觉告诉我,总有一天会有机会报道,我要有这方面的准备。于是小平同志走到哪,我就拼命挤在旁边,要不然听不到他讲话。”
到3月中旬,媒体仍未获准公开发表小平讲话,这盏“红灯”谁也不敢去闯。
3月22日,陈锡添一觉醒来,看到《南方日报》头版标题是《小平同志在先科人中间》。他感觉脑袋“轰”的一下炸开了,“急得心里怦怦跳,不是不让发表吗?消息要是一篇篇出来,我采访的南方谈话内容,就没法写、没机会被人知道了。”
躲进房间,铺开稿纸,陈锡添一挥而就:《东方风来满眼春》,11000字一气呵成。当晚,深圳特区报社长区汇文审阅完全文,两人决定刊发。
印刷前一晚,陈锡添失眠了。不是怕丢官受处分,而是满心惶恐。“大量引用邓小平的话,弄错了怎么办?”
4天后,文章被新华社全文播;人民日报在头版主要位置转载;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之后,用45分钟全文播发。
这篇文章,让南方谈话精神传遍全国。社会思想的分歧,像春风吹拂下的冰面,瞬间融化。
42岁的“小记者”
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自唐朝李贺的诗。还在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时,陈锡添就喜爱李贺的诗歌。而他大学毕业后17年被时代环境敲击成片段的人生,也像极了李贺的困顿寂寥、飘荡悲叹。
2012年3月21日,回深圳参加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陈锡添,再去仙湖植物园,当他看到邓小平当年种下的高山榕时,又想起了1983年初到深圳的自己。
1983年10月,已在广州外语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工作5年的老师陈锡添到深圳旅游。陈锡添到了深圳才发现,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和希望。“我被深圳感染了,对这座城市有了很大兴趣,感觉身上好像突然有一股劲,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回到新闻本行中去。”
这一年,陈锡添42岁。听说成立仅1年的《深圳特区报》要改为日报,陈锡添觉得那里肯定需要记者,便两手空空冲劲十足地跑去毛遂自荐。
“现在谈理想,年轻人都觉得可笑。但那时候,谈理想是件很严肃正常的事。”
人到中年才当上“小记者”,报社里满眼都是年轻人。“组长、副主任和主任领导我,他们都比我年轻。”
当年的50多位同学里,有一大半已成为局级干部。有的还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甘肃日报社长、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已过不惑之年的人生,似乎迟暮,青春的尾巴也已消失无踪。但42岁的陈锡添觉得,他正变得和这座城市一样年轻。
“没觉得有多焦虑,不自卑也不气馁。”陈锡添是当年报社年纪最大的记者,“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气。”
半年后,他成了副主任;两年后,当上经济部主任;1992年,成为当时深圳仅有的三名高级记者之一。
“比别人起步晚一点,但我走得快一点。”
“疯狂”时代的记录者
2012年3月,陈锡添去复旦大学作讲座,一位大学生提起了他的文章《不唯上 只唯实》。“没想到还会有人记得。”陈锡添一时有些吃惊。
促使陈锡添他写下这篇文章的教训,像是雪白墙壁上的一枚生锈的钉子,一直钉在他心头。
“1992年8月,深圳市决定以发售认购抽签表的形式发行新股。”陈锡添说,中签者可买1000股新上市股票。
消息传开后,几十万张身份证被从全国各地带到深圳。发行日一早,板凳、凉席、自行车,甚至是床,都排进100万人的长龙中。
可没想到,很多抽签表被“走后门”拿走了。失落和绝望点燃了排了几十个小时队的股民们。当晚,一些人阻塞了深南中路,烧毁了两辆汽车、四辆摩托车,多名警察被打伤。
这一晚,陈锡添正值夜班。回来的记者讲述了现场的混乱,惨不忍睹。
“市里一位领导审过稿子后,要求加上:发售工作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很多场合,陈锡添都没讳言过此事。
可想而知,第二天,报社面对的是100多个“闭着眼睛说瞎话”的愤怒电话,说特区报是“特吹报”。
事后,广东批评深圳“封锁新闻”,中央有关部门下文,对深圳媒体给出四个字评价:文过饰非。
“这四个字,这么多年来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不敢忘啊。”20年后,陈锡添抬起手指,敲敲自己的脑门。
从这个角度看,陈锡添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观念影响改变了人的命运,自愿来深圳的人都有种理想主义情结,不甘平庸,勇于闯荡。个人和城市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