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媒介融合进入深度系统性发展阶段,媒介环境和生态发生巨变。除了传媒业本身的融合,其“供给侧”的改革势在必行,即传媒人才培养应以媒介市场为导向,围绕人才需求,突出教育的服务性特点,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以全媒体、复合型,具备多元化知识体系、多种专业媒体技能和开放式思维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媒介融合人才供给侧改革。
【关 键 词】供给侧改革;传媒人才;媒介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崔颖,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2.018
2015 年11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此后,供给侧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成为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由于这一改革思路在关注需求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上,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都具有启发意义。因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恰恰为媒介深度融合的当下提供了深刻的变革力量。媒介的深度融合要求必须改善愈益明显的供需矛盾,适应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摸清需求侧的变化趋势,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媒介融合所需的传媒人才的培养路径,转变培养机制和内容,提高培养效率和“供给”质量,提升传媒人才的专业竞争力,真正实现媒介融合的“精准供给”。
一、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供需错配
当前,媒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新型作业形式,成为媒体行业发展自觉,已步入关键时期。业界的迅猛变化不断刷新对新闻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改革要求。而现实的情况是,行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和高校的供给存在巨大的落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互联网、手机用户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未来3—5年新媒体及融合人才的缺口将达60—80万人。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媒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中最缺乏精细专业的内容制作者和职业经理人这两种人才。他们既要有熟练的采编技能,又要有必要的经营管理理念;既要能够深入把握和洞悉传媒产业市场规律,又要熟练数字管理和媒体业务。而从目前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供给的角度来看,专业学生成批量地生产,教育教学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传媒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业特色
以目前多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情况为例,无论是教学计划的拟订,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各高校的培养方式大多缺乏创新,课程设置单一。多以培养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为标准,并且实践性不足,不能显示出融媒环境应有的层次化办学特色。
2.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数字传播技术,新闻从业者在具备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技能。另外,很多新闻单位越来越关注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生,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而传统新闻教育恰恰缺乏这一点,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其他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据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媒介市场与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
3.不符合职业岗位需求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最需要的是具备跨媒体、新媒体技能的人才,而目前很多专业院校的教育却没有真正把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其教学体系中,没有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忽略对学生融媒体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按照社会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进行专业的、有效的培养。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不符合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同时,专业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内容都落后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变化,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跟上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导致供需脱节。
除此之外,传媒人才培养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学科构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化人才培养不足,培养层次不明确,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
二、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需求侧的变化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在产品生产、传播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传媒人才需求侧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体如下。
1.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转型要求。必备素质包括客观的视角、广博的知识与准确的判断;能力包括新闻洞察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沟通对话能力、传播能力、写作能力等。新闻洞察能力主要指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和把握能力。新闻策划能力越来越受重视,是新闻进入创意时代的重要标志,往往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思维,反映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社会调查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反复研究,从而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沟通对话能力在本质上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2.更多元的知识体系
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给传媒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闻记者不能做单一的“传声筒”,而是要用更专业的眼光为用户筛选更有价值的信息,并用更专业的知识去解读信息,从而为受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做到博而专,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对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等有较深刻的认识。
3.更专业的媒体技能
媒介融合是各个不同媒体形态的整合、重组和全方位的合作,从信息的采集、制作到传播、反馈,都贯穿其中。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传统媒体需要的采写编评等技能,更要掌握多元化、专业化的媒体技能,从传统的单一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型。既要会写会拍,又要會采会编;既要懂音频报道,又要会视频剪辑。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摄像机和一部智能手机组成的“移动工作室”将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采写报道要求,使信息资源实现有效的共享,针对不同媒介的差异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实现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比如当前兴起的数据新闻、互动新闻等报道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视性、故事性和图文互动性。记者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也要会对图片、音频、视频进行后期处理,从而更直观准确地表现信息内容。 同时,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内容生产上更需要经营管理市场化的融合。媒体从一个单纯的信息生产者向知识生产者与管理者转型,对海量信息资源要有整合、分析与利用的能力,业界正需要这种高素质的业务人才与管理人才。
4.更开放的思维观念
“互联网+”、社群营销、社交经济、数字经济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媒体人需要具备更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力求创新。媒体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已突破原有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社交化传播、内容分享成为传播的主要方式。如过去的春晚,全国十亿观众同一时间收看同一节目。而如今人人都是传播主体,抢红包、内容分享等互动模式习以为常,传播变得越来越开放。
当前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和渠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元素,社交化的粉丝经济迅速发展。凯文·凯利说:“只要你能够创造高质量的内容,借助社会化传播的途径,拥有1000个愿意为你一年付出100美元的粉丝,你就能在美国过上体面的生活。”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参考,专业素养和传播规律越发重要[1]。
“地球村”超越了国界、地域,国际传播越来越重要。中国需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在国际舆论场争取话语权。同时,海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民生等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和影响,通过网络散播各种不利于我国安全稳定团结的信息,唯有掌握了话语权,我们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舆论场的斗争中赢得胜利[2]。
总之,融合形态的新闻报道模式也要求记者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为单一媒体提供报道,而是要在信息选择和加工过程中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报道需求。当今的传媒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一是立体型,既拥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的传播视野;二是高能型,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身兼多职;三是多面型,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
三、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媒介融合时代,应基于供给侧改革角度,结合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针对供给结构问题,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既要充分尊重其个性,又要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教育供给侧的质量,从具体环节设计着手,探求传媒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方案。
1.培养理念融合:调整人才定位,树立大传播、全媒体理念
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从业人员的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为主,但在当前融媒环境中,这远远无法满足传媒市场和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组织、自媒体甚至个人都需要进行自我价值的传播,所以新闻院校在人才培养时应以“泛媒体”为定位,扩大培养目标,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而是以大传播、全媒体为立足点,以媒介融合为目标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传媒人才。如既要精通新闻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新媒体应用和数字技术,还应具备如社会、经济、法律、心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在掌握采写编评摄录等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根据不同传播主体的特点,熟练地运用各种传播技能。根据传媒市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如美国的许多新闻院校都至少开设一门数据新闻课程,以适应数据新闻的迅速发展。
2.课程体系融合:面向市场,实现专业课程从分化到整合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推进,近年来我国许多新闻院校纷纷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如一些高校采用“2+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注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培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过于泛化或细化的课程体系,值得肯定和借鉴。
但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融媒体的发展环境,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面对快速发展的媒介融合态势,新闻传播院校要根据传媒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舆情管理、公共关系服务、产品经理、后期制作等具体方向的人才,及时增开业界亟须的融媒课程。如当前十分缺乏的产品经理,既要懂传统媒体运作和传播规律,又要懂新媒体的运营技能,既要懂新闻业务,又要会数字化的传播技能,这样才能满足融媒体的实际需要,打造出有内涵、有影响力的媒介产品和服务平台[1]。
3.实践教学融合:完善实践体系,拓展实践渠道
完善的知识结构,全面的专业素养,坚实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高强度的实践训练所得。为了扩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新闻院校要根据市场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此来满足媒介融合的实际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种方式的创新。基于此,笔者归结为“四结合”。
一是通识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一二年级以通识课和平台课为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三四年级则强化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实践能力。
二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导致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素养不足,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认识不足,缺乏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传统的文科则是在数字逻辑领域相对弱化。新闻传播实质上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往往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既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又要避免过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既要强调“术”,又要重视“道”,通过实践教学的强化,使二者有机结合。
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内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式项目课程法、模块课程法、衔接式新闻采写读编评训练,并且与课外针对性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如写专业读书笔记、参加课外实训练习等,并以作品为考核标准。同时,利用校内外的多种实践平台,如校报、广播站、校电视台、校园网等,结合各种学生社团、媒体工作室,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播音主持大赛、版面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并且通过社交媒体让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对媒介产品制作、传播、反馈的全过程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使他们养成全媒体、融媒体的思维倾向。
四是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引进小组讨论教学、研究性教学,通过项目驱动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项目,结合各种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以研究促教学,使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调查、实施、总结,提升调研分析能力。如目前一些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试验方法,学生通过对专业相关领域的选题研究,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4.专业职业融合:强化持续学习能力,实现职业培养多元化
当前传媒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转到其他行业和新媒体领域,这对媒介融合发展十分不利。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培养既懂采编等业务技能,又会新媒体应用和数字技术的综合性服务人才变得尤为重要。一是应利用高校资源和现有的人才培养政策,分层培养各类人才。本科阶段注重实用性,硕士阶段定位于策划和管理人才,博士阶段着重于科研。二是企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和遴选机制,并辅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3]。
参考文献
[1]汤景泰,黄雪姣.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J]. 青年记者,2016(18).
[2]滕瀚. 透过腾讯《2014互联网跨界趋势报告》探析媒体融合路径. 声屏世界,2015(1).
[3]范晓林. 我国传媒产业转型发展:现实困境、发展走向与路径选择[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6).
【关 键 词】供给侧改革;传媒人才;媒介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崔颖,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2.018
2015 年11月10 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此后,供给侧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成为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由于这一改革思路在关注需求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上,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都具有启发意义。因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恰恰为媒介深度融合的当下提供了深刻的变革力量。媒介的深度融合要求必须改善愈益明显的供需矛盾,适应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摸清需求侧的变化趋势,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媒介融合所需的传媒人才的培养路径,转变培养机制和内容,提高培养效率和“供给”质量,提升传媒人才的专业竞争力,真正实现媒介融合的“精准供给”。
一、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供需错配
当前,媒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新型作业形式,成为媒体行业发展自觉,已步入关键时期。业界的迅猛变化不断刷新对新闻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改革要求。而现实的情况是,行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和高校的供给存在巨大的落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互联网、手机用户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未来3—5年新媒体及融合人才的缺口将达60—80万人。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媒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中最缺乏精细专业的内容制作者和职业经理人这两种人才。他们既要有熟练的采编技能,又要有必要的经营管理理念;既要能够深入把握和洞悉传媒产业市场规律,又要熟练数字管理和媒体业务。而从目前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供给的角度来看,专业学生成批量地生产,教育教学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传媒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业特色
以目前多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情况为例,无论是教学计划的拟订,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各高校的培养方式大多缺乏创新,课程设置单一。多以培养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为标准,并且实践性不足,不能显示出融媒环境应有的层次化办学特色。
2.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数字传播技术,新闻从业者在具备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技能。另外,很多新闻单位越来越关注跨专业、跨学科的毕业生,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而传统新闻教育恰恰缺乏这一点,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其他知识储备远远不够。据近年来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媒介市场与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
3.不符合职业岗位需求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最需要的是具备跨媒体、新媒体技能的人才,而目前很多专业院校的教育却没有真正把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其教学体系中,没有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忽略对学生融媒体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按照社会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进行专业的、有效的培养。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不符合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同时,专业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内容都落后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变化,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跟上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导致供需脱节。
除此之外,传媒人才培养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学科构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化人才培养不足,培养层次不明确,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
二、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需求侧的变化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在产品生产、传播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传媒人才需求侧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体如下。
1.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转型要求。必备素质包括客观的视角、广博的知识与准确的判断;能力包括新闻洞察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沟通对话能力、传播能力、写作能力等。新闻洞察能力主要指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和把握能力。新闻策划能力越来越受重视,是新闻进入创意时代的重要标志,往往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思维,反映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社会调查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反复研究,从而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沟通对话能力在本质上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2.更多元的知识体系
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给传媒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闻记者不能做单一的“传声筒”,而是要用更专业的眼光为用户筛选更有价值的信息,并用更专业的知识去解读信息,从而为受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做到博而专,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对政治、经济、科学、社会等有较深刻的认识。
3.更专业的媒体技能
媒介融合是各个不同媒体形态的整合、重组和全方位的合作,从信息的采集、制作到传播、反馈,都贯穿其中。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传统媒体需要的采写编评等技能,更要掌握多元化、专业化的媒体技能,从传统的单一型记者向全能型记者转型。既要会写会拍,又要會采会编;既要懂音频报道,又要会视频剪辑。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摄像机和一部智能手机组成的“移动工作室”将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采写报道要求,使信息资源实现有效的共享,针对不同媒介的差异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实现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比如当前兴起的数据新闻、互动新闻等报道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视性、故事性和图文互动性。记者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也要会对图片、音频、视频进行后期处理,从而更直观准确地表现信息内容。 同时,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内容生产上更需要经营管理市场化的融合。媒体从一个单纯的信息生产者向知识生产者与管理者转型,对海量信息资源要有整合、分析与利用的能力,业界正需要这种高素质的业务人才与管理人才。
4.更开放的思维观念
“互联网+”、社群营销、社交经济、数字经济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媒体人需要具备更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力求创新。媒体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已突破原有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社交化传播、内容分享成为传播的主要方式。如过去的春晚,全国十亿观众同一时间收看同一节目。而如今人人都是传播主体,抢红包、内容分享等互动模式习以为常,传播变得越来越开放。
当前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和渠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元素,社交化的粉丝经济迅速发展。凯文·凯利说:“只要你能够创造高质量的内容,借助社会化传播的途径,拥有1000个愿意为你一年付出100美元的粉丝,你就能在美国过上体面的生活。”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参考,专业素养和传播规律越发重要[1]。
“地球村”超越了国界、地域,国际传播越来越重要。中国需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在国际舆论场争取话语权。同时,海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民生等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和影响,通过网络散播各种不利于我国安全稳定团结的信息,唯有掌握了话语权,我们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舆论场的斗争中赢得胜利[2]。
总之,融合形态的新闻报道模式也要求记者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为单一媒体提供报道,而是要在信息选择和加工过程中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报道需求。当今的传媒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一是立体型,既拥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的传播视野;二是高能型,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身兼多职;三是多面型,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
三、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媒介融合时代,应基于供给侧改革角度,结合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针对供给结构问题,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既要充分尊重其个性,又要满足媒介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教育供给侧的质量,从具体环节设计着手,探求传媒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方案。
1.培养理念融合:调整人才定位,树立大传播、全媒体理念
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从业人员的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为主,但在当前融媒环境中,这远远无法满足传媒市场和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组织、自媒体甚至个人都需要进行自我价值的传播,所以新闻院校在人才培养时应以“泛媒体”为定位,扩大培养目标,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而是以大传播、全媒体为立足点,以媒介融合为目标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传媒人才。如既要精通新闻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新媒体应用和数字技术,还应具备如社会、经济、法律、心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在掌握采写编评摄录等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根据不同传播主体的特点,熟练地运用各种传播技能。根据传媒市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如美国的许多新闻院校都至少开设一门数据新闻课程,以适应数据新闻的迅速发展。
2.课程体系融合:面向市场,实现专业课程从分化到整合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推进,近年来我国许多新闻院校纷纷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如一些高校采用“2+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注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培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过于泛化或细化的课程体系,值得肯定和借鉴。
但与此同时,为了适应融媒体的发展环境,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面对快速发展的媒介融合态势,新闻传播院校要根据传媒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舆情管理、公共关系服务、产品经理、后期制作等具体方向的人才,及时增开业界亟须的融媒课程。如当前十分缺乏的产品经理,既要懂传统媒体运作和传播规律,又要懂新媒体的运营技能,既要懂新闻业务,又要会数字化的传播技能,这样才能满足融媒体的实际需要,打造出有内涵、有影响力的媒介产品和服务平台[1]。
3.实践教学融合:完善实践体系,拓展实践渠道
完善的知识结构,全面的专业素养,坚实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高强度的实践训练所得。为了扩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新闻院校要根据市场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此来满足媒介融合的实际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种方式的创新。基于此,笔者归结为“四结合”。
一是通识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一二年级以通识课和平台课为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三四年级则强化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实践能力。
二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导致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素养不足,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认识不足,缺乏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传统的文科则是在数字逻辑领域相对弱化。新闻传播实质上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往往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既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又要避免过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既要强调“术”,又要重视“道”,通过实践教学的强化,使二者有机结合。
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内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式项目课程法、模块课程法、衔接式新闻采写读编评训练,并且与课外针对性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如写专业读书笔记、参加课外实训练习等,并以作品为考核标准。同时,利用校内外的多种实践平台,如校报、广播站、校电视台、校园网等,结合各种学生社团、媒体工作室,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播音主持大赛、版面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并且通过社交媒体让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对媒介产品制作、传播、反馈的全过程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使他们养成全媒体、融媒体的思维倾向。
四是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引进小组讨论教学、研究性教学,通过项目驱动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项目,结合各种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以研究促教学,使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调查、实施、总结,提升调研分析能力。如目前一些高校实行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试验方法,学生通过对专业相关领域的选题研究,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4.专业职业融合:强化持续学习能力,实现职业培养多元化
当前传媒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转到其他行业和新媒体领域,这对媒介融合发展十分不利。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培养既懂采编等业务技能,又会新媒体应用和数字技术的综合性服务人才变得尤为重要。一是应利用高校资源和现有的人才培养政策,分层培养各类人才。本科阶段注重实用性,硕士阶段定位于策划和管理人才,博士阶段着重于科研。二是企業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和遴选机制,并辅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3]。
参考文献
[1]汤景泰,黄雪姣.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J]. 青年记者,2016(18).
[2]滕瀚. 透过腾讯《2014互联网跨界趋势报告》探析媒体融合路径. 声屏世界,2015(1).
[3]范晓林. 我国传媒产业转型发展:现实困境、发展走向与路径选择[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