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视频化是指在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教学案例。在职高思政教育特定环境下的视频教学有其独特性。适应于职高思政教育教学视频案例的引入,主要表现为教师运用过程中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对产生问题的避免。
【关键词】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多媒体教学
职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课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在我们所生活在的这个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飞速增加的新闻信息,急剧攀升的娱乐信息,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飞速递增的科技信息以及各类思潮不断的和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他们的思想关注点日趋宽泛和分散,思想文化需求日趋多样,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职高学生虽与普通高中学生属于同年龄段青少年,但由于其生源结构和所面对的社会影响因素不同,他们除了具有一般高中生的特点外,还具有其它的特殊性[1]。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为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確立正确方向。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要是通过教师运用课本和板书来对学生进行说服、灌输、激励、调节、沟通等来实现教学目标[2]。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静态化,表现为重灌输轻启发、引导,重记忆轻思维,重单一口授轻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如此弊端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极易造成学生机械性学习,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课堂条件下,这些教学环节同样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多媒体视频教学环节的引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打开学生心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3]。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从学生关心、熟知的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事例入手,进行参照对比。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具体的认知。这种方法真实、亲切,容易吸引学生。
老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老师是教学情景的创建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倾听和反映学生诉求的角色,只有尊重学生是有个性、情感和尊严的学习主体,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活”起来。当今很多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中,主持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和观众达到平等的交流从而获得了成功,这给我们思政教育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视频案例在职高思政课堂上的设计
根据视频,教师设计课程任务包含四个阶段即:观看前,观看时,观看后以及课后思考总结。
观看前阶段,运用板书把课堂教学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通过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简单探讨为即将播放的视频内容做铺垫、导入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直接输入问题,提供背景资料等方式,引入“头脑风暴”,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谓“头脑风暴”是根据一个主题或某个问题,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或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参与到话题中来,任何观点都可接受,不做任何评论或分析,当所有的观点或意见都发表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意见和观点进行分类、分析和选择,教师将这些问题或者陈述板书在黑板上,以此来表达对学生欲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尊重和理解。引入正题,导入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资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观看时的任务。心理学家认为,感知是认知事物的首要准备。视频导入是通过播放电影或录像,客观地直接刺激学生的感知,从而激活他们的求知思维。观看视频时,紧扣教学内容,抓住视频中人物的语言,心理变化细节,不断的和学生展开探讨。此时任务设计因紧扣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难点展开。通过选择暂停视频来和学生沟通,找出之前所提问题的答案,与观看前学生针对此问题的想法做激烈的碰撞,从中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变通。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视频中的非语言因素,如手势、目光接触、姿势、性格、服装、外表、行为、环境和其他因素来深入剖析视频材料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来不断的和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合理运用暂停键,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心理学家认为,疑难问题易引起定向思维,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利用图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景,提出新奇的疑难问题,或者有“头”无“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观看后阶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沟通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当视频案例中的主导思维和学生的既定思维碰撞产生火花之后,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扭转不良讨论要有提前准备。此阶段,引导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选出统一思想后的代表来提出论点进行相互辩论,此过程,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和想法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必要的补充,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要及时纠正和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后续活动。 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发放给学生阅读,通过鼓励学生写日志,主动与学生互通邮件来继续探讨,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能够不断体验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所学内容。
二、视频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视频选材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不高。由于教师的主观性、视频材料搜集范围狭窄以及视频材料的剪辑粘合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课堂教学中所引用的视频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契合度不高,分散学生注意力,相关性不高的视频播放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任务。
过度依赖视频教学内容。多媒体课堂条件下,传统教学环节同样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和章节都必须进行视频案例教学。视频导入是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进行直观生动的辅助教学。相对于课本中理论的抽象,视频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它并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本身。因为每个视频案例知识对具体问题的描述,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仅以视频来充斥整个课堂,无疑易入以偏概全、以视频现象替代理论知识讲授的误区。
视频选材不够权威,不具备说服力。案例本身具有争议性,造成教师对案例的控制力减弱,节外生枝出其他话题。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某些带有故事情节的法律类、历史类题材的视频资料而言,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讲求“中庸”,即无过无不及,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则是“适度原则”的体现,即事物的发展应当保持在度的范围之内,既要防止发展的缓慢与停滞,又要避免发展中的冒进[4]。职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多媒体视频作为信息的载体,引入传统思政教育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在职高思政教育课堂上利用好多媒体视频,把及时的信息、创新的内容、有效的方法带到课堂上来,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频在提高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过程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 韩裕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耦合[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6).
[3] 李振亭,陈中.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论网络教学视频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6(11).
[4] 孙爱霞,冯宪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7).
【关键词】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多媒体教学
职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课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在我们所生活在的这个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飞速增加的新闻信息,急剧攀升的娱乐信息,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飞速递增的科技信息以及各类思潮不断的和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他们的思想关注点日趋宽泛和分散,思想文化需求日趋多样,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职高学生虽与普通高中学生属于同年龄段青少年,但由于其生源结构和所面对的社会影响因素不同,他们除了具有一般高中生的特点外,还具有其它的特殊性[1]。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为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確立正确方向。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要是通过教师运用课本和板书来对学生进行说服、灌输、激励、调节、沟通等来实现教学目标[2]。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静态化,表现为重灌输轻启发、引导,重记忆轻思维,重单一口授轻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如此弊端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极易造成学生机械性学习,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课堂条件下,这些教学环节同样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多媒体视频教学环节的引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打开学生心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3]。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从学生关心、熟知的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事例入手,进行参照对比。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具体的认知。这种方法真实、亲切,容易吸引学生。
老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老师是教学情景的创建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倾听和反映学生诉求的角色,只有尊重学生是有个性、情感和尊严的学习主体,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活”起来。当今很多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中,主持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和观众达到平等的交流从而获得了成功,这给我们思政教育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视频案例在职高思政课堂上的设计
根据视频,教师设计课程任务包含四个阶段即:观看前,观看时,观看后以及课后思考总结。
观看前阶段,运用板书把课堂教学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通过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简单探讨为即将播放的视频内容做铺垫、导入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直接输入问题,提供背景资料等方式,引入“头脑风暴”,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谓“头脑风暴”是根据一个主题或某个问题,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或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参与到话题中来,任何观点都可接受,不做任何评论或分析,当所有的观点或意见都发表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意见和观点进行分类、分析和选择,教师将这些问题或者陈述板书在黑板上,以此来表达对学生欲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尊重和理解。引入正题,导入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资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观看时的任务。心理学家认为,感知是认知事物的首要准备。视频导入是通过播放电影或录像,客观地直接刺激学生的感知,从而激活他们的求知思维。观看视频时,紧扣教学内容,抓住视频中人物的语言,心理变化细节,不断的和学生展开探讨。此时任务设计因紧扣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难点展开。通过选择暂停视频来和学生沟通,找出之前所提问题的答案,与观看前学生针对此问题的想法做激烈的碰撞,从中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变通。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视频中的非语言因素,如手势、目光接触、姿势、性格、服装、外表、行为、环境和其他因素来深入剖析视频材料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来不断的和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合理运用暂停键,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心理学家认为,疑难问题易引起定向思维,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利用图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景,提出新奇的疑难问题,或者有“头”无“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观看后阶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沟通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当视频案例中的主导思维和学生的既定思维碰撞产生火花之后,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扭转不良讨论要有提前准备。此阶段,引导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选出统一思想后的代表来提出论点进行相互辩论,此过程,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和想法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必要的补充,对于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要及时纠正和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后续活动。 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发放给学生阅读,通过鼓励学生写日志,主动与学生互通邮件来继续探讨,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能够不断体验感悟课堂教学中的所学内容。
二、视频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视频选材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不高。由于教师的主观性、视频材料搜集范围狭窄以及视频材料的剪辑粘合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课堂教学中所引用的视频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契合度不高,分散学生注意力,相关性不高的视频播放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任务。
过度依赖视频教学内容。多媒体课堂条件下,传统教学环节同样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和章节都必须进行视频案例教学。视频导入是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进行直观生动的辅助教学。相对于课本中理论的抽象,视频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它并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本身。因为每个视频案例知识对具体问题的描述,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仅以视频来充斥整个课堂,无疑易入以偏概全、以视频现象替代理论知识讲授的误区。
视频选材不够权威,不具备说服力。案例本身具有争议性,造成教师对案例的控制力减弱,节外生枝出其他话题。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某些带有故事情节的法律类、历史类题材的视频资料而言,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讲求“中庸”,即无过无不及,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则是“适度原则”的体现,即事物的发展应当保持在度的范围之内,既要防止发展的缓慢与停滞,又要避免发展中的冒进[4]。职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多媒体视频作为信息的载体,引入传统思政教育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在职高思政教育课堂上利用好多媒体视频,把及时的信息、创新的内容、有效的方法带到课堂上来,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频在提高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过程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 韩裕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耦合[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6).
[3] 李振亭,陈中.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论网络教学视频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6(11).
[4] 孙爱霞,冯宪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