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学好地理课程,也同样十分重要。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帮助等。同时,还要讲清楚地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地理课学好。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培养兴趣,主动学习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才会积极思考和认真钻研。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尽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
四、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是无图不成题,所以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
五、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六、关注热点,增长知识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是地理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方法。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等。当今社会的三大热点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具体如“三农”、城市化、环境、人口、资源、能源、自然灾害等问题,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锐利的眼光捕捉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地理背景,分析某些地理事物所形成的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措施等,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课外实践,提高认知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动员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公园、植物园、名山大川和社区街道等地,进行考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直接同大自然接触和对话,撰写观察笔记和科研论文等,从而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探索与研究能力。
总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老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善于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单位教学的效率,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目的。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處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一、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对于学好地理课程,也同样十分重要。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帮助等。同时,还要讲清楚地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地理课学好。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培养兴趣,主动学习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才会积极思考和认真钻研。学生只有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尽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
四、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是无图不成题,所以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
五、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六、关注热点,增长知识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是地理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方法。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等。当今社会的三大热点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具体如“三农”、城市化、环境、人口、资源、能源、自然灾害等问题,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锐利的眼光捕捉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地理背景,分析某些地理事物所形成的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措施等,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课外实践,提高认知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动员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公园、植物园、名山大川和社区街道等地,进行考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直接同大自然接触和对话,撰写观察笔记和科研论文等,从而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学生的探索与研究能力。
总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老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善于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单位教学的效率,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目的。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處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