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与问题
课堂上的精彩来自于学生。正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所以成功的教学一定是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的教学。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严格按照教材的结构顺序、教案预设的教学起点和教学流程,一环套一环地依次展开、线性推进,我们把这样的教学称为线性教学。“先教后习、依案施教”是线性教学的显著特征。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线性教学导致了“齐步走、丢两头”等的许多低效问题。
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遵循人类认识事物时“先整体认识(模糊),再局部探究,最后回到整体认识(清晰)”的规律?为此,我们开始思考和构建,从探知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开始,围绕学生的认知疑难点、新课的核心知识展开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模式,开展“非线性”教学。“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倡导前置性学习。上课时,通过检查学生对新教材的预习情况,探知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困难?产生了哪些疑问?”从而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学情,对教材进行“非线性”处理和“非线性”使用,把部分较易的知识内容前置到课前进行,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来读懂学生学习的原点、起点和最近发展区。
二、事例与点评
下面我通过预习导航环节的2个片段,来介绍一下是如何“非线性”使用教材,从而找准教学的起点,为后续导学活动导航的。
片段:依据《预习导航》,交流发现
生1:我们组是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表中的数据的,这些数据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请告诉大家,你们组从这2组图形的数据中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
生1:“我们组发现,第一组图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都是24平方米。第二组图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也是一样的,都是18平方米。而第一组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是一样的,都是6米,第二组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也是一样的,都是4米。
师:好,我把它记录下来。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得到这些发现的呢?
生2(同一小组):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 = 6cm,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 = 4cm,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 24cm2。(师板书箭头)
生3(同一小组):我们从左往右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18cm,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 18cm2。(师板书等号)
师:你们组的发现很有价值!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4(同一小组):我们组的疑问是: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底×高”?
三、分析与研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起始课,也是一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经典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而且在数学思想方法上为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与验证提供先行经验。
由于五年级小学生的空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想象力不够丰富,这都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的《预习导航》中教者设计了两组特殊的图形,让学生在课前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表中的数据,并研究这些数据。上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研究与发现。这样,在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以数辅形的情境中开展有序观察,轻松地引发直观发现:两组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这个发现为产生“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思路埋下了线索,这里就有“转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的初步萌芽。
四、引申与思考
“非线性”教学理论认为:“线性教学是忽视学生真实学习起点或臆测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是学生追随教师教学思路的教学。而非线性教学是简化教学环节、淡化系统讲解、弱化流程控制、活化学生思维的教学,是教师捕捉学生学习思路的教学”。在本案例中,我不是死板地教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非线性”处理,将适合学生自学的教材内容前置到课外让学生预习,不仅分散了难点,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而且让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之上,并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展开。这也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学不可以完全跳离教材。我们开展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必须读懂学生,找准他们学习的真实起点,从他们的认知原点、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
课堂上的精彩来自于学生。正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所以成功的教学一定是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的教学。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严格按照教材的结构顺序、教案预设的教学起点和教学流程,一环套一环地依次展开、线性推进,我们把这样的教学称为线性教学。“先教后习、依案施教”是线性教学的显著特征。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线性教学导致了“齐步走、丢两头”等的许多低效问题。
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遵循人类认识事物时“先整体认识(模糊),再局部探究,最后回到整体认识(清晰)”的规律?为此,我们开始思考和构建,从探知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开始,围绕学生的认知疑难点、新课的核心知识展开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模式,开展“非线性”教学。“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倡导前置性学习。上课时,通过检查学生对新教材的预习情况,探知学生对新课内容“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困难?产生了哪些疑问?”从而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学情,对教材进行“非线性”处理和“非线性”使用,把部分较易的知识内容前置到课前进行,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来读懂学生学习的原点、起点和最近发展区。
二、事例与点评
下面我通过预习导航环节的2个片段,来介绍一下是如何“非线性”使用教材,从而找准教学的起点,为后续导学活动导航的。
片段:依据《预习导航》,交流发现
生1:我们组是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表中的数据的,这些数据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请告诉大家,你们组从这2组图形的数据中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
生1:“我们组发现,第一组图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都是24平方米。第二组图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也是一样的,都是18平方米。而第一组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是一样的,都是6米,第二组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也是一样的,都是4米。
师:好,我把它记录下来。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得到这些发现的呢?
生2(同一小组):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 = 6cm,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 = 4cm,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 24cm2。(师板书箭头)
生3(同一小组):我们从左往右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18cm,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 18cm2。(师板书等号)
师:你们组的发现很有价值!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4(同一小组):我们组的疑问是: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底×高”?
三、分析与研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起始课,也是一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经典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而且在数学思想方法上为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与验证提供先行经验。
由于五年级小学生的空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想象力不够丰富,这都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的《预习导航》中教者设计了两组特殊的图形,让学生在课前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表中的数据,并研究这些数据。上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研究与发现。这样,在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以数辅形的情境中开展有序观察,轻松地引发直观发现:两组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这个发现为产生“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思路埋下了线索,这里就有“转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的初步萌芽。
四、引申与思考
“非线性”教学理论认为:“线性教学是忽视学生真实学习起点或臆测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是学生追随教师教学思路的教学。而非线性教学是简化教学环节、淡化系统讲解、弱化流程控制、活化学生思维的教学,是教师捕捉学生学习思路的教学”。在本案例中,我不是死板地教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非线性”处理,将适合学生自学的教材内容前置到课外让学生预习,不仅分散了难点,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而且让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之上,并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展开。这也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学不可以完全跳离教材。我们开展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必须读懂学生,找准他们学习的真实起点,从他们的认知原点、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