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校报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与实践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校报一般是指由学校主办的以校内师生员工为主要受众的报纸。近年来,随着校园网站、广播和其他社交网络平台的强势扩张,作为纸质媒体的中学校报在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形象化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校报能否在挑战面前凸显自己的优势和个性,有效发挥育人功能,新闻报道策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中学校报新闻报道策划的内涵与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一般的中学校园在管理上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师生对外界的直观感受相对封闭,但师生内部及与外界信息互动却不会封闭,反而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论坛以及多种社交网络平台有激烈的碰撞。从受众来看,中学校报的受众主要为师生和家长。就学生而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形成发展时期,其性格具有可塑性和叛逆性的双重特征。如果校报依然保持程式化的内容,范围狭窄的角度,缺乏趣味性的风格势必激起中学生的反感,所以中学校报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无疑是最为紧迫也最为重要的。其次,教师和家长对于校报有固定的期待,他们关心教育教研成果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校报必须真实反映学校学生的基本精神面貌,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图景展现在教师和家长的面前。我们认为应该以新闻报道策划为突破口,紧贴受众需求,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二、中学校报新闻策划的指导原则
   1.确立中心,充分发挥校报育人功能
   相对于课堂的集中授课而言,校报育人方式是隐形的,与此同时,也具有“不受课堂场地空间的限制,可覆盖全校师生,甚至辐射到家长,波及社会”的特点,从而比其他的教育方式具有更强的渗透性。在校报新闻策划的过程中,理应以育人作为其主要的指导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校报的隐性育人优势。校报新闻策划应该以育人为重要使命和任务,坚持育人中心不动摇,不断优化新闻报道策划方式,有效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增强师生互动,让校报更接地气
   从受众来看,师生是中学校报的主要读者,他们思想活跃,对一些问题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也迫切希望自己的思想和心声有人关注,得到理解。校报应贴近师生,充分发挥师生的原创性,成为中学师生抒写自己人生经历和感悟的平台,令读者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优化定位,“年轻化”校报内容与风格
   校报的传统定位是学校党委的喉舌,承担着日常事务的宣传报道,对于中学生来讲,内容难免显得枯燥乏味。中学校报新闻报道策划应淡化宣传定位,尽量压缩会议类、领导接见、领导讲话等类型新闻版面,必须要做的常规新闻报道,也可以改变角度,转变为针对校园热点问题策划的相关报道。最为重要的是,校报新闻在报道形式和语言方式上应该凸显出年轻化的特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创造力十分活跃,对新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激情和渴求,新闻策划应该在一定程度满足学生的这些要求。
   三、中学校报新闻报道策划的实践途径探析
   1.做好专栏、专题、专刊,专心出精品
   校报新闻报道策划,不是单一的新闻报道策划,而是多个新闻报道策划的集合体。中学可以通过专栏、专题、专刊的不同层级和策略来规划新闻。栏目是媒体的眼睛,专栏是报道的深度标志之一。中学校报可以围绕重点工作,运用栏目的品牌策略,根据受众需要开设各种专栏,打造亮点专栏,从而突出学校工作特色。专题策划主要通过精心策划和组合各类新闻样式,让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新闻作品互补优势,烘托一个中心,使专题事件产生特有的魅力。专刊抛开校报固有的模式,引入新的参照系,实现信息的集约化,挖掘新闻价值,从而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
   2.发挥图片“一翼”的作用,让新闻跃入师生眼帘
   当今时代,既是信息时代,也是读图时代。事实上,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图片已成为众多媒体报道重大新闻的首选。其形象直观、老幼咸宜、人人能看懂的特性,使得它的作用不仅提高到了与文字稿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报道中成了主角。在中学校园里,教师工作繁忙、学生学习压力大,一张校报如果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报道,势必无法引起师生的阅读兴趣,还可能成为阅读障碍。因此,组织专题策划报道时,图片新闻必然是组成部分,要围绕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有机组合文图,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例如:在学校新生入学、教师招聘会等活动的报道中,一张人头攒动、层次丰富、现场感强的广角高空俯视图,将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胜过了无数文字的现场气氛烘托。如果图片还能囊括相关学校育人、招聘精神的标语文字,更加有力地展现了学校精神文化。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围绕报道主题,从小角度切入,以集纳的形式刊发个别细节和亮点的小照片,使得整个新闻报道的策划真实立体。报纸一到手,师生们不用阅读,图片便会跃入眼帘,收到了良好的传播实效。
   3.拓宽新闻来源,实现多渠道联动
   中学校报编辑部组成成员常呈现人数少、兼职多的特性,新闻来源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校报可以将学校部分教师、学生干部吸引到校报队伍中来,从而建立起专兼结合、师生结合的强大校报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郭务强.中学校报与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1.
  [2]曾祥雪,陈盼.优秀网络编辑必备技能与知识结构[J].中国编辑,2008(1):35.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对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要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参与到
交锋  京华时报:作为党的一家负有社会责任的媒体,本社一直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坚守新闻道德良知,从未如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所指责的那样,对任何报道对象“成见在心”“指鹿为马”,而是完全基于公正、客观的立场进行采访报道。  钟睒睒:党是一个伟大光荣的整体,我们认为每一个单位不能借党的名义压制被批评者,压制平等对话的权利,压制任何一家公民企业。  “你们讥笑朝鲜,说朝鲜人吃不上肉。你们能吃上,但就
我省各市初中学校普遍使用了新的物理教科书,由于新教科书在课程标准要求上与以往相比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及形式上与以往考题相比差异较大。学业水平
在当代,背着画夹,拎着画箱外出风景写生的画家越来越不多见了,缺乏欧洲艺术家那种面对自然时的诚挚态度,缺乏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这大概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视觉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都市里快节奏生活,影响到艺术家对艺术追求的态度,现代科学技术发达,数码影像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我们的艺术家们能很方便快捷地捕捉到如意的风景资料,在画室里闭门造车。创作出作品。
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由功能参数、可信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多项要求来表征的,产品标准则是定量或定性给出了衡量产品质量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