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型地理景观的教学应用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景观是以“米级尺度”为范畴的区域,可以是一个池塘、一片林地、一座古庙或几栋民居。微型景观范围虽小,但资源丰富。以微型地理景观为目标,聚焦咫尺,深度剖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以微型地理景观为素材,常态化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享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微型地理景观在教学中的引入
  一是课前引入——快速聚焦。教师如果用学生熟悉或自己亲身探究过的乡土微型景观导入新课,学生就会迅速将注意力聚集到课堂,并且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期待。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课前导人:轻柔的音乐声中投影“珠海情侣路旁的椰子树”景观照片,教师轻轻地向学生道来:“有人说情侣路的椰树华而不实,诱人的海南岛椰子树,来到我们这里却‘水土不服’,结不出成熟的果实。同学们,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如果我们认为是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这种结果,那么,其差异又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有规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系列的问题。”只要教师用心发掘,这样的课前导入几乎可以出现在每一章节中。
  二是课中引入——增强实效。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地理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设计的,因而课堂活动素材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我们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本地的微型景观作为教学素材或案例,不仅直观、有趣,更能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引用的微型景观素材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往届学生积累的,当然,最能让学生兴奋的是引用了他们亲自考察得来的景观素材。例如,我在《城市化》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中,展示了学校附近学生熟悉的某地景观——1982年的一块水稻田,在1989年变为蔬菜地,如今又建起了一栋栋楼房,由此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改变。而在《区域农业发展》的教学中,我们应用了本班学生拍摄的“基塘生产”微型景观照片,该照片拍自珠海斗门区学生父母经营的一块承包地。这样的课堂生动而有趣,使学生乐于探究,乐于接受。
  三是课后引入——拓展实践。地理教学需要课外实践,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这些任务往往需要课后拓展。如我在完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教学后,引入了一系列珠海湿地微型景观:珠海淇澳大围湾红树林、珠海平沙的一块水稻田、珠海十字门滩涂等,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类似的微型景观,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微型地理景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型地理景观资源通常分为图片资源、影像资源、文字或数据资源等类型,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如下方式。
  一是零散景观图片的应用。景观图片是最常见的一种资源,它零散使用的频率最高,如我在《互相联系的水体》的教学中,使用了泉水出山的景观照片: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使用了架设在城市中心的“噪声监测器”微型景观照片;在“农业区位选择”的教学中,使用郊区菜地景观照片和农科所的无土栽培照等。零散的景观图片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
  二是组合景观图片的应用。地理事物的发展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往往表现在景观之间的差异和渐变,不同景观组合图片往往可以很好地反映这种变化。以花岗岩的风化为例,它因质地坚硬,自然状态下其风化、侵蚀和堆积过程极其缓慢,学生理解困难。为此,我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中,以本地花岗岩系列景观组合图片来呈现外力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花岗岩生物风化、花岗岩差异风化、海蚀花岗岩、花岗岩风化壳。这5张我取名为“大自然的雕塑”系列微型景观照片,浓缩了历时数万年的地质变迁过程,使学生对花岗岩的风化和演变规律一目了然。此外,不同时间组合的微型景观图片也有特殊的用途。“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尤其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更难。为突破此难点,我以学校旗杆影随时间变化这一微型景观为背景,带领学生连续拍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正午”这一时刻的微型景观图片,同时记录这4幅图片当日的昼夜长短时间。以此景观图片为对象,学生兴致勃勃地展开了归因探究,使教学难点转化成了学生的兴奋点。
  三是动态景观影像的应用。相对于图片的直观性、文字描述的明确性,利用影像进行教学无疑更加生动有趣。尤其是一些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地理现象,动态的影像恰到好处地弥补了静止的图片和文字,使课堂更加灵活。如我在《常见天气系统》台风及其危害的教学中,就截取了珠海电视台播放的情侣中路珠海渔女旁某一景观受到台风袭击的录像;在讲解《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海水侵蚀时,我展示了珠海渔女旁海浪不断拍击一处海蚀洞的影像视频。学生看后身临其境,脑海中深深地烙下海岸地貌的印记。
  总之,微型景观广泛存在于校园内外,且都隐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以微型地理景观为目标,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手,观察和研究微型景观,剖析其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并有效地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正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课程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罗登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从“易”处着眼,从“细”规划,敢于坚持,大胆突破,积极开展“修学旅行”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走出去”,放飞思想,亲近自然,强健体魄,拓宽视野,锻炼能力。如今,该活动
在数学范畴内,“理论指导实践”的观点是指可以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概念的教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概念实质上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它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在概念的教学中,要关注概念的形成、应用,更要关注概念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一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是渐进性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学习、完善数学知识的过程。在学生了解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后,不仅能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生活等形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培养学生崇尚美好事物的情趣,从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中学生处于思想和情感的完善阶段,有强烈的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语文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师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进而实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当前也被放到了学校空前重要的位置,但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如何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探索中我们发现,打造教师队伍不能离开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活动课作为学校教育的“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学校依托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以课例来引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与行为
据日本《产经新闻》2011年8月8日报道,“间隔年”(Jap Year)是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
今天是感恩节。上午,我跟同事一起乘专车前往洪湖市贺龙初级中学开展教学视导。按学校安排,我听九年级(4)班杨光老师的课。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人人动手在制作飞机机翼的模型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