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电视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内在要求、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源的特性必将对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产生新的效用。
关键词:广播电视 信息技术 社会资源 新闻与传播 背景 问题
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就业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种形势下,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招生考试制度以及教育评估内容和方法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更要充分利用,培养现代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现代化新型应用人才离不开广播电视信息技术。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就是现代技术的产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微型计算机开始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80年代迅速得到普及。进入90年代,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实现,使得人类的新闻与传播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培养现代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在要求,并使得人类的现代化新型教育信息技术由视听技术迅速发展到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这种新型教育技术对于改革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模式的作用明显,将随着以信息革命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的到来,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迅速出现并将对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标准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级专业人才。早在1983年,当广播电视部获悉厦门大学正在筹建含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系时,即致函教育部(1983年10月10日):“希望批准厦门大学创办这个系。”(【83广发函11号】)办广播电视专业,需要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实验设备。学校经费极其紧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余也鲁先生以帮助校系解决困难为己任,不辞辛劳,亲自奔波,终于为新闻传播系筹集到一笔资金,并在香港购买了整套广播电视设备。传播技术实验室建设开始启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招生条件基本具备,1989年,该专业第一批学生跨进了新闻传播大楼。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虽然比国际新闻专业(现改名为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在实施“211工程”建设中,学校把传播技术实验室作为全校文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系里也从创收中划拨出尽可能多的经费更新改造仪器、设备,演播厅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学校还把“新闻中心”设在实验楼中,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实践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并出版了一系列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这些部门的工作都无一例外地要求电子化和信息化。
从厦门大学事例与学生就业,可以知道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内在要求,必须培养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在这些单位内有众多的业界精英与师资、设备和管理流程。这些既可以是实习基地与场所,更是高校教育重要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探索办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式与提高培养质量实有必要。
利用这些社会人力资源,可以提高社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教育成本,使高校理论教学与社会结合,深化理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的高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师有近1/3是外聘,更有私有制高校近90%是外聘兼职教师。
可使高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培养更贴近实际,方便就业。据跟踪调查与统计,有近5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社会外聘兼职教师的指导与实习单位。
可以利用社会的物力资源,减少高校的设备投入,提高社会的物力资源利用效力,为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教学服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很多设备投入量是很大的,个别单价还很昂贵,是高精尖的设备,作为高校不可能全部投入这些设备硬件,只有借助社会的物力资源解决设备资源、实验与实践教学问题。
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的效用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培养在高校课堂内外,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应用。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效用明显。
现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本科学生完成学业,一般有2500~2600个学时的学习,合156~162个学分,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培养方案有50%左右课程是技术类课程,同时还有众多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可见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习源头——培养方案中就效用明显。
广播电视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信息属性日益突出,信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教育的功能也必须由训练记忆和操作技能、进行选拔,转变为训练信息的检索能力、利用信息进行再创造的能力。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多媒体教室至少占总座位数的50%以上,沿海发达地区高校有的是100%,多媒体课堂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资料多媒体化,现代新闻信息无纸化、高速化、全球化、网络化,促进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时刻要用最新的案例与新闻事件进行教学,更新教学内容等,可见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体现了明显的效用。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出版业、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在目前社会信息条件下,如果学生不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编辑出版技术、现代摄录编播广播电视技术等,学生将无法就业。可见,现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技术类课程学习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谋生与就业的基本技能。现在网络编辑新闻采编就业人员众多,国家、省、市有关管理部门已委托专业化公司进行“网络编辑师”的全国培训,持证上岗。
总之,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内在要求、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源的特性,必将产生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新模式。(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06-R-2772)
参考文献:
1.陈晓芸、苗天慧:《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滞效应与预期模式》,《新闻界》,2007(12)。
2.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4.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兼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6.万华明、郭碧云:《论工科性高校的新闻专业——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新闻爱好者》,2008(5)。
7.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人民网《传媒》动态,2006年7月26日。
9.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编校:郑 艳
关键词:广播电视 信息技术 社会资源 新闻与传播 背景 问题
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就业的内在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种形势下,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招生考试制度以及教育评估内容和方法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更要充分利用,培养现代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现代化新型应用人才离不开广播电视信息技术。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就是现代技术的产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微型计算机开始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80年代迅速得到普及。进入90年代,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实现,使得人类的新闻与传播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培养现代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在要求,并使得人类的现代化新型教育信息技术由视听技术迅速发展到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这种新型教育技术对于改革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模式的作用明显,将随着以信息革命为显著标志的21世纪的到来,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迅速出现并将对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标准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级专业人才。早在1983年,当广播电视部获悉厦门大学正在筹建含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系时,即致函教育部(1983年10月10日):“希望批准厦门大学创办这个系。”(【83广发函11号】)办广播电视专业,需要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实验设备。学校经费极其紧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余也鲁先生以帮助校系解决困难为己任,不辞辛劳,亲自奔波,终于为新闻传播系筹集到一笔资金,并在香港购买了整套广播电视设备。传播技术实验室建设开始启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招生条件基本具备,1989年,该专业第一批学生跨进了新闻传播大楼。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虽然比国际新闻专业(现改名为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在实施“211工程”建设中,学校把传播技术实验室作为全校文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系里也从创收中划拨出尽可能多的经费更新改造仪器、设备,演播厅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学校还把“新闻中心”设在实验楼中,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实践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并出版了一系列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这些部门的工作都无一例外地要求电子化和信息化。
从厦门大学事例与学生就业,可以知道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内在要求,必须培养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在这些单位内有众多的业界精英与师资、设备和管理流程。这些既可以是实习基地与场所,更是高校教育重要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为探索办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式与提高培养质量实有必要。
利用这些社会人力资源,可以提高社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教育成本,使高校理论教学与社会结合,深化理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的高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师有近1/3是外聘,更有私有制高校近90%是外聘兼职教师。
可使高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培养更贴近实际,方便就业。据跟踪调查与统计,有近5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社会外聘兼职教师的指导与实习单位。
可以利用社会的物力资源,减少高校的设备投入,提高社会的物力资源利用效力,为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教学服务。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很多设备投入量是很大的,个别单价还很昂贵,是高精尖的设备,作为高校不可能全部投入这些设备硬件,只有借助社会的物力资源解决设备资源、实验与实践教学问题。
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的效用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培养在高校课堂内外,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应用。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效用明显。
现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本科学生完成学业,一般有2500~2600个学时的学习,合156~162个学分,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培养方案有50%左右课程是技术类课程,同时还有众多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可见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习源头——培养方案中就效用明显。
广播电视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信息属性日益突出,信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教育的功能也必须由训练记忆和操作技能、进行选拔,转变为训练信息的检索能力、利用信息进行再创造的能力。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多媒体教室至少占总座位数的50%以上,沿海发达地区高校有的是100%,多媒体课堂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资料多媒体化,现代新闻信息无纸化、高速化、全球化、网络化,促进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时刻要用最新的案例与新闻事件进行教学,更新教学内容等,可见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下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体现了明显的效用。
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就业主要在广播电台、出版业、电视台、报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广告公司等单位,在目前社会信息条件下,如果学生不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编辑出版技术、现代摄录编播广播电视技术等,学生将无法就业。可见,现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技术类课程学习是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将来谋生与就业的基本技能。现在网络编辑新闻采编就业人员众多,国家、省、市有关管理部门已委托专业化公司进行“网络编辑师”的全国培训,持证上岗。
总之,现代广播电视信息技术驱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内在要求、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源的特性,必将产生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新模式。(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06-R-2772)
参考文献:
1.陈晓芸、苗天慧:《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时滞效应与预期模式》,《新闻界》,2007(12)。
2.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4.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兼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6.万华明、郭碧云:《论工科性高校的新闻专业——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新闻爱好者》,2008(5)。
7.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人民网《传媒》动态,2006年7月26日。
9.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