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反思”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我在参加学区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听了不少课,亲身经历了成功或失败的尝试。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实效,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首先,给学生—个“情感的课堂”。首先,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其次,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其次,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再次,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①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竞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②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最后,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①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②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③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反思二】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反思三】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首先,有趣的作业形式。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的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其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其他文献
新课的导入如戏剧的序幕,预示着主题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效果如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恰当的引子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的综合体现。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会像磁石般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住学生,有利于学生启动思维的齿轮,尽快进入学习意境。笔者在教学时特别注重教法的探索、研究、归纳和积累。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在此就如何导入新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设置疑点,制造悬念  “学
期刊
1计算错误的原因  1.1心理方面的原因。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1.1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对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
期刊
这是下午的第二节英语课,连我都感觉很累,打不起精神,但还是“强颜欢笑”走进课堂。  T: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五年级的好朋友、它就是There be句型。  Sl:Miss Yang,我知道哪些是be动词。  S2:Me too.  【思考】他们都骄傲地举起了小手,都想在我而前好好表现一下。一下了热闹起来的课堂,瞬间将我快熄灭的激情重新点燃!  T:朱奇,你来说说哪些是be动词?  S:就是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科学定位意味着:①汉语是我们的民族语言,足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骄傲、去自豪、去传承发展;②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糅合的、融合的,而不是简单的人文性+工具性,在人文熏陶的同时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才是新课标的要求。这就是说,“讲文”内涵的本身充满了情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
期刊
在实施新课改的进程中 ,评价手段正在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如今,口头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是教育,所以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激励猜想,培养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各种设想,提高学生构建新的教学图景的能力。猜想是一种带有直觉性的较高思维方式,对于探索性或发现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
期刊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年龄越大,那些刨根问底的牛犊们越来越少,他们似乎“文静”了许多。殊不知这是一种危险信号,从表面的安静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胆怯、冷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永保大胆质疑的勇气和热情呢?  1激发兴趣,让学生生疑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把语文知识放在一
期刊
一直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对美术欣赏这一学习领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大的基层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认为只要能教会学生画两笔,就是完整的美术教育了,致使中小学生美术欣赏知识缺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艺盲”。在中国,似乎只有专攻美术专业的学生才能懂得怎样欣赏艺术作品。这种较为普遍的观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公民的国民素质。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孩子有在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经历的人数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到什么程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作文可以得以体现。然而,现实教学中,许多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无法感悟写作的真谛,为了促进作文教学由搜肠刮肚到“我手写我口”,使学生将作文当作倾诉心声的载体,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妨采取如下三步教学法,则能起到妙笔生花之效果。  1摘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要达到文从字顺地进行
期刊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精炼,含意深邃,韵味无穷,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诗词在我国文学体裁中是最美丽的。诗词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新课标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捕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是我们教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从根本上讲,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