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花生已成为白城市重要的种植作物之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经济作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0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121
  1 播前处理
  1.1 选种、整地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对于保障花生品质、产量具有关键作用。
  花生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不宜选择涝洼地。花生对整地要求不高,整地可以在秋季进行,首先要深翻,深翻深度在25~30cm,深翻一般3~4a进行1次即可,对于旱沙地要在春季播种前进行整地耙平,以避免墒情不足,不利于花生出苗。不需要进行翻耕的地块,可以在春季除去前茬残留物,而后耙地平整,随即播种。结合整地施基肥,主要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例如羊粪、猪粪等,施用量为75t/hm2。
  1.2 合理轮作
  花生种植最好采取与其他作物轮作的方式,以避免病虫害发生严重,土壤中养分不均衡,影响花生品质和产量。比较适合与花生轮作的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等。
  1.3 种子处理
  花生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晒种。在播种前15d选择晴天中午前后晒4~5h,连续晒4~5d,可以杀灭部分病菌及提高种子的活力,将壳剥掉;分级粒选。剥壳后选择整齐度一致、色泽明亮、饱满度好、无损伤的花生仁作为种子;发芽试验。一般随机取100粒花生仁进行发芽试验,将花生仁放入凉开水中浸泡24h,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湿布包裹,放在室温下(25℃)进行发芽,5d后测定发芽率,发芽率要确保在95%以上才能使用;拌种。使用花生根瘤菌粉进行拌种,用菌粉25g/667m2与100~150mL清水混合均匀,然后与花生种子混拌。
  2 播 种
  播种方法有露地直播和覆膜直播2种。一般在5cm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时即可播种,露地播种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覆膜播种可提前5d左右。覆膜播种要在覆膜前喷施除草剂。露地播种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播种时,可以施用磷酸二铵10~15kg/667m2,硫酸钾5~8kg/667m2作为种肥。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苗
  在花生出苗后要经常查看苗情,发现缺苗,及时补苗,以避免由于缺苗造成减产。补苗要在出苗后的3~5d完成,时间过晚,补苗的意义就不大了。
  3.2 清棵蹲苗
  清棵蹲苗是保证苗壮的一项关键措施。清棵蹲苗一般在幼苗出齐后进行,主要做法是用小锄在幼苗根部周围将土扒开,露出花生的2片子叶和1对侧枝,以保证侧枝发育强壮。清棵时切忌伤害花生的子叶。
  3.3 肥水管理
  花生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花生的生长情况及基肥的使用情况适量进行。花生追肥一般分为:苗期追肥、花针期追肥、叶面喷肥。苗期追肥一般在始花期前进行,这个阶段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适量,一般使用氮肥4~5kg/667m2,可以采用沟施或撒施的方式。花针期追肥一般在开花后进行,这个阶段要少施氮肥,一般选择使用过磷酸钙,增加磷元素的投入,以促增产,使用过磷酸钙20kg/667m2。叶面喷肥一般在花生生长发育后期,土壤肥力不足、根系吸收能力减弱的时候进行,此时进行叶面喷肥的效果较好,很快就会被叶片吸收,达到理想效果。用磷酸二氢钾200g/667m2,加水60kg,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d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花生水分管理要根据花生的生长阶段、土壤湿度、降水量情况进行。花生比较耐旱,但是不耐涝,田间水分过多,土壤透气性降低,会造成花生根系生长差,根瘤发育不良,直接导致固氮能力下降,植株生长缓慢,开花节位上升、开花晚、结实率降低,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要在降雨量较大的时候注意给花生田排水,以避免涝害的发生。
  3.4 化学防控
  为了避免植株徒长,影响生育生长,一般在花生的结荚初期即开花后的30d左右时,进行1次化学防控,使用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可以防止徒长,也可以在已经发生徒长的田块抑制徒长,据计算,使用多效唑化控可以增产10%左右。
  3.5 病虫害防治
  花生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等。病害的预防措施主要有消灭田间病原菌、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花生的虫害主要有蛴螬、花生蚜。虫害的预防措施是将其虫源在种植前消灭掉。蛴螬的防治方法:用1kg 50%辛硫磷乳油与10kg细炉渣混拌均匀,在播种时按2kg/667m2的量撒入种植沟内。花生蚜的防治方法:用500mL/667m2 0.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或用10~18g/667m2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作者简介:李鑫,本科学历,白城市洮北区农业综合执法队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长白山生态气象服务的必要性,长白山生态保护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长白山防灾减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生态可持续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最根本的问题是长白山气象局监测手段、服务产品比较单一,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区内生态观测资料不全、不连续等问题,成为生态气象无进一步发展的阻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服务产品;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
摘 要:春季是冬向夏季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变化剧烈。为进一步了解春季咸宁市强降水天气发生特点,对2013年4月18日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关键词:强降水;凝结函数;降水率;对流可降水量  中图分类号:P4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200  1 天气实况  2013年4月18日05:20~15:00,咸宁全市范围内自南向北出现多次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测土配方施肥对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的玉米产量以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在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的玉米主产区中,种植户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适合玉米种植的品种,并添加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日常施肥对比实验,分析出影响测土配方施肥的因素、产量等,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化肥使用率。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玉米产量;化肥利用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
摘 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放式媒介传输平台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微博授權发布在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中充当着重要的传输渠道角色。本文阐述了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中微博授权发布的设计原理,设计出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与微博传输平台2者间顺利进行对接的技术方案,要求通过调取和使用微博平台中所提供的第3方授权接口,在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中开展实现微博授权功能;拥有微博授权功能的授权用户通过微博平台中应用来调取和使用微博平
摘 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农村人口却占绝大多数,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优势所在。但这个优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还很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如何有效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对此进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
摘 要:近年来,渝北区的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渝北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随之带来的大量畜禽粪污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利用,对农村环境、饮用水源和农业生态带来了严重危害,面源污染极其严重,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这种现状,依托渝北区鑫园养猪场,以“减量化整治、无害化建设、综合化利用”为原则,开展“生物降解堆技术”实验,以期探索一条有效解决畜禽养殖业排泄物弃用导致的
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诚信生产,依法监督,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从源头上抓安全,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抓好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够保证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乡镇监管站;生产源头;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201  民以食为天,随着科技发展,农产
摘 要:近年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商业模式方面O2O模式下的生鲜移动电商主要以自建平台,产品和配送自营的模式为主,品控难,配送成本高,发展缓慢;用户体验方面,UI的用户交互体验和基于情景的体验设计普遍欠缺,目前整个领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开始积极探索解决措施。本文以“百菜帮”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研究,重点从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两方面研究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
摘 要:近年来,随着杨树和垂柳栽培面积的扩大,雌株开花后花量大,柳絮漫天飞舞,严重污染环境,有些过敏人群,影响健康,因此垂柳在大面积栽培时,柳絮易污染环境和水体,影响居民生活,严重时还可引发火灾。本文从垂柳雄株嫁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改善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垂柳雄株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
摘 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受气象影响特点,中央一号文件、国家气象局文件解析为农政策倾斜、引导,针对农村、农民、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聚焦三农,讲述如何做好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  关键词:农业;气象;需求;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1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