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上信息呈现急速、裂变式和碎片化的爆炸性增长。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平、社会化交往水平和思维方式都受到冲击和一定的不良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构成挑战。本文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引领作用、加强网络监管、创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视网络心理教育和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巨大影响。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在信息发布、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大大增强。面对网络上种种价值观的交汇激荡、众人前秀出自我的快感吸引,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水准养成和人际交往的社会化都受到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特征
(一)知识信息丰富多元并呈现裂变式、碎片化和爆炸性增长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不断增多,使互联网呈现“碎片化”发展特征。即时信息能够通过电脑、手机等实现瞬间传递。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内容丰富、快速共享、信息和知识获取的渠道呈多元化裂变式发展。各类信息的交互传播过程中,多种价值观通过新媒体高速交互传播。信息形式和内容瞬息万变,现实中的新事物,社会中出现的新的思想动态,新媒体都会实时的记录反应。特别在新网络媒体背景下,信息资源快速整合。
(二)新媒体具有环境空间虚拟、自由开放、参与者主体性特征
第一,参与的主体性增强。新媒体成为人类新的生存维度,越来越多的信息传递交换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在新媒体平台上,参与主体往往可以更大程度上地摆脱现实中的伦理束缚,以自由状态开展语言交往、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在这个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发言,释放自己情感。参与主体在此过程中得到的是充分的自由体验,个体平等和某种程度上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传统的单向传播、客体接受信息的模式被打破。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单向传统的信息发布模式已经被打破,受众不再单纯的作为信息发布的客体,而是更多地自主性地搜集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直接参与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显著增加,地位角色发生变化,更加复杂。新媒体平台上传统的信息传受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传播的整体面貌也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官媒、主流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地位被相对的瓦解,社会中不同意见者、各个群体或者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發布的主体,信息的发布不再是相对单一的固定模式。
二、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强烈冲击
(一)价值判断出现障碍理想信念模糊弱化。
第一,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去中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资讯传播的“去中心化”造成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现代社会物质力量的急剧发展与人本主义思潮并存碰撞的现代社会本性使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极度分化,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被无限解构青年大学生自由地参与到无无中心无主题无主旋律无筛选的信息洪流中,普通大学生由以往的相对单一的信息接收个体逐渐的演变为信息搜集发布的参与主体,“对于何时、为何、与何人交换何种信息,用户们能进行非中心化的、分散的、直接的控制”。[1]
第二,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交方式使得学生在价值观点的选择上多元化。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信息方式中主体不再固定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上,不再拥有一个物理的、确定的、能够由理性地估测其利弊得失的制高点”。[2]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更加频繁的快速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发展理念,这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生存发展维度的同时也不免使广大青年学生越来越多地感受了现代社会中被抛入的感觉,绝对的自由也对应着绝对的责任,一己之力面对人生的抉择,倍感焦虑和孤独。本应该现实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自我发展降位为新媒体平台上的情绪宣泄和心灵麻木,。与此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学生为了不使自己淹没在信息观点的海洋中,一味追求可以标新立异的领地和与主流价值观念相异的各种社会思潮观念,盲目信奉追捧一些伦理价值,抛弃了现实的考量,疏远客观价值评判尺度。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化,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受阻
首先,新媒体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地域时空限制。当下新媒体急速发展、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扩大了大学生交际的范围和人群数量,而且伴随着这些新媒体平台上频繁的思想交汇和一些观点凝练契合时弊的热文的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大学生增加了社会阅历,获得了成长。但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交流平台的有别于现实的虚拟化特点,在网络中相互交流,很少是基于交往双方相同或类似的生活实践而产生的共鸣,除了很大程度上的自说自话和自我个性凸显之外,似乎与现实中的人的交往越来越远。网络上人的社交总体上呈现出既相互沟通,又相互隔膜这样一幅图景。大学生有成为网络俘虏,最终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现实社会中的正常社会化受阻的风险。
(三)大学生道德水准养成受到冲击。
马克思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3]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中间的重要活跃力量,互联网上的较为粗野未经筛选加工的文章、思想观点,很可能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歪曲反映,这也由此带来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的冲突与裂变、网络道德情感的淡漠和网络道德意志脆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一,价值观选择的去权威、去主流倾向。一贯性地挑战权威正统,“非主流”俨然成为一些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借口。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乐此不疲地“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将清楚的东西模糊化,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4] 第二,网络文化的审美情趣的“娱乐化”、大众化趋势,在给人们带来文化消费极大繁荣的同时,也对经典文化的审美意境和深度意义进行肆意解构。网络文化多是以感性文化形态出现,“好看”、“好听”、“好潮”、“好玩”等感官愉悦刺激成了审美的表现形态,娱乐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念,导致大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功利化、世俗化,使得经典成为笑谈、高尚渐行渐远、修养变得肤浅。
(四)改变影响学习方式和思辨能力。
第一,互联网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时代,各种知识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朋友圈、公众微信号、“网络大V”、论坛贴吧、网络视频电子书籍等载体潮水般出现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平等快捷的信息发布和交换,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掘。青年大学生习惯性地在观念上认为,以往传统课堂模式传授的知识在网络上“唾手可得”,原有的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认知方式被零散的随意的具体知识点代替。
第二,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形成受到巨大挑战。大学生重视选择的自由,排斥了线性的、逻辑的、理性的参与。各种自发信息毫无宏观构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用户不再用一种线性的、一页页、一行行、一本本的方式,而是以直觉的、联想的方法将信息链接起来。超文本培育了一种由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所激励的学问”。[5]超文本的阅读方式使用户具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同时又带来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方向感的丧失,在网络空间冲浪的主体“没有停泊的锚,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透视点,没有明确的中心,没有清晰的边界”。[6]大学生就某一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性、条理性和辩证性思考能力被削弱。在看待和评价社会历史事件时,被外界的各种解读俘虏,形成一些与唯物史观相背离的看法。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网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探索在校园虚拟网络空间上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基地,提高渗透力与受众范围,让大学生享受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优质生活体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冷静客观深入理解各种社会新思潮。
二是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基础。通过图片、视频等各种网络多媒体资源,使有关“中国梦”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广泛深入渗透,让大学生都能充分接触、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中国梦”,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巩固为社会主义理想而努力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丰富网络教育内容。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凸显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支撑,也是当代大学生时代感与责任感的重要来源。必须利用校园网络来弘扬传统文化,尝试注册认证校园公共微博、微信账号扩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影响,在新媒体平台上争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同时还需要在线上线下努力尝试创办形式多样、学生乐见的网络文化创新活动,为培育大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环境。
(三)加强网络监管。
一是要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重视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机制。加强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探寻当前大学生对于网络平台的使用规律,从而掌握及达到对网络舆情进行提前研判的目的。
二是将网络舆情工作纳入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计划之中,在组织上提供保障。要建立专家小组,对收集的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究、预警与引导工作。小组成员还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等,将学生网络舆情的危机处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四)强化网络心理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保健体系。
第一,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入日常教学计划,并开办网络心理教育选修课和讲座。在互联网上建立心理咨询栏目,引导大学生对当下社会热点进行广泛深入讨论,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应对互联网心理健康障碍的能力。第二,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中常见的网络心理焦虑症、不良网络心理趋向癥、网络心理依赖症等进行分析、诊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普查,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调查研究,跟踪分析,网上与网下对比,定量与定性结合,科学地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志君,张婧莹.多重视阈多种力量多维创新——转型期本土新媒体资源配置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08,(2).
[2]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3] P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5,(1).
[5]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巨大影响。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在信息发布、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大大增强。面对网络上种种价值观的交汇激荡、众人前秀出自我的快感吸引,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水准养成和人际交往的社会化都受到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特征
(一)知识信息丰富多元并呈现裂变式、碎片化和爆炸性增长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不断增多,使互联网呈现“碎片化”发展特征。即时信息能够通过电脑、手机等实现瞬间传递。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内容丰富、快速共享、信息和知识获取的渠道呈多元化裂变式发展。各类信息的交互传播过程中,多种价值观通过新媒体高速交互传播。信息形式和内容瞬息万变,现实中的新事物,社会中出现的新的思想动态,新媒体都会实时的记录反应。特别在新网络媒体背景下,信息资源快速整合。
(二)新媒体具有环境空间虚拟、自由开放、参与者主体性特征
第一,参与的主体性增强。新媒体成为人类新的生存维度,越来越多的信息传递交换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在新媒体平台上,参与主体往往可以更大程度上地摆脱现实中的伦理束缚,以自由状态开展语言交往、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在这个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发言,释放自己情感。参与主体在此过程中得到的是充分的自由体验,个体平等和某种程度上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传统的单向传播、客体接受信息的模式被打破。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单向传统的信息发布模式已经被打破,受众不再单纯的作为信息发布的客体,而是更多地自主性地搜集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直接参与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显著增加,地位角色发生变化,更加复杂。新媒体平台上传统的信息传受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传播的整体面貌也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官媒、主流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垄断地位被相对的瓦解,社会中不同意见者、各个群体或者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發布的主体,信息的发布不再是相对单一的固定模式。
二、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强烈冲击
(一)价值判断出现障碍理想信念模糊弱化。
第一,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去中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资讯传播的“去中心化”造成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现代社会物质力量的急剧发展与人本主义思潮并存碰撞的现代社会本性使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极度分化,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被无限解构青年大学生自由地参与到无无中心无主题无主旋律无筛选的信息洪流中,普通大学生由以往的相对单一的信息接收个体逐渐的演变为信息搜集发布的参与主体,“对于何时、为何、与何人交换何种信息,用户们能进行非中心化的、分散的、直接的控制”。[1]
第二,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交方式使得学生在价值观点的选择上多元化。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信息方式中主体不再固定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上,不再拥有一个物理的、确定的、能够由理性地估测其利弊得失的制高点”。[2]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更加频繁的快速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发展理念,这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生存发展维度的同时也不免使广大青年学生越来越多地感受了现代社会中被抛入的感觉,绝对的自由也对应着绝对的责任,一己之力面对人生的抉择,倍感焦虑和孤独。本应该现实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自我发展降位为新媒体平台上的情绪宣泄和心灵麻木,。与此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学生为了不使自己淹没在信息观点的海洋中,一味追求可以标新立异的领地和与主流价值观念相异的各种社会思潮观念,盲目信奉追捧一些伦理价值,抛弃了现实的考量,疏远客观价值评判尺度。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化,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受阻
首先,新媒体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地域时空限制。当下新媒体急速发展、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扩大了大学生交际的范围和人群数量,而且伴随着这些新媒体平台上频繁的思想交汇和一些观点凝练契合时弊的热文的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大学生增加了社会阅历,获得了成长。但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交流平台的有别于现实的虚拟化特点,在网络中相互交流,很少是基于交往双方相同或类似的生活实践而产生的共鸣,除了很大程度上的自说自话和自我个性凸显之外,似乎与现实中的人的交往越来越远。网络上人的社交总体上呈现出既相互沟通,又相互隔膜这样一幅图景。大学生有成为网络俘虏,最终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现实社会中的正常社会化受阻的风险。
(三)大学生道德水准养成受到冲击。
马克思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3]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中间的重要活跃力量,互联网上的较为粗野未经筛选加工的文章、思想观点,很可能是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歪曲反映,这也由此带来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的冲突与裂变、网络道德情感的淡漠和网络道德意志脆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一,价值观选择的去权威、去主流倾向。一贯性地挑战权威正统,“非主流”俨然成为一些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借口。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乐此不疲地“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将清楚的东西模糊化,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4] 第二,网络文化的审美情趣的“娱乐化”、大众化趋势,在给人们带来文化消费极大繁荣的同时,也对经典文化的审美意境和深度意义进行肆意解构。网络文化多是以感性文化形态出现,“好看”、“好听”、“好潮”、“好玩”等感官愉悦刺激成了审美的表现形态,娱乐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念,导致大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功利化、世俗化,使得经典成为笑谈、高尚渐行渐远、修养变得肤浅。
(四)改变影响学习方式和思辨能力。
第一,互联网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时代,各种知识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朋友圈、公众微信号、“网络大V”、论坛贴吧、网络视频电子书籍等载体潮水般出现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平等快捷的信息发布和交换,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掘。青年大学生习惯性地在观念上认为,以往传统课堂模式传授的知识在网络上“唾手可得”,原有的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认知方式被零散的随意的具体知识点代替。
第二,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形成受到巨大挑战。大学生重视选择的自由,排斥了线性的、逻辑的、理性的参与。各种自发信息毫无宏观构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用户不再用一种线性的、一页页、一行行、一本本的方式,而是以直觉的、联想的方法将信息链接起来。超文本培育了一种由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所激励的学问”。[5]超文本的阅读方式使用户具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同时又带来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方向感的丧失,在网络空间冲浪的主体“没有停泊的锚,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透视点,没有明确的中心,没有清晰的边界”。[6]大学生就某一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性、条理性和辩证性思考能力被削弱。在看待和评价社会历史事件时,被外界的各种解读俘虏,形成一些与唯物史观相背离的看法。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网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探索在校园虚拟网络空间上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基地,提高渗透力与受众范围,让大学生享受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优质生活体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冷静客观深入理解各种社会新思潮。
二是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基础。通过图片、视频等各种网络多媒体资源,使有关“中国梦”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广泛深入渗透,让大学生都能充分接触、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中国梦”,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巩固为社会主义理想而努力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丰富网络教育内容。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凸显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支撑,也是当代大学生时代感与责任感的重要来源。必须利用校园网络来弘扬传统文化,尝试注册认证校园公共微博、微信账号扩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影响,在新媒体平台上争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同时还需要在线上线下努力尝试创办形式多样、学生乐见的网络文化创新活动,为培育大学生群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环境。
(三)加强网络监管。
一是要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重视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机制。加强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探寻当前大学生对于网络平台的使用规律,从而掌握及达到对网络舆情进行提前研判的目的。
二是将网络舆情工作纳入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计划之中,在组织上提供保障。要建立专家小组,对收集的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究、预警与引导工作。小组成员还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等,将学生网络舆情的危机处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四)强化网络心理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保健体系。
第一,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入日常教学计划,并开办网络心理教育选修课和讲座。在互联网上建立心理咨询栏目,引导大学生对当下社会热点进行广泛深入讨论,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应对互联网心理健康障碍的能力。第二,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中常见的网络心理焦虑症、不良网络心理趋向癥、网络心理依赖症等进行分析、诊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普查,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调查研究,跟踪分析,网上与网下对比,定量与定性结合,科学地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志君,张婧莹.多重视阈多种力量多维创新——转型期本土新媒体资源配置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08,(2).
[2]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3] P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5,(1).
[5]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