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在《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和引进高新技术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的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借鉴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与高校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治理关系紧密,是完善校园治理、开展多元化培训、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实现高职院校的融合式发展。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型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4-0021-03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人才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难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会受到学历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因此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培养技能性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方向。
  根据本文对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研究发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高职院校中的产教融合和实训基地仍然比较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不高,学生的能力有限。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对相关专业进行升级和改造,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基地 [1]。
  一、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特征
  (一)产教融合
  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能够实现生产与教学的双轨运行。只有让学生处于真实的环境中,才能达到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效果。同时,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可以为后续的校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产教融合的概念目前在德国比较盛行,德国推行双轨制教育,为国家建设提供各种类型的人才,产教融合也是构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重要特征。
  (二)教学性高
  教学性是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首要特征,高职院校无论进行何种程度的教育改革,都不能忘记教学的初衷。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要开展有效地教学活动,更新教学板块和内容,完成制造业的一体化教学,实现“做中学、训中学、研中学、创中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加入企业的行业要求,开展情景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在学校专业的设置安排中,首先要保证实训基地的教学特征。
  (三)整合性
  整合性首先体现在实训基地的整合性,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掌握多种技术和专业技能,以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其次从产教融合的功能性而言,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要将先进技术的课程加入到教学安排中,在课程内容中加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最后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在完成教育目标的同时开展制造业相关技能培训、对外培训,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四)先进性
  高职院校中的智能制造代表了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中要加强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在一起,比如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网络安全技术、实时定位系统、系统协同技术等。除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关注外,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要加强与高新技术公司的合作,追踪前沿技术,学校引进的设备要追随先进技术的步伐,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甚至在三五年之后也能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2]。
  二、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
  制度单元是构成制度体系的要素,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应源于现有的职业教育制度单元以及产教融合制度单元。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产教融合的制度创新,内部各个单元的整合联系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高职教育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能夠将其制度内的单元按照一定秩序结合成一个整体,加强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联系,促进教育与企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能够整合教育和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的产业化发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根据以上提到的内部机制,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无法实现内部各个单元要素的整合,制度体系的整体性价值模糊,从而使其存在结构性难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张“产业需求呼唤教育供给”,教育部重在提高院校的教学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同步开展产教融合制度设计,这三种不同的内容需要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统筹规划,从而实现协同 [3]。
  高职教育制度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有重要关联,这两者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驱动因素,构成教育改革的外部环境。首先从宏观的就业市场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带来教育制度的变化。在过去的一段时期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份额,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与本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实践能力,也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新自己的职业理念,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中获得优势。
  高职院校提出智能制造的教学方案就是对就业市场的号召。不仅对学校发挥了作用,高新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步伐,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需要学校的课程与企业的需求接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入先进技术的课程,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体系的特点是要实现学生与本科生、研究生的有机衔接,这种衔接不仅包含学历和知识的融合,重要的是实现产业体系的融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显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能够丰富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技术能力。   三、构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方式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需要有真实的产品和工程实践问题,老师要以其为载体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让老师了解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也可以组织老师加入先进企业的生产中,为学生发挥示范作用。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求职增加竞争力,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其对于学习的兴趣。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减少一些流于形式的课程,增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科目。比如现代人身处信息社会,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未来就业的硬性要求,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学生提高自己对于新技术的把握能力。
  (二)加强产教融合教育,增加校企合作机会
  职业教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系统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要坚持产教融合的方向。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国家、行业发展的切实需求,改进与企业的合作方式,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的工艺、标准、规范、项目等,要重新建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培训体系等。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4]。
  (三)完善框架,强化协同
  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实训基地的重要条件。因此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要完善框架,强化协同。立足于职业教育的体系,从各个层面搭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框架。而强化产教协同包含两方面:一是实现不同主体制定的产教融合制度协同。如企业新型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是同一制度框架下的两种模式,可共同推进、互为补充、相互借鉴。第二是实现学生各种能力之间的统筹发展,可以将“1+X”证书制度中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现代学徒制职业能力分析表比照,从而将学徒岗位能力课程与“X”证书的培训课程融合 [5]。
  四、结论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通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和實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整合专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统筹规划。高职院校在建设中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关联与合作,把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产教融合建设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教学成果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著明,孙哲,张亚娟.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思考[J]. 职业技术,2021,20(02):7-11+66.
  [2] 张凤杰.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 机电信息,2020(02):125-126.
  [3] 肖天非.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 职业,2020(15):79-80.
  [4] 沈灿钢,孙晓明. 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7):22-24+26.
  [5] 张国新.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与机制的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2018(04):37-39.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与“富民兴疆”相辅相成,互助共生。高等职业教育是“富民兴疆”的重要基础,“富民兴疆”将进一步推进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富民兴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入手,分析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与“富民兴疆”互助共生关系,并提出了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期结合新疆发展需要,促进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在学界达成统一认识。香港高中教育课程没有设置独立的道德教育科,而是以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将道德规范融入到现有科目教学中。中国语文作为香港学校课程架构的核心科目,教材必须遵循官方发布的课程指引规定进行编写。以其教材为例,研究道德教育目标和具体呈现方式,有利于从单一科目视角发现课程体系中道德教育值得发扬之处及其局限性,明晰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摘 要:布鲁纳作为教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的“发现学习”尤为重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教授知识,提倡学生本位学习方法,课堂形式灵活多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文通过将布鲁纳发现学习法与我国核心素养相结合,指出发现教学法的现实意义,提出创新观念、启发诱导、论证结果等教学改革启示。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教学;核心素养;儿童本位  中图分类号:G02
摘 要: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由于涉及多种抽象概念,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欠缺的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多数院校用于实验教学的医学影像设备数量较少、种类短缺、设备滞后,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要。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很好地模拟各种影像设备的结构、功能、扫描过程,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理解所学内容,参与、设计实验,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医学影像设备实
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加快推进高校发展模式改革与建设,从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因此,本文以国内外著名农业高校为例,利用“个性梳理+共性凝练”,探寻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比国内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阐明了我国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现状,并且全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以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
摘 要:《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新疆高校的美育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院校美育教育的全过程。根植我国传统文化土壤,矢志不移地坚守这一良好政治立场是开展美育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高校美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出发,深度分析新疆高校美育教育实践路径,针对在各高校的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设置美育教育目标和合理开发优质美育课程,优化教育模式
摘 要:“1+X”证书制度的提出,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重要变革。文章探讨了“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明确教学标准、推动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教学三个方面共同发力,促进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动力。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国家政治建设的多维转变,城市基层治理的形态和机制逐渐出现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党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中极为重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特点的学生对荣誉心理价值体验以及各种荣誉对學生成长的影响等,进一步丰富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科特点的学生荣誉教育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促进学校校风、学风建设。通过对工科特点的学生荣誉教育体系建设,鼓励学生不断上进,促进工科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意识,并引领集体价值观念等的
摘 要: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背景下,全面理解“两性一度”并据此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教学工作重点。因此,高校应厘清“高阶知识”“高阶思维”“高阶能力”概念并明确其与“高阶学习”的关系:高阶学习是影响个体思维发展和知识获取的核心影响因素,高阶知识与高阶思维又将对学习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本文从“高阶学习与低阶学习的融合”“学习、思维、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两个层面建构一流课程“高阶性”生成路径,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