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志同道合,二人同成为新文化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
胡适与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初为同道,后来奔向不同的方向。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相互对立,但私交却胜似亲人。他们各自的思想与品性至今仍值得世人解读,而两人之间的友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值得人们深思与怀念。
胡适与陈独秀都是安徽人。胡适出生于皖南山区的绩溪,绩溪襟山带水,风光旖旎,民风淳朴。胡适的性格很像这里的田园山水,一派自然风光。“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这大概也是胡适一生朋友多的原因,正如胡适自己说:“我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
陈独秀生于皖北长江边的安庆,气势恢宏的长江襟怀坦荡,一泻千里,奔腾入海。陈独秀的性格就如这长江,百折不回,愈挫愈勇,且光明磊落。
胡适与陈独秀的友谊始于新文化运动。1916年,陈独秀经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时,收到胡适从美国寄来的关于文学改革的稿子,大加赞赏。1917年1月,胡适那篇被郑振铎称为“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刊出,文中正式提出的“文学革命”的“八不主义”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
胡适从文化意义上为中国进入新时代跨出了惊世骇俗的第一步,紧接着陈独秀就在下一期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把“文学革命先锋”的头衔赠与胡适,愿将胡适引为同志。
1917年9月,在陈独秀的竭力推荐下,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来到北京大学担任了教授。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为陈独秀、胡适等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新观念提供了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令人羡慕的宽容。二人齐心协力,推动新文化运动,同成为这次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
二、因思想相同走到一起,又因政治主张不同分道扬镳,但于私之间仍鼎力相助,不失其为老朋友
然而,二人亲密无间的友谊在1918年12月出现了裂痕。由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与编辑的《每周评论》,办报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以政治鼓动为主,这与胡适“只谈文化不谈政治”的主张有所背离。
1919年6月,陈独秀因散发反对北洋政府的传单而被捕,胡适接管了这份报纸的编辑工作,从而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由于陈独秀还在监狱中,因此没有参加这次论战。出狱后,陈独秀明确支持马克思主义者,并批判“只谈文学,不谈政治”的思想。“五四”运动后,两人分道扬镳,陈独秀日趋激进,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暴力革命之路,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而胡适则坚持科学、民主,成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代言人。二人之思想已是水火不容。
胡、陈分道扬镳,导致了北大知识分子的分裂。集合在胡适旗下的主要有周作人、傅斯年、顾颉刚等人,集合在陈独秀旗下的有李大钊、张国焘等人。
虽然政治主张相悖,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这可从陈独秀后来的遭遇中看出来。陈独秀一生遭绑架—次,四次被捕。遭绑架时他与胡适还不相识。后来的四次被捕,胡适动员了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不遗余力地营救了他。究其原因,一则胡适重友谊,二则两人都爱国,三则都能容忍异己。正如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所说:“我们两个老朋友,政治主张上尽管不同,事业上尽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为老朋友者,正因为你我脑子背后多少总还有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
三、胡适四次雪中送炭,营救陈独秀
“五四”运动以后,胡、陈分手,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逐渐发展壮大,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北伐,取得一系列胜利。1927年两党分裂,共产党遭到血腥镇压,直落底谷。而在此过程中,最惨的莫过于陈独秀。他不仅痛失爱子,自己也被开除出党,1932年又以共党魁首名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国民党政府已内定由军事法庭审判他,并处以死刑。这时,正是胡适,鼓动起北大教授,对陈独秀采取了营救活动,通过各种关系四处活动,由胡适的好友罗文干(时任司法部长)斡旋,在蒋介石首肯下,将陈独秀转到刑事法院,以判刑保全生命。
胡适这不是第一次救陈独秀。1919年陈独秀被北洋政府拘捕,也是胡适出头营救,那时,他们是战友。这次两人在思想上是敌手,而陈独秀已沦落到无人答理的境地,胡适的援手,无异雪中送炭,难能可贵。
为此,陈独秀在狱中亲笔给胡适写信,表示了感谢:“适之先生,此次累及许多老朋友奔走焦虑,甚为歉然……”
一生孤傲的陈独秀,从不言谢,这次例外可看出他对胡适的友情和信任。
胡适为陈独秀聘请了辩护律师。陈独秀坐牢后,胡适经常去看望他,送物送书,关心其生活,并为出版陈独秀的文字学著作而奔走。
1937年8月,全国抗战爆发后,胡适又为提前释放陈独秀出了大力,使陈独秀得以提前出狱。陈独秀出狱后,住在胡适最好的朋友傅斯年家中。
南京、武汉失陷后,陈独秀流落到重庆不远的江津县农村,生活窘迫,而此时已出任驻美大使的胡适仍然一直关心着陈独秀的命运。胡适的朋友几次写信告诉他陈独秀贫病交加的状况,但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显然爱莫能助了。1942年,陈独秀在贫困中死去。
品味胡适、陈独秀之間的恩怨纠葛,人们又见到了他们耀眼的光芒,正如胡适那不朽的诗句:“山风吹散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胡适与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两个巨人,初为同道,后来奔向不同的方向。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相互对立,但私交却胜似亲人。他们各自的思想与品性至今仍值得世人解读,而两人之间的友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值得人们深思与怀念。
胡适与陈独秀都是安徽人。胡适出生于皖南山区的绩溪,绩溪襟山带水,风光旖旎,民风淳朴。胡适的性格很像这里的田园山水,一派自然风光。“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这大概也是胡适一生朋友多的原因,正如胡适自己说:“我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
陈独秀生于皖北长江边的安庆,气势恢宏的长江襟怀坦荡,一泻千里,奔腾入海。陈独秀的性格就如这长江,百折不回,愈挫愈勇,且光明磊落。
胡适与陈独秀的友谊始于新文化运动。1916年,陈独秀经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时,收到胡适从美国寄来的关于文学改革的稿子,大加赞赏。1917年1月,胡适那篇被郑振铎称为“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刊出,文中正式提出的“文学革命”的“八不主义”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
胡适从文化意义上为中国进入新时代跨出了惊世骇俗的第一步,紧接着陈独秀就在下一期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把“文学革命先锋”的头衔赠与胡适,愿将胡适引为同志。
1917年9月,在陈独秀的竭力推荐下,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来到北京大学担任了教授。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为陈独秀、胡适等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新观念提供了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令人羡慕的宽容。二人齐心协力,推动新文化运动,同成为这次启蒙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
二、因思想相同走到一起,又因政治主张不同分道扬镳,但于私之间仍鼎力相助,不失其为老朋友
然而,二人亲密无间的友谊在1918年12月出现了裂痕。由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与编辑的《每周评论》,办报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以政治鼓动为主,这与胡适“只谈文化不谈政治”的主张有所背离。
1919年6月,陈独秀因散发反对北洋政府的传单而被捕,胡适接管了这份报纸的编辑工作,从而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由于陈独秀还在监狱中,因此没有参加这次论战。出狱后,陈独秀明确支持马克思主义者,并批判“只谈文学,不谈政治”的思想。“五四”运动后,两人分道扬镳,陈独秀日趋激进,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暴力革命之路,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而胡适则坚持科学、民主,成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代言人。二人之思想已是水火不容。
胡、陈分道扬镳,导致了北大知识分子的分裂。集合在胡适旗下的主要有周作人、傅斯年、顾颉刚等人,集合在陈独秀旗下的有李大钊、张国焘等人。
虽然政治主张相悖,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这可从陈独秀后来的遭遇中看出来。陈独秀一生遭绑架—次,四次被捕。遭绑架时他与胡适还不相识。后来的四次被捕,胡适动员了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不遗余力地营救了他。究其原因,一则胡适重友谊,二则两人都爱国,三则都能容忍异己。正如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所说:“我们两个老朋友,政治主张上尽管不同,事业上尽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为老朋友者,正因为你我脑子背后多少总还有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
三、胡适四次雪中送炭,营救陈独秀
“五四”运动以后,胡、陈分手,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逐渐发展壮大,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北伐,取得一系列胜利。1927年两党分裂,共产党遭到血腥镇压,直落底谷。而在此过程中,最惨的莫过于陈独秀。他不仅痛失爱子,自己也被开除出党,1932年又以共党魁首名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国民党政府已内定由军事法庭审判他,并处以死刑。这时,正是胡适,鼓动起北大教授,对陈独秀采取了营救活动,通过各种关系四处活动,由胡适的好友罗文干(时任司法部长)斡旋,在蒋介石首肯下,将陈独秀转到刑事法院,以判刑保全生命。
胡适这不是第一次救陈独秀。1919年陈独秀被北洋政府拘捕,也是胡适出头营救,那时,他们是战友。这次两人在思想上是敌手,而陈独秀已沦落到无人答理的境地,胡适的援手,无异雪中送炭,难能可贵。
为此,陈独秀在狱中亲笔给胡适写信,表示了感谢:“适之先生,此次累及许多老朋友奔走焦虑,甚为歉然……”
一生孤傲的陈独秀,从不言谢,这次例外可看出他对胡适的友情和信任。
胡适为陈独秀聘请了辩护律师。陈独秀坐牢后,胡适经常去看望他,送物送书,关心其生活,并为出版陈独秀的文字学著作而奔走。
1937年8月,全国抗战爆发后,胡适又为提前释放陈独秀出了大力,使陈独秀得以提前出狱。陈独秀出狱后,住在胡适最好的朋友傅斯年家中。
南京、武汉失陷后,陈独秀流落到重庆不远的江津县农村,生活窘迫,而此时已出任驻美大使的胡适仍然一直关心着陈独秀的命运。胡适的朋友几次写信告诉他陈独秀贫病交加的状况,但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显然爱莫能助了。1942年,陈独秀在贫困中死去。
品味胡适、陈独秀之間的恩怨纠葛,人们又见到了他们耀眼的光芒,正如胡适那不朽的诗句:“山风吹散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