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8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实验前,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前提。
1、创设情境。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课堂就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餐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去猜想,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这样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欲望。
2、巧设悬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科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如在教学《金鱼》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去通过仔细观察、交流、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因为期待得到答案的心情,学生对金鱼的探究实验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把握时机,有效调控
实验时,有效调控课堂,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
1、适时呈现实验材料。小学生的实验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实验的材料是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和探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材料何时呈现老师要非常讲究。因为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呈现探究材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这样容易使探究实验无的放矢。只有适时呈现材料,才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才能提高探究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在学生猜测到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系后,我就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后发现事实与自己猜测的结果不相符——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猜测产生冲突了。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我又抛出第二组物体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和黏土块,这时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轻的物体易浮重的物体易沉。我马上抛出了第三组材料,重量相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让学生观察探究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大的容易浮、物体的体积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材料,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又合理的运用材料来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不但有序,而且有效。
2、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做什么,关注学生在想什么,教师掌握信息越多,越能清醒地加以引导。因此,实验时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是最忙的。忙不是去讲述,更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细心地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从而及时进行调控、点拨。如在《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的实验中,有一个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很短电池就发热了;又有一个学生发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就亮了一下,而另一根电线没有碰上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结果一样,他们感到很奇怪。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整个课堂“乱”了。这是多好的探究机会呀!我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探索,结果得出了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这样,他们感悟到了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因势利导,挖掘提升
实验后,挖掘提升,是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在实验操作后的学生交流探讨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是实验结果的差异,有的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会产生矛盾。这些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意义和价值,因势利导,及时评价,巧妙地给予挖掘和提升
1、牢牢抓住思维亮点。心理学指出: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什么算什么,在探讨时单往结论看,将会使学生汇报探索结果处于肤浅状态,思维缺乏深入,造成学生揣摩答案,而不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反之,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捕捉学生的一个个思维亮点,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放“飞”他们,就能使探索层层深入,由表面深入到本质,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例如在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时,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立即反问:空气真的变少了吗?它们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可能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到底什么回事?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节骨眼”上。在学生进行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我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呢?在我的巧妙点拨下,学生的思维迸发出了“火花”,被一步一步地引向“正道”。他们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已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
2、善于发觉意外细节。实验后,在学生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平时没有出现过或者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对这些话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如我用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有一位学生说,牛奶盒放入热水后,它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我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这样的实验后,充分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交给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先受热膨胀造成的!这真是,细节挖掘了学生的观察潜力,讨论提升了学生的求真精神。
总之,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加强课堂教学调控,重视因势利导拓展提升,才能真正发挥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实验前,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前提。
1、创设情境。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课堂就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餐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去猜想,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这样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欲望。
2、巧设悬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科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如在教学《金鱼》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去通过仔细观察、交流、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因为期待得到答案的心情,学生对金鱼的探究实验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把握时机,有效调控
实验时,有效调控课堂,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
1、适时呈现实验材料。小学生的实验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实验的材料是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和探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材料何时呈现老师要非常讲究。因为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呈现探究材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这样容易使探究实验无的放矢。只有适时呈现材料,才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才能提高探究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在学生猜测到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系后,我就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后发现事实与自己猜测的结果不相符——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猜测产生冲突了。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我又抛出第二组物体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和黏土块,这时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轻的物体易浮重的物体易沉。我马上抛出了第三组材料,重量相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让学生观察探究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大的容易浮、物体的体积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材料,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又合理的运用材料来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不但有序,而且有效。
2、及时捕捉课堂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做什么,关注学生在想什么,教师掌握信息越多,越能清醒地加以引导。因此,实验时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是最忙的。忙不是去讲述,更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细心地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从而及时进行调控、点拨。如在《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的实验中,有一个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很短电池就发热了;又有一个学生发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就亮了一下,而另一根电线没有碰上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结果一样,他们感到很奇怪。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整个课堂“乱”了。这是多好的探究机会呀!我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探索,结果得出了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这样,他们感悟到了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因势利导,挖掘提升
实验后,挖掘提升,是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在实验操作后的学生交流探讨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是实验结果的差异,有的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会产生矛盾。这些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意义和价值,因势利导,及时评价,巧妙地给予挖掘和提升
1、牢牢抓住思维亮点。心理学指出: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什么算什么,在探讨时单往结论看,将会使学生汇报探索结果处于肤浅状态,思维缺乏深入,造成学生揣摩答案,而不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反之,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捕捉学生的一个个思维亮点,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放“飞”他们,就能使探索层层深入,由表面深入到本质,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例如在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时,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立即反问:空气真的变少了吗?它们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可能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到底什么回事?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节骨眼”上。在学生进行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我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呢?在我的巧妙点拨下,学生的思维迸发出了“火花”,被一步一步地引向“正道”。他们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已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
2、善于发觉意外细节。实验后,在学生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平时没有出现过或者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对这些话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如我用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有一位学生说,牛奶盒放入热水后,它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我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这样的实验后,充分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交给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先受热膨胀造成的!这真是,细节挖掘了学生的观察潜力,讨论提升了学生的求真精神。
总之,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精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加强课堂教学调控,重视因势利导拓展提升,才能真正发挥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