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期上刊载了方逸帆老师的文章《我们需要怎样的教材——兼谈〈荷塘月色〉文本变化的轨迹》(以下引文除特别标明外,均出自该文)。该文认为随着新的教材版本的出现,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似乎越来越回归于它的本来面目,选编者似乎越来越尊重原文,几乎是不事修改、删节就把原文搬到教材中了”。鉴于此,依据语文教材的“科学评价标准”(笔者完全赞同该文评价教材的“两个主要要求”,即“对教材的评价标准也已形成了共识”),声称“不主张复古”的方老师便产生“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就是说,现行新版教材呈现的《荷塘月色》文本不如1990年以前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编订的经过删改的文本好。对此,笔者认为,方老师的感觉似为一种错觉,实有讨论的必要。
诚然,语文教材的改革,“一方面,语文教材必须有助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语文能力的要求,使之能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包括就业)。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又必须以中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旨归,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实现他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能力的个体成长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应该使学生实现三个层次的飞跃: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广泛地认识社会,深刻地理解社会,并能以社会为镜,从而了解自身,使自己不断地走向成熟。第二个层次是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形成善的观念,做一个‘善’的人。第三个层次是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感情、美的艺术形象等等。这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三个层面”。然而,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在于,“宏观上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了,那么怎么落实这个标准呢?这值得我们去斟酌,去考察。因为,要构思一个结构容易,而要用具体的材料去实现这个构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诚哉,斯言!
首先,方老师认为新版教材增回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一内容属于“画蛇添足”。“因为:第一,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不需要加一个比喻来提供帮助;第二,这个比喻不美。倒是前句已经很美了,柔和的月光,淡淡的云,如此良辰却用睡觉作比,实在并不高明。第三,以辞害意。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也就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比喻句中‘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没有显出后者比前者好的意思。”所以,“也许是朱自清他不自知,或是他不肯割爱,但叶老却看到了,所以在中学教材中删了去”。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联系朱自清散文创作实际,我们就不难看出方老师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第一,需要澄清的是,新版教材增回的这一内容不是“比喻句”,不属于语言学范畴,而是一种称之为“类比”的文章写法,属于文章学范畴,它着力创设的是一种“恰是到了好处”的美妙意境。第二,作为在本质上是散文大家的朱自清,其创作风格一贯是主知性,重理解,多用直陈与明说,往往有头有尾,交代较为清楚,这在《荷塘月色》的第三段已表露无遗,所以,尽管“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但仍又添加一个类似美妙的意象来帮助读者进一步领会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第三,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的确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生活常识告诉人们,“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吗?二者内涵明显有一定的差别,并非“以辞害意”。总之,课文增回这一内容并非“编者显然受知識本位的影响”,相反,当年叶老在主持编订中学教材时删了去,其文辞倒显得精练了,其实才真正破坏了原文美妙的意境,伤害了朱自清散文的一贯风格。
既然新版教材增回的上述内容显示课文编者并非出于对知识本位的偏好而想使文章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点”,而是考虑到这一内容有助于文章的表达,能够增加文章的美感,那么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新版教材“先是增回了梁元帝的《采莲赋》,还在引文前‘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之后增回一句:‘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再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在写荷花的几个比喻之后又增回了一个比喻:‘刚出浴的美人。’在写荷花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等等”,更不能说明“朱自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中固有的对农民生活的隔膜”,“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是朱自清的败笔”,相反,这种“原汁原味”的恢复,不仅更好地忠实于原文,更重要的倒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所反映的新的教育理念,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方面,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关于女性的描写,尤其是以女性为喻体的比喻句绝不是个别现象,绝不仅此一篇。如“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胳膊”(《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春》);“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女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绿》);“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素朴方纹在日光里鲜艳得如少女一般”(《威尼斯》);“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住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春晖的一月》);“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阳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电灯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熄,正如跳着舞的仙女的臂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这些描写,尽管有的以少女为喻,有的以少妇为喻,但都以女性特有的美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有力地抒写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即如课文中的“刚出浴的美人”,用以描写沐在朦胧月光里的荷花,难道不足以让人体味到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特别情致吗?进一步说,这种描写难道不能让人深刻感悟到荷花那种不染纤尘的美质吗?总之,朱自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为展示、渲染自然之美,总是喜欢借女性之美来助一臂之力,这是因为“女人是自然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朱自清《女人》)。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即笔者着力讨论的问题,那就是:朱自清散文中以女性为喻体的比喻句是不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学生会不会“更容易产生邪念的联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在实施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追求所谓完美,强调“无菌式”教育,让学生从小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里,不让他们受到任何污染。殊不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物,有时候还是善良与奸邪同在,黑暗与光明共存,美好与丑恶并行,没有谁能终身一帆风顺不受挫折的困扰。事实上,对事物追求尽善尽美却会导致自己陷入“瘫痪”。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一文中,针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人性中的一些“鬼性”和“兽性”等恶劣环境,就不主张孩子们消极地回避,也就是不怕“近墨者黑”,而是从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强调要让孩子们将来最终战胜假、丑、恶,必须首先让孩子们接触和认识假、丑、恶,从而通过自己的辨别和取舍来增强他们自身的免疫功能,以免“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这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这在实质上也就是要求他们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无形的“心理防线”,从而培养他们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心远地自偏”的理想境界。惟其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顺利走好风雨人生。
总之,教育不是灌输,不是教师头脑里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去,而应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一种过程,即是一种互为主体、平等对话的过程。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教育的惟一规范就是自由。”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科学的本质规律。与此相反,那种运用单纯、片面“封闭”的手段来管理学生只能是一种反教育的、反发展的功利主义举措。不难想象,长期向学生进行所谓的“无菌教育”、“一面教育”(常常表现为正面教育),必然会使他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始终处于“就范”状态,当他们走上社会并发现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构成强烈反差时,他们怎能不会在行为上出现偏激,甚至会酿成悲剧呢?
明白了上述事理,懂得了辩证思维,我们就不难判断方老师文中“这世上美人本来就少,更何况‘刚出浴的美人’岂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见得到的?谁能凭借这个体验来增加对荷花美的理解?”更是一个伪命题并让人觉得滑稽——难道创作和欣赏描写小偷的文学作品,必须有作家和读者是“小偷”这个前提吗?很显然,包括方老师在内的传统教材的编者们如果不是教育科学知识的缺乏,就是长期以来极“左”思想在作祟,也就是说,在戴着“有色眼镜”的有着极“左”思想的人看来,只要朱先生散文中有一些以女性为喻的句子,特别是像这样“刚出浴的美人”一类的比喻句,就似乎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道德问题,“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那么教材不删除岂不有损一代大师的“光辉”形象!一个比喻句都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都会让学生“产生近乎邪念的联想”,那么,“六朝采莲”的一段场景描写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见,“左倾思想”是多么善于“联想”和“推理”,其逻辑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荒唐!
最后,在笔者看来,方老师所谓“在写荷塘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那更是朱自清的败笔”,实在是望文生义,是一种想当然。为什么呢?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阅读《荷塘月色》,我们知道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方面,他被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殺弄得目瞪口呆,对国民党的反革命行为非常反感;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像其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这就是说,他内心非常苦闷彷徨。在《一封信》一文中,他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然而,作为五四启蒙精神哺育的这一代人,朱自清又不可能对当时局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还是在《一封信》里,他在开头就表达了对这种“苦闷彷徨”生活的不安与自责:“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很显然,这种“战栗”就包含了对自己放弃社会“责任”的负罪感。正是这种不安与负罪,使得《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染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文章不写小煤屑路的“幽静”,而特别指出其“幽僻”、“寂寞”,又偏偏指出“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时,他坚持写道:“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在荷塘周围,“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由此可见,这里的一处比喻“峭楞楞如鬼一般”,并非如方老师所谓“冷而生硬,和柳树的意象不符;使本来宁静、平和、清丽的荷塘无端生出一种‘鬼’气,和全文意境严重不协调”,相反,倒是十分恰切地显现了朱自清此时此刻的特定心境,而且寓美于丑,形象十分鲜明,堪称一处妙笔。
(作者单位:蒙城一中)
诚然,语文教材的改革,“一方面,语文教材必须有助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语文能力的要求,使之能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包括就业)。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又必须以中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旨归,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实现他们理解和运用语文能力的个体成长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应该使学生实现三个层次的飞跃: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广泛地认识社会,深刻地理解社会,并能以社会为镜,从而了解自身,使自己不断地走向成熟。第二个层次是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形成善的观念,做一个‘善’的人。第三个层次是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感情、美的艺术形象等等。这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三个层面”。然而,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在于,“宏观上的评价标准已经有了,那么怎么落实这个标准呢?这值得我们去斟酌,去考察。因为,要构思一个结构容易,而要用具体的材料去实现这个构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诚哉,斯言!
首先,方老师认为新版教材增回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这一内容属于“画蛇添足”。“因为:第一,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不需要加一个比喻来提供帮助;第二,这个比喻不美。倒是前句已经很美了,柔和的月光,淡淡的云,如此良辰却用睡觉作比,实在并不高明。第三,以辞害意。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也就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比喻句中‘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没有显出后者比前者好的意思。”所以,“也许是朱自清他不自知,或是他不肯割爱,但叶老却看到了,所以在中学教材中删了去”。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联系朱自清散文创作实际,我们就不难看出方老师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第一,需要澄清的是,新版教材增回的这一内容不是“比喻句”,不属于语言学范畴,而是一种称之为“类比”的文章写法,属于文章学范畴,它着力创设的是一种“恰是到了好处”的美妙意境。第二,作为在本质上是散文大家的朱自清,其创作风格一贯是主知性,重理解,多用直陈与明说,往往有头有尾,交代较为清楚,这在《荷塘月色》的第三段已表露无遗,所以,尽管“这句的前文并不难理解”,但仍又添加一个类似美妙的意象来帮助读者进一步领会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第三,原句是“这恰是到了好处”,的确是说有云的时候要比“朗照”时要好,而生活常识告诉人们,“酣眠”与“小睡”至多是平等的吗?二者内涵明显有一定的差别,并非“以辞害意”。总之,课文增回这一内容并非“编者显然受知識本位的影响”,相反,当年叶老在主持编订中学教材时删了去,其文辞倒显得精练了,其实才真正破坏了原文美妙的意境,伤害了朱自清散文的一贯风格。
既然新版教材增回的上述内容显示课文编者并非出于对知识本位的偏好而想使文章有更为丰富的“知识点”,而是考虑到这一内容有助于文章的表达,能够增加文章的美感,那么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新版教材“先是增回了梁元帝的《采莲赋》,还在引文前‘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之后增回一句:‘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再后则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在写荷花的几个比喻之后又增回了一个比喻:‘刚出浴的美人。’在写荷花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等等”,更不能说明“朱自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内心中固有的对农民生活的隔膜”,“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是朱自清的败笔”,相反,这种“原汁原味”的恢复,不仅更好地忠实于原文,更重要的倒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所反映的新的教育理念,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方面,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中,关于女性的描写,尤其是以女性为喻体的比喻句绝不是个别现象,绝不仅此一篇。如“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胳膊”(《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春》);“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女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绿》);“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素朴方纹在日光里鲜艳得如少女一般”(《威尼斯》);“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住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春晖的一月》);“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阳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电灯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熄,正如跳着舞的仙女的臂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这些描写,尽管有的以少女为喻,有的以少妇为喻,但都以女性特有的美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有力地抒写了作者对大自然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即如课文中的“刚出浴的美人”,用以描写沐在朦胧月光里的荷花,难道不足以让人体味到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特别情致吗?进一步说,这种描写难道不能让人深刻感悟到荷花那种不染纤尘的美质吗?总之,朱自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为展示、渲染自然之美,总是喜欢借女性之美来助一臂之力,这是因为“女人是自然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朱自清《女人》)。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即笔者着力讨论的问题,那就是:朱自清散文中以女性为喻体的比喻句是不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学生会不会“更容易产生邪念的联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在实施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追求所谓完美,强调“无菌式”教育,让学生从小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里,不让他们受到任何污染。殊不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物,有时候还是善良与奸邪同在,黑暗与光明共存,美好与丑恶并行,没有谁能终身一帆风顺不受挫折的困扰。事实上,对事物追求尽善尽美却会导致自己陷入“瘫痪”。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一文中,针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人性中的一些“鬼性”和“兽性”等恶劣环境,就不主张孩子们消极地回避,也就是不怕“近墨者黑”,而是从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强调要让孩子们将来最终战胜假、丑、恶,必须首先让孩子们接触和认识假、丑、恶,从而通过自己的辨别和取舍来增强他们自身的免疫功能,以免“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这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这在实质上也就是要求他们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无形的“心理防线”,从而培养他们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心远地自偏”的理想境界。惟其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顺利走好风雨人生。
总之,教育不是灌输,不是教师头脑里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去,而应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一种过程,即是一种互为主体、平等对话的过程。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教育的惟一规范就是自由。”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科学的本质规律。与此相反,那种运用单纯、片面“封闭”的手段来管理学生只能是一种反教育的、反发展的功利主义举措。不难想象,长期向学生进行所谓的“无菌教育”、“一面教育”(常常表现为正面教育),必然会使他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始终处于“就范”状态,当他们走上社会并发现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构成强烈反差时,他们怎能不会在行为上出现偏激,甚至会酿成悲剧呢?
明白了上述事理,懂得了辩证思维,我们就不难判断方老师文中“这世上美人本来就少,更何况‘刚出浴的美人’岂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见得到的?谁能凭借这个体验来增加对荷花美的理解?”更是一个伪命题并让人觉得滑稽——难道创作和欣赏描写小偷的文学作品,必须有作家和读者是“小偷”这个前提吗?很显然,包括方老师在内的传统教材的编者们如果不是教育科学知识的缺乏,就是长期以来极“左”思想在作祟,也就是说,在戴着“有色眼镜”的有着极“左”思想的人看来,只要朱先生散文中有一些以女性为喻的句子,特别是像这样“刚出浴的美人”一类的比喻句,就似乎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道德问题,“是旧式文人近乎意淫的无聊”,那么教材不删除岂不有损一代大师的“光辉”形象!一个比喻句都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都会让学生“产生近乎邪念的联想”,那么,“六朝采莲”的一段场景描写就更不用说了。由此可见,“左倾思想”是多么善于“联想”和“推理”,其逻辑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荒唐!
最后,在笔者看来,方老师所谓“在写荷塘周边柳树的月影后增回了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那更是朱自清的败笔”,实在是望文生义,是一种想当然。为什么呢?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阅读《荷塘月色》,我们知道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方面,他被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殺弄得目瞪口呆,对国民党的反革命行为非常反感;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像其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这就是说,他内心非常苦闷彷徨。在《一封信》一文中,他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然而,作为五四启蒙精神哺育的这一代人,朱自清又不可能对当时局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还是在《一封信》里,他在开头就表达了对这种“苦闷彷徨”生活的不安与自责:“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很显然,这种“战栗”就包含了对自己放弃社会“责任”的负罪感。正是这种不安与负罪,使得《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染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文章不写小煤屑路的“幽静”,而特别指出其“幽僻”、“寂寞”,又偏偏指出“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时,他坚持写道:“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在荷塘周围,“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由此可见,这里的一处比喻“峭楞楞如鬼一般”,并非如方老师所谓“冷而生硬,和柳树的意象不符;使本来宁静、平和、清丽的荷塘无端生出一种‘鬼’气,和全文意境严重不协调”,相反,倒是十分恰切地显现了朱自清此时此刻的特定心境,而且寓美于丑,形象十分鲜明,堪称一处妙笔。
(作者单位:蒙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