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教学要注重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形成推动教学的合力,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指导学生课外搜集历史资料辅助学习,二是课外组织探讨活动巩固课堂学习成效,三是借助历史题材影片促进历史学习研究,四是联系时事政治事件强化历史思想教育。
关键词:历史;课内外结合;教学研究;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51;G42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76-01
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研究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针对当前历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充分整合课内外的不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下面,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立足课堂开展课外拓展方面进行探析。
一、指导学生课外搜集历史资料辅助学习
为了高效开展历史学习活动,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自主搜集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历史信息,对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促进作用明显。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历史学习有关的内容,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具有了更多的知识积累,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助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之前,教师要求学生认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有着哪些重要节点,在当时丝绸之路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多种路径,对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中间经过的地区有了直观的认识,并对特定历史背景下开通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有了更加深远的认识。在课前整理出丰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历史学习活动也会更加快捷高效,在呼应教师的启发引导时会胸有成竹、应对自如,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前进行教学拓展,广泛搜集历史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课外组织探讨活动巩固课堂学习成效
教师既要重视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也要拓展视野进行课外活动的补充,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课外环节延伸。通过课后探讨研究活动,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意犹未尽的学习劲头延续下去,对一些模糊不清的观点进行辨析,这样,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就能够实现加深理解巩固掌握的效果,进而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融合。例如,在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之后,针对学生对秦始皇褒贬不一的认识,教师在课后组织学生对秦始皇的功和过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在秦始皇功劳方面,如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将他的功劳摆出来并分析这些方面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有着怎样的作用。接下来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和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重点是既要正确认识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要客观分析他的过,对功过对比分析,站在一分为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历史题材影片促进历史学习研究
当今电视剧影片中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非常多,绝大多数历史题材的影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也采用艺术化手法高度还原了一些历史人物。这些题材的影片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量、直观形象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的作用。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观看了《孙中山》这部电影,从一代伟人的影片介绍中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的背景、辛亥革命的意义,感悟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影片的观赏,能够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中一代前辈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习理解效果的加深。再如,“洋务运动”教学中,教师也在课前要求学生观赏了《李鸿章》这一影片,还原了这一颇具历史争议的人物,通过具体的细节并结合教材中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对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国际形势、主要内容代表人物等方面了解得更加全面具体。有了这些基础信息,接下来带领学生对洋务运动积极意义的局限性及必然失败的结局进行深刻分析,就能够由表及里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四、联系时事政治事件强化历史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师要结合教学特点强化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抓住课堂是关键,拓展课外也是重要的补充。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从当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日战争,学生深刻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教师还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我国当前国防军事实力,分析了当前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入、解放军官兵为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所进行的不懈努力等等,既让学生增强了民族精神教育,同时又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事件和时事政治事件之间融合起来,能够从古到今、从近代到当代,让学生心中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主旋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能够在历史教学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也是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拓展程度,使更多的资源集聚起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燕.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J].内蒙古教育,2014(02).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11).
关键词:历史;课内外结合;教学研究;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51;G42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76-01
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研究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针对当前历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充分整合课内外的不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下面,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立足课堂开展课外拓展方面进行探析。
一、指导学生课外搜集历史资料辅助学习
为了高效开展历史学习活动,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自主搜集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历史信息,对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促进作用明显。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做有心人,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历史学习有关的内容,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具有了更多的知识积累,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助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之前,教师要求学生认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有着哪些重要节点,在当时丝绸之路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多种路径,对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中间经过的地区有了直观的认识,并对特定历史背景下开通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有了更加深远的认识。在课前整理出丰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历史学习活动也会更加快捷高效,在呼应教师的启发引导时会胸有成竹、应对自如,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前进行教学拓展,广泛搜集历史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课外组织探讨活动巩固课堂学习成效
教师既要重视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也要拓展视野进行课外活动的补充,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课外环节延伸。通过课后探讨研究活动,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意犹未尽的学习劲头延续下去,对一些模糊不清的观点进行辨析,这样,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就能够实现加深理解巩固掌握的效果,进而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融合。例如,在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之后,针对学生对秦始皇褒贬不一的认识,教师在课后组织学生对秦始皇的功和过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在秦始皇功劳方面,如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将他的功劳摆出来并分析这些方面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有着怎样的作用。接下来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和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重点是既要正确认识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要客观分析他的过,对功过对比分析,站在一分为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历史题材影片促进历史学习研究
当今电视剧影片中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非常多,绝大多数历史题材的影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也采用艺术化手法高度还原了一些历史人物。这些题材的影片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量、直观形象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的作用。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观看了《孙中山》这部电影,从一代伟人的影片介绍中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的背景、辛亥革命的意义,感悟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影片的观赏,能够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中一代前辈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习理解效果的加深。再如,“洋务运动”教学中,教师也在课前要求学生观赏了《李鸿章》这一影片,还原了这一颇具历史争议的人物,通过具体的细节并结合教材中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对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国际形势、主要内容代表人物等方面了解得更加全面具体。有了这些基础信息,接下来带领学生对洋务运动积极意义的局限性及必然失败的结局进行深刻分析,就能够由表及里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四、联系时事政治事件强化历史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师要结合教学特点强化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抓住课堂是关键,拓展课外也是重要的补充。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从当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日战争,学生深刻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教师还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我国当前国防军事实力,分析了当前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入、解放军官兵为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所进行的不懈努力等等,既让学生增强了民族精神教育,同时又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事件和时事政治事件之间融合起来,能够从古到今、从近代到当代,让学生心中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主旋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能够在历史教学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也是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拓展程度,使更多的资源集聚起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燕.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J].内蒙古教育,2014(02).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