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观下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特征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创新教育已成为继素质教育之后教育界的重要研究主题。创新教育不仅是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具体化。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创新教育观下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突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的创新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目标上的创新性。传统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和人的就业需要。其特点是职业定向和严格重复的训练,是与传统工业、大批量标准化的岗位、生产方式相对应的。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已经确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应付固定岗位的需求,解决已知的重复生产问题。这就决定了传统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单一或某一特定岗位专业知识的传承和技能训练为主的。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转型,要求职业教育目标也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适应现在”的传统教育转向“适应未来”的创新教育;从某一特定岗位的能力训练,转向重视学生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以及发展潜力、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从只重视现有岗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养成转向重视培养在职业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职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生产过程中不可预测的问题的能力;从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转向要求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要确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目标。具体来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第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第二,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和物化能力,也就是创新技能的培养;
  第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耐挫性、自律性等创新人格因素,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新的激情。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由于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的创新教育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开放性。
  1.在教学内容上要摒旧纳新
  构建课堂教学内容更新的动态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克服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知识陈旧、专业化分过细、偏重学科系统性各种弊端。纳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教学内容,建立体现新科技发展变化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充分的空间,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独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且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成为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2.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活化学生思维过程
  传统教学中存在着削弱“过程”,偏重“结果”的现象,把学生当容器,直接灌输知识,这不利于启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否定“过程”,就是切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领会知识的发展过程,利于活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要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进而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
  3.设计新颖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兴趣的练习
  要设计新颖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兴趣的练习,有意识、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设计探索性练习,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设计组合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设计多维性练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因果性练习,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设计反意性练习,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等。
  三、教学环境的民主性
  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1.要体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教师应正确把握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现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的变革,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不同,他们基础参差不齐,认知能力和水平较为悬殊,个性差异尤为突出。运用分层递进原则,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学生的活动层次协调起来,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起自信和自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其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发展学生的思维风格,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
  四、教学方式的启发性
  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活动,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为讨论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规律的发现、创新能力。
  1.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积极探索,以解决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内驱力,让学生愿学、想学、积极主动地学。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表意见,互相评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班集体共享每个人的心得。讨论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质疑、求异、解疑的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可以调动他们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集体和个人的潜力,清楚学生个体掌握知识和认识上的障碍,调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活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学生的认知发展体验。
  2.注重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
  重视“潜科学教学法”和“社会探究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以及“多角度教学法”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非常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科学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自己讨论的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的问题,使学生看到教师创造思维和想像活动的过程。“社会探究法”指教师提出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学生开展调查,提出假设,搜集证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将所讲授的内容留出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多角度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尽量启发他们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同一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方法。
  凡此种种,都旨在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使他们大胆追求发散思维,给自身带来种种创新意念。
  五、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能有力地推动创新教育的实施。一方面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职业教育也要紧密跟踪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发展。在教学中尽快学习和采用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和当代科学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教学技术手段,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提高创新教育的起点。另一方面,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如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其突出功能表现为动态规模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协作交流、反馈练习、多媒体情境创设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大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利用网络技术能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这非常有利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向着利于创新教育的方面转化,有利于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因此,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是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又一重要特征。
  六、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符合其价值标准的课堂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价并调节师生双方的教学作用。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仅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优劣,或单纯以书本知识记忆的多少来排列名次、引导学生死读书的做法。坚持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原则,制定科学、实用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师生双方的情况分别进行评价,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评,综合评价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课堂评价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评价对象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构成要素,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关系的动态变化为核心要素,确定具有导向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力求评价结果能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创新教育的效果,发挥评价的科学导向作用,促进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创新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特征和规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迎接时代挑战,发挥创新教育的功能,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机车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在近两年的北京·埃森展上,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台都特别引人注目,因为新时达机器人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机器人制造企业之一,新时达机器人
目的 分析不同分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血管新生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含量。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校附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9例作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使其具备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与学历教育相比,它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也被称为实业教育。欧洲各国职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透析时给予普通肝素,试验组在透析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