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从景观效果角度简要的阐述了园林绿化的施工设计和后期的管护会直接影响景观效果。近几年有不少因设计失误,施工质量较差而导致景观效果低劣的城市绿地。通过优化设计、规范施工程序、提高施工质量、采用科学管护等措施可以营建出符合现代园林理念的城市绿地系统。
关键词:施工方式;效果;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景观是运用艺术的手段,将各自具有不同形态、色彩和生长规律的园林植物进行有序组合,使其拥有的群体美、个体美和细部的特色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所有园林植物以饱满的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姿态、叶、花、果、干、枝等景观素材得以充分展示,是一种美的组合,一首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要营建一处好的城市绿地景观,首先要有优秀的设计师,要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后期管护人员来科学地指导整个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使所有的园林工程措施讲究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才能达到营建出符合现代园林建设理念的绿化景观效果的目的。在近几年城市绿地建设中,各地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让人们尽情地享受到人工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但也有一些城市绿地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和施工质量较差,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低劣,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改善居住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视觉上的不舒服。这种现象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并不少见。杜绝这类现象不再发生是我们园林绿化工作者应加以研究和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
1.问题和因素:
1. 1 乔、灌、草搭配不当,
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较差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突破了单一的“艺术”范围,强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灾害为主导思想,建立完美的、生态稳定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系统内,乔、灌、草科学搭配,比例得当,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景观效果和系统功能。
1. 2土质差影响植物生长
有些绿地,由于原地貌不适于造景的需要,必须深切或填高。深切时,栽植土往往是未经熟化的深层土,不仅营养严重缺乏,而且粘重,容易板结,土壤透气性极差。而填高地段,有的就近采用建筑垃圾、炉渣等不宜栽植的废弃土、深层生土等。栽植时,没有进行客土回填,园林植物就直接移植在这样一类生长条件极差的土壤上, 造成移植后成活困難,即使成活了也由于营养缺乏或根系发育受阻而生长极为衰弱,无法体现园林植物生机勃勃,挺拨向上的活力。
1. 3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具有某些固定的生长特性,如阳性植物需要较强的光照,多处于植物群落的上层。而阴性植物则只需全光照的20 %~50%就可正常生长,在自然群落中处于下层。在一些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时没有很好地考虑植物的这一特性,在具有遮荫度较高的成片或成行的乔木下面、高大建筑物背荫处、或是长年见不到阳光的城市立交桥下不是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而是笼统地采用一些常见的灌木或草种,致使很多植物失去其本身观赏价值,也降低了总体的景观效果。如在上述地段栽植的杜鹃常年不开花、红木失去原有鲜艳色彩、草坪发黄或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这些现象是由于设计或施工时追求统一或简单而忽视了植物生长特性所致。
1. 4乔木树苗截头,小树冠与整体不协调
在早些年的城市绿地建设中,从山上采集野生本土树种,进行乔木配置较多。而在采集过程中,为了保证成活率,往往将原有完整树冠毫无保留地截去,留下独立主干,根系保留极少,树龄又大,虽经苗圃几年的恢复生长和树冠培育,但冠量相当的少。从个体来说,干径与冠量比例失调,从总体来说,乔木的总冠量与绿地相比,也极不相称,这就使得绿地的乔木在总的比例和体量上不协调,无法达到一种美的意境。如香樟、桂花等以冠量和冠形为景观素材的树种,不仅当时移栽时直接影响景观效果,而且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达不到与干径相协调的理想的树冠,也就收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有的道路两旁也采用截头树作为行道树,既不能给行人遮阳、避风感觉,更无法形成绿色屏障以美化城市和改善环境。
2.解决途径
2.1优化设计
2.1.1乔、灌、草合理配置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要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净化、调节和美化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所有园林植物具有最合适的绿量、最和谐的配置、最协调的布局。竖向上有高低之别,平面上有疏密之分,体量上有大小相嵌,整体上变化中求统一,乔、灌、草比例适当,树木、花草体现四季特色,人文、社会主题突出,特点鲜明,是一种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和谐的景观系统。
2.1. 2 乔木树苗的选择
园林植物景观是单株植物的组合体,个体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效果。在设计和选择乔木树种的苗木时,要考虑建园初期的整体效果。单株冠量要有大有小,切忌一味地使用截头树和小径级苗圃苗。近几年从山上采集野生树截半枝或留全枝在苗圃培育后进行移栽,在技术条件具备保证成活的情况下,景观效果极好,在绿地中进行少量的点缀,可以收到神来之笔的效果。当然更多的是要靠苗圃培育的大径级苗,这一类苗,在设计上不仅要规定苗木的径级,更要规定苗木的冠幅,在移植成活后,就能收到较完美的视觉效果。
2.1.3阴性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遮荫度较高地段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要根据现场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避免追求统一而不考虑生存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2规范施工程序,保证施工质量
在设计完善的基础上,设计意图能不能充分体现,就在于施工队能否规范施工程序,保证施工质量,每个环节严格按标准施工,特别是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2. 2. 1理解设计构思,采用规格苗木,保证栽植质量
目前对绿化苗木规格没有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不同苗圃出圃的同一树种和同一径级的苗木诸如冠幅、冠量、树高、枝下高等因子不同。故必须出台统一验收标准,至少在同一绿化工地要根据实际配置规定苗木规格和控制因子。主要因子要符合设计意图和造景的需要。在栽植时,要严格按设计图案放样,定位要准确。走样和偏移的栽植会使整体显得松散、杂乱。单株苗木栽植时,要注意景相的调整。使之与整体协调达到最高意境。
2. 2. 2栽植地的土壤改良
栽植地段土壤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要使植物更好地展示其自身特有的景观素材,就要给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所以,我们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对栽植植物的土壤要先进行摸底调查。如果土壤状况不好,则必须改良土壤,特别是对那些土壤条件要求较高的树种,更要优先满足这一基本条件。一般常见的办法是客土回填。客土回填的量和方法要根据土壤和植物的要求及运输条件等综合考虑。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为原则,宁多勿少,宁精勿滥。
2. 2. 3科学修剪
保证苗木成活和保持良好冠形苗木在移栽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和保持较好的冠形,都必须经过适当的修剪。修剪的方法和剪去枝或叶的量根据具体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有部分或全部剪叶、剪枝的,有为了简单省事,截头而除去整个树冠。简单的大量剪去枝和叶或截头的修剪方法,无疑可以较好地提高成活率,但对栽植后景观的形成和冠量、冠形的恢复都是非常不利。所以,绿化树种栽植前的修剪要以保留冠幅、冠形为前提,主要在树冠内部进行疏剪,除去弱小枝或按轮生枝剪一轮留一轮,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剪除部分叶片,这是其一;也可以除去全部叶片,保留80 %以上或全部枝条。这两种办法需要投入的人力都比较多,第一种办法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冠形和冠幅保留较好,恢复生长期较短,景观形成快,这是绿化施工时应该大力提倡的修剪办法。
2. 3培育标准绿化大苗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大量的大冠幅的乔木树苗来进行点缀和配置,而现在大部分的苗圃因考虑经济效益以及传统育苗方法的影响,常规树种的苗木种植密度都比较大,培育的苗木也就径级中等,冠幅偏小,树高偏高,如大部分的大叶樟、杜英等都是这一类“竹竿苗”。栽植之后,冠形恢复期长,景观效果差。为了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园林苗圃要彻底改变传统育苗方法,首先是制定绿化用苗标准,规范出圃苗的各项指标,再就是规范苗木培育措施,各径级苗木除达到冠幅、冠长、枝下高等主要因子的相应标准外,还要规定移栽次数,并有详细苗圃档案备查。这样虽然会增加单株育苗成本,但苗木品质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单株树木的个体美,也就提升了整个绿地的整体美。
2. 4科学维护绿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
绿地栽植之后的维护、管理是園林工程中一个漫长而重要的过程。绿地功能的释放和效益的实现,都是在这一漫长的时间段内得以完成。管理精细的绿地,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并且不同时期都能展示不同的景观特点,成为人们流连
忘返的游憩场所,相反,管理粗放的绿地逐渐无人光顾,失去人气,也就失去了绿化的意义。所谓“三分种,七分管”形象地说明了管护的重要性。管护的内容很多,介绍如下3 个。
(1) 土壤的增肥和结构改良。城市绿地中草坪和灌木带的土壤由于人为淋水冲刷或人力践踏等最容易使其板结和肥力不足,特别是本身土壤条件不好的地方。在后期管护中,要把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作为首要任务。可在早春用腐熟的有机肥与腐殖质土混合均匀地撒于草地或灌丛土壤上。撒的量的多少,视情况而定。对人为践踏严重地段,需补植的要补植,不需补植则要先松土,再撒肥。而长期人为践踏形成的临时游道,则要视情况补植或开设正式的游道以方便游人。国外亦有根据游人习惯路线设计游道的实例。
(2) 灌木的修剪和花境花坛的更新。所有绿地中灌木丛或孤植灌木都比较多,对它们的修剪切忌单调和一成不变,成片的要有起伏和高低来调节,孤植的要有形状和大小之变化,处处流露出自然和谐之美,而又不失人工雕琢之奇。花境、花坛多以多年生宿根草花为主,栽植2~3a 以后,会出现生长不良和退化现象,故要定期对这类花草进行更新,更换品种或异地移栽,经常给游人以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感觉。
(3) 孤植树或丛植乔木下植被调整。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城市绿化中孤植木或树丛冠幅逐渐加大,种植在下方的灌木或草坪由于过分庇荫而生长不良,在一定时期要对这一类灌木或草地进行更新,改换耐荫植物或阴性植物,或是将地面进行部分硬化,以方便游人和完善景观。
3结语:
某些园林绿地的设计、施工和管护的相互脱节,是造成目前园林绿地建设中美中不足的主要问题,这要靠规范市场,出台相应管理条例、建设标准等行政手段以及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来加以完善,以引导园林绿化事业逐步走上正规,通过我们的双手,营建更多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园林绿地,为人类造福,给城市添绿。
关键词:施工方式;效果;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景观是运用艺术的手段,将各自具有不同形态、色彩和生长规律的园林植物进行有序组合,使其拥有的群体美、个体美和细部的特色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所有园林植物以饱满的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姿态、叶、花、果、干、枝等景观素材得以充分展示,是一种美的组合,一首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要营建一处好的城市绿地景观,首先要有优秀的设计师,要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和后期管护人员来科学地指导整个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使所有的园林工程措施讲究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才能达到营建出符合现代园林建设理念的绿化景观效果的目的。在近几年城市绿地建设中,各地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让人们尽情地享受到人工和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但也有一些城市绿地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和施工质量较差,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低劣,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改善居住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视觉上的不舒服。这种现象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并不少见。杜绝这类现象不再发生是我们园林绿化工作者应加以研究和值得注意的一件大事。
1.问题和因素:
1. 1 乔、灌、草搭配不当,
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较差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突破了单一的“艺术”范围,强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少生态灾害为主导思想,建立完美的、生态稳定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系统内,乔、灌、草科学搭配,比例得当,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景观效果和系统功能。
1. 2土质差影响植物生长
有些绿地,由于原地貌不适于造景的需要,必须深切或填高。深切时,栽植土往往是未经熟化的深层土,不仅营养严重缺乏,而且粘重,容易板结,土壤透气性极差。而填高地段,有的就近采用建筑垃圾、炉渣等不宜栽植的废弃土、深层生土等。栽植时,没有进行客土回填,园林植物就直接移植在这样一类生长条件极差的土壤上, 造成移植后成活困難,即使成活了也由于营养缺乏或根系发育受阻而生长极为衰弱,无法体现园林植物生机勃勃,挺拨向上的活力。
1. 3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具有某些固定的生长特性,如阳性植物需要较强的光照,多处于植物群落的上层。而阴性植物则只需全光照的20 %~50%就可正常生长,在自然群落中处于下层。在一些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时没有很好地考虑植物的这一特性,在具有遮荫度较高的成片或成行的乔木下面、高大建筑物背荫处、或是长年见不到阳光的城市立交桥下不是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而是笼统地采用一些常见的灌木或草种,致使很多植物失去其本身观赏价值,也降低了总体的景观效果。如在上述地段栽植的杜鹃常年不开花、红木失去原有鲜艳色彩、草坪发黄或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这些现象是由于设计或施工时追求统一或简单而忽视了植物生长特性所致。
1. 4乔木树苗截头,小树冠与整体不协调
在早些年的城市绿地建设中,从山上采集野生本土树种,进行乔木配置较多。而在采集过程中,为了保证成活率,往往将原有完整树冠毫无保留地截去,留下独立主干,根系保留极少,树龄又大,虽经苗圃几年的恢复生长和树冠培育,但冠量相当的少。从个体来说,干径与冠量比例失调,从总体来说,乔木的总冠量与绿地相比,也极不相称,这就使得绿地的乔木在总的比例和体量上不协调,无法达到一种美的意境。如香樟、桂花等以冠量和冠形为景观素材的树种,不仅当时移栽时直接影响景观效果,而且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达不到与干径相协调的理想的树冠,也就收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有的道路两旁也采用截头树作为行道树,既不能给行人遮阳、避风感觉,更无法形成绿色屏障以美化城市和改善环境。
2.解决途径
2.1优化设计
2.1.1乔、灌、草合理配置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要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净化、调节和美化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所有园林植物具有最合适的绿量、最和谐的配置、最协调的布局。竖向上有高低之别,平面上有疏密之分,体量上有大小相嵌,整体上变化中求统一,乔、灌、草比例适当,树木、花草体现四季特色,人文、社会主题突出,特点鲜明,是一种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和谐的景观系统。
2.1. 2 乔木树苗的选择
园林植物景观是单株植物的组合体,个体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效果。在设计和选择乔木树种的苗木时,要考虑建园初期的整体效果。单株冠量要有大有小,切忌一味地使用截头树和小径级苗圃苗。近几年从山上采集野生树截半枝或留全枝在苗圃培育后进行移栽,在技术条件具备保证成活的情况下,景观效果极好,在绿地中进行少量的点缀,可以收到神来之笔的效果。当然更多的是要靠苗圃培育的大径级苗,这一类苗,在设计上不仅要规定苗木的径级,更要规定苗木的冠幅,在移植成活后,就能收到较完美的视觉效果。
2.1.3阴性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遮荫度较高地段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要根据现场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避免追求统一而不考虑生存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2规范施工程序,保证施工质量
在设计完善的基础上,设计意图能不能充分体现,就在于施工队能否规范施工程序,保证施工质量,每个环节严格按标准施工,特别是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2. 2. 1理解设计构思,采用规格苗木,保证栽植质量
目前对绿化苗木规格没有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不同苗圃出圃的同一树种和同一径级的苗木诸如冠幅、冠量、树高、枝下高等因子不同。故必须出台统一验收标准,至少在同一绿化工地要根据实际配置规定苗木规格和控制因子。主要因子要符合设计意图和造景的需要。在栽植时,要严格按设计图案放样,定位要准确。走样和偏移的栽植会使整体显得松散、杂乱。单株苗木栽植时,要注意景相的调整。使之与整体协调达到最高意境。
2. 2. 2栽植地的土壤改良
栽植地段土壤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要使植物更好地展示其自身特有的景观素材,就要给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所以,我们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对栽植植物的土壤要先进行摸底调查。如果土壤状况不好,则必须改良土壤,特别是对那些土壤条件要求较高的树种,更要优先满足这一基本条件。一般常见的办法是客土回填。客土回填的量和方法要根据土壤和植物的要求及运输条件等综合考虑。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为原则,宁多勿少,宁精勿滥。
2. 2. 3科学修剪
保证苗木成活和保持良好冠形苗木在移栽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和保持较好的冠形,都必须经过适当的修剪。修剪的方法和剪去枝或叶的量根据具体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有部分或全部剪叶、剪枝的,有为了简单省事,截头而除去整个树冠。简单的大量剪去枝和叶或截头的修剪方法,无疑可以较好地提高成活率,但对栽植后景观的形成和冠量、冠形的恢复都是非常不利。所以,绿化树种栽植前的修剪要以保留冠幅、冠形为前提,主要在树冠内部进行疏剪,除去弱小枝或按轮生枝剪一轮留一轮,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剪除部分叶片,这是其一;也可以除去全部叶片,保留80 %以上或全部枝条。这两种办法需要投入的人力都比较多,第一种办法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冠形和冠幅保留较好,恢复生长期较短,景观形成快,这是绿化施工时应该大力提倡的修剪办法。
2. 3培育标准绿化大苗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大量的大冠幅的乔木树苗来进行点缀和配置,而现在大部分的苗圃因考虑经济效益以及传统育苗方法的影响,常规树种的苗木种植密度都比较大,培育的苗木也就径级中等,冠幅偏小,树高偏高,如大部分的大叶樟、杜英等都是这一类“竹竿苗”。栽植之后,冠形恢复期长,景观效果差。为了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园林苗圃要彻底改变传统育苗方法,首先是制定绿化用苗标准,规范出圃苗的各项指标,再就是规范苗木培育措施,各径级苗木除达到冠幅、冠长、枝下高等主要因子的相应标准外,还要规定移栽次数,并有详细苗圃档案备查。这样虽然会增加单株育苗成本,但苗木品质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单株树木的个体美,也就提升了整个绿地的整体美。
2. 4科学维护绿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
绿地栽植之后的维护、管理是園林工程中一个漫长而重要的过程。绿地功能的释放和效益的实现,都是在这一漫长的时间段内得以完成。管理精细的绿地,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并且不同时期都能展示不同的景观特点,成为人们流连
忘返的游憩场所,相反,管理粗放的绿地逐渐无人光顾,失去人气,也就失去了绿化的意义。所谓“三分种,七分管”形象地说明了管护的重要性。管护的内容很多,介绍如下3 个。
(1) 土壤的增肥和结构改良。城市绿地中草坪和灌木带的土壤由于人为淋水冲刷或人力践踏等最容易使其板结和肥力不足,特别是本身土壤条件不好的地方。在后期管护中,要把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作为首要任务。可在早春用腐熟的有机肥与腐殖质土混合均匀地撒于草地或灌丛土壤上。撒的量的多少,视情况而定。对人为践踏严重地段,需补植的要补植,不需补植则要先松土,再撒肥。而长期人为践踏形成的临时游道,则要视情况补植或开设正式的游道以方便游人。国外亦有根据游人习惯路线设计游道的实例。
(2) 灌木的修剪和花境花坛的更新。所有绿地中灌木丛或孤植灌木都比较多,对它们的修剪切忌单调和一成不变,成片的要有起伏和高低来调节,孤植的要有形状和大小之变化,处处流露出自然和谐之美,而又不失人工雕琢之奇。花境、花坛多以多年生宿根草花为主,栽植2~3a 以后,会出现生长不良和退化现象,故要定期对这类花草进行更新,更换品种或异地移栽,经常给游人以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感觉。
(3) 孤植树或丛植乔木下植被调整。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城市绿化中孤植木或树丛冠幅逐渐加大,种植在下方的灌木或草坪由于过分庇荫而生长不良,在一定时期要对这一类灌木或草地进行更新,改换耐荫植物或阴性植物,或是将地面进行部分硬化,以方便游人和完善景观。
3结语:
某些园林绿地的设计、施工和管护的相互脱节,是造成目前园林绿地建设中美中不足的主要问题,这要靠规范市场,出台相应管理条例、建设标准等行政手段以及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来加以完善,以引导园林绿化事业逐步走上正规,通过我们的双手,营建更多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园林绿地,为人类造福,给城市添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