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难,是横亘在很多创业者面前的关隘。
“我去上海那个投资论坛了,那个会议请了100多个有名的投资人过来,收获太大了,开了眼界,了解很多东西,其他就没什么了”。53岁的云南艺术学院女教师薛亮,《赢在中国》第三季108强选手,在电话中对《创业邦》杂志记者这样说。记者从中能明显感觉出,她从喜悦到无奈的情绪变化,犹如川剧中的国粹艺术变脸,给人猝不及防的错愕。其实听到她说出“收获太大了”的时候,记者在一瞬间产生了错误判断,以为她起码应该接触到了投资人。
“金钱就像是第六感觉,没有它你就不能完整地运用其他五种”,对很多绝大部分赢在中国的选手来说,看到这句话,也许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终于有人说我的心声了”。这句话,出自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小说《人性的枷锁》。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过程的某些阶段,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到哪里去筹集发展所需的资本。
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创业资本可能会有哪些来源,只在近几年的媒体频频报道中知道了风险投资的存在和威力。所以但凡在有投资人集体出现的公开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拿着商业计划书对投资人进行“围追堵截”,薛亮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女教师“后悔”创业
薛亮,云南艺术学院的一名女教师,教授《法律基础》课程,2年后即将退休。“理论上法律赋予了普通民众很多的权利,你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实践才能实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薛亮说,“创业应该能打开精神自由度,所以我当初就选择了创业”。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她开玩笑似的说,“现在我有一点点为这个当初追求的自由后悔了。”创业资金瓶颈就是她“后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云南,彩云之南,盛产鲜花。1980年代,鲜花产业在云南刚开始起步,薛亮就对鲜花很感兴趣了。因为在艺术院校工作,这让她有机会认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以及很多搞鲜花研究的专家朋友。2001年,薛亮和朋友合作成立公司,进行芳香植物深加工以及产业化研究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含精油微胶囊的植物萃取速溶粉”技术很快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的科学技术鉴定,三项关键技术属国内外首创,现在的植物精油产品也已推向市场,但是苦于没有资本投入,一直无法上规模,成本从而难以有效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市场竞争力。
但随着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拉长,找资金仍是薛亮心头最大的担忧,她也曾经想过去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需要抵押,企业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也没有资本去抵押”,银行融资成为一道她进不去的“玻璃门”,念头不得不打消。
资金的困境成为她参加《赢在中国》这一比赛选拔的最大动力之一。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进京赶考”,并进入了108强。虽然最后止步于36强,但是薛亮认为收获很大,以前对资本渠道很盲目,现在则对风投增加了了解,她认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之间还没有一个通畅的渠道,并表示,“我决定先回来练好内功,把商业模式做好,把自己和风投(要求)的差距缩小再去找。”
作为法律课老师,薛亮了解政府有关部门可能会有专项基金支持,“比如科技创新基金、新农村建设基金、鲜花加工项目支持基金、当然还有扶贫项目等”。很快她在昆明科技厅网站上看到了一个生物开发创新基金,于是按部就班,依靠自身项目的优势,顺利申请到了这只基金的支持,在5年里她的公司将每年获得30万元的资金支持。
寻找资本“罗马通途”
事实上,能够像薛亮这样对融资渠道有所了解的创业者并不是很多。在《创业邦》杂志针对《赢在中国》参赛选手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都认为资金是创业过程中最大瓶颈。对中国很多期盼资本的创业者来说,除了风险投资,还有什么其他切实有效的资本渠道呢?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建教授认为,一般创业企业找资金是和自己的状态有关,如果还只是一个想法的时候,VC基本不会投资,这个时候的资金基本只能靠自己、亲戚朋友或者天使投资人的钱。但是,和VC并行的渠道还有很多。
从政府角度来看,有很多支持,比如孵化器,相关的创业投资引导、支持基金,只要进入这样的项目,各地政府都会大力支持。据高建介绍,各级政府现在正在力推的的一个项目——小额信贷,也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定资本。
大公司的投资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高建认为,如果项目好、有前景,有很多大公司还是愿意投资的。另外,各地的担保公司也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担保。他还预测美国的创业租赁公司,也将很快在中国兴起,这些公司都可以为缺少资金的人提供创业设备租赁。
2007年10月份正式实施的新《物权法》则拓宽了银行贷款的抵押范围。相对以前的只能用不动产抵押,现在的抵押物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动产,比如债权、存货、专利技术、预收款项等都可以做质押担保,银行的16万亿沉淀资本将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广阔的资本渠道。同样受到资金困扰的、从事连锁便利店业务的选手许洋兴奋的说,“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对于海归创业者,各地政府还提供了多种专项资金支持。如政府为有巨大创业潜能的海归发放创业补贴,提供创业“第一桶金”;还有地方政府提供包括无偿资助、市场拓展补贴、贷款贴息等在内的多种支持方式;很多地方的留学生创业园还提供免除办公租金的优惠;也有政府帮助海归创业者提供与本地企业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对接等。高建认为,除了直接提供资本,国家还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节省资本的渠道。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后,政府相关部门将会对与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对创业活动进行切实扶持。他分析说,政府将从政策、项目、组织三个层面对创业者进行资本支持。国家将每年确定一些行业,在这些行业里创业,都将有更多的优惠支持;国家也在很多行业里引入了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的SIYB培训(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以及其他更多降低创业成本的政策,全国还将出现更多高端的创业培训基地。
“假如你迷了路,怎么办?”,幼儿园课堂上老师这样提问,有一个小孩支吾了一阵子才窘迫的说,“我会随便找一条路去罗马,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然后再坐飞机回家。”对于中国众多受困于资本的创业者而言,假如被问到“如果没有创业资本,怎么办?”时,相信很快他们也可以用这样轻松幽默的心态应对这一难题。在各方努力下,创业资本的“罗马通途”或许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