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话语中的“人民”概念分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i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话语体系中,是一个高频词,其重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我们今天政治生活中一个最具权威性的概念。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话语中主要有三个论断:一是人民当家作主;二是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这三个论断建构了人民--国家、人民--实践、人民--党的三重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共识。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论断具有极高的统合性,它能将“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关于人民的理念进行高度的整合和概括。
  一、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人民”
  人民主权原则,使人民授权成为政治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现代意义上的人民—国家关系。“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是人民的国家制度”。国家是人民基于自身的根本意志而相互结合的产物,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人民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
  理解人民当家作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民?改革开放后,人民是指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主义建设者。
  从权力来源的角度看,人民是一个整体,从人民的构成看,人民是个体的集合,总之,人民是现代政治建构的核心概念,是中国政治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属。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时,指出:“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级人民大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第二,人民依照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第四,国家法律和政策,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愿望,保护人民权利。
  就人民--国家关系而言,人民可以通过人民代表行使权力,人民可以作为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国家治理,人民可以授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国家权力受人民监督,国家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
  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的“人民”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当无产阶级作为政治主体登上了歷史舞台后,人民经过阶级形塑,构建出人民--实践关系,人民拥有了实践主体地位,在革命中,人民解放的过程,也是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创造了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
  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结果,正是尊重了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了人民各项权益,营造了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才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竞相涌流,不仅造福了人民,而且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今天这个创新的时代,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创新者,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让每个人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让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人民在改革的实践中具有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坚持人民的立场,就是处理人民的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的原则。坚持人民的立场,对党而言,第一,把人民利益作为谋划改革思路和制定改革举措的出发点。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第三,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同时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第四,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的成功经验。党清晰地意识到,人民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人民”
  如果人民当家作主是人解放的标志,那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权利诉求的现代性表达。“人是通过国家的中介摆脱某种限制而得到政治解放”,人也要通过国家的保障才能达成权利的实现。在中国,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党如何处理人民--党的关系,关系到人民权利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在十九大上,进一步提出生命至上,换言之,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题中之义。因此,中国的发展逻辑不仅是实现国家富强,还包括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包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人民--党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两个奋斗目标,一个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个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前一个是确保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后一个是确保人民的权利主体地位。党领导人民实现权利,即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体现了党的人民立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奋斗目标,也体现了党对人民--党关系的新认识,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表达为权利诉求时,有三个维度,第一,平等的维度。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追求形式上的平等,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各级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追求机会平等,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社会主义还追求终极的结果平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社会发展和利益共享的维度。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十九大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同时人民要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享是全民共享,即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还提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第三,权利保障的维度。权利是作为体系进行构建和保障的,从政治权利看,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自然权利看,保护的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从社会经济权利看,保障人民劳动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建成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理想。
  综上所述,人民是建构习近平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总思想,“人民当家做主”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依靠力量,贯穿其中的原则是人民立场。习近平关于人民的体系化表述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蕴涵的价值具有现代性。
  作者简介:
  刘媛媛,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空谈误事,实干兴业,中央军委习主席曾指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各种棘手问题和困难矛盾集中凸显,部队官兵对于改革红利的落实落地充满了急切期盼。怎样切实革除深层积弊、激发全新面貌,在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的新的历史阶段,需要部队广大官兵能够提升思想站位、夯实能力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督导监督,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任务的落实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不否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从大家参观英雄纪念馆,缅怀英雄烈士等活动可看出: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对待英雄人物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的态度,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借鉴意蕴。  关键词:英雄;人民;历史  对于大家来说,英雄这两个字并不陌生。英雄的定义,即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也指无私奉献,不辞艰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
期刊
摘 要:面临竞争激烈的汽车制造业,杭发公司通过建设“家企文化、三型队伍”的实践,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探索其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传统国企;家企文化;三型队伍  中国重汽杭发公司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建设“以人为本”和“以厂为家”的“家企文化”,为员工充分搭建“三型职工”的职业发展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员工积极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勇于创新的氛围,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正成为企业的
期刊
摘 要:在国家新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城郊旅游发展离不开新城镇化的影响,也离不开城郊旅游小镇的发展研究。城郊旅游小镇已形成了最佳的发展战略,更有能力推进新的城镇化进程。城郊旅游小镇的发展战略,在新的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对城郊旅游小镇交通和城镇化新概念的分析,结合旅游特色小镇的形成、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城郊旅游小镇的旅游价值和小镇服务功能。  关键词:城郊;旅游小镇;发展  1 旅游小镇概念的界定
期刊
摘 要:20世纪的西方史学经历了以兰克史学为核心的传统史学、以开创性领域著称的新史学,批判反思的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更迭,展示了西方史学界波澜壮阔的史学理论大变革。在此过程中,历史学家对历史本身的认识、历史学尤其是历史书写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过程中,突出的几点是:关注领域的扩大,绝对性追求的放弃,历史研究的细化。  关键词:历史学;西方史学史;反思  在历史学的变化之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历史学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就业难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压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以自主创业为主导的自我聘用的就业模式,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就业指导的新导向。同时,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作为高校一线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奋进、努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舆论影响,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增强其创新创
期刊
摘 要:论述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质量不高存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和效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三会一课”;质量和效果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本色,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了解和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基层党支部 能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活动比较正常,效果较好。但是有少數基层党
期刊
摘 要:图形是最基础的一种视觉表达,是人们之间沟通的最原始的方式。图形的视觉语言生动、直观、没有语言的限定。本文是对图形设计在创意上的广泛认知,是从传统概念到实际的设计案例,来认知具体的体现。  关键词:视觉语言;图形创意;传播信息  一、图形设计的概述  图形在视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安全出口的标识、机场等地方都会出现,这些图形的表现方式简单易懂,没有年龄、文化
期刊
摘 要:军民融合项目目前已经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以现有资源能力为基点,明确市场定位,明晰市场需求,整合内外资源,创新产品和服务,在深度融合中实现经济建设的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立足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军民融合项目的特点和时代意义.同时文章着力研究军民融合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试图探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军民融合
期刊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基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青年投入到了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俨然已成为企业中生产、经营、管理等岗位的中坚力量,企业未来发展的寄托。青年们都希望能在工作岗位上有出彩的表现,体现出自我价值。所以,为了更好发挥出青年员工的先锋地位,国有企业必须准确的把握现阶段青年思想情況,进一步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