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隐性外债存在的形式及影响

来源 :海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跨境资金为实现其逐利目的流向升值预期的新兴经济国家,隐性外债是跨境资金流入的主要渠道之一。隐性外债以各种形式隐匿起来,游离于国家外债管理部门监管之外,但实际上是需要按契约以外国货币支付给境外债权人的债务。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对我国隐性外债存在的形式进行了研究,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加强对隐性外债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隐性外债;形成原因;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0-0051-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外债规模也不断扩大。外债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弥补企业生产建设资金不足、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换代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外债的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规模过大,对外债的统计监测和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的外债余额为3736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2200亿美元。而尚有部分未被纳入监管的隐性外债,统计起来比较困难。
  隐性外债是指游离于国家外债管理部门监管之外,以各种形式隐匿起来,实际上需要按契约以外国货币支付给境外债权人的债务。[1]最近几年,我国隐性外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隐性外债的存在影响了国家对外债规模、结构和流向的判断,存在一定的短期外债风险。隐性外债对于国家外债管理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都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必须引起外汇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隐性外债存在的形式
  根据外债的偿付情况,可以将隐性外债划分为“偿付外债”和“可偿付外债”,“偿付外债”是指必须偿还的外债,又可分为“隐瞒外债”和“变相外债”;而“可偿付外债”是指可能对外支付的外债,又可分为“潜在外债”和“账面外债”。潜在外债和账面外债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隐瞒外债和变相外债。隐性外债存在以下几种形式。[2]
  (一)以预收货款方式流入形成隐性外债
  预收货款的贸易融资方式是进口商给予出口商的一种贸易融资,预收货款以商品交易为基础,属于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范畴,同时又是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具有了资本项目特征,因此预收货款具有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重特征。在通常情况下,对缓解出口商资金困难,积极组织生产,提高贸易合同商品的交货速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现行贸易收结汇政策尚有不完善之处,预收货款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难以界定,因此部分境外套利资金便以预收货款的方式流入境内,预收货款如没有真实贸易背景则事实上形成了隐形外债。如果被外汇管理部门发现,便以退款的方式将预收货款退回境外。这样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被削弱,进而影响了外汇收支状况和国内金融的稳定。
  (二)以延期付汇或远期付汇方式形成隐性外债
  进口延期付汇和远期付汇在形式上都表现为资金流相对于货物流在时间上的滞后,实际上就是因贸易行为而引起的融资行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延期或远期付汇,在企业账面上体现为应付未付款,实际占用境外企业资金,有可能成为隐性外债。进口企业以贸易信贷方式向境外生意伙伴融资,采取延期或远期付汇的方式可以顺利地实现资金滞留境内,并随时可以择机流出,间接实现了外汇资金的自由跨境流动,规避了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
  (三)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滞留境内形成隐性外债
  外商投资企业应付给外方的利润属于外方的权益,而企业未分配利润可随时根据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利润分配决议转变为应给付外方的利润,这部分属于外方权益的资金流动性很强,只是暂时保存在企业并可给企业使用,且没有纳入外债统计监测管理的范围。这部分资金具有短期和隐性的特点,一旦因政策原因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就很可能会随时、集中汇出境外。
  (四)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收益滞留境内形成隐性外债
  境内机构及居民个人收购外商投资企业外方股权的,按规定必须到外汇局办理变更登记,并由股权收购方办理购付汇手续。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发现中方收购外方股权后并没有及时办理购付汇手续的现象,造成应汇出境外的外方资金长期违规滞留境内。外方随时有可能将转股资金汇出境外。
  (五)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所得资金滞留境内形成隐性外债
  外商投资企业注销清盘,按规定企业应在清盘后30天内,到外汇局办理外汇登记证注销手续,外方清算所得资金应及时汇出,并注销外汇账户。近年来,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外方所得资金不急于汇出所得资金,滞留在境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的通过各种方式将资金转移到关联企业,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有的则将资金委托给境内机构或居民个人管理,赚取人民币升值的汇差。
  (六)非居民项下的人民币、外汇存款和汇款形成隐性外债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务工人员在境内从事各种工作。这部分人员持有大量的人民币及外汇存款,当外籍务工人员结束境内工作离开时,会将这部分存款转换成外币携带出境。这部分资金实际上就是外债,很容易被遗漏。
  随着我国对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越来越宽松,部分企业在资金紧张时便以赡家款、侨汇和捐赠等名义向境外亲属、贸易伙伴、企业合伙人、企业外籍员工等筹借款项,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分拆结汇、在多家外汇指定银行开户、借用他人账户结汇以逃避外汇监管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类资金大部分需要事后对外支付,形成隐性外债。
  (七)实物融资租赁形成隐性外债
  实物融资租赁是只进口货物,不付外汇,不纳入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在国际收支统计中由于只实现了物流转移,没有实现资金流转移,不用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因此这部分融资没有纳入外债管理范围之内。但这部分融资最终还是要以各种方式向外支付,形成隐性外债。
  
  二、隐性外债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预期人民币升值获利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追逐资本利益最大化无疑是隐性外债产生的根本原因。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到目前为止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20%,这就表示企业只要将资金放在境内不需要任何操作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企业出于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和对中国经济长期快速良好发展的预期,将应分配利润、已分配利润、股权转让收益、清算所得等滞留在境内,等到时机合适时再购汇汇出,以获取高额收益。出于同样的目的跨境资金以“预收货款”等形式流入,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赚取超额收益,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隐患。
  (二)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有融资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得境外投资者、境外金融机构都将中国的项目视为首选。作为借债主体的企业,面对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资本的逐利本性、自身利益最大化容易引发投资和扩大规模的冲动。在自有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想尽各种办法通过短期和隐性外债来弥补缺口。
  (三)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需求增加
  多年来,我国一直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2007年底开始,为避免经济过热而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国内银行开始控制贷款规模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日趋困难,迫使部分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筹措资金。由于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债实施“投注差”管理,严格控制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规模,部分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固定资产或弥补流动资金不足,只能以隐性外债形式向境外筹措资金。
  (四)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有缺陷
  长期以来,外汇局注重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管理,但对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外方产生的利润,却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外方利润处置和汇出期限、方法及用途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2005年12月1日,外汇局出台《关于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境内机构180天(含)以上、等值20万美元(含)以上延期付款纳入外债登记管理。这些政策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合同付款期限或者将进口报关单化整为零等方式逃避监管。
  外汇管理政策在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之间存在真空,有脱节现象。如按现行的外汇管理规定,出口企业无须任何凭证即可以预收货款的名义收汇、结汇,而在退回预收款时凭出口合同、中止合同、银行出具的收汇凭证,就可退回预收货款,这为企业以预收货款的名义进行贸易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资本项目管理没有延伸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而且经常项目在推进贸易便利化,简化审核手续,形成了监管真空。
  
  三、隐性外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扩大外债规模,增加外债风险
  隐性外债隐瞒了债务真相,以各种渠道流入境内,使一部分国际游资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牟取高额收益。大量隐性外债脱离于我国外债统计监测管理之外,使外汇局无法全面了解掌握外债规模,造成外债余额指标不完整,外汇局无法对外债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实施有效监管,影响了国家对外债构成、规模的总体判断。
  (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冲击国内金融市场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相继压缩贷款规模,隐性外债的流入成为部分企业的另一融资渠道。隐性外债绕过监管,在市场融资成本、资本流动、结售汇管理等方面干扰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从而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由于隐性外债多数以短期外债的形式流入,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和监管手段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政策原因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类资金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大规模流出,极易引发挤兑和资金外逃,造成局部偿付危机,冲击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国内经济动荡,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隐性外债的大量流入是造成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大幅顺差的原因之一,在隐性外债资金进入时增大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收入项目,不明结汇款增加,增大人民币投放量,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造成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在隐性债务人通过各种合法或不合法渠道支出时又可能诱发大规模的、不可预知的资金外流,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四)不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
  由于隐性外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外汇管理部门发现,不利于国家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有针对性地对政策进行修改、完善,无法反映外债管理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当前,我国对经常项目管理已基本放开,但对于资本项目仍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企业借用外债必须履行严格的登记备案手续,且企业借入外债资金的规模、外债提款、外债结汇、外债资金用途都有严格的限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一些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就会利用外汇管理漏洞,以延期付款、预收货款等手段变相地引进外债,以逃避外债管理政策的监管,使外债管理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
  (五)助长违法违规犯罪行为
  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监管模式下,外汇资金的流出需要通过外汇指定银行严格的审批手续,隐性外债的流出渠道并不通畅。除部分隐性外债转化为显性外债后可以通过合法、正规渠道流出外,一些以非正常方式流入境内的隐性外债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出。因此企业为清偿隐性外债想方设法将资金藏匿在贸易款项中外逃或截留境外,或通过其他套汇行为,获得外汇偿债;也有的通过地下钱庄清偿,债务人在境内向地下钱庄支付人民币,地下钱庄在境外向债权人支付外币的方式偿债。隐性外债在偿债过程中容易引发逃、套汇、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犯罪活动,扰乱外汇市场秩序。
  
  四、加强对隐性外债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修改完善外汇管理政策,改进外汇管理
  针对目前外汇管理中隐性外债较为突出、集中的问题,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商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的产生、分配、利润汇出和股权转让、注销清盘等做出明确规定和操作细则,并实施有效统计,及时监测。将延期付汇、预收货款等贸易融资统一纳入外债管理范畴,与企业借入的直接外债一起控制在商务部门批准的项目总投资和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内,以使外债管理更真实和全面。进一步完善外债管理相关法规,建立科学、有效的隐形外债外汇管理法规、政策体系,重新调整外债统计口径,扩大外债资金监测范围,健全全口径外债统计监测系统。要根据资金的实际性质,将境内主体以外币和人民币形式形成的事实上的外债全部纳入外债统计监测范畴,真正实现全口径外债管理。
  (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完善外债统计监测系统
  完善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以国际收支统计系统和外债统计监测系统为核心,以结售汇统计系统、出口核报系统、进口付汇系统、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系统、外汇账户监管系统、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等为补充的外资外债资金流动监测体系,对预收货款、延期付汇、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等数据进行深加工和数据挖掘,加大对隐性外债等可疑资金的甄别力度,提高对隐性外债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三)加强部门协调,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与银行、海关、税务、工商、商务部门的协作与协调,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及时沟通和反馈可疑信息,对企业和个人外汇收支实施有效监管,加大对套利资金、投机资金等隐性外债的流入、流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同时加强与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的沟通,实现本外币监管联动,及时把握本外币收支走向,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均能涉及到的隐性外债进行重点监测,形成监管合力,防止资本项目资金混入经常项目和企业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变相融资及非法资金流入境内。
  (四)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严格收付汇监管,加强收付汇真实性审核,对有问题的交易和可疑的收付汇信息及时通过有关部门进行核实,发现违规及时移交检查部门查处,要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让违规企业和个人承担违反外汇管理政策的成本。改进方式方法,加大对地下钱庄的打击力度,对地下钱庄经营者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直接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加大黑市交易的打击力度,切断隐性外债的流出、流入渠道。
  
  参考文献:
  [1]曾忠生.隐性外债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1,(3).
  [2]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山市中心支局.隐性外债研究-以中山为视角[Z].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两个不同品种桂花(四季桂A、B)中过氧化物酶(POD)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桂花中POD最适pH值进行测定,然后对其POD灭活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四季桂A中POD的最适pH值有3
本文运用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资料汇编和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库,对中国农村非正规借贷状况恶量和收支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农村非正规借贷随着农户家庭收支的增加而增加
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审计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许多相关领域,内容广博,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实际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如会计准则的技
本文研究了黑曲霉(ATCC16404)菌丝体真空冷冻干燥的保藏方法,并从培养基和保护剂对冻干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高活菌数的增殖培养基。比较了不同保护剂对菌丝体成活率
最近.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征求意见稿).拟有限开放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根据该《指引》,0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类型限定为套期保值。《指引
一、“去职业化”概念的提出在现代社会,职业的变更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职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多面手”,如汽车维修师既可以是学徒培训师,也可以是汽车修理铺老板,又可身兼驾校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我国也迫切需要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根据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性特征,本文提出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针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突出
一、问题的提出 德国独树一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可谓世界上最成功的模式之一.德国职教研究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课程论研究领域,德国课程专家比尔盖特·贝尔格(Birgit Berg
为了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问题,van Esbroeck和Zaman设计了一项职业选择发展的动态模式。这种动态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六种职业选择发展的活动丰富一种职业决策。
利用毕赤酵母表面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B,CALB)为全细胞催化剂,以不同单糖(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为酰基受体,不同脂肪酸(月桂酸、油酸和棕榈酸)为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