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清宫廷藏书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藏书史中色彩斑斓的一面,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宫廷藏书史的认识,重新认识宫廷藏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史,文献学史及提供文化史的研究。
关键词:明朝;清朝;宫廷藏书
历史从来就不缺文明的光芒,在中国古各个朝代的历史更迭中,文明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壮大,而文字又是传承文明智慧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商代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自甲骨文的出土,殷墟发掘的成功,被认为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而图书又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一定形式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传播工具。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便于统治者制定实施合理的举措等,中国古代先民均对书籍有所收藏,宫廷藏书和私家藏书构成中国古代藏书史的两大特点。在原始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做收藏的还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书,而只是一些特定载体的档案文件材料,而藏书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是在封建王朝的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宫廷即有藏书,设官分守,以资利用。不过,其实藏书不多,而且主要为官书档案。朝廷大规模地搜藏图书,是从西汉时开始的,“图书”一词也是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国世家》。西汉初年,废挟书律,遣使求书,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朝廷藏书积如丘山,宫中设有石渠阁、天禄阁、兰台、石室等藏书之所。其后,刘向父子负责对其进行校勘整理,编成《别录》、《七略》,成为宫廷藏书目录之鼻祖。宫廷藏书之规制,于此时渐趋完备。此后历朝相承,在开国之初均大力搜求遗书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利用,编制目录。至明清,发展为宫廷藏书的鼎盛时期。
然,目前由于古代私家藏书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宫廷藏书的学者则相对较少,以至普遍低估了宫廷藏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事实上,与私人藏书相比,宫廷藏书以其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丰富与权威性,对古籍的典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本《明清宫廷藏书研究》让我对明清之际的宫廷藏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也从侧面反映了宫廷藏书对于藏书史研究的重要性。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宫廷藏书史中发展至明清,是中国宫廷藏书的集大时期,对今天影响最大。
下面,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浅见,以求的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
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升教授,1967年1月生于广东阳春市,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明清史。已出版专著二部,编纂资料书、点校古籍多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研究的项目有:《明清之际江南士大夫的政治动向》,《元明清宫廷藏书研究》。目前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永乐大典》、四库学、图书传播、明清之际士大夫。代表著作主要有:《四库全书馆研究》、《〈永乐大典〉流传与辑佚研究》、《中国历史文选》、《明清宫廷藏书研究》、《王铎年谱》、《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永乐大典研究资料辑刊》。
就书的体例结构来看,本书分上下两编,分别就明清两代的宫廷藏书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介绍,上下两编依宫廷藏书的收集、目录,处所、利用、流散五个章节展开阐述。即在界定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时间沿革的前提下,对本朝宫廷所编经典书目进行了解读,在处所方面,明朝在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自朱元璋起义都明王朝定都北京最终确定明朝政权,可以说明王朝是由南向北迁,而清朝则是在努尔哈赤在东北赫图阿拉起兵后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攻破大明王朝的大门后,于世祖顺治时将清朝都城迁到北京紫禁城,可以说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王朝的宫廷处所,两代24位皇帝在此生活,办公,期间修建了些许对宫廷藏书有益处的处所,例如皇史宬,文渊阁等,后面再做详细论述。利用是我认为本书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自古至今,不管是图书还是档案文件,之所以收藏就是为了保存备查之用,如何有效利用以及利用的途径,方法不失为藏书中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方面。在本书的上下两编当中,流散是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故宫内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因此火灾是当时宫廷藏书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此外由于明清之际,外部有欧洲的工业革命,日本的维新运动以及欧美资本主义舰船利跑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封建王朝根基有所动摇,大量珍品被窃,本书较为系统全面的就明清宫廷藏书的发展做了详实阐述。因本书较多引用古籍文献,故在阅读上有些许难度,本人只从大体就本书做一点评。
上编:明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倒数第二个王朝,也是故宫这座恢弘殿宇的初建者,作者将明宫廷藏书的收集分明初和中后期来叙述,以正统六年(1441年)作为分界标是有一定道理的,正统六年(1441年)八月,宁波知府郑恪请定都京师,改号南京,英宗从之。是年十一月初一日,英宗以宫殿成,大赦天下,正式定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在之称。可见在明初的藏书中不仅有北京地区的藏书征集,更有南京方面搬迁过来的书籍要著。作者从正统六年为分界线是从藏书收集的规模,历史发展概况来说,一般来说,一个封建王朝前半期是比较辉煌的,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为有利的发展,宫廷征集图书主要为治国之需,文化传承,编撰实录、训诫,载录历史之用。征集范围广,数量大。在明代的藏书目录尤以《文渊阁书目》为著,作者从《文渊阁书目》的编著者,发展,结构,优缺点几个方面对次进行描述,我认为是较为合理的,从最初《秘阁书目》编制人的初步论定到其在南京,北京两地之间的转运再到版本的论述,详实解读了《文渊阁书目》的发展变迁,在《文渊阁书目》的编制方法上,作者说其是今天做能见到的中国传统典籍书目中最早使用《千字文》编排的书目,我想这一点《文渊阁书目》的编制应当是有所借鉴的。在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朝档案整理机构金耀门文书库的编制就有创立所谓“千文架阁法”,词法是形成时间顺序,以《千字文》为号登录编排架阁的管理方法,由宋仁宗时周湛所创。此是先以时间分,后按《千字文》排,而《文渊阁书目》则是先以部类后分橱,用千字文编排,虽编制主体不一,但方法的运用有相似之处,而以《千字文》编排书目形式的问题,《文渊阁书目》尚属最早。此外还有《内阁藏书目录》,不作赘述。在处所方面,清代沿用了很多明代藏书处所,并在此基础上所了一些调整,笔者将在下编中做阐释。 在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载:“......二曰亲经史。古今治理,国家兴亡,具载典籍,读而知之,可为鉴戒。”又有张邦奇《张文定公纡玉集》载:“及官翰林,观中秘所藏圣贤经传子史百家,又极繁博,皆书之大且要者,不可以不读。”由此看出明代宫廷宫廷藏书在利用方面有供皇室成员阅读以及官员阅览之用,前已述,宫廷藏书还有一个就是编书之用,明《永乐大典》可谓对后世有深渊影响的一部类书巨著,此外还有编著《实录》、修《元史》等用,在抄书方面,作者有详细解读。由于明时期基本处于闭馆锁国阶段,周边环境基本稳定,因而主机的流散主要一些管理、火灾等方面的问题。
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一切的一切,都是通过图书等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在其风雨飘摇的封建政权中,对宫廷藏书的研究能够更好的解读这段历史,同时也能够对研究清史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下编:自努尔哈赤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以13副遗甲起兵,率部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起,为大清王朝的建立揭开了序幕。后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迁都沈阳。在其死后,其第八子天聪汗皇太极继位,继续攻打明旧部,直到世宗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后,大清王朝正式接替明朝,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努尔哈赤的起兵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基因,也洒下了光宣哀世的种子。清朝的建立者是满族人,并非明朝汉人所建立的政权。所以在举措方面与明有一定的区别,但清朝各帝王勤政爱民,不仅促进了王朝的延续,更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本书以系统的结构较为完整的阐述了对明清两代宫廷藏书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给出了合理的解答。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展现,通过对宫廷藏书的解读可以对古代藏书的结构体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古代藏书是先人智慧的总结,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明清历史,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页.
[2]肖东发、杨虎:《中国图书史<史记˙萧相国世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官网,2013年.
[5]张明祥 王万堤:《东西湖区专志 大事记》,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七、明(1368年-1644年).
[6]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页.
[7](明)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卷5“安邦谨始疏”.
[8](明)张邦奇:《张文定公纡玉集》,《续修四库全书》本,卷14“跋东垣用药只掌”.
[9]阎崇年:《清朝皇帝列传·乾隆皇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10]张升:《明清宫廷藏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9页.
关键词:明朝;清朝;宫廷藏书
历史从来就不缺文明的光芒,在中国古各个朝代的历史更迭中,文明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壮大,而文字又是传承文明智慧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商代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自甲骨文的出土,殷墟发掘的成功,被认为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而图书又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一定形式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传播工具。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便于统治者制定实施合理的举措等,中国古代先民均对书籍有所收藏,宫廷藏书和私家藏书构成中国古代藏书史的两大特点。在原始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做收藏的还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书,而只是一些特定载体的档案文件材料,而藏书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是在封建王朝的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宫廷即有藏书,设官分守,以资利用。不过,其实藏书不多,而且主要为官书档案。朝廷大规模地搜藏图书,是从西汉时开始的,“图书”一词也是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国世家》。西汉初年,废挟书律,遣使求书,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朝廷藏书积如丘山,宫中设有石渠阁、天禄阁、兰台、石室等藏书之所。其后,刘向父子负责对其进行校勘整理,编成《别录》、《七略》,成为宫廷藏书目录之鼻祖。宫廷藏书之规制,于此时渐趋完备。此后历朝相承,在开国之初均大力搜求遗书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利用,编制目录。至明清,发展为宫廷藏书的鼎盛时期。
然,目前由于古代私家藏书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宫廷藏书的学者则相对较少,以至普遍低估了宫廷藏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事实上,与私人藏书相比,宫廷藏书以其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丰富与权威性,对古籍的典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本《明清宫廷藏书研究》让我对明清之际的宫廷藏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也从侧面反映了宫廷藏书对于藏书史研究的重要性。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宫廷藏书史中发展至明清,是中国宫廷藏书的集大时期,对今天影响最大。
下面,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浅见,以求的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
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升教授,1967年1月生于广东阳春市,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明清史。已出版专著二部,编纂资料书、点校古籍多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研究的项目有:《明清之际江南士大夫的政治动向》,《元明清宫廷藏书研究》。目前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永乐大典》、四库学、图书传播、明清之际士大夫。代表著作主要有:《四库全书馆研究》、《〈永乐大典〉流传与辑佚研究》、《中国历史文选》、《明清宫廷藏书研究》、《王铎年谱》、《四库全书提要稿辑存》、《永乐大典研究资料辑刊》。
就书的体例结构来看,本书分上下两编,分别就明清两代的宫廷藏书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介绍,上下两编依宫廷藏书的收集、目录,处所、利用、流散五个章节展开阐述。即在界定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时间沿革的前提下,对本朝宫廷所编经典书目进行了解读,在处所方面,明朝在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自朱元璋起义都明王朝定都北京最终确定明朝政权,可以说明王朝是由南向北迁,而清朝则是在努尔哈赤在东北赫图阿拉起兵后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攻破大明王朝的大门后,于世祖顺治时将清朝都城迁到北京紫禁城,可以说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王朝的宫廷处所,两代24位皇帝在此生活,办公,期间修建了些许对宫廷藏书有益处的处所,例如皇史宬,文渊阁等,后面再做详细论述。利用是我认为本书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自古至今,不管是图书还是档案文件,之所以收藏就是为了保存备查之用,如何有效利用以及利用的途径,方法不失为藏书中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方面。在本书的上下两编当中,流散是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故宫内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因此火灾是当时宫廷藏书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此外由于明清之际,外部有欧洲的工业革命,日本的维新运动以及欧美资本主义舰船利跑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封建王朝根基有所动摇,大量珍品被窃,本书较为系统全面的就明清宫廷藏书的发展做了详实阐述。因本书较多引用古籍文献,故在阅读上有些许难度,本人只从大体就本书做一点评。
上编:明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倒数第二个王朝,也是故宫这座恢弘殿宇的初建者,作者将明宫廷藏书的收集分明初和中后期来叙述,以正统六年(1441年)作为分界标是有一定道理的,正统六年(1441年)八月,宁波知府郑恪请定都京师,改号南京,英宗从之。是年十一月初一日,英宗以宫殿成,大赦天下,正式定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在之称。可见在明初的藏书中不仅有北京地区的藏书征集,更有南京方面搬迁过来的书籍要著。作者从正统六年为分界线是从藏书收集的规模,历史发展概况来说,一般来说,一个封建王朝前半期是比较辉煌的,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为有利的发展,宫廷征集图书主要为治国之需,文化传承,编撰实录、训诫,载录历史之用。征集范围广,数量大。在明代的藏书目录尤以《文渊阁书目》为著,作者从《文渊阁书目》的编著者,发展,结构,优缺点几个方面对次进行描述,我认为是较为合理的,从最初《秘阁书目》编制人的初步论定到其在南京,北京两地之间的转运再到版本的论述,详实解读了《文渊阁书目》的发展变迁,在《文渊阁书目》的编制方法上,作者说其是今天做能见到的中国传统典籍书目中最早使用《千字文》编排的书目,我想这一点《文渊阁书目》的编制应当是有所借鉴的。在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朝档案整理机构金耀门文书库的编制就有创立所谓“千文架阁法”,词法是形成时间顺序,以《千字文》为号登录编排架阁的管理方法,由宋仁宗时周湛所创。此是先以时间分,后按《千字文》排,而《文渊阁书目》则是先以部类后分橱,用千字文编排,虽编制主体不一,但方法的运用有相似之处,而以《千字文》编排书目形式的问题,《文渊阁书目》尚属最早。此外还有《内阁藏书目录》,不作赘述。在处所方面,清代沿用了很多明代藏书处所,并在此基础上所了一些调整,笔者将在下编中做阐释。 在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载:“......二曰亲经史。古今治理,国家兴亡,具载典籍,读而知之,可为鉴戒。”又有张邦奇《张文定公纡玉集》载:“及官翰林,观中秘所藏圣贤经传子史百家,又极繁博,皆书之大且要者,不可以不读。”由此看出明代宫廷宫廷藏书在利用方面有供皇室成员阅读以及官员阅览之用,前已述,宫廷藏书还有一个就是编书之用,明《永乐大典》可谓对后世有深渊影响的一部类书巨著,此外还有编著《实录》、修《元史》等用,在抄书方面,作者有详细解读。由于明时期基本处于闭馆锁国阶段,周边环境基本稳定,因而主机的流散主要一些管理、火灾等方面的问题。
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一切的一切,都是通过图书等的形式记载了下来,在其风雨飘摇的封建政权中,对宫廷藏书的研究能够更好的解读这段历史,同时也能够对研究清史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下编:自努尔哈赤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以13副遗甲起兵,率部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起,为大清王朝的建立揭开了序幕。后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迁都沈阳。在其死后,其第八子天聪汗皇太极继位,继续攻打明旧部,直到世宗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后,大清王朝正式接替明朝,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努尔哈赤的起兵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基因,也洒下了光宣哀世的种子。清朝的建立者是满族人,并非明朝汉人所建立的政权。所以在举措方面与明有一定的区别,但清朝各帝王勤政爱民,不仅促进了王朝的延续,更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本书以系统的结构较为完整的阐述了对明清两代宫廷藏书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给出了合理的解答。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展现,通过对宫廷藏书的解读可以对古代藏书的结构体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古代藏书是先人智慧的总结,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明清历史,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页.
[2]肖东发、杨虎:《中国图书史<史记˙萧相国世家>》,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官网,2013年.
[5]张明祥 王万堤:《东西湖区专志 大事记》,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七、明(1368年-1644年).
[6]赵彦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3页.
[7](明)周叙:《石溪周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卷5“安邦谨始疏”.
[8](明)张邦奇:《张文定公纡玉集》,《续修四库全书》本,卷14“跋东垣用药只掌”.
[9]阎崇年:《清朝皇帝列传·乾隆皇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10]张升:《明清宫廷藏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9页.